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晶体结构和类型,第十章固体结构,10.5层状晶体,10.4分子晶体,10.3离子晶体,10.2金属晶体,10.1.1晶体结构的特征与晶格理论,10.1晶体结构和类型,10.1.4晶体类型,10.1.3非晶体准晶体,10.1.2晶体缺陷,10.1.1晶体结构的特征与晶格理论,1.晶体结构的特征,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地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特征:(1)晶体具有规则的多面体外形;(2)晶体呈各向异性;(3)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晶格(点阵)是晶体的数学抽象。,2.晶格理论的基本概念,由晶胞参数a,b,c,表示,a,b,c为六面体边长,分别是bc,ca,ab所组成的夹角。,晶胞,晶胞晶格中,能表现其结构一切特征的最小部分,黑色球组成的为该晶体的晶胞,Cl-,Cl-,Na+,Cl-,Cl-,Cl-,Cl-,Na+,Na+,Na+,Na+,晶胞的内容包括粒子的种类,数目及它在晶胞中的相对位置。按晶胞参数的差异将晶体分成七种晶系。,按带心型式分类,将七大晶系分为14种型式。例如,立方晶系分为简单立方、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三种型式。,晶体的分类,10.1.4晶体类型,10.2.1金属晶体的结构,10.2金属晶体,10.2.2金属键理论,金属晶体是金属原子或离子彼此靠金属键结合而成的。金属键没有方向性,金属晶体内原子以配位数高为特征。,金属晶体的结构:等径球的密堆积。,10.2.1金属晶体的结构,1.六方密堆积:hcp,第三层与第一层对齐,产生ABAB方式。配位数:12,空间占有率:74.05%,2.面心立方密堆积:fcc,第三层与第一层有错位,以ABCABC方式排列。配位数:12,空间占有率:74.05%,3.体心立方堆积:bcc,配位数:8空间占有率:68.02%,金属晶体中粒子的排列方式常见的有三种:六方密堆积(HexgonalclosePacking);面心立方密堆积(Face-centredCubicclosePacking);体心立方堆积(Body-centredCubicPacking)。,密堆积层间的两类空隙,四面体空隙:,一层的三个球与上或下层密堆积的球间的空隙。,一层的三个球与错位排列的另一层三个球间的空隙。,八面体空隙:,10.3.1离子晶体的结构,10.3离子晶体,10.3.3离子极化,10.3.2晶格能,阴离子:大球,密堆积,形成空隙。阳离子:小球,填充空隙。阴阳离子相互接触稳定;配位数大,稳定。,10.3.1离子晶体的结构,三种典型的AB型离子晶体,NaCl型,晶格:面心立方,配位比:6:6,(灰球Na+,绿球Cl-),晶胞中离子的个数:,CsCl型,晶胞中离子的个数:,(红球Cs+,绿球Cl-),晶格:简单立方,配位比:8:8,晶胞中离子的个数:,ZnS型(立方型),(灰球Zn2+,黄球S2-),配位比:4:4,晶格:面心立方,离子半径与配位数,NaCl晶体,NaCl晶体中一层横截面:,理想的稳定结构(NaCl),半径比规则,定义:在标准状态下,按下列化学反应计量式使离子晶体变为气体正离子和气态负离子时所吸收的能量称为晶格能,用U表示。,U,10.3.2晶格能,1.Born-Haber循环,K(g),Br(g),+,KBr(s),+,升华焓,电离能,气化热,电子亲和能,则:U=689.1kJmol-1,=89.2kJmol-1,=418.8kJmol-1,=15.5kJmol-1,=96.5kJmol-1,=-324.7kJmol-1,=-689.1kJmol-1,=-393.8kJmol-1,上述数据代入上式求得:,2.Born-Lande公式,式中:R0正负离子核间距离,Z1,Z2分别为正负离子电荷的绝对值,,AMadelung常数,与晶体类型有关,,nBorn指数,与离子电子层结构类型有关。,A的取值:,CsCl型A=1.763,NaCl型A=1.748,ZnS型A=1.638,n的取值:,影响晶格能的因素:,离子的电荷(晶体类型相同时),离子的半径(晶体类型相同时),晶体的结构类型(决定A的取值),离子电子层结构类型(决定n的取值),Z,U例:U(NaCl)U(CaO),离子电荷数大,离子半径小的离子晶体晶格能大,相应表现为熔点高、硬度大等性能。,晶格能对离子晶体物理性质的影响:,描述一个离子对其他离子变形的影响能力。,离子的极化力(f):,描述离子本身变形性的物理量。,离子的极化率():,10.3.3离子极化,1.离子的极化率(),离子半径r:r愈大,愈大。如:Li+(Mg2+)离子电荷:负离子电荷多的极化率大。如:(S2)(Cl)离子的电子层构型:(18+2)e-,18e-917e-8e-如:(Cd2+)(Ca2+);(Cu+)(Na+)r/pm97999695,一般规律:,2019/12/14,32,可编辑,综上所述,下列离子的变形性大小顺序为:IBrClCNOHNO3FClO4,最容易变形的离子是体积大的阴离子。