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研究.pdf_第1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研究.pdf_第2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研究.pdf_第3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研究.pdf_第4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esearch on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for environmental dispute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law by yang xinghan supervisor: ass. prof. gao fei major: environmental law college of law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 chongqing, china may 200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 摘 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重视,环境污染和 环境破坏引发的环境纠纷也越来越多。能否合理的解决环境纠纷,不仅影响到公 民环境权益的保护,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随着越来越多的环境纠纷诉至法院, 有限的司法资源已难以承受案件之重负,法官环境专业知识的局限也使得在诉讼 之外寻求环境纠纷的解决方式成为必要。由于环境纠纷的特点,通过诉讼外途径 解决环境纠纷在许多方面具有优于诉讼的特性,已成为当今各国解决环境纠纷的 发展趋势。 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正在进行中,在完善诉讼制度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诉讼 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现有的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尚显单薄, 没有形成适应环境纠纷特点和现状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在制度设置上也缺乏 专门的机构,难以充分发挥诉讼外解决机制的替代功能。 全文约三万二千字,分别从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概述、我国环境纠纷诉 讼外解决机制的现状分析、国外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考察与启示和完善我 国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法律构想四个部分作阐述。 第一部分, “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概述” ,通过对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 概念、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产生与发展、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特征和环境纠 纷特征的探讨,旨在明确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作用和优势,为环境纠纷诉 讼外解决机制的引入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第二部分, “我国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现状分析” ,对我国现有的三种 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现状加以分析,并指出各自存在的缺陷。 第三部分, “国外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考察与启示” ,选取了美国、日 本有关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情况进行介绍,为完善我国环境纠纷诉讼外解 决机制提供了借鉴意义。 第四部分, “完善我国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法律构想” ,在借鉴国外成 功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完善我国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总体思路,在完善 环境纠纷民间调解制度、行政处理制度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法律设想,构建了环境 仲裁、法院案前调解两种全新的制度,丰富了我国现有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 关键词:关键词:环境纠纷,环境诉讼,诉讼外解决机制,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the society pays more attention 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nvironmental disputes brought b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damage become more and more. how to solve environmental disputes rationally is not only concerning protection of civil environmental rights but also concerning social stabilization. with more and more environmental dispute being brought into the courts, the limited judicial resources have hardly burdened the lawsuits. confined to environmental expertise, the judges find it is necessary to address environmental dispute out of litigation. the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is characteristic of being better than litigation,so many countries would like to choose it when environmental disputes happen. in our country, environmental jural construction is on its way, along with litigation mechanism in environmental disputes is being improved,we also know the importance of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but environmental adr in our country is not perfect, and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which suits for characteristics and actuality of environmental dispute is still not established and we are also lacking special organizations. so adr cant exert its function in environmental disputes. this thesis is composed with the four parts, about 32-thousand words, and is written from the basic theory in environmental adr, the present context of environmental adr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th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adr in our country.