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移栽与成活的几个相关问题.doc_第1页
大树移栽与成活的几个相关问题.doc_第2页
大树移栽与成活的几个相关问题.doc_第3页
大树移栽与成活的几个相关问题.doc_第4页
大树移栽与成活的几个相关问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树移栽与成活的几个相关问题问题一 大树移栽的意义及其成活原理(成活率与树种)一、大树移栽的意义与特点1大树移栽的意义大树移栽是城市、庭园和乡村四旁植树的重要措施。它可以使现有树木得到合理利用,加快城乡建设的绿化速度。城市绿化需要大树栽植道路绿化需要大树栽植生活区绿化需要大树栽植2大树移栽的特点大树一般都处于离心生长的稳定时期,个别树木甚至开始向心更新,其根系趋向或已达到最大根幅。骨干根基部的吸收根多离心死亡, 主要分布在树冠投影外缘附近的土壤中, 带土范围内的吸收根很少。这就会使移植的大树严重失去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平衡。对于树冠,为使其尽早发挥绿化效果和保持原有优美姿态,一般不进行过重的修剪。因此只能在所带土球范围内,用预先促发大量新根的办法为代谢平衡打下基础,并配合其他移栽措施确保成活。另外,大树移植与一般苗木移栽相比,主要表现在被移的对象具有庞大的树体和相当大的重量,通常移栽条件复杂,质量要求较高,往往需借助于一定的机械力量才能完成。二、树木栽植的成活原理1.树木吸水与蒸腾蒸发2.树木栽植成活的原理 -保持和恢复树体以水分为主的代谢平衡。(1) 防止苗木或大树过度失水是栽植成活的的第一个关键。(2) 促进苗木的伤口愈合和发出更多的新根,短期内恢复和扩大根系的吸收表面与能力,是栽植成活的第二个关键。(3) 栽植中使树木的根系与土壤颗粒密切接触,并在栽植以后保证土壤有足够的水分供应,才能使水分顺利进入树体,补充水分的消耗。但是土壤水分也不能过多,否则会因根系窒息而导致整株死亡。这是栽植成活的第三个关键。我们在提高栽植成活率中所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以维持正常的水分平衡,为成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三、大树移栽成活与遗传的关系1大树移栽成活与遗传遗传基因不同树木移栽后成活率存在差异,主要取决于不定根生成的难易。据此分为:不定根生根快的成活率高,不定根生根慢的成活率低。a.以皮部生根为主的树种 如杨、柳、沙棘等b.以下切口愈合组织生根为主的树种 如悬铃木,柳杉,落叶松,金钱松,赤松,黑松和紫杉。c.综合类型,即皮部与愈合组织都生根的树种,如杉木、花柏、部分阔叶树。2大树移栽成活与根系类型不同树种对于栽植的反应有很大的差异。一般须根多而紧凑的侧根型或水平根型的树种比主根型或根系长而稀疏的树种容易栽植。(1) 移栽容易成活 比较容易栽植和栽植后受干扰较小的树种有悬铃木、榆树、槐树、刺槐、银杏、椴树、槭树、白蜡、杨树和柳树等;(2) 移栽较难成活 较难栽植的树种有七叶树、梾木、樟树、枫香、铁杉、云杉等;(3) 移栽难成活 最难栽植的树种有山毛榉、桦木、山楂、山核桃、榧、马尾松、鹅掌楸及栎属的许多种。问题二 大树移栽与物候的关系(移栽时间)一、树木的物候1“太阳地球植物”关系与物候2植物物候的形成树木在一年中,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结实及落叶、休眠等规律性变化的现象,称之为物候或物候现象;与之相适应的树木器官的动态时期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物候期。不同物候期树木器官所表现出的外部形态特征则称为物候相。 表1树木物候观测记录名称树木年龄观测地点生态环境地形同生植物萌动期树液开始流动期芽开始膨大期芽开放期展叶期开始展叶期展叶盛期全部展叶期新梢生春梢开始生长期春梢停止生长期夏梢开始生长期长期夏梢停止生长期秋梢开始生长期秋梢停止生长期开花期花蕾或花序出现期开花始期开花盛期开花末期二次开花期果熟期果实初熟期果实盛熟期果实全熟期果落期果实初落期果实盛落期果实全落期叶变色期叶开始变色期叶变色盛期叶全部变色期落叶期开始落叶期落叶盛期落叶末期二、树木的物候地带性规律1纬度地带性2经度地带性3海拔地带性三、树木的主要物候期1落叶树的主要物候期落叶树可明显地分为生长和休眠两大物候期。从春季开始进入萌芽生长后,在整个生长期中都处于生长阶段,表现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方面。到了冬季为适应低温和不利的环境条件,树木处于休眠状态,为休眠期。在生长期与休眠期之间又各有一个过渡期,即从生长转入休眠的落叶期和由休眠转入生长的萌芽期。常绿树则无集中落叶的现象,但干旱和低温可使它进入被迫休眠状态。萌芽期生长期落叶期2常绿树的物候特点常绿树各器官的物候动态表现极为复杂,其特点是没有明显的落叶休眠期。三、树木的栽植季节由于新栽树木极易发生水分亏缺,正常的代谢功能受到影响,因而矿质营养吸收量也相应减少,带叶栽植的树木光合作用也会明显下降。如果栽植以后根系的生长环境和树冠周围的大气条件不适,植株就会发生所谓的“移栽休克”。其休克程度取决于栽植地的土壤和大气条件,以及植株的生长状况。例如在干旱而炎热的天气,全叶裸根栽植会经受较大的干扰,其成活的机会比休眠期凉爽而湿润的天气带土栽植少得多。