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帝本纪第一(原文注释译文)解惠全 张德萍 译注【说明】五帝本纪是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中的第一篇。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创始之作。所谓纪传体的“纪”就是指本纪。史纪共有本纪十二篇,以历史上的帝王为中心,上自黄帝,下至司马迁当时的帝王汉武帝,依次记叙了他们的言行政迹,同时也记载了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可以说,本纪就是一部按年代次序编写的帝王简史或系统的编年大事记。本纪排在全书的最前头,历来被视为全书的纲,它保存了许多历代相传的历史资料,对于后人了解历史年代发展顺序有着重要的价值。纵观本纪十二篇,就思想内容来说,处处反映了司马迁的唯物主义史学观和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往往是从客观史实出发总结出历史经验教训,而不以个人好恶评价英雄的成败和朝代的兴衰;就艺术特色来说,最为突出的是取材慎重,剪裁适当,布局合理,详略有致,抓住重点,渲染抒情,在多数篇目中都有精彩之笔,人物真实,场面生动,感情饱满,或敬慕,或憎恶,或惋惜,或悲壮五帝本纪记载的是远古传说中相继为帝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颛顼( ,专须)、帝喾(,酷)、尧、舜的事迹,同时也记录了当时部落之间频繁的战争,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远古初民战猛兽、治洪水、开良田、种嘉谷、观测天文、推算历法、谱制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情况。这些虽为传说,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地下文物的发掘来看,有些记载亦属言之有征,它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远古社会,提供了某些线索或信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就是从这远古的传说开始的,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的联合,战争,最后融为一体,在黄河流域定居繁衍,从而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创造了我国远古时代的灿烂文化。司马迁写作五帝本纪主要取材于世本大戴礼记五帝德和尚书。材料安排巧妙是本篇的突出特点,如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与炎帝的阪泉之战,并非不可以重笔描绘,但都只是平平带过,而把笔力集中到尧、舜二帝身上去。这或许有材料不足的原因,但其效果是既突出了由黄帝开创,由尧、舜继承并发扬光大的帝王事业,又使历史事件与全篇的结构极其和谐。在叙写方式上,本篇开头对黄帝、颛顼、帝喾的记述,都是用叙述的口吻,侃侃道来;到了本篇的中心部分,则又利用了叙议结合,叙事中穿插对话的方式,既突出了尧、舜知人善任、从谏如流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政治家风貌,也烘托出为历代儒家所日夜思慕的自由、民主、君臣和睦的祥和政治气氛。五帝开创的事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开端,五帝本纪又是十二篇本纪的首篇。这篇本纪,在记事上确立了历史发展的根基,在写作上又为以后各篇的铺展设下了伏笔。司马迁利用了连环锁的叙写方式,一环紧扣一环。如在写尧时提出舜,而重在写尧的知人善任;写舜时一方面继续扣紧对尧的叙写,一方面又突出了对舜的刻画,同时还带出了禹、契、后稷等,为以后各篇打下了基础。五帝的传说,几千年来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里,被当作贤君圣主的楷模历代传颂。“炎黄子孙”早已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亲切称呼,“人皆可以为尧舜”、“六亿神州尽舜尧”,也早已成为鼓励人们贤能为善的有力口号。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看得清楚。轩辕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于是轩辕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而蚩尤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没有人能去征讨他。炎帝想进攻欺压诸侯,诸侯都来归从轩辕。于是轩辕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貔(,皮)、貅(,休)、(,初)、虎等猛兽,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先后打了几仗,才征服炎帝,如愿得胜。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宁地居住过。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 ,薰玉)部族,来到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就在逐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置军营以自卫。黄帝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这时,万国安定,因此,自古以来,祭祀鬼神山川的要数黄帝时最多。黄帝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于是观测太阳的运行,用占卜用的蓍(,师)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饱受辛劳,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种财物。