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位 代 码 10445 学 号 2009040007 分 类 号 g410 研究生类别 高校教师 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研究研究 学科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申 请 人 姓 名 :杨 洁 导 师 姓 名:马永庆 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 2011 年 4 月 20 日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 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 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 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目目 录录 中文摘要1 abstract3 导论6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6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7 (三)研究方法 12 一、 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13 (一)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界定 13 (二)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意义 16 二、 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20 (一)确立以人为本理念 20 (二)坚持仁爱精神 24 (三)建构合理的与人处事方式 26 三、 当代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良影响28 (一)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8 (二)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缺失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 32 四、 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实现途径35 (一)借鉴优秀人道主义传统, 树立科学的人道主义理念35 (二)加强教师科学人道主义素质的培养 37 (三)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科学人道主义教育 38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41 (五)强化学校、社会、家庭等教育方式的结合 42 结束语 45 注释 46 参考文献 48 致谢 5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中文中文摘要摘要 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是当前学术界探讨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应该注意到,人道主义的思想观点繁多, 对人道主义思想的研究也有着诸多不同的意见。对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种科学求 实的态度,对学生进行的人道主义教育也必须是一种科学的人道主义教育。当代 大学生有着独立性强、追求自我的特点,作为塑造自身健全人格和实现人的价值 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条件,他们对于“人”的关注是之前的大学生们所未能达到的 高度。 科学的人道主义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教育中必须始终贯穿人道主义的思想和 原则,必须使“以人为本”成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但在现实的高校教育 中, 科学人道主义教育这个本应该是贯穿于教育始终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往往被忽 视。 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学生人格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不良的影 响。本研究从重新认识科学人道主义理论的基础出发,着力整合高校中科学人道 主义教育的内容,探讨和阐释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展开对高校人 道主义教育缺失引起的各种问题的分析与解读, 研究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具体实 施措施,探索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途径。高校教育中应当注意加强思想 政治教育中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比例,通过各种途径,与大学生自身特点和社会 道德要求相结合,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人道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真正了解人和人 的价值,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教育双方的角度而非教师单方面出发进行人道主义教 育,从而将大学生自身也作为进行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教育者,并将科学人道主 义教育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文共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概述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法和思路等,并对相 关文献研究进行综述。 第二部分为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界定和重要性。辨析人道主义、科学 人道主义、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概念界定及基本的内容,并分析当前大学生科学 人道主义教育的特点及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为下部分的论述提供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认识基础 第三部分为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内容。将“以人为本”作为根本性基 础性理念,在此基础上将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内容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将传统道 德教育与人际关系教育融入到以人为本的行为准则中, 使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理论 与现实相结合。 第四部分为当前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影响。 从大学生 本身和大学教育两方面的角度出发对当前高校中科学人道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 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剖析和研究。 第五部分为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从教育者、被教育者 以及教育环境等方面促进科学人道主义教育以提高大学生人道主义理念的树立 和正确价值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 科学人道主义教育; 以人为本 分类号:g41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humanitarian education research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has been the basic principle abided by when modern social affairs management is carried out.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he core of which is people-oriented, was set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at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theory of humanitarianism attracts our attention again.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notice the fact that not all of the humanitarian ideological content is correct, all can be our moral norms, while we follow the humanitarianism and people-oriented.