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basic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adr, including conception,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of adr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dispute, it aims to explain the function and advantage of environmental adr and make a base for introducing environmental adr.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present context of the environmental adr in our country,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disadvantage in our environmental adr.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practice of the environmental adr in other countries, the author introduces some present systems on environmental adr in usa and jpn. the fourth part is about th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adr in our country. with reference to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s,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thoughts to optimize our environmental adr .the author also thinks that we should put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i an emphasis on civilian mediation, administrative adr and establish environmental arbitration and juridical mediation before putting on record,in our environmental adr construction. keywords : environmental dispute, environmental actions,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environmental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iv 目 录 中中文摘要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 ii 引引 言言 . 1 1 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概述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概述 . 2 1.1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与特征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与特征 . 2 1.1.1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界定 . 2 1.1.2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产生与发展 . 3 1.1.3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特征 . 4 1.2 环境纠纷的概念及特征环境纠纷的概念及特征 . 5 1.2.1 环境纠纷的概念 . 5 1.2.2 环境纠纷的特征 . 6 1.3 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引入及功能分析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引入及功能分析 . 7 1.3.1 降低纠纷解决成本 . 8 1.3.2 简化纠纷解决程序 . 8 1.3.3 缓解人民法院压力 . 9 2 我国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现状分析我国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现状分析 . 10 2.1 我国目前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种类我国目前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种类 . 10 2.1.1 当事人自行和解 . 10 2.1.2 民间调解 . 10 2.1.3 行政处理 . 11 2.2 我国目前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缺陷我国目前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缺陷 . 12 2.2.1 现有的解决途径较为单一 . 12 2.2.2 现有的解决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 13 3 国外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考察与启示国外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考察与启示 . 16 3.1 美国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特色美国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特色 . 16 3.1.1 美国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基本类型 . 16 3.1.2 美国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发展 . 19 3.2 日本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特色日本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特色 . 20 3.2.1 日本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立法发展 . 20 3.2.2 日本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概述 . 21 3.3 国外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对我国的启示国外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2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v 4 完善我国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法律构想完善我国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法律构想 . 