18或(18+2)电子构型以及不规则电子层的少电荷阳离子的变形性也是相当大的。最不容易变形的离子是半径小电荷高外层电子少的阳离子。,简单阴离子的电子构型:ns2np68电子构型,2.离子极化力(f),离子半径r:r小者,极化力大。离子电荷:电荷多者,极化力大。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f:(18+2)e-,18e-917e-8e-当正负离子混合在一起时,着重考虑正离子的极化力,负离子的极化率,但是18e构型的正离子(Ag+,Cd2+等)也要考虑其变形性。,一般规律:,3.离子极化的结果,键型过渡(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如:AgFAgClAgBrAgI,核间距缩短。,离子键,共价键,晶型改变,AgClAgBrAgIr+/r-0.6950.630.58理论上晶型NaClNaClNaCl实际上晶型NaClNaClZnS配位数664,性质改变,(1)化合物的溶解性与晶格能、水合能、键能等许多因素有关,一般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离子极化作用的结果使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导致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例如;溶解度AgClAgBrAgI,在银的卤化物中,由于F-离子半径很小,不易发生变形,所以AgF是离子化合物,它可溶于水。而对于AgCl、AgBr和AgI,随着Cl-、Br-和I-离子的半径依次增大,变形性也随之增大。Ag+离子的极化能力很强,所以这三种化合物都具有较大的共价性。AgCl、AgBr和AgI的共价程度依次增大,故溶解度依次减小。,NaCl易溶于水,CuCl难溶于水。,(2)化合物的颜色,离子极化作用是影响化合物颜色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如果组成化合物的两种离子都是无色的,化合物也无色,如NaCl、KNO3等。如果其中一个离子是无色的,另一个离子有颜色,则这个离子的颜色就是该化合物的颜色,如K2CrO4呈黄色。,但比较Ag2CrO4和K2CrO4时发现,Ag2CrO4呈红色而不是黄色。再比较一下AgI和KI,AgI是黄色而不是无色。这与Ag+离子具有较强的极化作用有关。因为极化作用导致电子从阴离子向阳离子迁移变得容易了,只要吸收可见光部分的能量就可以完成,从而呈现颜色。,(3)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如AgCl和NaCl,两者晶型相同,但Ag+离子的极化能力大于Na+离子,导致键型不同,所以AgCl的熔点是728K,而NaCl的熔点是1074K。又如HgCl2,Hg2+是18电子构型,极化能力强,又有较大的变形性,Cl-也具有一定的变形性,离子的相互极化作用使HgCl2的化学键有显著的共价性,因此HgCl2的熔点为550K,沸点为577K,都较低。,离子极化作用的结果,使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引起晶格能降低,导致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降低。,思考题:,解释碱土金属氯化物的熔点变化规律:,熔点/,405714782876962,10.4.1分子的偶极矩和极化率,10.4分子晶体,10.4.3氢键,10.4.2分子间的吸引作用,1.分子的偶极矩():用于定量地表示极性分子的极性大小。,极性分子0,非极性分子=0,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同核:,O3(V字形),式中q为极上所带电量,l为偶极长度。,10.4.1分子的偶极矩和极化率,异核:HX,分子的偶极矩与键矩的关系:极性键构成的双原子分子:分子偶极矩=键矩多原子分子的偶极矩=键矩的矢量和,例如:(SF6)=0,键矩互相抵消,(H2O)0,键矩未能抵消。,分子的偶极矩(1030Cm),2.分子的极化率:用于定量地表示分子的变形性大小。分子的变形性大小指的是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发生位移(由重合变不重合,由偶极长度小变偶极长度大)。,外因:外加电场愈强,分子变形愈厉害;内因:分子愈大,分子变形愈厉害。,影响分子变形性大小的因素:,分子的极化率(1040Cm2V1),非极性分子的瞬时偶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间具有吸引作用的根本原因:任何分子都有正、负电中心;任何分子都有变形的性能。,由于瞬时偶极而产生的分子间相互作用。