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专门史专业论文)建国后“伪《古文尚书》”及《尚书孔传》研究平议.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尚书研究在8 0 年代以来开始升温,众多学者的专著与论文相继问世,重新引起学 界的关注。本文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展开论述,即有关“伪古文尚书 的作者、流传 时期、真伪的种种说法,以及尚书孔传的作者、出现时间、真伪的观点进行总结评价, 以期有所发见。关于古文尚书的作者,学界主要有三种说法,即孟子说、汉孔安国说、 东晋孔安国说。孟子引书与“伪古文尚书不管是从文字上还是从反映的主 题上都不能证明孟子说。“汉孔安国说 、“东晋孔安国说 共同的根据就是以孔丛子 中叙书与与侍中从弟安国书篇为证,同样的证据却得出不同结论,值得去思考。 “伪古文尚书”究竟出自何人之手,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伪古文尚书出现的时 间有四种说法:战国时期说、西汉时期说、魏晋时期说和东晋时期说。在东晋晚叶,“伪 古文尚书”已经出现,但还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其及于权威是在隋、唐之时,应是 比较合理的。尚书正义引的两段晋书中有郑冲到梅赜的古文尚书传授系统, 此系统应为马、郑一派的古文,而决非今本古文尚书。从古文尚书的源流、史志 目录的记载、旧籍引语的比较、文词文风来说,“伪古文尚书 都有晚出的嫌疑。目前 学界关于尚书孔传的作者有三种说法:汉孔安国说,东晋孔安国说,孔晁说。从孔安 国与尚书的关系来看,尚书序所言与事实不符,即而汉孔安国说,东晋孔安国说 两说法不妥。郭璞未见过孔传,所以孔晁作尚书孔传一事不可靠。尚书孔传何 时出现有西晋时期与东晋时期两种说法,陈梦家先生认为孔传本当介于西晋永嘉和刘 宋元嘉之间,也就是第四世纪的东晋,出现在江左,是南人之学,向来称孔传为“东 晋古文 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金城 、“驹骊 、“湟水 、“孟津”问题仍是探讨尚书 孔传真伪的一大焦点,地名究竟是出现在孔安国生前还是身后,对于真伪问题的解决意 义重大。就“伪古文尚书”的众多问题学界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原因就在于古文尚 书本身命运多舛,同时典籍记载不详。就尚书孔传两言,孔安国虽然不曾作传,但 并非与之无关。传的本义是( c h u ( i n ) 对于我们的研究很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古文尚书、尚书孔传、出现时间、真伪 摘要 尚书研究在8 0 年代以来开始升温,众多学者的专著与论文相继问世,重 新引起学界的关注。本文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展开论述,即有关“伪古文尚书一 的作者、流传时期、真伪的种种说法,以及尚书孔传的作者、出现时间、真 伪的观点进行总结评价,以期有所发见。关于古文尚书的作者,学界主要有 三种说法,即孟子说、汉孔安国说、东晋孔安国说。孟子引书与“伪 古 文尚书 不管是从文字上还是从反映的主题上都不能证明孟子说。“汉孔安国说 、 “东晋孔安国说一共同的根据就是以孔丛子中叙书与l :与侍中从弟安国 书篇为证,同样的证据却得出不同结论,值得去思考。“伪古文尚书刀究竟 出自何人之手,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伪古文尚书 出现的时间有四种说法: 战国时期说、西汉时期说、魏晋时期说和东晋时期说,在东晋晚叶,“伪古文尚 书刀已经出现,但还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其及于权威是在隋、唐之时,应是比 较合理的。尚书正义引的两段 晋书中有郑冲到梅赜的古文尚书传授系 统,此系统应为马、郑一派的古文,而决非今本古文尚书。从古文尚书的 源流、史志目录的记载、旧籍引语的比较、文词文风来说,“伪古文尚书刀 都有晚出的嫌疑。目前学界关于 尚书孔传的作者有三种说法:汉孔安国说, 东晋孔安国说,孔晁说。从孔安国与l :尚书的关系来看,尚书序所言与事实 不符,即而汉孔安国说,东晋孔安国说两说法不妥。郭璞未见过孔传,既而认 为孔晁作古文尚书传一事不可靠。尚书孔传何时出现有西晋时期与东晋时 期两种说法,陈梦家先生认为孔传本当介于西晋永嘉和刘宋元嘉之间,也就 是第四世纪的东晋,出现在江左,是南人之学,向来称孔传为“东晋古文 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金城 、“驹骊 、“湟水一、“孟津”问题是探讨尚书孔传 真伪的一大焦点。就“伪 古文尚书 的众多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原因就在 于古文尚书本身命运多舛,再加上典籍记载不详,所以关于它的许多问题都 没有明确的答案。就尚书孔传而言,孔安国虽然不曾作传,但并非与之无关。 传的本义是( c h u d n ) 对于我们有很有启发。 