因此,应在休眠期进行裸根栽植,而其他季节则应进行带土或容器栽植。 为了提高树木栽植的成活率,必须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季节变化, 以及栽植树种的特性与状况,进行综合考虑,确定适宜的栽植季节。 根据树木栽植成活的原理,最适的栽植季节和时间,首先应有适合于保湿和树木愈合生根的气象条件,特别是温度与水分条件;其次是树木具有较强的发根和吸水能力,其生理活动的特点与外界环境条件相协调,有利于维持树体水分代谢的相对平衡。 一般在树液流动最旺盛的时期不宜栽植。这时枝叶蒸散作用强,栽植时由于根系损伤,水分吸收量大大减少,树体易失去水分平衡,容易枯死。树木根系的生长具有波动的周期性生长规律。一般在新芽开放之前数日至数周,根群开始迅速生长,因此在新芽开始膨大前12周进行栽植容易成功。夏季高温干旱,树木的根系常常停止生长,但10月以后,根系活动又开始加强,其中落叶阔叶树种的根系生长比针叶树种更旺,并可持续到晚秋,因此落叶阔叶树种更适合于秋植。1春季栽植2夏季栽植3秋季栽植4冬季栽植在比较温暖,冬天土壤不结冻或结冻时间短,天气不太干燥的地区,可以进行冬季栽植。在北方或高海拔地区,土壤封冻,天气寒冷,一般不宜冬天栽植。但是,在冬季严寒的华北北部,东北大部,土壤冻结较深,也可采用带冻土球的方法栽植。我国古代,北方的帝王宫苑常用这种方法移栽大树。在国外,如日本北部及加拿大等国家,也常用冻土球法移栽树木。 一般说来,冬季栽植主要适合于落叶树种,它们的根系冬季休眠时期很短,栽后仍能愈合生根,有利于第二年的萌芽和生长。四、我国各大区的栽植季节 1东北大部和西北北部、华北北部本区因纬度较高,冬季严寒,故以春栽为好,成活率较高,还可免除抗寒的措施。对当地耐寒力极强的树种,可利用“冻土球移植法”在冬季进行栽植,可省去包装并可利用冰冻河道或雪地滑行运输。2华北大部与西北南部本区冬季时间较长,约有23个月的土壤封冻时期,且雪少风多,尤其是春季多风,空气较干燥。该地区夏秋雨水集中,土壤质地较轻,一般为深厚壤土,贮水较多,春季土壤水分状况仍然较好。因此该区的大部分地区和多数树种以春栽为主。有些树种也可雨季栽和秋栽。春栽树种 在该地区凡易受冻和易干梢的边缘树种,如英桐、梧桐、泡桐、紫薇、月季、锦熟黄杨、小叶女贞以及竹类和针叶树种宜春栽;少数萌芽展叶晚的树种,如白蜡、柿子、花椒等在晚春栽较易成活,即在其芽开始萌动将要展叶时为宜。雨季栽 本区夏秋气温高,降雨量集中,常绿针叶树种也可在此时栽植,但要注意掌握时机,以当地雨季降第一次透雨开始或以春梢停长而秋梢尚未开始生长的间隙进行栽植,尽可能缩短移植过程的时间。要随挖、随运、随栽,最好选用阴天和降雨前进行。秋栽 本地秋冬时节,雨季过后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气温下降,原产本区耐寒的落叶树,如杨、柳、榆、槐、香椿、臭椿以及须根少而来年春季生长开花旺盛的牡丹等,以秋季栽植为宜。时间以这些树种大量落叶至土壤封冻前,约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为好。华北南部,冬季气候较暖,适宜秋季栽植的树种较多。3华中、华东、长江流域地区本区冬季不长,土壤基本不冻结,除夏季酷热干旱外,其他季节雨量较多,特别是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很大,除干热的夏季外,其他季节均可栽植。按不同树种可分别进行春栽,梅雨季节栽,秋栽和冬栽。春栽,可于寒冬腊月过后,树木萌芽前半个月栽。但对早春开花的梅花、玉兰等为不影响开花,则应于花后栽植,对春季萌芽展叶迟的树种,如枫杨、苦楝、无患子、合欢、乌桕、栾树、喜树、重阳木等,实践证明宜于晚春栽,即见芽萌动时栽植为宜。如过早栽植,因树体尚处于休眠状态,栽后易发生枯梢和枯干的现象。但晚春栽植,因天气已较暖,应配合掘前灌足水,随掘、随运、随栽等措施,才易成活。对部分常绿阔叶树,如香樟、柑桔、广玉兰、枇杷、桂花等也可晚春栽。有时可延迟到45月,开始展新叶时栽。只要栽后管理好,仍可保证成活。至于该区竹类栽植的时期因种而异,一般应不迟于出笋前1个月。在该区,落叶树也可晚秋栽植,时期是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有时可延至12月上旬。此时气候凉爽,类似春天,故有“小阳春”之称,同时树木地上部多停止生长,逐渐进入休眠,水分蒸腾小,而地温尚高,有利于栽后恢复生长。同时,冬季不冷也不干旱,有利于翌春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故该地区晚秋栽植效果更佳。萌芽早的花木,如牡丹、月季、蔷薇、珍珠梅等宜秋季栽植。4华南地区本区四季气温相差不大,终年罕见霜雪,南部(如广州市等)没有气候学的冬季,仅个别年份绝对温度可达0,每年2、3月进入梅雨季节,至9月结束。该地区年降雨量丰富,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该地区,秋季雨量较少,干旱比较明显;树木种类以常绿树为多。栽植季节以春夏梅雨季节为主,但春栽要相应提早,2月份即可全面开展栽植工作,栽植成活率较高。秋季干旱,栽植时间应适当推迟。该地区冬季土壤不冻结,可进行冬栽,从1月份开始就可栽植;深根性的常绿树种(如樟、松等)可与春栽相连接。5西南地区此区主要受印度洋季风影响,有明显的干、湿季。冬、春为旱季,夏、秋为雨季。由于冬春干旱,土壤水份不足,气候温暖且蒸发量大,春栽往往成活率不高。