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已姓氏的有十四人。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国的女儿为妻,这就是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都领有天下:一个叫玄嚣,也就是青阳,青阳被封为诸侯,降居在江水;另一个叫昌意,也被封为诸侯,降居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生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颛顼帝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沉静稳练而有机谋,通达而知事理。他养殖各种庄稼牲畜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他往北到过幽陵,往南到过交阯,往西到过流沙,往东到过蟠木。各种动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全都平定了,没有不归服的。颛顼帝生的儿子叫穷蝉。颛顼死后,玄嚣的孙子高辛即位,这就是帝喾。帝喾高辛,是黄帝的曾孙。高辛的父亲叫极,极的父亲叫玄嚣,玄嚣的父亲就是黄帝。玄嚣和极都没有登上帝位,到高辛时才登上帝位。高辛是颛顼的侄子。高辛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普遍施予恩泽于众人而不及其自身。他耳聪目明,可以了解远处的情况,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下民之所急。仁德而且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天下归服。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俭节地使用;他抚爱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他明识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他仪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动合乎时宜,服用如同士人。帝喾治民,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风雨所到的地方,没有人不顺从归服。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下放勋。娶訾( ,居资)氏的女儿,生下挚。帝喾死后,挚接替帝位。帝挚登位后,没有干出什么政绩,于是弟弟放勋登位。这就是帝尧。帝尧,就是放勋。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戴的是黄色的帽子,穿的是黑色衣裳,朱红色的车子驾着白马。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昭著,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帝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另外命令羲仲,住在郁夷,那个地方叫旸(,阳)谷,恭敬地迎接日出,分别步骤安排春季的耕作。春分日,白昼与黑夜一样长,朱雀七宿(,秀)中的星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春之时。这时候,民众分散劳作,鸟兽生育交尾。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分别步骤安排夏季的农活儿,谨慎地干好。夏至日,白昼最长,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夏之时。这时候,民众就居高处,鸟兽毛羽稀疏。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那地方叫做昧谷,恭敬地送太阳落下,有步骤地安排秋天的收获。秋分日,黑夜与白昼一样长,玄武七宿中的虚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秋之时。这时候,民众移居平地,鸟兽再生新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认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冬至日,白昼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卯)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冬之时。这时候,民众进屋取暖,鸟兽长满细毛。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尧说:“谁可以继承我的这个事业?”放齐说:“你的儿子丹朱通达事理。”尧说:“哼!丹朱么,他这个人愚顽、凶恶,不能用。”尧又问道:“那么还有谁可以?”驩兜说:“共工广泛地聚集民众,做出了业绩,可以用。”尧说;“共工好讲漂亮话,用心不正,貌似恭敬,欺骗上天,不能用。”尧又问:“唉,四岳啊,如今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漫上了丘陵,民众万分愁苦,谁可以派去治理呢?”大家都说鲧可以。尧说:“鲧违背天命,毁败同族,不能用。”四岳都说:“就任用他吧,试试不行,再把他撤掉。”尧因此听从了四岳的建议,任用了鲧。鲧治水九年,也没有取得成效。尧说:“唉!四岳: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说;“我们的德行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尧说:“那就从所有同姓异姓远近大臣及隐居者当中推举吧。”大家都对尧说:“有一个单身汉流寓在民间,叫虞舜。”