,10.4.2分子间的吸引作用,1.色散作用(色散力):,一大段时间内的大体情况,色散力与分子极化率有关。大,色散力大。,每一瞬间,2.诱导作用(诱导力):,决定诱导作用强弱的因素:极性分子的偶极矩:愈大,诱导作用愈强。非极性分子的极化率:愈大,诱导作用愈强。,由于诱导偶极而产生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离得较远,分子靠近时,两个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由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分子发生转动,并按异极相邻状态取向,分子进一步相互靠近。,3.取向作用(取向力):,两个固有偶极间存在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定向作用称为取向作用。,分子离得较远,取向,诱导,思考:1.取向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因素?2.极性分子之间除了有取向作用以外,还有什么作用?,分子间力是三种吸引力的总称,其大小一般为几kJmol1,比化学键小12个数量级。,分子间的吸引作用(1022J),分子间力的特点:,不同情况下,分子间力的组成不同。例如,非极性分子之间只有色散力;极性分子之间有三种力,并以色散力为主,仅仅极性很大的H2O分子例外。,分子间力作用的范围很小(一般是300500pm)。,分子间作用力较弱,既无方向性又无饱和性。,分子量,色散作用,分子间力,沸点熔点,水中溶解度,决定物质的熔、沸点、气化热、熔化热、蒸气压、溶解度及表面张力等物理性质的重要因素。,分子间力的意义:,10.4.3氢键,HFHClHBrHI,沸点/0C85.066.735.4,19.9,HF为何反常的高?原因存在氢键。HF分子中,共用电子对强烈偏向电负性大的F原子一侧。在几乎裸露的H原子核与另一个HF分子中F原子的某一孤对电子之间产生的吸引作用称为氢键。,氢键的形成条件:,分子中有H和电负性大、半径小且有孤对电子的元素(F,O,N)形成氢键。,氢键的特点:,除了HF、H2O、NH3有分子间氢键外,在有机羧酸、醇、酚、胺、氨基酸和蛋白质中也有氢键的存在。例如:甲酸靠氢键形成二聚体。,除了分子间氢键外,还有分子内氢键。例如,硝酸的分子内氢键使其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中国化疗注药泵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铝合金无逢管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25江西赣州市章贡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招聘高校毕业见习生1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年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普通 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603人(一)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市中医院第九批招聘4人计划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统编2024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写作素材与指导(新教材)
- 小儿湿疹护理指南
- PowerArena:2025制造业趋势报告:泰国的AI驱动转型
- 2026年通化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上海戏剧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AI大模型赋能应急管理数字化建设方案
- 《健身指导》课件
- 美业行业接待顾客流程
- 飞书合作伙伴管理制度
- 防雷防汛防台风培训课件
- 中国城市新分级名单(共337个)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教案:第四章 调适情绪 拥抱快乐
- 全球宠物市场洞察:日本宠物经济的消费升级和龙头崛起之路
-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教学
- 2025年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版合同归档与档案数字化处理合作协议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