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featuring their pursuit of self-independence and self-interest, focus on the right of individual, which can facilitate their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the pursuit of their self-value. the scientific humanitarian educat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helping college students foster correct world outlook, views on life and values. therefore, as to the education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we must always implement the education of humanitarianism and carry out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eople-oriented. however, the scientific humanitarian education,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education, is neglected in the current college education, such neglect resulting in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forming healthy personality. based on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humanitarianism, by integrating the content of scientific humanitarian educ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caused by the loss of such scientific education, study some concrete strategies, point out its importance &benefit, and then explor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velop college students in an all-round way with high quality. by improving the proportion of scientific humanitarian education in their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mplementing such education according to both college studen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moral requirements, college education should guide students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to comprehend human beings value, care people, cherish people, respect people and help students build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develop in an all-round way. this paper features its innovation in carrying out humanitarian education from the angle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o can also the active educator for themselves and considering scientific humanitarian education as a vital part of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paper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they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the purpose, significance, methods and ideas, and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definition and import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humanitarian education .it differentiates the definition and general contents of humanitarian, scientific humanitarian, scientific humanitarian education .it also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portance of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humanitarian education and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part of the paper.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contents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humanitarian education. it thinks the people-oriented as a fundamental basic concept and combines the contents of scientific and humanitarian education with the situation in china. it assimilates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and relationships to people-oriented standards of behavior and makes scientific humanitarian education theory and reality combined.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problems and adverse effects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humanitarian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wo aspects of the undergraduate itself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it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humanitarian education.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realization ways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humanitarian education. it explores from the aspects of educators, be educators and education environment, etc to promote scientific and humanitarian education and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humanitarian ideas and correct value system.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key word:college student, scientific humanitarian education ,people-oriented category number: g41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导导 论论 (一)(一)选题的理由和选题的理由和意义意义 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理论是当前学术界探讨的重要问题。 科学人道主义的思 想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理论保障,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 一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是目前我们教育过程中对科学人道主义教 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少,对其理论的学习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在大学阶 段,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环节相对比较薄弱,教育内容空洞匮乏,教育手段落后。 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人生观令人 堪忧。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仅限于外在的衣着相貌,对道德榜样嗤之以鼻甚 至冷嘲热讽,对“人”的尊重与关心仅限于自己所提出的要求的满足。在对本校 87名学生进行的调查中, 选择 “乐于用空闲的时间参加义工” 为32人, 仅占36.8%; 选择“对于身边道德高尚的人愿意在行动上向其学习”为 63 人,虽然占 72.4%, 但选择完全不愿意的仍有 9.2%。