其中落叶树可以春栽,但宜提早并有充分的灌水条件。夏秋为雨季,延续时间长。该区海拔较高,气候凉爽,栽植成活率较高,常绿树尤以雨季栽植为宜。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特征各异,不论是水、热条件,还是树种资源都有很大的差异,不但各地区有自己相应的最适栽植季节,即使在同一季节中,不同树种的栽植先后也有缓急之分。一般而言,对气候条件反应敏感的树种应该先栽,如落叶树比常绿树敏感,落叶树应该先栽;萌芽力弱的树种应该先栽,如针叶树的萌芽力比阔叶树弱,针叶树种应该先栽。在同一季节中,各树种栽植先后的一般规律为: 落叶针叶树落叶阔叶树常绿针叶树常绿阔叶树。问题三 树木移栽与根系生长的关系(树生根与移栽成活)一根系的功能与生长根是树木的重要器官,也是所有植物在进化过程中适应定居生活而发展起来的。根系的功能包括:根系支撑功能:让树木固定与支撑在土壤上;根系吸收功能:水分、矿质养分和少量的有机物质;根系贮藏功能;如苕;根系合成功能:还能将无机养分合成有机物质,如将氮转化成酰胺、氨基酸、蛋白质等。根能把磷转化为核蛋白和拟脂,能把从土壤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和碳酸盐,与从叶片下移的光合产物醣结合形成各种有机酸,并将其转化产物送到地上部分,参与光合作用过程。根能合成某些特殊物质,如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等激素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质,对地上部分和生长具有调节作用。根在代谢过程中分泌酸性物质,溶解土壤养分,使之转变成有效利用的有机化合物。根系的分泌功能:根系能分泌物质,还能创造微生物活动的有利环境,引诱土壤微生物到根系分布区,将氮及其他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转变成根系易于吸收的类型。许多树木的根与微生物共生形成菌根或根瘤,增加根系吸水、吸肥、固氮的能力,刺激地上部分的生长。树木根系还会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此外,许多树木的根系还是良好的繁殖材料,是种群生存扩展的重要基础。全部根系约占植株总重量的2530%。二、树木根系的起源与结构(一)树木根系的起源类型根据树木根系的发生及其来源,可分为三大类型:1.实生根系实生繁殖和用实生砧嫁接繁殖的树木根系为实生根系。它来源于种子的胚根,并发育成最初的主根。这种最初的根或分支继续伸长,或顶端死亡,只分支不再伸长。它是树木根系生长的基础。实生根系的特点是:一般主根发达,根系较深,生理年龄(即发育阶段)较轻,生活力强,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实生根系个体间的差异比无性繁殖的根系大,在嫁接的情况下,还受地上部分接穗品质影响。2.茎源根系由茎、枝或芽发出的根系,如扦插、压条、埋干等繁殖苗的根系。它来源于母体茎、枝形成层和维管束组织形成的根原始体,生长出的不定根,称之为茎源根系。其特点是主根不明显,根系较浅,生理年龄(即发育阶段)较老,生活力弱,但个体间的差异较小。3.根蘖根系有些树木,如泡桐、香椿、枣、石榴、樱桃等形成的根蘖苗,或用根插形成独立植株所具有的根系称为根蘖根系。它是母株根系皮层薄壁组织不定芽长成独立植株后的根系,因而是母株根系的一部分。根蘖根系的特点与茎源根系相似。(二)树木根系的构成树木的根系通常由主根、侧根和须根构成。主根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成。它上面产生的各级较粗大分支,统称侧根。在侧根上形成的较细分支称为须根。并不是所有的树木都有主根,一般用扦插繁殖的植株就没有主根。生长粗大的主根和各级侧根构成树木根系的基本骨架,称为骨干根和半骨干根,主要起支持、输导和贮藏的作用。还有些树种,如棕榈、竹类等单子叶树木,没有主根和侧根之分,只有从根颈或节发出的须根。须根是根系最活跃的部分。根据须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一般可分为以下三大类型:1.生长根及输导根生长根(轴根)为初生结构的根,白色,具有较大的分生区,有吸收能力。它的功能是促进根系向土层新的区域推进,延长和扩大根系的分布范围及形成小分支吸收根。这类根生长较快,其粗度和长度较大(为吸收根的23倍),生长期也较长。生长根经过一定时间生长以后,颜色变深,成为过渡根,进一步发育成具有次生结构的输导根,并可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加粗变成骨干根或半骨干根,它的机能主要是输导水分和营养物质,起固定作用,同时还具有吸收能力。2.吸收根也是初生结构,白色,其主要功能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它具有高度的生理活性,在根系生长的最好时期,其数目可占整个植株根系的90%以上。它的长度通常为0.010.40cm,粗度0.030.10cm,一般不能变为次生结构,寿命短(1525天)。吸收根的多少与树木营养状况关系极为密切。吸收根在生长后期由白色转为浅灰色成为过渡根,而后经一定时间的自疏而死亡。3.根毛根毛是树木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部位。