尧说:“对,我听说过,他这个人怎么样?”四岳回答说;“他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而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尧说:“那我就试试他吧。”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规)河边的家中去,遵守为妇之道。尧认为这样做很好,就让舜试任司徒之职,谨慎地理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人民都遵从不违。尧又让他参与百官的事,百官的事因此变得有条不紊。让他在明堂四门接待宾客,四门处处和睦,从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恭恭敬敬。尧又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遇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尧更认为他十分聪明,很有道德,把他叫来说道:“三年来,你做事周密,说了的话就能做到。现在你就登临天子位吧。”舜推让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愿接受帝位。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文祖也就是尧的太祖。这时,尧年事已高,让舜代理天子之政事,借以观察他做天子是否合天意。舜于是通过观测北斗星,来考察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是否有异常,接着举行临时仪式祭告上帝,用把祭品放在火上烧的仪式祭祀天地四时,用遥祭的仪式祭祀名山大川,又普遍地祭祀了各路神祗。他收集起公侯伯子男五等侯爵所持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五种玉制符信,选择良月吉日,召见四岳和各州州牧,又颁发给他们。二月,舜去东方巡视,到泰山时,用烧柴的仪式祭祀东岳,用遥祭的仪式祭祀各地的名山大川。接着,他就召见东方各诸侯,协调校正四时节气、月之大小、日之甲乙,统一音律和长度、容量、重量的标准,修明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规定诸侯用五种圭壁、三种彩缯,卿大夫用羊羔、大雁二种动物,士用死雉作为朝见时的礼物,而五种圭璧,朝见典礼完毕以后仍还给诸侯。五月,到南方巡视;八月,到西方巡视;十一月,到北方巡视:都像起初到东方巡视时一样。回来后,告祭祖庙和父庙,用一头牛作祭品。以后每五年巡视一次,在其间的四年中,各诸侯国君按时来京师朝见。舜向诸侯们普遍地陈述治国之道,根据业绩明白地进行考察,根据功劳赐给车马衣服。舜开始把天下划分为十二个州,疏浚河川。规定根据正常的刑罚来执法,用流放的方法宽减刺字、割鼻、断足、阉割、杀头五种刑罚,官府里治事用鞭子施刑,学府教育用戒尺惩罚,罚以黄金可用作赎罪。因灾害而造成过失的,予以赦免;怙恶不悛、坚持为害的要施以刑罚。谨慎啊,谨慎啊,可要审慎使用刑罚啊!驩兜曾举荐过共工,尧说“不行”,而驩兜还是试用他做工师,共工果然放纵邪僻。四岳曾推举鲧去治理洪水,尧说“不行”,而四岳硬说要试试看,试的结果是没有成效,所以百官都以为不适宜。三苗在江、淮流域及荆州一带多次作乱。这时舜巡视回来向尧帝报告,请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以便改变北狄的风俗;把驩兜流放到崇山,以便改变南蛮的风俗;把三苗迁徙到三危山,以便改变西戎的风俗。把鲧流放到羽山,以便改变东夷的风俗:惩办了这四个罪人,天下人都悦服了。 尧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过二十年因年老而告退,让舜代行天子政务,向上天推荐。尧让出帝位二十八年后逝世。百姓悲伤哀痛,如同死了生身父母一般。三年之内,四方各地没有人奏乐,为的是悼念帝尧。尧了解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不配传给他天下,因此才姑且试着让给舜。让给舜,天下人就都得到利益而只对丹朱一人不利;传给丹朱,天下人就会遭殃而只有丹朱一人得到好处。尧说:“我毕竟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只让一人得利”,所以最终还是把天下传给了舜。尧逝世后,三年服丧完毕,舜把帝位让给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的南岸。诸侯前来朝觐的不到丹朱那里去却到舜这里来,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朱却来找舜,歌颂功德的,不去歌颂丹朱却来歌颂舜。舜说“这是天意呀”,然后才到了京都,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舜帝。虞舜,名叫重华。重华的父亲叫瞽叟,瞽叟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勾)望,句望的父亲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穷蝉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从昌意至舜是七代了。自从穷蝉为帝之后一直到舜帝,中间几代地位低微,都是平民。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瞎子,舜的生母死后,瞽叟又续娶了一个妻子生下了象,象桀骜不驯。瞽叟喜欢后妻的儿子,常常想把舜杀掉,舜都躲过了;赶上有点小错儿,就会遭到重罚。舜很恭顺地侍奉父亲、后母及后母弟,一天比一天地忠诚谨慎,没有一点懈怠。舜,是冀州人。舜在历山耕过田,在雷泽打过鱼,在黄河岸边做过陶器,在寿丘做过各种家用器物,在负夏跑过买卖。舜的父亲瞽叟愚昧,母亲顽固,弟弟象桀骜不驯,他们都想杀掉舜。舜却恭顺地行事,从不违背为子之道,友爱兄弟,孝顺父母。他们想杀掉他的时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时候,他又总是在身旁侍候着。舜二十岁时,就因为孝顺出了名。三十岁时,尧帝问谁可以治理天下,四岳全都推荐虞舜,说这个人可以。