而选择“即使有时间也不愿意参加义务劳动” 的人占 23%,这个比例已经比较高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 性地位,强调学生素质的提高,那为什么还会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学生对“人”的 漠视?我们强调在教育中要重塑学生的自尊与自信,自尊是对自我的尊重,是对 “人”的尊重;自信是对自我的信心,是对“人”的信心。我们当前的教育不断 在强调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关心和爱护,这种尊重是一种对类的尊重。但这种对 “人” 的尊重、 信心和景仰之情, 反映到学生那里, 反而成了对自我中心的维护, 成了对除 “我” 之外其他 “人” 的冷漠?这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出现的结果。 那么我们的教育在哪些方面、哪些环节上出现了问题? 我们所要培养的,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是能够融于社会、成为整个社会一部 分的人,是能够与人友善于己友善的人。而对“人”的尊重和爱护、对“人”的 景仰、敬畏是培养社会的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之下,对于尊重人、关 心人和爱护人的科学人道主义教育应该引起重视, 对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研究对 提高大学生素质,进而改善社会风气,培养“四有”新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二)(二)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现状及趋势 目前,对于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对于科学人 道主义理论本身的研究,特别是对科学人道主义理论的内容进行阐述和论证;第 二,对于人道主义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特别是个性心理发展的研究;第三,研究 如何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对学生进行人道主义的影响, 从而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 高。这些研究是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为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 教育的深入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得以更好的渗透到 学生的价值体系建构之中。 1 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中以“科学人道主义教育”作为关键词进行搜 索,得到 2 条结果;以“科学人道主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得到 4 条结果; 以“人道主义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得到 25 条结果;以“人道主义”为 关键词进行搜索,共得到 1775 条结果。 中央教科所的胡克英在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教育改革(现代中小学教 育,1989 年第二期)中认为,我们在教育中所注重研究的内容,首先是人。 “人是教育的对象,人的因素第一,不可见物不见人、重物不重人。” 1教育为 经济建设服务但是又不能将其变为导向性思想, 教育不仅要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建设服务, 更要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我们不仅仅在教育中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更要注重对于学生精神方面的培养。其次,教育要发展学生积极的个性,不要发 展消极的个性。并非所有的个性都是教育者应该保护和鼓励以促进其发展的,既 不是要把桀骜不驯、骄横无礼、个人主义等消极的性格加诸于个性之中,也不是 将学生驯化为俯首贴耳、惟命是从、忍气吞声的附属物。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的牛国林在论教育人性化(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4 年第 26 卷第 4 期中指出,“教育是人的教育, 是为人的教 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这一命题背后昭示了一种深刻的人性关系。” 2教育 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满人性的建构与发展,完满人性的生成有赖于教育。在批 判当下教育人性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人性化的原则。他强调人是教育的最 终目的,真正的教育应该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应该是生产生活经验个体化的场 所, 世界人性开启的天地,这样的教育才是人性化的教育。牛国林认为,辩证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唯物主义人性观认为, 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使环境成为合乎人 性的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人的天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批判传统教育反人性的基础上指出要重视学习中人的因素, 把 人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来看待。 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发扬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精 神,真正以人的方式对待学生。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陈湘舸、陈凡峰在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 新探兼论科学人道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即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既 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源和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终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者的奋 斗目标就是人的解放、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即实现人道主义、人道 目标。 共产主义社会本质上即人道社会, 唯物史观的实质也是人道主义, 强调 “人” 的历史性、社会性。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即科学人道主义,是真正为实现人的 全面发展而奋斗的指导理论。这种观点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南京大学的张晓东、 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孟庆仁、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敏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 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作为科学的人道主义的内涵, 为下一步科学人道主义教育 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江明辉在实施人道主义教育 促进学生个性心理 发展(职业教育研究,2006 年第 4 期)中认为,教师在教育中要贯彻人 道主义原则, 作为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理解学生、 关爱学生、鼓励学生,要能够宽容的对待学生,在教育中人道主义的贯彻,有助 于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即在教育的 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惩罚。“对于学生的惩罚用得好,能对学生的错误起警示作 用,对学生的成长起奋进作用。” 3虽然对这一论点并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 研究, 但是在现在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的各方面保护甚至出现只许鼓励不许批评的 矫枉过正的实践中,这个观点的提出有着至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天津师范大学的 孙琳在论教学中的人道主义:认识论视角中对于教学中的人道主义理念的贯 穿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 对于教学中贯穿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措施和意义 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湖南师范大学的刘向红在 论中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教育 中进一步将人道主义的思想融入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 详细阐述了中学生科学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人文精神教育的紧迫性及主要的教育手段, 对于我们接下来在大学阶段进行科学 人道主义教育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北京理工大学的杨东平在试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提出,在教育领域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确立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和教育在社 会生活中的主体性,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 4为此,需要通 过理论创新,更新教育的指导思想,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和教育价值观。 