根毛的长度0.020.10cm之间,直径约为10m。据研究在树木吸收区,每一平方厘米表面的根毛数量差异很大,同时还与植株的年龄和季节有关。如苹果根尖成熟区,每平方厘米表面的根毛数量30000条,穗状醋栗有66900条;生长在温室中,苗龄为7周的刺槐幼苗,平均为5.2条;而对同龄火炬松只有2.17条。高度液泡化且壁薄的根毛,寿命的长短也不同。多数的根毛仅生活几小时,几天或几周,并因根的栓化和木化等次生加厚的变化而消失。由于老根毛死去时,新的根毛有规律的在新伸长的根尖生长点后形成,因此根毛不断地进行更新,并随着根尖的生长而外移。有些树种,如美国皂角、伏令夏橙、肯塔基咖啡树、咖沃伦西亚柑桔,可保持已栓化或木化的根毛几个月或几年。但是这种宿存的根毛,吸收作用比较低。有的树木,如鳄梨、长山核桃和美国山核桃没有根毛。一些裸子植物的根和菌根性根也没有根毛。一般说,减少菌根发育和加速根尖伸长的环境因子常可刺激根毛形成。当然菌根的发育与根毛的出现,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大多数柑桔,在普通土壤上栽培时不产生根毛, 而在水培或砂培情况下则产生根毛。三、树木根系的分布树木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范围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不但关系到树体营养与水分状况的好坏,而且关系到其抗风能力的强弱。(一)树木根系形态的类型1主根型 树木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形态变异很大,但可概括为3种基本类型,即主根型、侧根型和水平根型(图1)。主根型有一个明显的近乎垂直的主根深入土中,从主根上分出侧根向四周扩展,由上而下逐渐缩小。整个根系象个倒圆锥体。主根型根系在通透性好而水分充足的土壤里分布较深,故又称为深根性根系,在松、栎类树种中最为常见。图1树木根系的形态类型2侧根型 没有明显的主根,由若干支原生和次生的根所组成, 大致以根颈为中心向地下各个方向作辐射扩展,形成网状结构的吸收根群,如杉木、冷杉、槭、山毛榉等树木的根系。3水平根型 由水平方向伸展的扁平根和繁多的穗状细根群组成,如云杉、铁杉以及一些耐水湿树种的根系,特别是在排水不良的土壤中更为常见。(二)树木根系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树木水平根与垂直根伸展范围的大小,决定着树木营养面积和吸收范围的大小。凡是根系伸展不到的地方,树木是难以从中吸收土壤水分和营养的。因此,只有根系伸展既广又深时,才能最有效地利用水分与矿物质。1根系的水平分布根系水平分布的密集范围,一般在树冠垂直投影外缘的内外侧,这就是我们平时施肥的最佳范围。树根的扩展范围多为冠幅的25倍,根系的扩展距离至少能超过枝条1.53.0倍,甚至4倍。2根系的垂直分布杉木、落羽杉、刺槐、桃、樱桃、梅等水平根分布较浅,多在40cm的土层内;苹果、梨、柿、核桃、板栗、银杏、樟树、栎树等水平根系分布较深。在深厚、肥沃及水肥管理较好的土壤中,水平根系分布范围较小,分布区内的须根特别多。但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中,水平根可伸展到很远的地方,但须根稀少。垂直根是大体垂直向下生长的根系,大多是沿着土壤裂隙和某些生物体所形成的孔道伸展,其入土深度取决于树种、繁殖方式和土壤的理化性质。在土壤疏松、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伸展较深;在土壤通透性差,地下水位高,土壤剖面有明显粘盘层和砾石层的地方则伸展很浅。银杏、香榧、核桃、板栗、柿子的垂直根系较发达,而刺槐、杉木和多数核果类树木的垂直根不发达。松树具有在银杉和云杉不能生存的地方继续生存能力,是因为松树比其他两个树种的根分支和根尖多24倍,吸收根面积多8倍。根系垂直分布的密集范围,一般在4060cm的土层内,而其扩展的最大深度可达410m,甚至更深。一般说,根系下扎只有树高的13、14或15,且只有少数根系达到这一深度(主根、大型固着根),吸收根则总是靠近地表。林木的根系分布一般较浅。(三)土壤物理性质对树木根系的影响1土壤质地、结构、容重与树木根系生长树木根的形态,在不同土壤性质的影响下,会表现出很大的变异。土壤的孔隙状况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分布。一般认为,土壤中大于300m和10m的孔隙维持一定数量(即土壤抽吸力相应为10毫巴和300毫巴的孔隙),是保证树木根系生长的条件之一。一般容重大于1.7或1.8的轻质土,或者容重大于1.5 或1.6的粘质土,扎根很难。以杉木为例,据南京林业大学土壤组调查,在江西省的粘质山地红壤中,3050cm深处土壤容重为1.401.45者,杉木密集的根群可伸展分布到5060cm处;土壤容重为1.6左右者,麻栎主要根群分布可达80cm,树木生长良好;而容重达1.8以上者,麻栎除主根外,其余根群均不能深入,树木生长较差。2土壤水分与树木根系生长土壤水分状况对根系生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通气良好而又湿润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根系的生长;水分过多而含氧少时便会抑制根系的扩展。