关键词: 古文尚书、尚书孔传、出现时间、真伪 a b s t r a c t : t h er e s e a r c ho n “g uw e ns h a n gs h g r e wp r o s p e r o u si nt h e19 8 0 s m a n y s c h o o l a r sw o r k aa n dc o n c l u s i o n ss p r i n gu p ,a n dt h e ni tc o u r s es c h o o l a r st ow a t c h t h eq u e s t i o na g a i n t h i sp a p e rw o u l dl i k et ow r i t ef r o mt h et w oa s p e c t s :t h ea u t h o r , t h e t i m eo fc i r c u l a t i o na n dt r u eo rf l a s eo ft h e “g uw e ns h a n g s h 口 a n d s h a n gs h 口 k o n gz h u a t t , m e a n st oe x p o u n da n dt r i e st of i n ds o m ei m p o r t a n tq u e s t i o n t h e r ea r c t h r e ec o n c l u s i o na b o u tt h ea u t h o r g uw e ns h a n gs h i ti s t h em e n c i u s , t h e h a n p e r i o dk o n ga ng u o , t h ed o n g j i np e r i o dk o n ga ng u o 一m a n y a s p e c t sd o n o td e m o n s t r a t e t h em e n c i u s 气sr e a s o n a b l e t h eh a np e r i o d 励,瑶a ng u o a n d t h ed o n gj i np e r i o d 面增a ng u o h a v eac o m m o n a r g u e m e n t ,i ti st h e k o n g c o n gz 一,b u tt h e yh a v ead i f f e r e n tc o n c l u s i o n i ti sn o te n o u g ha r g u e m e n tt o d e m o n s t r a t ew h oh a sw r i t t e n 也e “g uw e ns h a n gs h u t h ec i r c u l a t et i m eo fi th a s f o u r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z h a nc m op e r i o d ,t h ex ih a r tp e r i o d ,t h e ,e ij i np e r i o d , t h ed o n g j i np e r i o d w ,et h i n kt h a ti ti sf i g h t :i nt h e1 a s ty e a r so ft h ed o n gj i np e r i o d , t h e “g u w e ns h a n gs h u h a sc o m ei n t ob e i n g ,b u tp e o p l ed i dn o ta t t e n di t ,i nt h es u it a n g p e r i o dm a n yp e o p l ed i dt h i n kt h a ti tw a sav e r yg o o db o o k s h a n gs h uz h e n gy r c i t e t w op a r t so f t h ej i ns h u ”,i th a sw r i t t e nt h er e l a t i o no fi n i t i a t i o nf r o mz h e n g c h o n gt om | - e iz e 。a n dlt h i n kt h a tt h i sm l a t i o no fi n i t i a t i o nm u s tb e c o m ef r o mt h e m ar o n g , z h e n gx u a n ,s oi ti sd i f f e r e n tf r o m 也es o - c a l l c dm e nb e n “g uw e n s h a n g s 口”w et h i n kt h a tm e ib e na p p e a r e dl a t e ri n “g uw e ns h a n gs h u ”c o m i n g f r o m : t h es h iz h ih a dw r i t t i n g ,c o m p a r i s o ns t u d y , t h ed i c t i o nd o s e so fm a k ea n d l a n g u a g e t o d a yt h e r ea r et h r e ec o n c l u s i o na b o u tt h ea u t h o ro ft h e s h a n gs h uk o n g z h u a n :k o n ga ng u o i nh a n p e r i o d , k o n ga ng u oi nd o n gj i np e r i o da n dk o n g c h a o w et h i n kt h a t s h a n gs h ux u i sc o n f l i c tw i t ht r u eh i s t o r ya f f a i rf r o mt h e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k o n ga ng u oa n d “g uw e ns h a n gs h u ”, s o 也ea r g u e m