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教案3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教案3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教案3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说教学目标:1、 能通过课后注释及工具书自行解决课文翻译,并掌握重点字词的用法。2、 理清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之间的关系。3、 能根据课文联系当社会谈谈对人才的看法。教学重难点:目标1、目标2教学过程:一、解题“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相近。马说即说马,论马。二、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代文学家。世称韩昌黎,卒“文”,又称韩文公,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本册入选的作品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和马说。三、初步感知课文1、 师:既然题目是说马,论马,那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课文,看看作者主要是论说了马的什么方面(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及个别需要注意的读音)生读后师范读,全体齐读。2、 生翻译课文(自行翻译为主,师补充重点字词及对全篇文章稍作补充)四、课文分析(视时间而定,也可拿到课外)师:在课文中,作者主要是涉及到哪些对象。确定: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师: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找出文中涉及到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了伯乐和千里马出现的时间)这几句话有什么含义吗?确定:如果没有伯乐,有千里马又有什么用呢?无法把它们的作用发挥出来)这从哪句话中可以反映出来?明确:“千里马常有”至“不以千里称”也。师:没有伯乐,千里马都掌握在谁的手中(食马者)那千里马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食马者是如何对待千里马的呢?明确: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师:面对这样的情况,食马者怎么说?“天下无马”你如何看待对句话(生自由发挥,主要是抓住食马者的愚妄浅薄展开。)师:那同学们觉得文中作者对千里马、食马者及伯乐有什么样的感情成分?(由生自行回答)同学们觉得课文仅仅只是写马吗或者说仅仅只是写与马有关的内容吗?明确:不是,是反映社会情况。其实食马者即统治者,千里马即人才,伯乐即善识人才者。师:那么也就是说作者对当时的社会存在着自己的看法,有什么看法?(找找文中的句子)明确: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师:同学们觉得得这句话中能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成分。明确:提示学生从翻译特别是两个“其”字入手。第一个“其”解释为难道,有反问的语气。第二个“其”是恐怕,有猜测的语气,表现出作者对饲马者的愤慨及讽刺。根据理解,请生再读课文,并要求按自己的理解读出课文的情感成分。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这篇课文假如拿到现在,是否同样有用?(结合当今社会及课后练习三谈谈自己对人才的看法,可以根据这点写几句话。也可以结合作业本用古诗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人才观)例: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赵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五:课外延伸九方皋相马列子说符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莱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11.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12.三月而反13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14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15.穆公不说16,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17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18曰:“一至于此乎19!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20.若皋之所观,天机21也。得其精而忘其粗22,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23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注释】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伯乐:古时善于识马的人。年长年纪老了。子姓子孙。相(xing)察看。天下之马者天下无双的千里马。若灭若没,若亡若失意思说千里马好像没有标准可说,或无法捉摸。绝尘弭辙形容马跑得极快,跑时没有扬起尘土,跑过不留下足迹。下才才能低下的人。良马一般的好马。缨(m)挑东西的绳索。11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他相马的本领不比我差。12使行求马派遣他到外面去找千里马。13反同“返”,回来。14牝(pin)雌性的鸟兽叫牝。15牡而骊牡,雄性的鸟兽叫牡。骊,纯黑丽。16说同“悦”,高兴。17色物色,纯色;物,杂色。两者指马的颜色。18喟(ku)然叹息的样子。19一至于此乎难道竟达到这种地步了吗?20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就是他比我强千万倍还不止的地方啊!21天机非常情深的道理。22贵可贵,宝贵。思考探究九方皋相马有什么特点?你从中收到什么启发?六,作业布置教学后感: 教完这篇课文后,最大的感触就是我小看这篇文章了。本以为,这篇课文和前两篇比起来,容易许多,用一课时可以完成。而且对于本篇课文的翻译,借着工具书及课后注释,学生应该能够自行完成。但是我发觉我错了。在学生没有预习的情况下,这篇课文起码需要一堂半甚至更多的时间。特别是对一些有点难度的句子的翻译,如“祗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