25 4.1 完善我国目前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思路完善我国目前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思路 . 25 4.1.1 建立多元化的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 . 25 4.1.2 注重与环境纠纷诉讼制度的衔接 . 26 4.2 完善环境纠纷民间调解制度完善环境纠纷民间调解制度 . 26 4.2.1 规范人民调解员的选任 . 26 4.2.2 加强人民调解员的培训 . 27 4.2.3 注重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 . 27 4.2.4 建立人民法院审查核准制度 . 27 4.3 完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完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 . 29 4.3.1 明确环境行政处理的方式 . 29 4.3.2 增设专门的环境纠纷处理机构 . 29 4.3.3 规范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程序 . 30 4.4 建立环境仲裁制度建立环境仲裁制度 . 31 4.4.1 环境仲裁机构的设置 . 31 4.4.2 环境仲裁管辖的确认 . 32 4.4.3 环境仲裁庭的组成 . 33 4.4.4 环境仲裁裁决的效力 . 33 4.5 建立法院案前调解制度建立法院案前调解制度 . 34 4.5.1 法院案前调解制度的含义 . 34 4.5.2 法院案前调解机构的设置 . 34 4.5.3 法院案前调解的效力 . 34 4.5.4 法院案前调解的费用负担 . 35 5 结论结论 . 36 致致 谢谢 . 3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8 附附 录录 . 41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1 引 言 司法救济作为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整个纠纷解决机制中居于核心地位。 但在应对环境纠纷这一新型纠纷时,法官专业知识的局限就显现出来了,而且司 法是一种高度程序化作业,环境民事诉讼往往旷日持久,受害人在诉诸法院等待 判决的同时不得不继续忍受着污染的侵害。另外,诉讼成本的高昂也使当事人难 以接受。诉讼自身的弊端和司法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在诉讼之外寻求环境纠纷的解 决方式成为必要。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由于具有简化诉讼程序、减少诉讼费 用、缩短诉讼时间、避免当事人的对抗等特点,在解决环境纠纷的过程中发挥着 比司法解决更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我国环境纠纷处理实践中,既没有关于解决环境纠纷的专门立法, 也没有专门的环境纠纷处理机关,现有的几种诉讼外解决机制因自身存在的缺陷, 也未能充分发挥其在解决环境纠纷中的作用;在我国当前学术界,专家学者们普 遍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对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特点、功能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等方面, 其中针对环境纠纷领域的诉讼外解决机制的研究较少,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在对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 现行的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透视了其中存在的缺陷,并充分借鉴国外的成 功经验,在完善民间调解制度、行政处理制度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法律设想,构建 了环境仲裁、法院案前调解两种全新的制度,丰富了我国现有的环境纠纷解决机 制,为我国环境纠纷的解决开辟了新的思路。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概述 2 1 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概述 1.1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与特征 1.1.1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界定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是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adr)的中文译名, 泛指美国近 30 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各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和方法。这一概念既 可以根据字面意义译为“代替性(替代性、选择性)纠纷解决机制” ,亦可以根据 其实质意义译为“审判外(诉讼外或审判外)纠纷解决机制” 、 “非诉讼纠纷解决 程序”或“法院外纠纷解决方式” 。 1本文将其统一的称为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 对于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界定有很多方式,概括说来,主要包括以下 几种: 美国 1998 年adr 法将 adr 定义为: “包括任何主审法官审判以外的程 序和方法,在这种程序中,通过诸如早期中立评估、调解、小型审判和仲裁等方 式,中立第三方在论争中参与协助解决纠纷。 ” 2 在法国,adr 指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之外的解决争议的各种方法的总称。 在英国,adr 是指可以被法律程序接受的,通过协议而非强制性的有约束力 的裁定解决争议的任何方法。 3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司法部2002年关于纠纷解决机制的报告中对adr做了这 样的定义:adr 程序是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途径体系中的一部分,这个体系包括 从低代价的直接程序,如谈判,到高代价的复杂程序,如司法审判昂贵的终极 解决手段。 4 我国学者贾连杰和陈攀认为: “adr 即替代纠纷程序, 传统上是指在法庭审理 之外通过仲裁或调停的形式由第三人参加自主解决纠纷的方法” 。 5 乔欣和王克楠认为: “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或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是 adr 中文的不同译法。adr 这个术语涵盖了解决纠纷过程中的一个广泛的领域,它泛 指一切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 。 6 范愉认为, adr 是对诉讼以外的其他各种纠纷解决方式、 程序或制度的总称。 7 王亚新将 adr 译为代替的纠纷解决,指出 adr 这个词组意味着相对于正式 的法律制度而言更强调非正式的或制度外的纠纷解决,或者说相对于法院通过诉 讼程序来解决纠纷而言,更强调当事人通过双方交涉或利用不具有国家权威的种 种社会机构来自行处理纠纷。 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概述 3 日本学者棚懒孝雄对审判外纠纷处理机关所作的定义则根据三个标准: “处理 的是个人或私人团体间的纠纷, 以处理纠纷为第一任务, 是第三者进行的处理” 。 