e n to ft h e k o n ga ng u oi nh a nw r i o da n di nd o n gj i np e r i o di sn o tt r u e g u op ud i dn o ts e et h e s h a n gs h uk o n gz h u a n , s ot h ea r g u e m e n to fk o n gc h a oi sn o tt r u e t h e r ea r et w o c o n c l u s i o na st ot h ec i r c u l a t i o no f 鼬a n g 鼢1 4k o n gz h u a i g ”:t h ex j i np e r i o d t h e d o n g j i np e r i o d c h e nm e n gj i aa r g u e st h a t s h a n gs h uk o n gz h u a n a p p e a r e di n d o n gj i n ,i no t h e rw o r d ,i t a p p e a r o di nf o u r t hc e n t u r y ,b e t w e e nt h e 场增j i ad y n a s 缈 o fx i nj i na n d 工i us o n gd y n a s t r y t h ep e o p l eo fx j i nw e n tt ot h es o u t ho ft h e y a n g zr i v e r , w ea g r e et h a tc h e nm e n gj i a sa r g u e m e n ti sa g r e e a b l e t h ef o c u so n 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t r u eo rf l a s eo ft h e s h a n gs h uk o n gz h u a n i sf o u l q u e s f i o n s :j i n c h e n g , j ul i , c h a ns h u i , m e n gj 汛,w ed on o tc o n c l u s cas p e c i f i ca l l s w e rt os o m e q u e s t i o no ft h e 。伽w e ns h a n gs h u ”t h er e a s o ni st h a t “g uw e ns h a n gs h u h a sa h a r dl i f ea n dp e o p l ed i dn o tw r i t ei ti nh i s t o r yb o o k s a st o s h a n gs h 口助j 增 z h h a l t , , a l t h o u g hk o n ga ng u od i dn o tw r i t et h eb o o k st ot r a n s l a t et h e “g uw e n s h a n gs h l ”b u ti td i dn o td e m o n s t r a t et h a ti th a sn o t h i n gt ot h ek o n g a ng u oo ft h e h a np e r i o d , t h ep r o n o u n c a t i o no f j z 强姗万”i s “c h u a n ”o r z h u a n ”i sv e r yh e l p f u lt oo u r r e s e a r c h k e yw o r d s :g u w e ns h a n g s h u ;s h a n g s h uk o n gz h u a n ;t h et i m e o f c i r c u l a t i o n ;t r u eo r f l a s e 。 闰乞勺吁芦p ) : 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 在口划“4 )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口硕士论文建国后“伪 古文尚书”及尚书孔传研究平议,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口硕士昌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 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己 明确的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石林搬 日期: h 毋6 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在口划“ ) 建国后“伪古文尚书刀及尚书孔传研究平议系本人在曲 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口硕士母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 口硕士b 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本论 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 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 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曲阜师 