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来观察他在家的德行,让九个儿子和他共处来观察他在外的为人。舜居住在妫水岸边,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不敢因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傲慢地对待舜的亲属,很讲究为妇之道。尧的九个儿子也更加笃诚忠厚。舜在历山耕作,历山人都能互相推让地界;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能推让便于捕鱼的位置;在黄河岸边制做陶器,那里就完全没有次品了。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为一个村落,二年就成为一个小城镇,三年就变成大都市了。见了这些,尧就赐给舜一套细葛布衣服,给他一张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瞽叟仍然想杀他,让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补谷仓,瞽叟却从下面放火焚烧。舜用两个斗笠保护着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跳下来,逃开了,才得以不死。后来瞽叟又让舜挖井,舜挖井的时候,在侧壁凿出一条暗道通向外边。舜挖到深处,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从旁边的暗道出去,又逃开了。瞽叟和象很高兴,以为舜已经死了。象说:“最初出这个主意的是我。”象跟他的父母一起瓜分舜的财产,说:“舜娶过来尧的两个女儿,还有尧赐给他的琴,我都要了。牛羊和谷仓都归父母吧。”象于是住在舜的屋里,弹着舜的琴。舜回来后去看望他。象非常惊愕,继而又摆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说:“我正在想念你呢,想得我好心闷啊!”舜说:“是啊,你可真够兄弟呀!”舜还像以前一样待奉父母,友爱兄弟,而且更加恭谨。这样,尧才试用舜去理顺五种伦理道德和参与百官的事,都干得很好。从前高阳氏有富于才德的子孙八人,世人得到他们的好处,称之为八恺,意思就是八个和善的人。高辛氏有有才德的子孙八人,世人称之为“八元”,意思就是八个善良的人。这十六个家族的人,世世代代保持着他们先人的美德,没有败落他们先人的名声。到尧的时候,尧没有举用他们。舜举用了八恺的后代,让他们掌管土地的官职,以处理各种事务,都办得有条有理。舜又举用了八元的后代,让他们向四方传布五教,使得做父亲的有道义,做母亲的慈爱,做兄长的友善,做弟弟的恭谨,做儿子的孝顺,家庭和睦,邻里真诚。从前帝鸿氏有个不成材的后代,掩蔽仁义,包庇残贼,好行凶作恶,天下人称他为浑沌。意思是说他野蛮不开化。少皞氏也有个不成材的后代,毁弃信义,厌恶忠直,喜欢邪恶的言语,天下人称他为穷奇,意思是说他怪异无比。颛顼氏有个不成材的后代,不可调教,不懂得好话坏话,天下人称他为梼杌,意思是说他凶顽绝伦。这三族,世人都害怕。到尧的时候,尧没有把他们除掉。缙云氏有个不成材的后代,贪于饮食,图于财货,天下人称之为饕餮,意思是说他贪得无厌。天下人憎恨他,反他与上面说的三凶并列在一起称为四凶。舜在四门接待四方宾客时,流放了这四个凶恶的家族,把他们赶到了边远地区,去抵御害人的妖魔,从此开放了四门,大家都说没有恶人了。舜进入山林的时候,遇到暴风雷雨也不迷路误事,尧于是才知道了凭着舜的才能是可以把天下传授给他的。尧年纪大了,让舜代行天子之政,到四方去巡视。舜被举用掌管政事二十年,尧让他代行天子的政务。代行政务八年,尧逝世了。服丧三年完毕,舜让位给丹朱,可是天下人都来归服舜。禹、皋陶(,姚)、契、后稷、伯夷、夔(,奎)、龙、倕、益、彭祖,从尧的时候就都得到举用,却一直没有职务。于是舜就到文祖庙,与四岳商计,开放四门,了解勾通四方的情况,他让十二州牧讨论称帝应具备的功德,他们都说要办有大德的事,疏远巧言谄媚的小人,这样,远方的外族就都会归服。舜对四岳说:“有谁能奋发努力,建立功业,光大帝尧的事业,授给他官职辅佐我办事呢?”四岳都说:“伯禹为司空,可以光大帝尧的事业。”舜说:“嗯,好!禹,你去负责平治水土,一定要努力办好啊!”禹跪地叩头拜谢,谦让给稷、契和皋陶。舜说:“好了,去吧!”舜说:“弃,黎民正在挨饿受饥,你负责农业,去教他们播种百谷吧。”舜说:“契,百官不相亲爱,五伦不顺,你担任司徒,去谨慎地施行五伦教育,做好五伦教育,在于要宽厚。”舜又说:“皋陶,蛮夷侵扰中原,抢劫杀人,在我们的境内外作乱,你担任司法官,五刑要使用得当,根据罪行轻重,大罪在原野上执行,次罪在市、朝内执行,同族人犯罪送交甸师氏处理;五刑宽减为流放的,流放的远近要有个规定,按罪行轻重分别流放到四境之外、九州之外和国都之外。只有公正严明,才能使人信服。”舜问:“那么谁能管理我的各种工匠?”大家都说垂可以。于是任命垂为共工,统领各种工匠。舜又问:“谁能管理我山上泽中的草木鸟兽?”大家都说益行。于是任命益为朕虞,主管山泽。益下拜叩头,推让给朱虎、熊罴。舜说:“去吧,你行。”就让朱虎、熊罴做他的助手。舜说:“喂,四岳,有谁能替我主持天事、地事、人事三种祭祀?”大家都说伯夷可以。舜说:“喂,伯夷,我任命你担秩宗,主管祭祀,要早晚虔敬,要正直,要肃穆清洁。”伯夷推让给夔、龙,舜说:“那好,就任命夔为典乐,掌管音乐,教育贵族子弟,要正直而温和,宽厚而严厉,刚正却不暴虐,简捷却不傲慢;诗是表达内心情感的,歌是用延长音节来咏唱诗的,乐声的高低要与歌的内容相配合,还要用标准的音律来使乐声和谐。八种乐器的声音谐调一致,不要互相错乱侵扰,这样,就能通过音乐达到人与神相和的境界啦。”夔说:“呣,我轻重有节地敲起石罄,各种禽兽都会跟着跳起舞来的。”舜说:“龙,我非常憎恶那种诬陷他人的坏话和灭绝道义的行为,惊扰我的臣民,我任命你为纲言官,早晚传达我的旨命,报告下情,一定要诚实。”舜说:“喂,你们二十二个人,要谨守职责,时时辅佐我做好上天交付的治国大事。”此后,每三年考核一次功绩,经过三次考核,按照成绩升迁或贬黜,所以,不论远处近处,各种事情都振兴起来了。又根据是否归顺,分解了三苗部族。这二十二人个个成就功业:皋陶担任大理,掌管刑法,断案平正,人们都佩服他能按情据实断理;伯夷主持礼仪,上上下下能都够礼让;垂担任工师,主管百工,百工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益担任虞,主管山泽,山林湖泽都得到开发;弃担任稷,主管农业,百谷按季节茂盛成长;契担任司徒,主管教化,百官都亲善和睦;龙主管接待宾客,远方的诸侯都来朝贡;舜所置十二州牧做事,禹所定九州内的民众没有谁违抗。