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doc_第1页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doc_第2页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doc_第3页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成 果 总 结 一、 研究的背景 高技能人才短缺,在我国具有普遍性 , 幼儿教育行业也处于高技能人才短缺状态。这是因为,一是幼儿教育行业中的传统类型幼儿园(公办和民办)随着时代变化、信息快捷传递,意识到当前家长对子女智力开发、个性培养等方面的关注程度较比以往更加强烈,对学前教师的要求愈来愈高,而原有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家长所需有一定差距;二是学前教育行业中的新型机构胎教培训、亲子园、幼儿个性化培训(智力、情商开发)等早期教育机构,不属于学历教育范畴,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小,以短期培训为主,舆论风险很小、盈利模式清晰、赚取利润的空间大,加之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逐步进入婚育期,这些“独生子女父母”在相对优越环境中长大,他们更加重视婴幼儿的培养和教育,并舍得花钱,由此更催生了这个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在目前状态下,国内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落后,不能满足幼儿园对新时代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满足进入中国市场急速成长并且加速扩张的各类国际幼教品牌工作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具备国际素养的管理和教学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专业师资匮乏以及稳定的人才管理机制,使学前教育在胎教、 0-3 岁、 3-6 岁各市场阶段都体现了不同程度的“求贤若渴”问题。 正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发展中面临的挑战课题,促使高职院校在不断地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探索更好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质量,实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一毕业就能适应工作需要的工作目标。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工作中,我们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出发,通过对目标分解、课程设置与内容改革、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条件建设、校企合作机制等等问题研究与实践,我们力图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学前人才培养现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岗位能力培养水平为主线,创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研究过程 从 04 年起,我们围绕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在理论上构建了一个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满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形成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全程开放的、一凭多证的、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的有效工作机制,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开展了人才培养理论研讨 几年来,多次召开专业建设的工作会议,分别就专业人才需求、培养目标的素质能力标准、课程设置、校企合作的形式等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通过研讨,我们统一了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标准、办学特色、工作目标的认识,明确了调整教学安排、加强课程建设、改革考核方式、强化技能实训、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目标。 (二)调整了专业教学时间安排 学前教育专业实行学年“ 2+1 ”和教学周“ 4+1 ”人才培养模式。学年“ 2+1 ”指理论学习的时间为 2 年,实践学习为 1 年。教学周“ 4+1 ”是指第五学期时,一周五天时间里,有 4 天在校学习, 1 天到行业一线见习。学年中的实践学习包括短期行业观摩、 8 周专业见习、 8 周专业实习、 20 周顶岗工作,还包括学生寒暑假 8 周社会实践。 (三)加强了课程建设内容整合 为实现“ 2+1 ”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理论必需、够用,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岗位工作能力”的改革思想,构建了科学整合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整合有度。基础课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注重与后续专业课内容衔接,适应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要求,如一年级开设的英语、应用写作等基础课为二、三年级开设的幼儿英语教法、幼教科研基本法等专业课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专业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把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了人才培养方案。同时 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任务、以校企合作为工作平台来整合教学内容,如将视唱练耳、乐理、声乐课程整合为音乐综合课,将健康、语言、数学、艺术、社会课程整合为五大领域综合课,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并组织学生到岗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实施联系实际、主线突出。专业每门课程都配有完整的教学大纲,除大纲中规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外,每年在学生专业见习、实习之际,我们还会对用人单位和就业学生开展跟踪调研,征求对毕业生质量及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意见或建议,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选择内容。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时也会结合行业需求、行业规则进行指导或提出要求;聘请的行业专家在专业讲座、前沿理论与实践课、第二课堂教学中更是结合实际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养成。 (四)改革了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教学中积极探索工学交替、课堂与实训场所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展开教学活动,音乐综合等 85% 以上的课利用多媒体或实训教室,幼儿英语教法等课约有 20% 的时间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中也积极探索各种考核方式,舞蹈、音乐综合课实施考评委员会小组考核;幼儿英语教学、五大领域综合课实行模拟教学;蒙氏教育、亲子教育理论与实践实行现场操作;育婴知识与技能、营养配餐与卫生实行以证代考; FLASH 动画制作、电脑美术实行无纸化机考。在考核中,针对不同科目,还制定了计算机随时达标考试、技能课无补考直接重修等办法。教、学、做、练、考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感知、体验、操作中学习,强化了学生能力培养。 (五)强化了技能训练实践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例行技能活动是早推普推英、两笔字和练琴、练舞,第一学年两个学期各十周的早推普,第二学年的两个学期各十周的早推英。第一学年两个学期各十周晚练两笔字。第五学期钢琴、舞蹈课程结束后,规定十周练琴、编舞。这些技能都在每学期结束之际安排教师小组进行考核,并据此评选推普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优秀推普员、书法标兵等。