在地下水位高和沼泽地的土壤里,树木主根不发达,侧根呈水平分布,根系浅。落羽松在沼泽地上的侧根多有“笋”状隆起,高出地面或水面。柳树遭水淹后,树干上萌发气生根浮于水面,靠水面荡漾进行气体交换。这在水分过多的情况下对根系的通气作用有巨大的意义。树木根系在土壤中呼吸和生长需要一定的数量的氧,不同树种根系呼吸时消耗氧的数量各不相同。如果土壤不能满足根对氧的需要,则其呼吸受到抑制,影响根的生长。三、根颈与特化根根和茎的交接处称为根颈。实生树的根颈是由下胚轴发育而成的,称真根颈;而茎源根系和根蘖根系没有真根颈,其相应部分称假根颈。根颈处于地上部与地下部交界处,是树木营养物质交流必须的通道。在秋季它最迟进入休眠,而在春季又最早解除休眠,因而对环境条件变化比较敏感。如果根颈部深埋或全部裸露,对树木生长均不利。很多树木具有特化而发生形态学变异的根系,它包括菌根、嫁接根、气根、根瘤根和板根等。 (一)菌根1菌根与树木的关系 菌根与树木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在共生体系中,树木为菌落的生长与发育提供光合作用的物质;帮助根系吸收水分与矿物质。总之,寄主与菌根菌通过物质交换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2菌根的功能菌根有由菌丝体组成较大的生理活性表面和较大的吸收面积,可以吸收到更多的养分和水分。菌根能使一些难溶性矿物或复杂有机化合物溶解,也能从土壤中直接吸收分解有机物时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的氮和无机物。菌根能在其菌鞘中贮存较多的磷酸盐,并能控制水分和调节过剩的水分。菌根菌能产生抗生物质,排除菌根周围的微生物,菌鞘也可成为防止病原菌侵入的机械性组织。但应指出,菌根并不都是有益的,有的种类夺取寄主的养分,有的则可使土壤的透水性降低,成为更新时幼苗枯死的原因。 许多树木的根系常有真菌生长。菌根是非致病或轻微致病的菌根真菌,侵入幼根与根的生活细胞结合而产生的共生体。根据真菌菌丝在根皮组织中的位置和形态,可以分为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兼生菌根三种类型。在外生菌根中,真菌在根的表面产生一层菌丝交织物,所形成的菌丝体可以是薄而疏松的网状体,也可以是致密的交织块或假薄壁组织结构所形成的菌鞘,使根明显肥大。菌丝向外伸入土壤,向内穿入皮层细胞之间而不进入细胞内。许多树种都有外生菌根,特别是在松科、杨柳科、桃金娘科、蔷薇科、榆科、桦木科、山毛榉科、核桃科、云实亚科和椴科中非常普遍。具有外生菌根的重要属,包括松属、云杉属、冷杉属、黄杉属、雪松属、落叶松属、栎属、栗属、山毛榉属、桦属、赤杨属、山核桃属和杨属的许多树种。在内生菌根中,真菌的菌丝体可进入到生活细胞内,不形成菌鞘,对根的外观影响很小。虽然内生菌根在植物界广泛分布,但在树木中,只在柳杉属、扁柏属、鹅掌楸属、枫香属、山茶属、柑桔类和竹类以及杜鹃花科的不同种中发现。在内外兼生菌根中,不但真菌菌丝体可伸入到根皮组织的细胞之间形成菌鞘,而且还可伸入到活细胞内,其特点介于外生菌根与内生菌根之间。据研究,树木很少只与一种菌根菌形成菌根。例如在赤松林内,可查到22种以上的菌种与赤松形成菌根,就是在同一支根上通常也可见到数种不同的菌根菌。越是在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内,菌根菌的种类越多。在形成外生菌根的菌类中,多数是形成蘑菇的担子菌和子囊菌。在树木根上形成内生菌根的菌类多数是藻菌类。(二)嫁接根(三)气根榕属中的某些树种,气根产生于枝条,自由悬挂于空气中,在达到土壤之前,可经过次生加厚,达到土壤后象正常根系一样,继续分枝生长。有些树种的实生苗如苹果,也可产生气根。有些生长在沼泽或潮汐淹没或有季节性积水生境中的树木,如红树、落羽杉和池杉等常形成特化的根系,称为出水通气根系,能进行气体交换。(四)根瘤1豆科植物很多植物的根与微生物共生形成根瘤。这些根瘤具有固氮作用。不仅豆科植物而且非豆科植物也能形成根瘤。迄今为止,已知约有1200种豆科植物具有固氮作用,而在农业上利用的还不到50种。木本豆科植物中的紫穗槐、槐树、合欢、金合欢、皂荚、紫藤、胡枝子、紫荆、锦鸡儿等都能形成根瘤。2非豆科植物从目前已发表的研究资料(表2)看,能与微生物共生固氮的非豆科植物,绝大多 表2非豆科根瘤植物的科属一览表类 型科名属名微生物已知分布地区我国分布地区赤杨型根瘤植物木麻黄木麻黄放线菌、个别为根瘤细菌澳州、亚州热带地区、太平洋诸岛华南桦木赤杨放线菌、有些为链霉菌欧洲、西伯利亚、北美、南美安达斯山、日本东北、广西、华东、华中胡颓子胡颓子放线菌,个别为真菌亚洲、欧洲、北美华南、华中、华东、西北沙棘放线菌、个别为真菌欧洲、亚洲、从喜马拉雅山到北极圈西北鼠李美洲茶放线菌北美迪斯加放线菌澳洲、新西兰、巴西、安达斯山脉马桑马桑放线菌地中海地区、中美、日本、新西兰蔷薇仙女木放线菌北极及北部温带地区的山地腊质果放线菌北美悬钩子放线菌欧洲、亚洲杜鹃熊果放线菌美洲东北部及中部、欧洲、亚洲杨梅杨梅放线菌热带、亚热带华南、西南、华中、华东苏铁型根瘤 植 物苏铁苏铁个别为极毛杆菌和固氮菌,余为兰藻亚洲、非洲北部、澳洲亚热带罗汉松型根瘤植物罗汉松金钱松罗汉松金钱松细菌南美、非洲、南洋群岛、新西兰、中国亚热带华东、华中豆科型根瘤 植物榆科Paras Pouim根瘤菌(五)板根很多热带树木和生长在沼泽地的几种温带树木(水紫树等)在干基产生板根。板根的形成是一种遗传特性。