其中禹的功劳最大,开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处湖泽,疏浚了九条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各地都按照应缴纳的贡物前来进贡,没有不恰当的。纵横五千里的领域,都受到安抚,直到离京师最远的边荒地区。那时,南方安抚到交阯、北发,西方安抚到戎、析枝、渠廋、氐、羌,北方安抚到山戎、发、息慎,东方安抚到长、鸟夷,四海之内,共同称颂帝舜的功德。于是禹创制九招乐曲歌颂舜的功德,招来了祥瑞之物,凤凰也飞来,随乐声盘旋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都从虞之物,凤凰也飞来,随乐声盘旋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都从虞舜帝开始。舜二十岁时因为孝顺而闻名,三十岁时被尧举用,五十岁时代理天子政务,五十八岁时尧逝世,六十一岁时接替尧登临天子之位。登位三十九年,到南方巡视,在南方苍梧的郊野逝世。葬埋在长江南岸的九嶷山,这就是零陵。舜登临帝位之后,乘着有天子旗帜的车子去给父亲瞽叟请安,和悦恭敬,遵循为子之孝道。又把弟弟象封在有鼻为诸侯。舜的儿子商均不成材,舜就事先把禹推荐给上帝。十七年后舜逝世。服丧三年完毕,禹也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就跟舜让给尧的儿子时的情形一样。诸侯归服禹,这样,禹就登临了天子之位。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分别在唐和虞得到封地,来奉祀祖先。禹还让他们穿自己家族的服饰,用自己家族的礼乐仪式。他们以客人的身份拜见天子,天子也不把他们当臣下对待,以表示不敢专擅帝位。从黄帝到舜、禹,都是同姓,但立了不同的国号,为的是彰明各自光明的德业。所以,黄帝号为有熊,帝颛顼号为高阳,帝喾号为高辛,帝尧号为陶唐,帝舜号为有虞。帝禹号为夏后,而另分出氏,姓姒氏。契为商始祖,姓子氏。弃为周始祖,姓姬氏。太史公说:学者们很多人都称述五帝,五帝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尚书只记载着尧以来的史实;而各家叙说黄帝,文字粗疏而不典范,士大夫们也很难说得清楚。孔子传下来的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读书人有的也不传习。我曾经往西到过空桐,往北路过涿鹿,往东到过大海,往南渡过长江、淮水,所到过的地方,那里的老前辈们都往往谈到他们各自所听说的黄帝、尧、舜的事迹,风俗教化都有不同,总起来说,我认为那些与古文经籍记载相符的说法,接近正确。我研读了春秋、国语,它们对五帝德、帝系姓的阐发都很明了,只是人们不曾深入考求,其实它们的记述都不是虚妄之说。尚书残缺已经有好长时间了,但散轶的记载却常常可以从其他书中找到。如果不是好学深思,真正在心里领会了它们的意思,想要向那些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的人说明白,肯定是困难的。我把这些材料加以评议编次,选择了那些言辞特别雅正的,著录下来,写成这篇本纪,列于全书的开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少典:索隐:“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按:这里所谓“诸侯国号”实际就是远古部族名。 子:指后代。 公孙:索隐引皇甫谧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据此,则黄帝姓姬。会注考证云“大戴礼五帝德无姓公孙三字,未详史公所本”,又引崔述云“公孙者,公之孙(公侯之孙)也”。认为公孙不是黄帝的姓。神灵:有神异之气。 弱:幼弱,这里指出生不久。索隐:“潘岳有哀弱子篇,其子未七旬曰弱。”(“未七旬”,还不到七十天。) 徇齐:疾,敏捷,指智虑敏捷。 敦:敦厚,诚实。敏:勉,勤勉。 聪明:本为听力好,视力好,即耳聪目明之意,这里指见闻广,能明察。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11)披山通道(12)未尝宁居(13)。世:后嗣,后代。 暴虐:侵害,侵侮。 百姓:指贵族,百官。百姓在战国以前是对贵族的总称,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 习:演习、操练。 干戈:古代兵器。 不享:指不来朝拜的诸侯。诸侯向天子进贡朝拜叫享。 咸:都。 宾从:归顺,归从。 振:整顿。 五气:五行之气。古代把五行和四时相配:春为木,夏为火,季夏(夏季的第三个月,即阴历六月)为土,秋为金,冬为水。“治五气”是指研究四时节气变化。 艺:种植。 五种:指黍、稷、稻、麦、菽等谷物。 度四方:指丈量四方土地,加以规划。“度”,量长短。 熊、罴、貔、貅、虎:都是猛兽名。索隐认为这六种猛兽经过训练可以作战,正义以为是用来给军队命名的,借以威吓敌人。按:六种猛兽可能是六个氏族的图腾。 (11)平者:指平服的地方。去:离开。 (12)披:开,打开。 (13)宁居:安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荚。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11)。时播百谷草木(12),淳化鸟兽虫蛾(13),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14),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15)。有土德之瑞(16),故号黄帝。岱宗:即泰山。 荤粥:部族名,即匈奴。 合符:验证符契。符,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用竹木或金玉制成,剖而为二,双方各执一半,用时相合以验真假,叫做合符。又:索隐引郭子横洞冥记称东方朔云“釜山出瑞云,应王者之符命”。“符命”,上天赐祥瑞与人君,作为受命于天的凭证。据此,则“符”为符命,“合符”意思是说釜山的瑞云与黄帝的黄云之瑞相符。 