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优秀教案.doc_第1页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doc_第2页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doc_第3页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doc_第4页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成语。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文意,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想象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让学生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二、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独霸一方,他手下有员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劝他多学知识,可吕蒙每次都推三阻四,还自以为一介武夫,读书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孙权劝学一文。(二)、了解作者、作品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三)一读,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1、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由读,提示注意生字的读音3、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卿 (qng) 孰(sh) 涉猎(sh) 为博士(wi) 遂(su) 更( gng) 邪(y)4、指名学生读 (四)二读,读懂文意(1)学生结合注释,边读边翻译,划出不懂的词句,小组讨论(2)师强调重点文言字词:但当涉猎:只,只是。 孰若孤:谁,哪个。 乃始就学:于是,就。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即更刮目相待:重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怎么;之:无意义。(3)请学生找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学习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吴国大将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刮目相待:意思是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五)三读,读出语气。揣摩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1、孙权是如何劝学的?(学生齐读孙权的话)A、师引导学生体会孙权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心理:“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严厉中又可见对吕蒙的关心、厚望。“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用反问句式,可见孙权对吕蒙的推脱有一丝不悦和责备。“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语重心长,言辞恳切。B、学生表情朗读孙权的话并试背。C、引导学生从对孙权语言的分析中概括其性格特点关爱部下 好学 善劝2、这次吕蒙欣然接受孙权的建议,开始学习,课文是如何表现吕蒙学有长进的?(生答:通过吕蒙于鲁肃的论议。学生齐读二人的对话)A、 师引导学生体会鲁肃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简直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同学们要知道,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学生表情朗读鲁肃的话并试背)B、 引导学生体会吕蒙应答时的神态语气“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可见吕蒙颇为自豪自得的神态。(学生表情朗读吕蒙的话并试背)C、 联系“结友”一句,概括鲁肃和吕蒙的性格特点鲁肃:敬才 爱才 吕蒙:听劝 好学(六)总结课文内容,指导学生背诵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先写孙权劝学,吕蒙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 -赞学,“结友而别”。(七)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通过学习由一介武夫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并且赢得了鲁肃的夸赞,他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答)古今中外有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希望同学们要多读书,读好书,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几年之后,当我们再见面时,同学们都不再是当年那个吴下阿蒙了,你们的进步一定会让老师刮目相待。作业:写一篇小短文,谈谈吕蒙的变化给你的启示。第2课时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ng 邪y 即更gng刮目相待 遂:su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2)但当涉猎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耳 见:了解。 往事:历史。(4)及鲁肃过寻阳 及:等到 过:到。(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卿今者才略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7)肃遂拜蒙母 遂:于是,就 (8)卿今当涂掌事。 当道 当权 (9)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吴下阿蒙。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2)成语:士别三日 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初,权谓吕蒙曰当初,孙权对吕蒙说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蒙乃始就学。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人们分别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相看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三、文学(文体)常识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学家(称谓)。四、古今异义: 博士 今义:一种学位名称 古义:掌管经学的学官 孤 今义:孤独 古义:君主的自称 见往事 今义:看见 古义:了解 但当涉猎 今义:但是 古义:只 见往事耳: 今义:过去的事情 古义:历史 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路过 古义:到五、一词多义:1、辞以军中多 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 把 2、卿今当涂掌事 正在 但当涉猎 应当六、特殊句式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省略句:肃遂拜蒙母七、课文理解1.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2.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3. 内容理解: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4. 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5.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孙权“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 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 情和责备的意味。 “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 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鲁肃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 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吕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八、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复习-孙权劝学【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重点字词】1、初:当初。 2、谓:告诉。对说。 3、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4、当涂:当道、当权。 5、掌事:掌管事务。 6、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以:用。 务:事务。7、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8、岂:副词,表示反问。译为“难道”“怎么”。9、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0、为:成为。 11、博士:古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12、邪:通“耶”,反问语气词,表示“吗”。13、但:只,仅。 14、当:应当。 15、涉猎:粗略地阅读。 16、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17、耳:语气词,罢了。18、孰若:谁比得上。 孰:谁。 若:比得上。 19、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为:认为。益:好处。20、乃:于是,就。 21、始:开始。 22、就学:指从事学习。 23、及:到了的时候。24、过:到。 25、论议:讨论议事。 26、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27、非复:不再是。复:再。 28、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 现指才识尚浅的人。29、士别三日:士:读书的人。三日:几天。三:这里指“几”。 30、即:就。 31、更:重新。3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睛。待:看待。3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34、何:为什么。 35、见事:认清事物。 36、乎:啊。表感叹语气。3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38、遂:于是,就。 39、拜:叩拜。 40、别:离开。【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一词多义】1、以:A.以军中多务:用。 B. 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合用,译为“认为”。2、当:A.当涂掌事:掌管。 B. 但当涉猎:应当。 3、见:A.见往事耳:了解,知道。 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1、但: 古义:只。 今:转折连词。2、治: 古义:研究。 今:治理。3、博士: 古义:古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学位最高级。【重点句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学习! 2、蒙辞以军中多务。译文: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文: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5、蒙乃始就学。译文:吕蒙于是开始学习。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课文内容理解】1、本文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是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共294卷,记述了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至公元959年(五代时期)共1362年的史实。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讲经济、文化,长于描写战争。这里“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2、成语积累 答:“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3、本文情节概要。 答: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4、孙权怎样劝说吕蒙的?可以看出孙权怎样的性格?答:先一语破的,指出学的必要性“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接着现身说法,证明学的可能性“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让吕蒙无法推辞,“乃始就学”。性格:关爱部下、善劝、好学。5、从吕蒙“乃始就学”中看出吕蒙什么性格特点?答:知错就改,谦虚好学。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答: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就学”后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答: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8、孙权、吕蒙的对话与吕蒙、鲁肃的对话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