为配合技能训练和课内实训,系内每学期都会定期举办钢琴、舞蹈、手工、英语故事表演、课件制作等职业技能竞赛,并大力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专业技能大赛,以促进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 同时,自 04 年起,我们努力创建校内外教学实训科研一体化的工作基地,我们建有幼儿园、儿童馆、教育培训机构等不同类型的实训基地,合作单位 150 多家,每年可提供的实习、实训工作岗位约达 800 余个,这些充分保障了开放式办学、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实现,保证了校企联合开发课程与教材,也保证了教师挂职锻炼工作的开展与任务落实。 (六)规范了教学管理监督检查 选聘教师时严格执行专业核心课程双师素质优先、双高(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优先的“双双”原则;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专任教师听评课相结合、学生测评与学生座谈会相结合、行业专家检查督导相结合的“三结合”做法;教学评价时,坚持课堂内外评价结合、试卷与大赛(理论与实践)考核结合、行业专家与专任教师考核结合、课程成绩与资格证书结合的“四结合”举措。 除学校制定的实践教学相关制度外,学前教育系也制定了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培养方案、教师挂职锻炼考核方案等十余项规章制度,确保了教学基本功训练的落实、见习实习“双师配给制”(行业指导教师与专业带队教师共同指导、检查)的贯彻执行、毕业选题来源于行业并指导于行业的可行性。教学管理人员中,实践干事一职负责实践教学的管理,包括寒暑假期社会实践、教学时段内专业见习与实习、校企合作委员会每年例会召开的先期组织、后期落实工作,以及教师挂职锻炼的管理等事宜。 (七)优化了团队建设队伍培养 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和成果应用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逐渐建设成了一支科研实力强、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精的教师队伍,建立了有利于提高教师质量的机制与政策,形成了教学与科研骨干队伍和梯队结构。现有专任教师 21 人,外聘教师 7 人。 外聘教师全部为幼儿园教学园长、高级教师,担任专业实践课和前沿课,具有行业企业经历教师比例占总人数 33% 。专任教师双师型 100% ,每年有两个月时间到行业一线脱产挂职锻炼,针对所教课程研修学习。部分教师应邀对挂职锻炼单位进行相应知识或技能培训,并被行业聘为某一方面的指导教师或顾问。无论是校内学生测评还是校外挂职锻炼单位评价,所有教师都达到了优秀水平。 近两年,教师参加幼儿英语教学等各类培训进修达 35 人次,其中宋辉到澳大利亚考察学习职业教育 1 个月,左彩云、周晓妍到英国佩斯利大学访学进修教育学、学前教育等专业达半年之久。 近三年,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发表国家、省级论文 40 余篇,出版著作、教材 5 部,主持或参与省院级课题 20 余项 。 2007 年王丽华负责的应用写作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宋辉负责的教学团队被评为 2008 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教学团队,在辽宁省举办的第九届教育软件大赛中, 5 名教师获得三等奖、优秀奖。 三、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工学结合特色突出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身心健康,掌握现代学前教育的工作规范和基本理论,专业基本技能娴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较强,胜任城乡各类托幼机构保育、教育、科研与管理工作 , 并能不断进行专业化学习的学前教育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此目标,学前教育专业实行学年“ 2+1 ”、教学周“ 4+1 ”模式,工学结合特色非常突出。在校期间有 26 周时间到行业进行观摩、专业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自己、了解行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并做到了职业定向,保证了专业对口就业率的稳定性。 (二)教学内容针对需求,科学设置、整合有度 幼儿教师是集音乐、美术、语言、数学、健康等多种知识与技能为一体,集保育与教育为一身的特殊岗位,因此根据行业对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设置了音乐综合、五大领域综合等课程,使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面节省了时间,缩短了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差距。此外,学前教育还设置了游戏理论与指导、幼儿歌谣创编等课程,注重夯实学生基础的同时,也注重了创造力的培养,为学生后续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教学考核创新方法,能力培养主线突出 为利于因材施教,英语实行分级分层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行阶段随时达标制度,体育教学俱乐部采用选课方式,游泳、轮滑、跆拳道等同时进行。钢琴等专业实践课程改考核方式为考评委员会小组评定,邀请行业专家与校内专任教师共同参与考核。音乐综合课、幼儿英语教法等课程采用口试、案例剖析、情境创设解决、教学模拟、考证等多种方式,极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专业建设校企合作、专家指导确保质量 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始终保持着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修订教学计划、学生行业观摩、前沿知识讲座、专业顶岗实习、行业专家担课、开发亲子育婴等实训课程、实践实训指导、毕业生质量调研等等环节,都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在企业的帮助下,专业实践实训课开出率 100% ,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达 140%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工作得到了保障。 (五)资源建设丰富、完善,网络教学运用娴熟、广泛 专业非常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形成立体、交叉网络体系工作目标的推进。除不断完善校内专业实训教学设施条件外,还积极有序地开发校外教学资源。分别在鞍山、沈阳、盘锦等地把设施先进、理念前沿的代表着幼儿教育先进水平的幼儿园、儿童馆、教育培训机构等不同类型的幼教机构建设成专业实训基地。同时,专业还积极推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现代技术手段运用,专业 100% 课程都有电子教案, 25% 教师获得省教育软件大赛奖项。教学管理系统在选课、成绩管理、测评、教学交流等方面实用高效。 四、研究成果应用情况 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中, 我们坚持立足行业需求,服务行业发展的办学理念,使我们所开展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从课程教学改革出发,强化了职业技能训练、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的主线,形成了校企合作的工作机制,使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具有了高职特色,达到了创新。 在这种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教改科研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挂职锻炼和行业知识、技能的培训进修,行业知识不断深化、行业能力不断提高,积极参与推动教学改革。王丽华教师的应用写作被评为省精品课,专业带头人宋辉被评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省教学团队。整合了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与考核方式的课程受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们感觉学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同时,以职业素质为核心所开展的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如基本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