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信息资源组织分类描述语言_第1页
第十章-信息资源组织分类描述语言_第2页
第十章-信息资源组织分类描述语言_第3页
第十章-信息资源组织分类描述语言_第4页
第十章-信息资源组织分类描述语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信息资源组织分类描述语言,信息检索教研室张庆,管理资料,第十章信息资源组织分类描述语言,信息组织是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以各种类型的特定信息为对象,采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与序化,将无序状态的信息转化为有序状态的过程。,外部特征:信息的物理载体直接反映的信息对象,构成信息的外在的、形式的特征(题名、作者、出版社、日期等)。内部特征:信息包含的内容,由主题词、关键词或其它知识单元表达。,信息组织的目的,套用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定律为信息找人为人找信息为信息找需要的人为人找需要的信息,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分类语言的原理第二节分类语言的体系结构第三节分类法的编制技术第四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节国外分类法第六节网络信息分类法第七节信息资源分类标引的方法与规则,第一节分类语言的原理,一、信息资源分类的意义二、信息分类法的类型三、信息分类法的构成原理,一、信息资源分类的意义,类指一组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事物对象的集合。分类以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其他属性特征把各种事物进行区分和聚集成类的方法和手段。,第一节分类语言的原理,物以类聚,在对事物进行分类时要明确两个问题:一、对事物的分类,既可采用某一种属性特征作为分类依据,又可采用另一种属性特征作为分类依据。对事物的分类所凭借的分类依据(事物属性特征)又称为分类标准。二、对事物的分类可以连续的进行。,一、信息资源分类的意义,信息资源分类的含义,信息资源分类以一定的分类描述语言为工具,根据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属性和其他属性特征,将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和揭示的方法。信息资源分类所依据的分类描述语言,又称为分类检索语言或分类法,它一般用符号标识系统,即分类号表达各种概念,将各种概念按照学科性质进行分类和系统排列。分类描述语言,为人们提供了按类的次序组织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有效路径,是按类检索的基础。,二、信息分类法的类型,文献分类法“即类求书”文献分类是以文献分类法为,依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与其他显著性特征,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一种方法。如杜威十进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是网络信息分类体系构建的重要参考。网络信息分类法,体系分类法,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依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原理,将全部类目组织成一个层层隶属、详细列举的等级系统的一种文献分类法,也称为列举式分类法、枚举式分类法、展开式分类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法。,三、信息分类法的构成原理,R医药卫生R1预防医学、卫生学R11卫生基础科学R12环境卫生、环境科学R13劳动卫生R2中国医学R3基础医学R4临床医学R5内科学R6外科学,体系分类法的特点和不足,特点:类目体系直观,易于把握、便于使用;类目展开比较系统;标记简明,适合分类排架和组织分类目录。不足不能充分揭示细小专深主题;不能进行多角度检索;无法与科学的发展保持同步。篇幅较大。,典型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杜威十进分类法(DeweyDecimalClassification,DDC,以下简称杜威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LibraryofCongressClassification,LCC,以下简称国会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YAHOO!,分面分类法,是根据概念的分析与综合原理,将涵盖信息资源内容与事物的主题概念组成“分面-亚面-类目”的结构体系,通过分面各类目之间的组配来表达信息主题的一种分类法。,分类法的类型,分面组配分类法示例,例:“中国现代军事小说”标引为:ME1D3C3B3(设文学大类的标记为M),分类法的类型-分面分类法,分面分类法的特点,特点:可通过概念组配,对复合主题进行专指标引;标记具有较强的表达性,便于调整组配次序,进行多元检索;可通过组配表达新出现的复杂主题,与科学的发展保持同步;类表的篇幅较小,便于控制、管理、增补、修订等。