与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制度的进程一致, 学校教育新的培养目标 可以是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 教育方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协调 发展。其次,他特别提出要实行“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 重建教育与生活、学 校与社会的联系,重视教育的实用性、适切性,确立生活本位、能力本位的价值, 围绕青少年生长的实际需要进行民主的教育、活的教育和有用的教育。这一点对 于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实践性有非常重要的提示作用。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的额尔登在 医学院校加强学生人道主义精神教 育的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 年第 22 卷第二期)中初步研究了医学 院校大学生人道主义精神教育。他认为,由于社会整体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以及 高等医学院校在教育观念及其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使得人道主义精神教育理念 没有在高等医学院校得到很好的实践。因此,加强医学院校学生人道主义精神的 教育, 确立和实践人道主义精神的教育理念,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人道主义素养, 强化人文社会学科的引领作用, 对于维护公众的生命和健康以及促进医疗卫生 事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医学院校由于其人才培养和就业方向 的特殊性,对于人道主义精神教育有着更为特殊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医学院校 的学生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与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又有着 共通之处。东北大学的李宏、盐城师范学院的张华兵等即将她关于人道主义精神 培养的思想应用于理工科高校学生和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中, 进一步促进人文 精神培养的发展。 2 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1)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 20 世纪 50 年代之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美国逐步兴起,以马斯洛、 罗杰斯为代表逐步成为在教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教育流派。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理论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研究学习者的内心世界,认为只有研究和满足学 习者的内在需要教育才有出路,重视对他人的关心,重视儿童的道德培养。人本 教育学家认为应该通过教育将儿童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统一起来发展学生的潜能。 马洛斯认为人本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自我实现, 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人 的潜能的实现。 “在人的内部存在着一种向一定方向成长的趋向或需要,这个方 向一般可以概括为自我实现,或心理的健康成长。” 5他认为教育过程就是促进 儿童自我实现的过程。 在教育内容方面,雅斯贝尔斯强调人文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人文科学 的教育价值在于参与人类的历史,知晓人类所做过的一切事情” 6法国人本教育 学家于伯尔和德国人本教育学家海曼则认为人文学科固然重要, 但是在促进人道 主义教育和学习方面,为促进学生的发展,现代科学的教育也是必备的。 罗杰斯则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强调借助环境使学 生的各种潜能得到开发,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及完善个性的目的。 “教师应该把 学生的情感和问题所在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 自己的发言要有所节制” 。 “我 们不能直接地教授他人,我们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的展开。” 7 弗兰德斯在研究中则发现教师对学生积极或者消极行为的“接受”过程中往 往忽视了无威胁性这一要求, 因此教学往往不利于教学效果的真正提高和学生能 力的培养,所以教学思想必须转化到以学生为本上来。而艾斯派和罗伯格的研究 则表明教师提供的促进条件与学生的学业成绩之间有着十分明显的关系。 8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是世界性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和罗杰斯的非 指导性教学学说得到极为广泛的传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罗杰斯改善师生人 际关系的主张等人本主义理论,对中国教育是有一定影响的,对于我们更好的认 识人,促进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种影 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 (2)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思潮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针对学生发展与社会主义事业对人才的培养 要求提出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社会需要” 联系在一起,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与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在大量 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 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出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发,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 所谓 “个 性全面和谐发展”, 就是“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和个人 兴趣的多样” 9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对每一个受教育 者的共同要求,因此教师应认真地区研究对待每一位学生,教育的目的在于使青 年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并把青年培养为积极地、能切实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劳 动者。“人的全面发展同掌握高深的知识、同积极的社会活动和劳动活动、同任 意选择职业的可能性联系着。我们认为,要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就 要让他从事他喜爱的劳动,而且他越深入到这种劳动中去,他的能力和天资就会 得到越好的发展。” 10 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论对苏联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在我国,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尤其收到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者的 重视并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他的教育思想一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对我们 今天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3)合作教育学思想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阿莫纳什维利发表的合作教育学关于实验教育 教师会晤的报告标志着合作教育学思想的产生。阿莫纳什维利强调师生关系的 重要性,认为“只有师生关系建立在人道原则基础上的教育过程,才是对学生的 个性发展,同时也是对作为个性特点的认识积极性的发展最有效的教育过程。” 11并提出了相信儿童、师生合作和自由选择感三大教学原则。