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开发表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忑私汾 导师躲孙之 日期:w 厂 日期:, , 2 - 1 90 扩,厂 建国后“伪古文尚书 及尚书孔传 研究平议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它是我国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以后最 早的三个王朝夏、商、周的最高统治者在政治活动中所形成的一些诰语、誓词、谈话记 录等,由史臣载笔写下,经历了多灾多难复杂曲折的流传过程,才从当时众多文献中侥 幸获得保存下来的少数几篇,是距今两千三百年至三千年间的一部官方文件总集,是研 究我国奴隶社会政治制度和神权政治思想的重要资料。虽然在流传中除西周极少几篇诰 词外各书篇大都程度不等地受过后来文字的影响,但总之是唯一保存下来的夏商周政治 活动中最早的历史见证,是研究这三代的第一手文献资料。秦汉以来,尚书就被尊 为五经之一,尤其是在汉代,它又被尊奉为儒家“五经一中最重要的一经,其间出 现了今文、古文不同的本子,由此它和左传、周礼一起引起了学术史上长期的今 古文之争。晋代又出现了梅赜献带有孔传的古文尚书的说法,纠葛更多。但是 不管发生什么变故,尚书总是随着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始终雄踞在意识 形态领域的最高宝座上,成为历代帝王和封建士大夫必读必遵的政治与道德教科书,给 与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和思想以巨大的影响。 “伪古文尚书 指的是比伏生增多的二十五篇古文,尚书孔传说的是题名孔安 国为全书五十八篇经文所作的传,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晋代梅本。围绕着古文尚书, 学界多就这二十五篇古文展开讨论,此外就是尚书孔传传文本身。自宋代直到清代, “伪古文尚书一的传流与真伪、尚书孔传的作者与真伪的讨论,似乎已成为尚 书学史上纠缠不清的“死结一。建国后,在经过5 卜7 0 年代的沉寂之后, :尚书研 究在8 0 年代以来开始升温,众多学者的专著与论文相继问世,重新引起学界的关注。 但观点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且不能令人完全信服。因此本文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展开 论述,即有关“伪古文尚书”的作者、流传时期、真伪的种种说法,以及尚书孔 传的作者、出现时间、真伪的观点进行总结评价,以期有所发见。 “伪古文尚书劳篇 作者 关于“伪 古文尚书 的作者,学界主要有三种说法,即孟子说、汉孔安国说、东 晋孔安国说,下文分述之。 一、孟子说 主张此说的代表人物是王蓓先生,他在论梅本古文( 尚书) 的渊源1 一文中,对 二十五篇古文l :尚书作了详细的分析之后,指出“二十五篇古文所呈现的思想与孟子 的思想观点及孟子的历史观极为吻合 ,并仔细考察了有关孟子的文献记载,以及古文 1 王蓓论梅本古文尚书) 的渊源【a 】文献1 9 9 7 ( 2 ) 尚书流传的历史,提出“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出自战国时期孟子之手的润色与加 工一的假说。王先生的假说能否成立,我们自然还要从孟子引书处着手探讨。 孟子一书引到二十五篇古文的武成、太甲、太誓等篇。阎若璩在 ( 尚 书) 古文疏证中对此有所阐述。阎氏说:“书有今文古文,此自西汉时始,然孟子 时固无有也。无有则同一百篇而已矣,何孟子引今文 书,由今文校之,辞即相 符,义亦吻合,及其引古文书若太誓上、 太誓中、武成辞既不同,而句读 随异不同,而甚且违反? 一又说:“赵氏称孟子尤长诗、 书,其于 书之辞必熟 习,必不以古人口中语认为叙事,又必不以古人口中语妄续之于后,或增之于前,自乱 其引古之例,断断然已。一2 接下来我们看孟子所引书: 孟子梁惠王下口1 有“书日: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日其助上帝 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 一人横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 王之勇也竹 今本太誓上为。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 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 钾 赵歧注读“其助上帝宠之,而今本以传义当读。宠之四方一为句,“有罪无罪 下无“惟 我在刀三字,“天下曷敢有越厥志 中无天下一而是“予”。阎氏说:“天降下民一 节自武王耻之之上,皆书之辞,盖史臣所作,故孟子从而释之日此武 王之勇也,正一例也。伪作者欲窜入武王口,不得不去其末二语,又改天下曷敢有 越厥志为予曷敢有越厥志。 由“天下曷敢有越厥志 变为靠予曷敢有越厥志, 这样一来,“孟子此武王之勇也一句就全无着落 。我们发现孟子所引书 的原意是指民意,而在今本尚书中是指君言,自然搿一人横行于天下,武王耻之。 此武王之勇一就无处容身。由民意到君言的转变,必然要做一些变动,虽然我们不能确 定存在阎若璩所说的“伪作者 ,但至少孟子此处所引 书与今本不同。 口孟子万章下。太甲颠覆汤这典刑,伊尹放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 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词,已也复归于毫并 阎氏认为“太甲被放后三年时始悔过,又三年惟伊尹是听,盖凡六年始复归于毫,践天 子位焉。