9 美国学者弗来彻认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事实上是一组供当事人任意选择 用来避免对抗性诉讼的办法。 10 综合以上关于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概念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国外的 法律、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 adr 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实质上并无较大的差 异, 其普遍认为 adr 是诉讼之外的, 多渠道的, 以当事人自主合意和选择为基础, 以解决纠纷为目的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为此,笔者认为 adr 是由纠纷双方当事 人自主选择并控制的,替代诉讼程序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方法的总称。 1.1.2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是 adr 的起源国,也是世界公认的现代 adr 最发达的国家,其发端可 以追溯到 19 世纪中叶。1925 年联邦仲裁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诉讼外解决 机制的正式确立。自此以后,美国 adr 的发展得到了从政府到社会、从法院到当 事人、从产业界到理论界的全方位支持。 美国国会和政府不断制定法律和法令推广 adr 的应用,甚至要求法院强制 适用 adr。 例如 1988 年, 美国国会颁布法律决定在密西根川西部区联邦法院试点 推行法院附设强制仲裁。1993 年,国会通过了在所有联邦区法院扩大实行强制性 附设仲裁的法案。 在司法实践中,1983 年,美国最高法院决定:若双方当事人对某争议是否可 由仲裁解决存在异议,则法院应判决由仲裁解决该争议。 11其后,各州法院纷纷 根据联邦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州具体情况制定了 adr 方案。例如 1993 年阿肯萨 斯州和乔治亚州的各种 adr 方案;明尼功达州最高法院允许法官命令民事纠纷在 诉讼前提交无约束力的仲裁解决的新规则;卡罗米那州要求律师们向当事人推荐 adr 解决纠纷的规定。 迄今为止, 至少有 46个州, 大约 1200个法院已采用了 adr。 12 在学术界,adr 的研究得到了高度重视。美国有的法学院专门招收研究 adr 的硕士研究生,有的机构定期出版有关 adr 的刊物,有关 adr 的著作更是层出 不穷。其中有影响的事件包括 1976 年罗斯科 庞德联合会成立,弗兰克 桑德教授 出版了争议解决多样化一书, 131978 年福特基金会发动了“争议解决的新方 式”的研究计划等等。 在立法上,继1990年民事司法改革法颁布之后,1996年克林顿总统签署 了行政争议解决法 ,该法允许政府部门利用adr解决合同等纠纷,承诺政府机 构遵守仲裁协议约束。在机构设置方面,联邦与各州都有专门的adr委员会,美 国律师协会设有争议解决特别委员会,加利福尼亚州设有公共援助中心。 14199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概述 4 年10月, 克林顿总统签署了 adr法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ct of 1998) , 进一步推动了adr的利用, 并授权联邦地区法院制定具体规则, 这意味着美国adr 发展的全盛时期已经到来。目前,美国许多州已经制定了adr法,成为美国多元 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标志。 15 1.1.3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特征 合意性 所谓合意性是指在纠纷解决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对纠纷的解决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权自主选择解决争议的途径和方式,以达成合意解决纠 纷。 日本学者棚濑孝雄认为: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是“二重获得合意”的解决,是 一种主要由当事者通过协议来达成合意的解决方式。所谓合意的二重获得是指, 作为审判外纠纷处理机关发挥作用的最基本条件,纠纷处理的开始和最终解决方 案的提示这两个阶段,都必须获得当事者的合意。这一点是审判外的纠纷处理与 审判的决定性区别。 16 私法自治是自由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但由于现代法治把纠纷解决集中于国 家司法权的管辖下,尽量限制自力救济的范围。因此,当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在 没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其自治权很难实现。尤其是在审判的情况下,只要有一 方当事人的请求就能够形成诉讼,而纠纷一旦进入诉讼程序,就不再是双方当事 人之间的行为,而表明国家的介入。于是,当事人自治权受到司法权的限制,法 院的最终判决即使没有获得当事人的合意,也具有最终解决的强制力。 但在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框架下,当事人在程序选择上有很大的自主决定权, 这种意思自治理念的确立,是与当代社会主体的理性选择和自我管理意识的增强 分不开的, 其一端是通过民间或行政性的adr为纠纷当事人提供协商和解的机会, 从而减少司法的直接介入;而另一端则是公众积极参与司法,逐渐认识到通过非 对抗的协商和自主判断在解决争议过程中所起到的显著作用,从而进行利益考量, 最终选择适宜的规范。 17具体而言这种合意性主要体现为:首先,当事人享有充 分的自主权,有权自主决定是否选择 adr 或者选择何种形式的 adr;其次,如 果当事人选择以 adr 解决争议,则可视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法律规则与程序,或 是选择 adr 纠纷解决机构提供的程序规则;再次,从解决的实体方面内容来看, 当事人可以随时中止 adr 程序,也可以不执行第三方做出的判断。 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是相对于诉讼程序的正式性、复杂性而言的。在程序上,adr 方式不需要遵循严格的案件起诉、受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院判决等程序, 而是采取当事人同意的非对抗性的程序,在双方合意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纠纷的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概述 5 解决方式,这不仅为当事人的交流提供了方便,使纠纷解决的程序更为简易,费 用更低, 而且也更为快捷和便利。 18在纠纷解决的方式上, adr没有严格的限制, 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程序和规则,其多样性的解决方式满足了不同类型纠 纷中当事人的不同需求,扩大了当事人的选择余地。 附属性 所谓附属性, 是指 adr 作为诉讼制度的功能补充, 依附于诉讼的实施和运行。 在现代社会,诉讼仍然是解决纠纷主导机制,是国家司法权行使和法治实现 的重要环节,诉讼贫乏而 adr 丰富且充实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也没有只有诉讼丰 富而 adr 贫乏的社会。诉讼和 adr 都反映着与这个时代、这个地区人们的实际 情况。 19诉讼作为最基本的社会机制和权力行使方式仍然是不可取代的。 而这里的附属性,是就adr与诉讼的关系而言的。首先,诉讼自产生后,就 逐渐成为解决争议的主要方式,而adr的实践尽管长期存在,但由于其解决方式 在本质上是由当事人合意决定,没有公共权力的参与或公共权力对争议解决过程 影响程度不深,因此adr不能有效解决的争议,最终仍要通过诉讼解决;其次, 从程序上看,adr的程序规则相对于诉讼的程序规则而言,由于赋予了当事人较 多自由,而显得不够正式,其法律规则或程序往往需要参照诉讼来进行;最后, adr作为社会正义综合体系的一部分,并不能替代法院来解决所有的争议,其只 有与诉讼制度相互协调,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效力,促进整个社会纠纷解决机制 效率的提高。 