强调教育的意义在 于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自主学习并从中得到满足和快乐。 合作教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在于, 它克服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强 制性教育、强迫性学习等现象,以便使教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合作教育 学思想来源于教学实践,这使它在活跃教学生活、提高教学的发展功能、克服当 时教育中存在的许多僵化现象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主自由的观念更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 对于大学生的科 学人道主义教育也将进一步引起人们的重视。 更加系统的阐释科学人道主义教育 体系,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本文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科学人道主义教育, 从内容、方法以及实现途径等方面入手,力争有一个比较系统、深入的阐述和总 结。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三)(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科学人道主义内容的梳理和系统分析, 总结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 教育的内容;结合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研究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方法和 实现途径,系统阐述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整体建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实证的研究,以期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对素质教育的发 展起到借鉴作用。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一、大学生科学的人道主义教育一、大学生科学的人道主义教育的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基本内涵及其意义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 “人道主义”作为一个词语或者作为一个似是而非的 概念是非常熟悉的。而对于教育者来说,“人道主义”及其理念也是我们在教育 教学的过程中一再强调要遵循的指导思想和贯穿始终的原则之一。 但是就目前理 论方面来说,对于“科学人道主义”的界定还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而界定关 于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基本概念, 是我们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 前提条件。 (一)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界定(一)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界定 1 1、科学的人道主义概念、科学的人道主义概念 日常的教育教学以及教育科研中人们更多的是对于“人道主义”这个概念的 关注。但是“人道主义”与“科学人道主义”是既有联系又存在着区别的,“人 道主义教育”与“科学人道主义教育”也是存在着联系和区别的。进行科学人道 主义教育首先就要明确这些概念的界定。 (1)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论,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针对以 神为中心,贬低人的地位,蔑视人的世俗生活,提倡禁欲主义的神道主义的中世 纪神学,强调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尊严”、“人性”、“人的自由意志”, 重视人的世俗生活和世俗享受的意义,提倡世俗教育和科学知识。这对于反对中 世界的封建统治, 反对作为封建统治基础的中世纪神学, 曾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 积极的作用。 “自由、平等、博爱”和“天赋人权”的思想被普及,深入人心, 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意识形态武器,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重要的 理论指导,并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在几百年间,人道主义的内涵也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从一开始作为文艺复 兴时期为对抗神本主义而提倡以人为中心, 反对当时封建专制统统及其宗教代言 人的世俗与精神双重绝对统治,反对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的一种相对 简单的思想, 一种表象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发展为一种比较系统的哲学理论、 一种世界观。而无论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还是作为世界观和 历史观的人道主义,都是以探索人的本质为中心和出发点,承认人的尊严和人的 价值,强调人的地位和人的作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但是,当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并且巩固之后,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武器的人道主 义思想并没有能够真正在现实中付诸实践。 人文主义者也好, 人道主义学者也好, “他们所强调的人、人性都是抽象的人、抽象的人性。” 12人道主义者们所提出 的“人道”、“自由”、“平等”、“博爱”等等口号,都仅仅成为了理论和口 号。尤其是在现代科技与商品经济高度结合和发展的时代,这些看上去很美的理 论都只能是理论,这是“一些或多或少属于道德范畴的字眼,这些字眼或许很好 听,但在历史或者政治问题上却什么也解决不了。” 13最终的结果,“顺从你的 意欲而为”人道主义的提倡自由、平等、人权、关心人、爱护人、解放人的 理念,成为了世俗生活中人们破坏道德底线,为自己的荒唐行为辩护的护身符。 (2)科学人道主义的界定 人道主义思想是人对于自身的认识和把握的一种理论, 它既反映着时代的要 求,同时也反映着人的本质和要求。但是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对人的思考 的同时却导致了“人的失落”,形成了由抽象人性所构成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真正科学的诠释了“人”的概念,把“人”从抽象的类概念理论 中解放出来,科学的诠释了“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 来,才有了具体的、现实的“人”。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相结合, 人道主义的内容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扬弃, 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道主义理论,才成为科学的人道主义。从这 个意义上说,科学的人道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继承西方近代以 来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的优秀的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人们的一切实践、 交往的全面的发展,并且指出,人的全面发展要以经济、文化、社会的普遍发展 为前提。 科学人道主义就是我们应该用辩证的、唯物的观点去看待人的发展,看待社 会发展过程中对“人”的理解的深入,从而辩证的去理解如何“关心人、尊重人、 爱护人”。科学人道主义的基础是具体的、历史的人,是对具体的、历史的、现 实的“人”的价值的认可和尊重。 从这个角度延伸出去,对“人”的认可是科学人道主义区别于其他人道主义 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传统人道主义强调人,强调的是对“人”的价值和尊严 的实现,尤其是当他们试图将人道主义的思想深入到实践中,变为一种现实的实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践活动的时候,传统人道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实现,是对“我”的价 值和尊严的实现的实践活动。而科学人道主义从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人” 出发,其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实现不仅仅是对“我”的价值和尊严的实现,还包 括对“他”的价值和尊严,也就是“非我”的价值和尊严的实现。强调具体的人, 才有了“我”之外的“非我”的价值和尊严、不同的背景之下的人与人性的区别。 这种区别才能够真正使得科学人道主义不再是传统人道主义那种无真正操作性 的理论,变为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学说。 其次,科学人道主义具有实践性。由于科学人道主义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是建立在对人的历史性、 具体性、 发展性的基础之上的。 “我” 的价值与“非我”的价值的实现的区别是实现真正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全面发展 的前提条件。