亦犹孟子昔者孔子没一节,有两三年字。 史记孔子世家谓子 贡凡六年然后去是也。 史记殷世家太甲六年之久复辟亲政。则与 孟子无异。一3 不过今本太甲记载太甲三年即听伊训复天子位,这显然与盂子 一书有异。 吴通福说:“在阎氏看来,二十五篇书与孟子书的不合,显然不是孟子 2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m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1 1 4 - 1 1 5 下文引处皆此版本。不再注明 3 焦循孟子正义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7 2 逆知百年后,书分今古文而于古文特多所改窜,而是作伪者为与己一类而多 方改窜,甚至不顾后有以孟子校之不合的情况。而且 孟子当日引书 原未改窜,故今以真书校之,只觉其合。挣始另外王先生所说的二十五篇古文“从 语言上来看,几乎没有多大差别,而且风格相当一直,如出一人之手;从语言艺术角度 考虑尤其令人惊异,古文二十五篇的艺术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就文风而言, 浑浩无涯,隐隐然有一种浩然之气存乎其间 ,就二十五篇 书的情况说,如果我们 要对它们的思想、文风作历史的研究,正规的方法是依据史传等材料记载,确定它们的 生成年代,把它们看成那个年代的思想史、文化史的史料,而仅用文字、术语、文体来 证明它们的生成年代是有局限性的,这是因为:( 1 ) 我们不容易确定某一种文体或术语 起于何时:( 2 ) 一种文体往往经过了很长的历史,而我们也许只知道这历史的某一部分。 所以作为研究孟子思想的重要依据孟子一书,虽然成书于谁人之手还有多种说法, 但是孟子引书与。伪古文尚书 仍有很大的出入,这显然是要证明“二十 五篇伪古文成于战国时代的孟子 这一大胆设想所不得不考虑的。 二、汉孔安国说 此说的代表人物是离扬先生,其根据则是“尚书序必定是对 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 1 9 6 7 6 参看 东汉 班固汉书p l j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 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7 4 、王充论衡佚文篇曰:。恭王坏孔子宅以为宫,得佚尚书百篇,礼三 百,( ( 春秋三十篇,论语二十一篇。”( ( 正说篇日:。鲁共王坏孔子教授堂以为殿, 得百篇尚书与墙壁中 案书篇:“春秋左氏传者盖出于孔子壁中,孝武皇帝 时,鲁共王坏孔子教授堂以为宫,得佚春秋三十篇,( ( 左氏传也8 综合以上记载,关于壁中书出现的年代和内容,说法不同,今只讨论有关逸书 多少篇的说法哪一种更可信? 史记儒林传日:“伏生以治尚书征,不能明也。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 嘉颇能言 尚书事,孔氏有 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 得十余篇,盖尚书滋多于是矣。一h 3 刘起舒认为“这是对孔子家传本最早的记载一。 又 汉书艺文志日:“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 酒诰脱简一, 召诰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文字异 者七百有余,脱字数十。川5 1 刘向既然以中古文校对,那就是说在他的眼里中古文是比较 完善的本子。陈梦家、刘起舒、离扬都认为此中古本是孔子家传本,正如刘起舒所言“汉 武帝明诏求书,作为博士的孔安国,家有不容不献”。 逸书是多少篇,说法不一,由孔子家传本的多“十余篇到刘歆的“孔壁本多 十六篇 诸说,再演进到艺文志考定的“二十九篇相同之外多十六篇。阎若璩的 说法比较可信,他说:“愚谓成帝是,校理秘书正刘向刘歆父子及东京班固,班固亦典 其职,岂有亲见古文尚书百篇而乃云尔者乎? 刘则云十六篇逸,班则云得多十六篇, 确然可据。至王充论衡或得于传闻,传闻之与亲见固然并论也,且云武帝使使者取 视,不云安国献之而云武帝取视,此何据也? 惟云孝景时鲁恭王坏孔子宅,较汉志 武帝末三字确甚,何也? 鲁恭王以孝景前三年丁亥徙王鲁,徙二十七年薨,则薨当 于武帝元朔元年癸丑,武帝方即位十三年,安得云武帝末乎? 且恭王初好治宫室,季年 好音,则其坏孔子宅以广其宫,正初王鲁之时,当作孝景时三字为是。川们作为校理 秘书的刘向刘歆父子必然有条件见到孔子家传本,而且至少对于逸书的篇数、篇目 应该很清楚,所以阎氏所言甚是,王充所言不足据。退而言之,不管是十余篇还是十六 篇,绝无二十五篇之说,且篇名亦不同,因为逸 书十六篇篇名保存在马融、郑玄所 注 书序中,孔颖达尚书正义的 尧典题下亦有所引,与今本古文尚书篇 目有较大的出入。所以逸:书十六篇的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 另外,根据先秦两汉文献所引 注释,中华书局,1 9 7 9 1 1 6 7 1 5 8 3 1 6 3 1 9 徐光烈、罗绍烈等田语校注 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杜1 9 8 2 4 逸书仅昭十四年。夏书日昏墨锄皋套之刑也 一条不见于二十五篇。 2 、礼记引书三十四处,其中十八处郑玄指为逸 书,这十八条全载于二 十五篇。文辞篇目规摹标举,刘起舒、陈梦家、蒋善国都认为是二十五篇借鉴取资于这 些记载。 