1.2 环境纠纷的概念及特征 1.2.1 环境纠纷的概念 环境纠纷,又称公害纠纷。公害的概念最早源于日本,所谓公害就是“以由 于日常的人为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破坏为媒介而发生的人和物的损害”。 20 广义的环境纠纷,是指环境法主体之间就环境权利和义务而产生的争议。这种争 议既可以发生在公民之间、单位之间、公民与单位之间,也可以发生在这些主体 和国家机关之间,还可以发生在国家、单位、个人与外国的国家、单位和个人之 间。 21狭义的环境纠纷,则是指因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在环境违法者和环境受 害者两个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因责任归属、赔偿范围与方式以及其他环境法律责任 承担方面发生的争议和出现的矛盾。 22 从环境纠纷的法律属性来看,环境纠纷可分为环境民事纠纷、环境行政纠纷 和环境刑事纠纷。环境民事纠纷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就环境的开发、利用、污染、 破坏和保护而发生的争议。环境行政纠纷是环境管理部门在行使环境管理权或在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概述 6 处理环境民事纠纷的过程中与相对人发生异议而产生的争议。环境刑事纠纷是因 污染或破坏环境造成环境犯罪,而产生的纠纷。 通常所说的环境纠纷,是指狭义的环境民事纠纷。由于非诉讼方式主要用于 解决环境民事纠纷,所以本文仅讨论环境民事纠纷的解决,以下所称环境纠纷均 指环境民事纠纷。 1.2.2 环境纠纷的特征 环境纠纷是环境问题的产物,它随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而不断增多。特别是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纠纷已经和消费纠纷、劳动争议、医疗 纠纷等并列成为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与传统纠纷相比,环境纠纷在 以下方面呈现出它的特点: 环境纠纷种类繁多 环境纠纷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类型:以引起纠纷的行为分,可分 为环境污染纠纷和环境破坏纠纷;以公害的产生源分,可分为产业公害纠纷和生 活公害纠纷;以纠纷的法律性质分,可分为环境民事纠纷、环境行政纠纷和环境 刑事纠纷;以纠纷涉及的国别因素来分,可分为国际环境纠纷和国内环境纠纷; 以纠纷涉及的行政区域分,可分为跨行政区环境纠纷和单一行政区环境纠纷;以 争议纠纷的内容分,可分为要求停止污染破坏纠纷,要求消除危险、排除妨害纠 纷,确认环境损害责任纠纷、确定环境损害赔偿金额纠纷,恢复环境原状纠纷等。 23 正是由于环境纠纷种类的多样化,法院在审理环境纠纷案件的时候往往会觉 得非常棘手,难以依据不同类型的环境纠纷的特点,进行取证、调查、审理等工 作,在判决的时候,也可能由于环境专业知识的局限而难以作出客观、公正的判 决。 环境纠纷涉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利益 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社会的高度产业化而加 剧的, 其危害也是随着全球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扩大的。在传统纠纷中,被侵害的 对象一般是特定的人或物;而在环境纠纷中,由于环境污染和破坏属于社会公害, 危害的范围较广,受害方则常是相当地区范围内不确定的多数人或物。若用诉讼 的方式,虽然可以一次性的解决纠纷,但由于环境纠纷具有潜伏性,其危害后果 往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当危害结果出现时,当事人只能再次提起诉讼,忍受 漫长的审判过程;而采取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方式,当事人可以立即达成合意,提 出要求,迅速解决纠纷,避免了当事人继续遭受环境纠纷的侵害。 环境纠纷双方当事人力量不均衡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概述 7 首先,双方当事人在经济实力上存在差异,环境纠纷侵害人多为具有经济实 力的企业和机构, 受害人则多为一般公众,在纠纷解决的过程中,受害方通常并不 具有充足的经济实力,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不能采取相应的行动,而且环境纠纷争 议标的的预期价值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受害人付出的成本可能巨大而获利甚小; 而侵害者因为能量强大,投人纠纷可以不惜成本,纠纷解决过程中明显处于有利 位置;其次,双方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环境侵权中的侵害者往往是拥有高度技 术群体和庞大工艺规模的企业或集团,受害者则多为城镇居民等一般劳动者,由 于在环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污染企业掌握了大量的生产工艺、技术等资 料,且具有相应的监测能力、设备,对自己的排污情况最为了解,而受害者缺乏 相应的环境专业知识、监测手段和有关信息资料,也缺乏调查能力,收集证据比 较困难,这使其不能知晓污染物的致害机理、环境侵权行为的危害程度,在纠纷 解决过程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 环境纠纷专业技术性强 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原因很多而且复杂,常常表现为隐蔽性、滞后性、 综合性和异地性,致使污染破坏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甚至 损害后果也难以衡量。对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的判定,危害程度的鉴定,损害后 果的定量,都需要通过分析、化验、科学实验等多种技术手段才能得出科学的结 论。然而,目前我国有资质的环境污染鉴定评估机构异常缺乏,即使是有资质的 机构,也大都是事业单位,通常不愿意接受普通受害者的委托。再加上缺乏统一 的技术标准和方法,不同的机构对于同一个案件做出的鉴定结果时常大相径庭, 有的甚至截然相反,让法院难以适从, 24在对确定环境损害责任时非常困难。同 时法官由于环境专业知识的不足,在认定环境责任和赔偿数额的时候,也往往难 以迅速作出结论。 1.3 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引入及功能分析 环境纠纷与一般民事纠纷相比,具有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危害 性大等特点。以诉讼的方式解决环境纠纷,不仅面临着耗时多、费用高、程序复 杂且严格等问题,而且在确定损害责任和赔偿金额的时候,由于法官环境专业知 识的局限性和环境污染鉴定机构的缺乏,往往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正是在这样 的情况下,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应运而生。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因其具 备诉讼解决机制所没有的多重优势,在解决环境纠纷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发挥着较好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概述 8 1.3.1 降低纠纷解决成本 纠纷解决的成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个是利用者方面产生的成本,另 一个是制度方面产生的成本。在利用者方面产生的成本中,最直接的是因为利用 纠纷解决制度而被征收的费用和利用代理人产生的代理费用,另外还包括利用者 被强加的精神上的成本(包括压力、紧张焦虑等)和机会成本(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