而科学人道主义所明确的这一点基础,才使得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能 够根据具体的人、具体的人性指导其具体的发展的方向。换句话说,科学的人道 主义思想使我们在实践中能够真正注意到具体的人与人的活动, 从而实现对人的 理解、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理解,而非抽象人性论基础上的传统人道主义的 空中楼阁。因此,科学人道主义才是真正从实践中产生,并回归到实践中去。能 够真正指导我们实践活动、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 总之,科学人道主义既是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同时也是人道主义的价值观 念。它把人的主体性置于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人道主义问题在唯 物史观的历史哲学视野中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与抽象人道主义不同,科学 人道主是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中来把握人的问题的, 它不从人的先验的类本质 出发,而是以历史过程中现实的个人作为理论大厦的奠基石,它把人道主义思想 与唯物史观想结合,以唯物史观为前提确定人道主义的基础。 “从现实的前提 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 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 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 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14。 2 2、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大学生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界定的界定 科学人道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成员或者 社会群体用科学的人道主义观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人的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价值和尊严的实现等,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 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人道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们对于人的尊重和 敬畏,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完善道德评价体系,养成良好的人 际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和谐社会建设。“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不要任 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生活来说是危险的, 不管他名义上受过哪一级的教育。愚蠢的人本身不可能成为幸福的人,而且会给 别人带来危害。” 15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人道主义教育,正是意图使得大学生 成为真正智慧的人。 这种智慧不是表现在掌握多少专业知识, 而是成为独立思考, 有着较高的道德素质、 健全的道德体系, 既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 同时是对国家、 社会、集体有用的人。 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劳动者构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必须拥有 对人、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科学的认识,对“我”与“非我”的价值的实现有正 确的解读。而要形成正确的对人、对人的价值实现的理解,必须要重视科学人道 主义教育。 (二)大学生科学的人道主义教育的(二)大学生科学的人道主义教育的意义意义 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科学人道主义教育, 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的需 要,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自身的不断发展依靠的是对 “我”的重视,这种重视逐步转化为对“人”这一类的重视,从而更好的形成与 社会同步的道德体系与价值体系,成为社会人。并通过对自身素质的提高改善社 会风气,促进和谐社会的创建。 1 1、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道德评价体系的完善、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道德评价体系的完善 我国自小学开始的教育流程中思想道德教育虽然一直是贯穿始终的, 但教育 的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教育的问题和青少年发展的个性特点,大学成为了青年道 德素质提高和道德评价体系完善的关键时期。大学之前学生大多接触社会面较 小,并且由于学业方面的压力,学生、家长、学校各个方面的目标主要是如何能 够提高学习成绩、通过学业考核,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社会生活技 能的了解与应用。在这种情况下,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往往并未形成系统的道德 评价体系,思想道德素质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 而长期以来大学的道德素质教育并未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其原因主要就是在 指导思想上一直过多的考虑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忽视了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大学生 作为一个“人”,不是仅仅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身份而存在的,也不 是仅仅以“遵循社会道德要求”作为唯一目标而存在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 提高和道德评价体系的完善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把学生都修整成统一的无任何 个性的群体附属, 更不意味着我们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和道德评价体系完善的 引导与大学生个性发展相对立。 相反的, 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是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和道德评价体系完善的重 要基础。大学时期的青年学生已经不会再满足于对知识的被动接受,他们逻辑思 维能力较强,思想活跃,反应敏捷,当他们开始独立的进入社会,开始去寻找自 我,开始自觉或不自觉的探索社会,独立思考,再如中小学教育中的灌输式道德 认知方法必定会由于其知识陈旧信息量小而被大学生们抛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19193-2025传染病消毒规范
- 2023年玉溪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3年红河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3年石嘴山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3年龙岩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3年盐城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民族建筑与文化实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6届四川省普通高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吉安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4年佳木斯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JG/T 342-2012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
- 银行面试题目100及最佳答案
- 阴道上皮内瘤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DB42-T 1989-2023 城乡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
- 2025国家开放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1-5答案
-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指南
- 教师名师笔试题库及答案
-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 2025年共同策划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策划协议
- 生物样本库标准操作流程
- 人教版初一到初三英语单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