不足:类表不直观;类目的分布往往不均衡。标引难度较高;标记成分复杂,不适宜用于组织文献,分类法的类型-分面分类法,分类法的类型-分面分类法,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钠赞编制的冒号分类法(ColonClassification,简称CC);英国分类法研究小组改编的布立斯书目分类法(二版)(BlissBibliographicClassification,简称BC2),体系-组配式分类法,是一种在体系分类法的基础上,引入分面分析和组配技术而形成的分类法结构模式,亦称半分面分类法。典型的列举组配式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DecimalClassification,简称UDC),分类法的类型,第二节分类语言的体系结构,编制说明,基本部类,基本大类,简表,主表,附表,辅助分类体系,使用手册与附录,分类表,索引表,第十章信息资源组织分类描述语言,一、分类法的宏观结构,1.编制说明是对分类法的编制理论、指导思想、思想原则、结构体系、知识范畴、适用范围、标记制度以及编制目的与经过、分类法各版修订等基本事项的总括说明。2.分类表是分类法的主体3.分类法索引从类名字顺途径查找相应分类号的工具4.使用手册与附录指导用户正确使用分类法,第二节分类语言的体系结构,分类表,(1)基本部类分类法的基本部类是为分类法的合理展开对知识范畴所做的最概括、最本质的划分。我国的综合性文献分类法一般都是采用五大部类。基本序列基本部类的排列次序。,一、分类法的宏观结构,我国文献分类法的基本部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2)基本大类是构建分类体系的基础,是分类法列出的第一级类目,是在基本部类的基础上,根据知识分门别类发展情况和信息资源标引需要确定的。,分类表,(3)简表由分类表的基本类目组成的表,通常于基本大类下展开二、三级形成,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表。其主要作用有二个:帮助用户迅速了解整个分类法的概况;可用作概略分类的工具,供中小型文献单位或非专业文献标引。,(4)详表由各级类目组成,是分类法的主体部分。如下面所示中图法类目表的片段:Q生物科学Q1普通生物学Q17水生生物学Q179水生生物分类学Q179.1浮游生物Q179.2游动生物Q179.3漂浮生物,分类表,为什么要编制复分表,各国政治概况、各国经济概况、各国军事、各国文化等按地区区分,均可得到:,(5)复分表,类目表展开时,不少类目在进一步区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相同的划分标准。如各国政治、各国经济、各国文化概况等类。为了增强分类体系的细分程度,缩小类表的篇幅,分类法将这些共性子目抽出,单独编列成表,供有关类目进一步区分时使用。,分类表,(5)复分表,由共性子目构成,供主表有关类目共同使用的表,称为复分表。,复分表的作用,(1)缩小类表篇幅,简化类表。(2)增加主表中有关类目的细分程度。(3)有利于体现文献保证的原则。有类必有书,有书必有类。,复分表的类型,通用主题与文献类型复分表,33,世界地区复分表,34,哲学类专用复分表示例,35,仿分示例,36,复分表使用时应注意问题,不能单独使用,必须结合主表类目使用;应按表中有关复分表使用的规定进行;不得随意变动,保持复分表使用的一致性。,二、分类法的微观结构,微观结构是指分类法的类目结构,是构成分类法的最基本要素。,类号,类名,类级,注释,参照,必不可少,类目,类目结构,1.类号利用号码表示类目的含义,决定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排列位置。2.类名用来描述类目的内涵和外延的语词,表达类目的含义和内容范围。3.类级表示某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等级划分层次,显示类目间的等级关系。4.类目注释和参照对类目含义及其范围、分类方法、复分方法等进行说明解释。,二、分类法的微观结构,类目注释和参照,定义性注释,内容范围注释,分类方法注释,类目编列方法注释,同类书区分方法注释,类目沿革注释,类目关系注释,说明类目的内涵与外延,指明类目包含或不包含的内容范围,揭示本类与相关类的关系,规定同类文献的排列方法,说明分类方法,说明分类法修订以后各版次之间类目的变化及关联,规定类目的含义和内容范围,Q13生物生态学研究生物整体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外形和结构的科学。定义性注释形态发生、形态发育、形态特征、畸形学等入此。内容范围注释,类目注释和参照,揭示本类与相关类的关系,例一:R648运动损伤宜入R871。交替类目例二:P315地震学参见P51、P52。类目参照例三:A42毛泽东单行著作见A12注。参考有关类的标引方法,分类方法注释说明分类方法,例一: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依总论复分表分。例二:F13/17各国经济以世界地区表分,再以下表分。例三:Q946.6维生素仿Q56分。,规定同类文献的排列方法,例:D622各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及文件以会议届次排。,说明修订情况,例:Q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