它在热带雨林的龙脑香料、豆科和梧桐科中普遍存在。板根的形成除遗传潜势外,其生长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板根的生长,一般常见于低纬度、高雨量的地区,土壤深度对板根发育有重要影响,在土层浅的地方十分明显。板根一般仅在表层根系和水平根发育良好的树木中形成。在幼年树木中,根的形成层生长正常,但几年之后,由于侧根上方和侧根上方茎的形成加速分裂和膨大,产生过度生长而导致板根的形成。四、根系生长的速度与周期树木的根系没有生理自然休眠期,只要满足其所需要的条件,周年均可生长。但在多数情况下,由于树木的种类、遗传物质、年龄、季节、自然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差异,根系的年生长可表现为一个周期或多个周期(图2)。 图210年生白松高、径、叶、根的年生长周期 根系的年生长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现有根系的伸长,二是新侧根的发生(形成)与伸长。树木生长最活跃的时期,一天可伸长0.010.20cm。据研究,苹果根每周可生长46cm,樱桃每周78cm,而刺槐和杨属个别种的少数根甚至每天可长5cm。有人报导,栎树根第一年可穿入粘土层1.5m以下。有学者发现,根的伸长总是夜间比白天大。五、根系的生长习性及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1根系向地生长习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根型不同的树种或同一株树不同根向地下钻行的程度不同,可用向地角表示。所谓向地角,就是以直立茎(干)为垂线,根伸展的方向与这条垂线间的夹角。向地角越小,向下钻行的程度越强。种子萌发时,由胚根发育成的初生根一般都垂直向下伸长,其向地角近于零度,这种根即所谓垂直根。树木根系向地角的大小,虽然不同树种与品种具有各自的特点,有其遗传的稳定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土层厚薄、土壤松紧、肥力高低及湿度大小等因素的影响。根系在土壤中生长的方向,都有向适合于自己生长环境钻行的趋适性,如趋肥、向暖、趋疏松等。在大树过程中,可以利用根系生长的可塑性促进大树移栽后生根。2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1) 根系生长与树体内部的营养状况光合作用的能力对根系生长有影响。当结果过多,或叶片受到损害时,有机营养供应不足,根系的生长便会受到明显抑制,此时即使加强施肥,也难以改善根系生长状况。(2) 外部的环境条件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温度土壤水分通气状况土壤矿物质营养条件六、栽培管理与根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根系的发育,是树木栽培的重要课题。1树木在不同年龄时期,根系发育特点是不同的(育苗;树木生长周期)2在年周期中,土壤管理也要根据生长特点进行在早春由于气温低,养分分解慢,根系处于刚恢复生长的阶段,此时应注意排水、松土,迅速提高土温( 在春旱地区要注意灌水,促进根系的活动)。施肥应以腐熟肥料为主,促进吸收根的大量发育。至夏季期间,气温高,蒸发量大,同时又是树木生长发育的最旺盛期,保持根系的迅速生长特别重要。在高温干旱季节,松土、灌水、土面覆盖是保持根系正常活动的重要措施。此外,秋季的土壤管理也十分重要。据观察,秋季和初冬发生的吸收根往往比春季多,而且抗性强,寿命长;其中一部分可继续吸收水分与养分,并能将其吸收的物质转化成有机化合物贮藏起来,起着提高树木抗寒力的作用,也可满足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此,在秋季进行土壤深耕,深施较多的有机肥,对促进生长根的发育十分必要。问题四 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移栽时树冠处理)树木是一个各器官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树木有机整体中各器官之间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是通过树体营养物质的吸收、合成、贮存、分配和激素调节而实现的。一、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相关树木各器官的相互关系中,以地下部根系与地上部各器官的相关关系最为明显。因为根系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某些特殊物质,主要是由叶片光合作用生产的。这些物质沿着枝干的韧皮部下运以供应根系;同时,地上部分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矿物质元素,主要是由地下根系吸收,沿着木质部上运而供应的。树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在生长量上保持着一定的比例,称为冠根比或枝根比(TR)。