邑:这里是建城邑的意思。 阿:山脚。 官名皆以云命:用云来命名官职。集解引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左传昭公十七年云:“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纪师而云名。” 封禅:古代帝王所举行的祭祀天地山川的盛典。在泰山筑坛以祭天叫封,在梁父山辟草以祭地叫禅。 与:跟比。 “获宝鼎”二句:“迎”,预测,预推。“推”,推算。“荚”(,策),同“策”。索隐据封禅书有“黄帝得宝鼎神策”和“于是推策迎日”二句,认为神策即神蓍(,师),用以占卜的蓍草。这两句意思就是黄帝观测太阳的运行用神策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又正义:“黄帝受神荚,命大挠造甲子(即天干地支),容成造历(即黄帝历)是也。” 举:提拔任用。 天地之纪:指天地四时运行的规律。“纪”,规律。 幽明:指阴阳。 (11)难(,“南”去声):论说,争辩。 (12)时:按季节。一说“时”通“莳”,栽种。 (13)淳化:驯养。虫蛾:指蚕。传说黄帝的正妃嫘(,雷)祖教民养蚕、缫丝、织帛。 (14)“旁罗”句:此句历来解说不一。大戴礼记五帝德作“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王聘珍解诂云:“离者,别其次位。极,致(招致,求得)也。畋,取也。”译文以此为参照而译出。 (15)节用:有节制地使用,如按季节采伐树木、捕鱼打猎等。 (16)土德之瑞:吕氏春秋应同:“黄帝之时,天先见(现)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 色尚黄,其事则(效法、取法)土。”封禅书:“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古人认为帝王兴起,上天先呈现某种征兆,显示给下人。其实这只是传说和附会,不可信。“德”,属性。“瑞”,祥兆。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姓:在远古时代本为氏族(部落)的标记,它标明一个人所出生的氏族,与后世的姓不同。这里所说的“得姓”,大约是指由于人口繁殖,由黄帝氏族又分为若干个氏族。国语晋语四:“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宣)、依是也。”韦昭注:“得姓,以德居官,而初赐之姓谓十四人,而内二人为姬,二人为己,故十二姓。”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其后皆有天下:他们的后代都领有天下,为天子。玄嚣的后代如帝喾和尧,昌意的后代如颛顼和舜。 降居:指被封为诸侯。 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叫“崩”。帝颛顼高阳者,黄帝子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静渊:沉静稳练,镇定深沉。疏通:通达。 任地 :开发利用土地。 载:推步,推算天文历法。 象:法象、取法。“象天”,这里指顺应自然。 气:指四时五行之气。 絜(,洁):同“洁”。古人祭祀之前要斋戒沐浴,洁净身心,以表示虔敬。 动静之物:天地万物。动物指鸟兽之类,静物指草木之类。 大小之神:据正义,大神指五岳(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四渎(江、河、淮、济)之神,小神指小山平地之神。 砥(,底):本指磨刀石,引申为平,平定之义。 属:归属,归附。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极,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族子:侄子。 自言其名:正义引帝王纪云:“帝喾高辛,姬姓也。其母生见其神异,自言其名曰岌。” 诲:教导。 历:本是记载历法的书,这里是推历的意。 色:外表,仪表。 郁郁:有文彩的样子。 嶷(,疑)嶷:高峻的样子,指品德高尚。 时:适时,合于时宜。 服:服用 ,指衣服、宫室、车马、器物等。 溉:灌溉。一说:“同“概”,本指量粮食时用以刮平升斗的工具,引申为公平。执中:公平,不偏不倚。按:大戴礼记五帝德此句作“执中而获天下”。 不善:索隐云“古 本作不著”。“不著”,指政迹不显。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11),敬授民时(12)。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13),便程东作(14)。日中(15),星鸟(16),以殷中春(17)。其民析(18),鸟兽字微(19)。申命羲叔(20),居南交。便程南为(21),敬致(22)。日永(23),星火(24),以正中夏(25)。其民因(26),鸟兽希革(27)。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28),便程西成(29)。夜中(30),星虚(31),以正中秋(32)。其民夷易(33),鸟兽毛毨(34)。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35)。日短(36),星昴(37),以正中冬(38)。其民燠(39),鸟兽氄毛(40)。岁三百六十日,以闰月正四时(41)。信饬百官(42),众功皆兴。知(,智):同“智”。 就:接近。 舒:放纵。大戴礼记五帝德作“豫”。 黄收:黄色的帽子。“收”,古代的一种帽子,夏朝把冕称为收。 纯衣:黑色衣服。索隐:“纯,读曰缁(黑色)。” 彤:朱红色。 明:尊敬。 驯德:善德,指有善德的人。“驯”,善。尚书尧典作“俊”。 九族:指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同族九代人。 便章:即“辨章”,辨明。尚书尧典作“平章”,“平”通“辨”。 合和:和睦。 敬:恭谨。 昊天:上天。 (11)“数法”句:意思是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制定历法。“数”,历数,这里指推定历数。“法”,法象,效法,这里指观察。此句尚书尧典作“历象日月星辰”。 (12)敬授民时:慎重地教给民众农事季节。“授时”作用同于后世的颁行历法,民众据以安排农事,适时播种、收获。 (13)敬道日出:恭敬地迎接日出。因为三春主东,日出东方,所以,“敬道日出”即指迎接春季来临。 (14)便程:分别次第,使做事有步骤。“便”,通“辨”,别。东作:指春天的农事。 (15)日中:指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 (16)星鸟:指星宿(,秀)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星宿是南方朱雀七宿的第四宿,所以称星鸟。按:二十八宿中的有些星宿是古人测定季节的观测对象,此句的星鸟及下文的星火、星虚、星昴(,卯)即是。 (17)殷:正,推定。中(,仲)春:即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二月。 (18)析:分,分散,指分散劳作。 (19)字:生子。 微:通“尾”,交尾。按:“字微”,尚书尧典作“孳尾”。 (20)申:重复。 (21)南为:指夏天的农事。“为”与“东作”的“作”同义。 (22)致:求得,这里指求得功效。 (23)日永:指夏至,这一天昼长夜短。“永”,长。 (24)星火:指心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 心宿是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五宿,又叫大火。 (25)中夏:即仲夏,夏季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五月。 (26)因:就,依靠,指就高处而居。 (27)希革:指夏季炎热,鸟兽皮上毛羽稀少。“希”,同“稀”。“革”,兽皮。 (28)敬道日入:三秋主西,日入西方,所以,“敬道日入”即迎接秋季到来。 (29)西成:指秋天万物长成。 (30)夜中:指秋分,这一天黑夜和白昼平分。 (31)星虚:指虚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虚宿是北方玄武七宿的条四宿。 (32)中秋:即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八月。 (33)夷易:平,平坦,这里指迁回平地居住。 (34)毨(,显):指秋季鸟兽更生新毛。 (35)便在:这里有认真过问的意思。“在”,视,省视。伏物:指冬季收藏贮存各种物资。“伏”,藏。 (36)日短:指冬至,这一天昼短夜长。 (37)星昴:指昴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昴宿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 (38)中冬:即仲冬,冬天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十一月。 (39)燠:暖,热,这里指防寒取暖。 (40)氄(,荣):鸟兽细软而茂密的毛。 (41)“岁三百”句:大意是说按太阳历计算,一年有366天(这是举其成数,实际为365.2425日),按太阴历计算,一个月有29.5306天,一年十二个月共354日(或355日),为了解决二者的矛盾就采取置闰月的办法,使这两个周期协调起来,使一年中的节气与四季的实际气候相符,以利生产。我国古代的历法都是阴阳合历,但在尧的时代未必已认识到如此精确的程度。“岁”,年,指太阳年。 (42)信:诚。饬:通“敕”,告诫。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驩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11),不可。”岳曰:“异哉(12),试不可用而已(13)。”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14)。顺:继承。 嗣子:应该继承父位之子。开明:通达聪明。 吁:叹词,表示怀疑和不满。 顽凶:愚顽凶恶。“凶”尚书尧典作“讼”,意思是好争辩。 旁聚:指广泛聚集民众。“旁”,广泛。布:显露,显示。 用僻:用心邪僻。 漫:欺瞒,骗。 四岳:分掌四方的诸侯首领。 汤(旧读,商)汤:水流盛大的样子。 怀:怀抱,这里是包围的意思。襄:上漫,淹没。 (11)负命:违背天命。毁族:毁败同族的人。 (12)异:举,任用。 (13)已:停止,指罢免。 (14)功用:功业。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11),如妇礼(12)。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13),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14),百官时序(15)。宾于四门(16),四门穆穆(17),诸侯远方宾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18),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19),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20)。正月上日(21),舜受终于文祖(22)。文祖者,尧大祖也(23)。庸命:指顺应天命。“庸”同“用”。践朕位:继承我的帝位。“朕”,我。按:“朕”本为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才专用于帝王的自称。 鄙德:德行浅薄。 忝(,舔):辱,玷污。 贵戚及疏远:指远近大臣。“贵戚”,同姓的人。 矜(官):通“鳏”,无妻的成年男子。 嚚(,淫):愚顽。 傲:傲慢,凶狠。 烝烝:形容孝德厚美的样子。 奸:指干邪恶的事。 妻之二女: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尧之二女即娥皇和女英。 (11)下二女:让二女降尊。“下”,卑下,谦下。妫汭:妫水边上。“汭”河岸。也有人说“汭”是河名,在沩水之北。 (12)如:顺,遵循。 (13)五典:即五常之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4)入:参与,参加。 (15)时:是,这里是因此、就的意思。 序:有秩序。 (16)宾:指接迎朝见的诸侯和远方宾客。 门:指天子朝会诸侯的明堂之门。 (17)穆穆:庄敬和悦的样子。 (18)圣:具有最高的智慧与道德。 (19)女(,汝):同“汝”,你。至:周到。绩:成,这里指做到。 (20)让于德:用德行不够来推辞。怿:悦。 (21)上日:朔日,初一。 (22)受终:接受尧的禅让。“终”,指尧终止天子的事。 文祖:指帝尧的祖庙。 (23)大祖:即太祖,始祖。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辩于群神。揖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11),班瑞(12)。岁二月,东巡狩(13),至于岱宗,祡(14),望秩于山川(15)。遂见东方君长(16),合时月正日(17),同律度量衡(18),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19),如五器(20),卒乃复(21)。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22),用特牛礼(23)。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24)。遍告以言(25),明试以功(26),车服以庸(27)。肇十有二州(28),决川(29)。象以典刑(30),流宥五刑(31),鞭作官刑(32),扑作教刑(33),金作赎刑(34)。眚灾过(35),赦;怙终贼(36),刑。钦哉(37),钦哉,惟刑之静哉(38)!于是:在这个时候。 摄行:代行。 天命:天意,上天的旨意。 在:观察,观测。璇玑玉衡:指北斗星。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璇玑”就是斗魁(斗身),斗魁的第二颗星叫天璇,第三颗星叫天玑,所以用璇玑代表斗魁。“玉衡”是从斗魁算起的第五颗星,属于斗杓,即斗柄。古人很重视北半星,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旧注多以“璇玑玉衡”为观测天象的仪器,似后世的浑天仪,恐未可信。 齐七政:意思是测定日、月、五星运行是否正常,以判断政事之得失。古人迷信,认为天象的变化,如日月蚀,五星相聚等与人事吉凶有关。“齐”,排列,校正。“七政”,指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 类:古代祭祀名。临时祭告上天叫类祭。 禋(,因):古代祭祀名。把祭品放在火上烧,使香味随烟上达于天,叫禋祭。六宗:各家说法不一。马融认为是指天、地、四时。 望:古代祭祀名。遥望山川举行祭祀叫望祭。 辩:通“遍”,普遍地祭祀。 揖:通“辑”,敛,聚敛。五瑞:五种瑞信,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诸侯所执作为符信的玉圭。周礼典瑞:“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七寸;伯执躬圭,五寸;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皆五寸。” (11)见:召见。 诸牧:指各地长官。 (12)班:同“颁”,分赐,颁发。 (13)巡狩:天子视察诸侯所辖地区,检查其政绩。 (14)祡:同“柴”,古代祭祀名,烧柴祭天叫柴祭。 (15)望秩:按次序遥祭。“秩”,次序。 (16)君长:诸侯首领。 (17)合:统一协调。 正:校正。 (18)同:统一。律:音律。古代音乐用十二根长度不同的竹管(律管),确定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称为十二律。 度:长度。量:容量。 衡:重量。 (19)五礼:指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正义:“周礼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也。” 五玉:即“五瑞”。集解引郑玄曰:“执之曰瑞,陈之曰玉 。”三帛:指三种不同颜色的缯帛,诸侯用于朝见的礼品。又集解引郑玄曰:“帛,所以荐玉也。必三者,高阳氏后用赤缯,高辛氏后用黑缯,其余诸侯皆用白缯。” 二生:指羔羊、雁,卿大夫用于朝见的礼品。一死:指雉,即野鸡,士用于朝见的礼品。 挚:通 “贽”,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这里指以上所说诸侯、卿大夫、士等所执的礼物。 (20)如:至于。五器:即五玉、五瑞。 (21)卒:结束,指 朝见完毕。 复:还,指归还给诸侯。 (22)祖祢(,你):父亲的神主入庙后称祢。正义引何休云:“生曰父,死曰考,庙曰祢。” (23)特牛礼:以一头牛作祭品的祭礼。“特”,一头牲。 (24)群后四朝:集解引郑玄曰:“巡狩之年,诸侯见于方岳之下。其间四年,四方诸侯分来朝于京师也。”“群后”,指各个诸侯。“后”,君主,这里指诸侯国君主。 (25)“遍告”句:正义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新版
- 2026年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丽水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河北省邢台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江苏省南通市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MOOC 颈肩腰腿痛中医防治-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安全防护用品采购合同
- 无能力抚养孩子委托他人抚养委托书
- 2023年石家庄市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 啤酒厂全套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全国各省市中小学使用教材版本目录
- 【知识解析】光武帝刘秀主题图集
- 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完整PPT全套教学课件
- 青海省干部履历表实用文档
- 电瓶车维修费用明细
- 高中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