汉书艺文志载“古文尚书经四十六卷,为五十七篇一,唐颜师古注曰:“孔 安国 书序云: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承诏作传,引序各冠其篇首,定为五十 八篇。郑玄叙赞云:后又亡一篇,故五十七篇。川。又隋书经籍志云“古 文尚书传十三卷,临淮太守孔安国传。1 1 后世人们认为 古文尚书出自汉孔安国之 手的说法源于此处。但对于书序的真伪观点仍不能统一,而离先生又引证孔丛子连 丛子“叙书一和“与侍中从弟安国书努来证明汉时孔安国即是“伪古文尚书刀的作 者,而下文陈梦家先生同样引用 孔丛子连丛子的这两段,却得出另外一种观点, 不是西汉的孔安国,而是东晋的孔安国,究竟孰是孰非,下文将有论述。不过在有关西 汉孔安国生平的记载中,孔安国只做过临淮太守而没有当过侍中这一职务,这一点是很 有说服力的。所以认为“伪古文尚书是汉孔安国的说法还是要慎重考虑的。 三、东晋孔安国说 陈梦家先生引孔丛子连丛子的“叙书一和“与侍中从弟安国书一为证,对东 晋孔安国之事迹加以推断,得出结论:在东晋晚叶会稽孔安国侍中推造,会稽孔安国侍 中推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又作尚书序,又为今古文五十八篇及书序作传注, 此书似奉晋武帝诏而作,主旨缀集古义,而作者以今推古,于传注之外增益古文。蒋善 国先生起初也以为是晋孔安国,他们的一条重要证据就是孔丛子连丛子“叙书一 和“与侍中从弟安国书一均说侍中孔安国作 书传。 关于晋孔安国的事迹,见晋书、续晋阳春秋、和宋书。 晋书孔愉传说:“安国字安国,年小诸兄三十余岁群从诸兄并乏才名,以富 强自立汪既以直亮称,安国亦以儒术显孝武帝时,甚蒙礼遇,仕历侍中、太常 义熙四年卒开7 1 ( ( 续晋阳春秋:“孔安国字安国,会稽山阴人,车骑愉第六子也少而孤贫,能善 树节,以儒术见称,历侍中、太常、尚书,迁左仆射,特进卒竹哺1 宋书礼志:。太元十三年召孔安国为侍中靠伸1 晋书安帝纪:“义熙四年夏四月散骑常侍仆射孔安国卒”n 啦 据以上各书记载东晋是别有一孔安国,字亦安国,甚蒙晋孝武帝厚遇,历仕侍中、太常、 1 0 【东汉】班固汉书 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 1 6 3 魏微等隋书 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 1 1 6 尚书、仆射等职。关于孔安国注 :尚书的事,不见正史,惟在孔丛子中有两段重 要的材料:叙书与与侍中从弟安国书。 叙书云:“家之族胤,一世相承,以至九世献魏,居大梁始有三子焉:长子 之后承殷统为宋公:中子之后奉夫子祀为褒成侯,小子之后彦以将士高祖有功,封安国, 其子臧嗣焉。历位九卿,迁御史大夫,辞日:臣世以经学为业,家传相承作为训法,然 今俗儒繁说违本,杂以妖妄,难可以教侍中安国受诏缀集古,巨乞为太常,典臣家业, 与安国纪纲古训,使永垂来嗣孝武皇帝重违其意,遂拜太常,其礼赐如三公在官数 年,著书十篇而卒先时尝为赋二十四篇,四篇别不在集,以其幼时之作也叉为书与 从弟及戒子,皆有义,故列之于左升 与侍中从弟安国书:“臧报侍中,相如忿俗儒淫辞冒义,有意欲拨乱反正,由来 久矣诚惧仁弟道未信于世,而以独知为愆也人之所欲,天必从之,旧章潜于壁室, 正于纷扰之际,飙尔而见,俗儒结舌,古训复申,岂非圣祖之灵欲令仁弟赞明其道以阐 其业者哉? 知以今雠古,以隶篆推科斗,已定五十余篇,并为之传,云其余错乱文 字磨灭不可分了,欲垂待后贤,诚合先君缺疑这义不得已已,贵复申之骨 陈梦家、蒋善国据此两段俱认为此处安国应是东晋孔安国,孝武帝为东晋孝武帝,而前 人误以为是西汉时人物。埋且陈氏认为叙书所云“侍中安国受诏缀集古刀,与侍中 从弟安国书云“已定五十余篇,并为之传 ,1 3 即是今本尚书序所言。承诏为五十 九篇作传,于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拾群书,以立训传,约文申义,敷畅厥旨, 庶几有补于将来 。我们认为陈氏证据存在着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l 、如果叙书、与侍中从弟安国书所云与今本尚书序所言一致的话,那 么尚书序所说的“会国有巫蛊事 该做何解释,而把此解释为后人增补,也正说明 今本尚书序的不可靠性,进而怀疑孔丛子连丛子的真实性。正如陈梦家先生 所言“孔丛子连丛子本身的编作年代还有不少问题,而我们又以为今所见连丛 子曾经改窜过,因此在证据上是不够充分 。 2 、在记载孔安国的文献中,都没有提到孔安国推造古文一事,正如蒋善国所说。连 丛子所载侍中孔安国奉诏作 书传,这是一件大事,如果有这件事,在 晋书孝 武帝纪和晋书苏愉传里面,一定大书特书,但根本未提及,足证本来没有这回 事一进而我们认为东晋时期的孔安国不可能作 古文尚书。 当今学界关于“伪古文尚书作者的三种说法在证据上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不能很好的支撑他们的观点。但是从以上观点来看,我们发现孔安国与古文尚书有 着一定的联系,究其原因主要是 汉书艺文志载“古文尚书经四十六卷,为五 1 2 蒋善国尚书综述嗍上海:上海吉籍出版社1 9 8 8 1 3 陈梦家尚书通论 - i 北京:中华书局l 驰5 6 十七篇 ,唐颜师古注日:“孔安国书序云:凡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承诏作传, 引序各冠其篇首,定为五十八篇。郑玄叙赞云:后又亡一篇,故五十七篇。 又 隋书经籍志云“古文尚书传十三卷,临淮太守孔安国传”。后世人们认为搿伪 古文尚书 出自汉孔安国之手的说法源于此处。但是“伪古文尚书与文献记载 的汉之古文尚书经有着较大的出入,后有人发现错误,力纠此说认为作者当是东晋 的孔安国,因为孔丛子中叙书与 与侍中从弟安国书所言的孔安国是东晋的 孔安国,但是这样的大事却在有关 孔安国传里只字未提,很值得怀疑。