树木的冠幅与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围也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虽因树种和环境条件而异,但一般根系的水平扩张大于树冠,而垂直伸长则小于树高。 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相关三、各器官间的相关树木各器官间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和互相作用的。这种相关的表现是普遍存在的。它也体现了树木整体的协调和统一。(一)枝量和叶面积相关(二)枝条生长与花芽分化相关(三)叶面积与果实的相关综上所述,树体各部位和器官的相关性有以下特点:1.有整体性,各相关部分互相依赖;2.在不同季节有阶段性;3.局部器官除有整体性外,又有相对独立性。问题五 大树移栽的关键技术要点(一)作好规划与计划进行大树移栽事先必须作好规划与计划,包括栽植的树种规格、数量及造景要求等。为了促进移栽时所带土壤具有尽可能多的吸收根群,应提前对移栽树木进行围根缩坨,提高移栽成活率。事实上,许多大树移栽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对准备移栽的大树采取促根的措施。(二)移栽对象的选择移植树木的绿化效果和移栽后的生长发育都取决于移植树木的选择是否恰当。移栽树木的选择应注意如下几点:1. 符合绿化要求;2. 适应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3. 树龄处于幼龄中壮龄;4. 生长健壮或剪除病、虫、伤、死、枝条后不影响绿化效果;5. 便于挖掘与运输;6. 选定树木后,在树干北面胸高处用油漆标记。(三)移栽的时间晚秋至第二年早春,从树木开始落叶到第二年萌芽前,只要气温不低于-15 ,都可以移栽,但不耐严寒的树种一般不宜在秋冬移植。关于移栽时间还有两点需要说明:(1)落叶树种的裸根移栽,只有在上述时间内进行才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常绿大树不宜裸根移栽。(2)带土移栽终年均可以进行,但以上述时间内进行为好。这样,不仅移栽成活率高、生长好,而且费工少、成本低。(四)移栽前的准备1. 树冠的修剪适当地修剪可以减少苗木体内水分的消耗和进行树形的优化。适当修剪不但可以提高成活率,而且可以提高绿化效果。但在修剪强度上应考虑如下原则:(1)修剪后枝条的再生能力再生能力强的树种如柳、杨、国槐等可以重剪;而再生能力弱的树种如雪松、云杉、龙柏等则只应弱剪或不剪。(2)树木的绿化效果修剪时不能破坏树木的装饰效果。如松柏、龙柏等不宜贴干修剪下部枝条,以免露出树干。(3)既要经济美观,又要保证成活,不可偏废。2. 促进树木细根的生长这是为了使须根聚生于一定的区域内,减少挖掘的范围和土球尺寸的大小,提高成活率。(1)多次移栽法:适用于苗圃中观赏大苗的培育。(2)围根缩坨也称回根、盘根或截根。定植多年或野生大树, 特别是胸径在20cm或以上的大树,应先围根缩坨,利用根系的再生能力,断根刺激,促使树木形成紧凑的根系和发出大量的须根。围根缩坨通常在实施移栽前23年的春季或秋季进行。适用于较大树木和名贵树木,其方法是在树木移栽前23年,落叶树种的沟离干基的距离约为树木胸径的35倍,常绿树须根较落叶树集中,围根半径可小些。以干基为中心划圆或方形,将圆周或方形边分成四等分,然后在相对应的两段线外挖3040 cm宽的沟,深度则应视主要侧根分布深度而定,一般为5080 cm。沟中的根应用利刀切断,再覆肥土踩实填平。第二年春秋再以上法挖另一半。第三年就可在沟内长满细根,准备移栽。挖掘时应从沟的外缘开始,在回根时可进行适当的树冠修剪,见图5-3。图5-3 回根示意图(五)大树的挖掘和包装1. 根系的保留范围挖掘大树时,先要确定保留根系的范围,这主要取决于树种(再生能力和根系类型)、树龄和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一般而言,树木主要根系的水平分布常在1015倍胸径范围内;而垂直分布的根系则有80%分布在60 cm深的土层内。所以,从“生长、经济兼顾”的原则出发,保留根系的范围可为610倍胸径,发根力强的树种可小于6倍胸径。根深可保留60 cm左右。2. 挖掘和包装(1)树冠的捆扎若树干基部着生枝条,则先用1.5 cm草绳将较粗树枝缚在主干上,再打几道横箍,捆住枝叶,而后纵向连牢横箍。树干基部则应包稻草用绳扎紧,见图5-4。(2)挖掘和包装在挖掘大树时,先轻轻铲去保留根系范围内的表土层,但不要伤根。图5-4 树冠的捆扎图5-5 打好了腰箍的土球3. 裸根挖掘和包装按确定保留的根系范围,以干基为中心,划一个圆圈,顺圈开沟向下挖,不必考虑土块完整与否,但要保护根系。挖到保留根的深度以后向内切进,直到可以吊起或拉倒为止。如果树木太大,还应事先设立安全架,在吊、拦树木时,动作要慢。发现个别根未切断时,应及时锯剪。这样挖的树木带土很多,挖后应用湿润材料包装或泥浆。4. 带土挖掘和包装挖起大树所带土块的形状取决于包装材料的种类。若用硬材料,如木板包装,则土块形状多为方形;而用软材料包装,土块多为球形。用软材料包装时,先按预定带土尺寸在干基周围开沟,沟宽以便于操作为准,挖到预定深度以后用铲将土块表面修平,使成圆柱形,然后包装。这里只介绍草绳包装法。具体作法是,先用11.5 cm粗的草绳打腰箍。避免土块在包装时崩碎,开始打腰箍时,可将草绳一端压在第一道横箍下面,再继续横扎。包扎时要用力缚紧,并锤打拉紧的草绳。使其嵌入土块不易松脱。