“伪古文 尚书 究竟出自何人之手,还没有确凿的证据。 出现时间 一、战国时期说 郑杰文先生在考察墨家与尚书的关系时,通过四个分析比较:即墨子引书 与汉代今文、古文尚书的比较,与“百两尚书一及“新出泰誓比较,与东 晋梅赜古文尚书的比较,以及墨子所引书而为后世不见流传的“逸书 文 句与篇名,得出的结论为:梅赜所献古文尚书是一个民间所藏、所传的古文尚书 的战国选本。归纳其证据,有如下三点: 1 、古文尚书之“逸 :书十六篇”,墨子未见引用。在先秦2 0 种可靠文籍 中,引用尚书之“逸 书十六篇 者仅孟子、礼记、逸周书3 种,且仅 引用8 次,可见含尚书之“逸书十六篇”在内的出于孔壁中的古文尚书, 仅是战国时所传尚书中流传很不广的一种选本,仅为思孟学派所保存。 2 、墨子所引仲虺之诰、太誓分别与今古文尚书之仲虺之诰、太 誓有相比对者。墨子所引汤誓有与今本汤诰相比对者。另所引文句还有 与今本大禹谟、武成、伊训、太誓等篇文句相比对者。 3 、墨子所引书有为今世不传者,说明墨家所引书应当是出自战国时流 传的各种各样的尚书选本之一,与儒家的尚书选本不同。 首先看理由一,墨子起初曾“学儒者之业,收孔子之术 ,与孔子后学一同“接闻 于夫子之语 而记之,其各自所记诗、 书诸语有异,实属正常。正如郑杰文所说 “战国时期,由于各家各派各系之遭际不同,对前代思想以及承载此类思想之典籍的态 度不同,因而各家各派各系所传典籍之命运也大不相同。珍视前代典籍者则视若生命, 倍加珍惜,所传典籍则较少窜衍讹脱;反之则甚。一3 儒墨两家在“逸书十六篇一 上体现的应该就是对待前代典籍的态度,是有道理的。 理由二所说引书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墨子引书篇名、文句与今本 尚 书的篇名一致,文句可相i 比对者;另一种情况是墨子引书篇名、文句与今本 尚书的篇名、文句相异,但可相比对者。先看第一种情况。墨子引 仲虺之诰 1 4 郑杰文墨学通史阻 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6 7 有三处:哺 1 、非命上。仲虺之诰日:我闻有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伐之恶, 龚丧厥师此言汤之所以非桀之执有命也” 2 、( 非命中“先王之书仲虺之诰日:我闻于夏,人矫天命, 帝式是恶,用厥师。此语夏王桀之执有命也,汤与仲虺共非之” 3 、非命下“仲虺之诰日:我闻有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 用爽厥师。昔者,桀执有命而行,汤为仲虺之诰以非之靠 布命于下, 帝式是增, 今本 仲虺之诰“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用爽其师,简贤 附势,实繁有徒。一u 副 三处引文略有不同,仅是个别字词的差异,但语意基本相同。与今本相比,会发现“布 命于下刀、“龚丧其师”与“以不命于下圩、“用爽其师 基本相同:“人矫天命刀、“帝 伐之恶刀与“矫诬上天 、“帝用不臧,式商受命刀有意义上的联系。刘起畲于、陈梦家 俱认为今本伸虺之诰剿袭墨子所引 书,但郑氏认为“我闻有夏 、“我闻 于夏 为今本无,这恰恰说明今本没有剿袭 墨子,要不然不会出现文字不合的现象。 如果说“我闻有夏 、“我闻于夏 为今本无,那么。简贤附势,实繁有徒 则又为今 本所有,为什么不强调今本所有而为墨子所无,这样不更有说服力了吗? 没有“我闻 有夏刀或“我闻于夏而变为“夏王有罪一,给人的感觉就是“闻 与“见 的区别,百 闻不如一见,好象对于夏王桀的罪行,仲虺是亲眼目睹,岂不更可信? 这种情况在今本 仲虺之诰中还有,如“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 一句。取乱侮亡,推亡固存刀 语见于左传三处: 1 、左传宣公十二年。仲虺有言日:取乱侮亡”n 3 】 2 、左传襄公十四年“仲虺有言日;亡者侮之,乱者取之,推亡固存,国之 道也【l 朝 3 、左传襄公三十年。仲虺之志云:乱者取之,亡者侮之推亡固存,国 之利也。n 司 “兼弱攻昧一为左传所无,我们知道“兼弱攻昧 所反映的兼并思想不应早于春秋 时期,那么将其移置于夏商之交的背景下,显然和时代不符。“仲虺之诰的作意 是汤代夏后,惟有惭德,立足于德字,突然杀出个兼弱攻昧显的非常不合拍, 当是作伪者所增,无论如何作伪者都不能摆脱其所处的时代的影响。n 6 1 虽然我们不能确 1 5 参看 清 孙诒让墨子间诂 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2 1 6 7 - 1 7 4 ,下文出现皆此版本,不再注明 8 定此处仲虺之诰之语是剿袭 :左传,但从左传到今本仲虺之诰有着明显 的演进过程。郑先生此处的证据只能说今本仲虺之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而不能 证明他的真实性。 再看第二种情况,墨子引 :书篇名、文句与今本尚书的篇名、文句相异, 但可相比对者。 兼爱下:。且不唯禹誓为然,虽汤说亦犹是也汤日;惟予小子履,敢用玄 牡,告于上天后,曰:。今天大旱,朕身有罪,无及万方骨n 铂 论语尧曰篇云:。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筒在 帝心朕躬有罪,元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n 砌 今本( ( 汤诰云:。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 后俾予一人,辑宁尔邦家,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尔有善,朕弗敢蔽罪 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 万方n 岫 何晏论语集解日“墨子引 汤誓,其辞若此刀。三者比较,我们发现墨子 引汤誓与论语尧日引文的相似性程度要大于和汤诰的相似度,且前两者 更接近于先秦原版,黄怀信先生认为“论语尧日当是录孔子讲书之语 。油3 郑氏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这些被不断记录的先王的言辞,在被各家各派整理过 程中导致不同版本,不同内容,不同流传系统的众多的前世帝王诰语、训词一,也就是 说内容是真,只不过篇名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窜乱。姑且认为这种原因合理,可是接下来 出现的问题该做何解释呢? 墨子引文是“今天大旱,即当朕身履,此当为“天早 祈雨所作一,而今本却分明是向天下民人释“革夏命的原因,这样有关文章的主旨就 发生了分歧,哪一个记载可靠呢? 会不会是墨子搞错了? 所幸的是此类的记载同时 见于吕氏春秋顺民篇、国语周语上与尸子绰子篇、荀子大略篇。 吕氏春秋顺民曰:。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 桑林,日: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 鬼神伤民之命” 2 国语周语上日:誓汤誓日: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池1 尸子绰子曰:。汤曰:朕身有罪,无及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脚3 荀子大略篇日:。汤旱而祷曰:政不节欤? ”等口铂 由此可见墨子所引汤誓为“天旱祈雨所作”较可信,而今本 汤诰显然是混 9 淆了文章的主旨,其可靠性不言而喻。 又兼爱中:“昔者武王将事泰山隧,传曰:泰山,有道曾孙周王有事,大事 既获,仁人尚作,以祗商夏,蛮夷丑貉虽有周亲,不若仁人万方有罪,维予人 ( 2 钉 “大事既获,仁人尚作,以祗商夏,蛮夷丑貉 与武成之“予小子既获仁人,敢 祗承上帝,以遏乱略。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相类,郑先生认为两者的相类 说明“伪 古文尚书一的 武成是战国时期的选本。但兼爱中所引并没有标明 篇名,我们不能确定所引的与今本武成语相同,并且刘歆 三统历所引 :武成 无一句与今本武成同,而与逸周书世俘篇相一致,且“逸周书世俘篇 乃古真武成刀嘶1 ,我们认为墨子所引的“大事既获,仁人尚作,以祗商夏,蛮 夷丑貉一是 武成语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今本武成从墨子引文中去寻找根源 就没有说服力。 综合郑先生的第二条理由,不管是同篇文旬的引用,还是异篇文句的引用,对于证 明“伪古文尚书一是战国时期的尚书选本,非常乏力。我们应该比较相信墨 子引文的可靠性,但是如果简单的把。伪 古文尚书一与墨子的 尚书引文 联系起来,其做法对于证明。伪古文尚书 的真实性,是十分牵强的。 墨家有其独有的尚书选本在理由三中得以充分的体现,这是儒墨两家对待古代 典籍的不同态度所致,两家都要选择有利于阐发自家观点的选本,无可非议,但并不是 墨家与儒家没有相同的选本内容,因为墨子起初曾学儒者之业,两家在选择选本上必有 相通的地方,而这相同的内容恰恰是给了人们以辩论的舞台,郑先生的证据并不能很好 的支撑他的观点,理由如下: r 、正如郑先生所言“古文 尚书之逸书十六篇,墨子未见引用,仅 为思孟学派所保存一,这充分体现儒墨两家观点的不同,所对 尚书的选本当然也有 所不同,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家常面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维修印刷机械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器械购销合同书范本
- 中国水暖管件压力容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子楼宇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地下车库买卖合同
- 中国水泵恒压控制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风车风速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办公室租赁合同模板示例
- 2025年大学《养老服务管理-养老服务管理概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美版(2024)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 2025年团校入团培训结业考试题库(考点精练)附答案详解
- 钻井队年度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肿瘤质控中心工作汇报
- 中国铁路百年征程
- 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单元解读讲义)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 气道廓清护理个案
- 公路运输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金融机构2025年反洗钱培训与案例分享
- 输血过敏反应课件
- 中国招投标协会招标采购从业人员招标采购法律法规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