一圈一圈紧接包扎,直到最后一圈时,将绳头压在该圈下面,拉紧后切去多余草绳。腰箍从土柱上面三分之一的地方开始,由上到下直到土柱下面三分之一的地方,整个腰箍的宽度为土柱高度的三分之一(图3-5)。腰箍打好后,从土柱周围向内切,直到中心土留下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时用铲完全切断土柱。接着开始打花箍。打花箍的方法有井字(铜线)包、五角包和桔子包及其他方法。(图5-6,图5-7,图5-8)。(1) 井字包 图5-6 井字包包扎法示意图左包进扎顺序图(平面),右扎好后的土球(立面)实绳表示土球面积,虚绳表示土球底绳(2) 五角包 图5-7 五角包包扎法示意图左包扎顺序图,右扎好后的土壤左-平面,右-立面,实绳表示土球面绳,虚绳表示土球底绳(3) 桔子包图8-8 桔子包示意图(平面)实绳表示土球面绳,虚绳表示土球底绳(4)麻布包根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用粗麻布(将麻袋切开)、粗帆布、蒲包或草包等摊开,紧包土球,接口用扣钉钉牢,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称之为麻布包装土球苗(B&B即 balled burlaped)。如果是大土球,则必须用网绳加固。即用细绳编织成1215cm大的网眼并与土球大小相当的网袋,套在已包扎的土球外,在干基将网袋紧紧收扰捆牢。(5) 土台挖掘带土台移栽采用箱式包装,因此又称之为板箱式移栽。一般适用于直径1530cm或更大的树木,以及土壤沙性较强不易带土球的大树移栽。a土台的挖掘挖掘前根据树木的种类、株行距和干径大小确定植株根部留土台的大小。一般可按树干直径的710倍确定土台。土台大小确定之后,以干基为中心,按比土台大10cm的边长,划一正方形框线,铲除正方形内的浮土,沿框外缘挖一宽6080cm的沟。沟深与规定的土台高度相等。挖掘时随时用箱板进行校正,修平的土台尺寸可稍大于边板规格,以便绞紧后保证箱板与土台紧密。土台下部可比上部小1015cm成上宽下窄的倒梯形,这样可分散箱底的承受压力。土台四个侧面的中间应略微突出,以便装箱时紧抱土台,切不可使土台四壁中间向内凹陷。b装箱箱板 修好土台后应立即上箱板,箱板5 cm厚度。装箱 先将土台四个角修成弧形,用蒲包包好,再将箱板围在四面,用木棒等顶牢,经检查校正,使箱板上下左右对好。其上缘应低于土台1cm(预计土台将要下沉数),即可将钢丝,分上下两道围在箱板外面。上下两道钢丝绳的位置,应距箱板上、下边缘各1520cm。在钢丝绳接口处安装紧线器,并将其松到最大限度。钢丝绳收紧后,先在两块箱板交接处,即围箱的四角钉铁皮。c. 掏土台下面的底土 土台四周箱板钉好之后,开始掏土台下面的底土,上底板和面板。先按土台底部的实际长度,确定底板的长度和所需块数。然后在底板两端各钉一块铁皮,并空出一半,以便对好后钉在围箱侧板上。掏底时,先沿围板向下深挖35cm,然后用小镐和小平铲掏挖土台下部的土。掏底土可在两侧同时进行,并使底面稍向外凸,以利收紧底板。当土台下边能容纳一块底板时,就应立即将事先准备好与土台底部等长的第一块底板装上,然后继续向中心掏土。上底板时,将底板一端空出的铁皮钉在木箱板侧面的带板上。再在底板下放木墩顶紧,底板的另一端用千斤顶将底板顶起,使之与土台紧贴,再将底板另一端空出的铁皮钉在相应侧板的纵向横条上。撤下千斤顶,同样用木墩顶好,上好一块后继续往土台内掏直至上完底板为止。但在最后掏土台中央底土之前,先用四根10cm10cm的方木将木箱四方侧板向内顶住。其支撑方法是:先在坑边中央挖一小槽,槽内插入一块小木板,将方木的一头顶在小木板上,另一头顶在侧板中央横板条上部,卡紧后用钉子钉牢,这样四面钉牢就可防止土台歪斜(倒)。然后掏出中间底土。掏挖底土时,如遇树根可用手锯锯断,并使锯口留在土台内,决不可让其凸出,以免妨碍收紧底板。掏挖底土要注意安全,决不能将头伸入土台下面。在风力超过4级时应停止掏底作业。上底板时,如土壤质地松散,应选用较窄木板,一块接一块地封严,以免底土脱落。如万一脱落少量底土,应在脱落处填充草席,蒲包等物,然后再上底板。如土壤质地较硬则可在底板之间留1015cm宽的间隙。底板上好之后,将土台表面稍加修整,使靠近树干中心的部分稍高于四周。表面土壤亏缺,应填充较湿润的好土,用锹拍紧。修整好的土台表面应高出围板1cm,再在土台上面铺一层蒲包,即可钉上木板。如需钉四块上板则应相距1520cm。需多次吊运的树木,四块木板应钉成井字形。钉铁皮的方法如前所述。(六)大树带土装卸与运输树木挖起包扎以后,应及时起运。装运一吨以上的大树,单靠人力是难于搬动的,特别是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在装运大树时更应注意选择工具和设备,保证安全操作。1.滚动装卸如果树木所带土球为近圆形,直径又在50cm以上,可在土球包扎后,在穴口一侧开一与穴等宽的斜坡,将树木按垂直于斜坡的方向倒下,把住树干将土球滚出土坑,并在地面与车厢底板间搭上结实的跳板,滚动土球将树木装入车厢。如果土球过重(直径大于80cm),可将结实的带状绳网一头系在车上,另一头兜住土球向车上拉,这样上拉下推就比较容易地将树木装上车。卸车方法同装车,但方向相反。2.滑动装车在坡面(跳板)平滑的情况下,可按上拉下推的方法滑动装卸。若为木箱移栽,可在箱底横放滚木,上拉下推滚滑前移装车或缓慢下滑卸车。3.吊运装卸(1)土球吊运土球吊运的方法有三种:将土球用钢索捆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