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大框架的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doc_第1页
基于三大框架的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doc_第2页
基于三大框架的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doc_第3页
基于三大框架的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郭双红前言: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潮,计算机、通信技术两大平台在人们生活中发挥了前所唯有的巨大作用,标志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各个图书馆或是一些商业内部,在其运作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书籍、读者的信息和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还书信息。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各环节中信息传递,还要及时地处理因此而产生的数据信息,现各个机构为了自动化管理其内部对图书各种操作信息,为了能够更加高效的满足读者的要求,提高效率,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便随着发展应运而生。(一) 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另一个说法便是数字图书馆后台。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最早起源与20世纪90年代。数字图书馆是“对概念内涵和外延、对事务本质特征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数字图书馆本身就具有很复杂的定义,其研究角度也比较多样化,导致与人们在分析其本质特征时,参照了不同学科的背景,认知角度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一的表达方式。美国在数字图书馆这个领域具有权威性。研究者认为,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其实是探究网络信息系统。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克里斯丁博特曼认为,数字图书馆是用于使用信息技术和建立检索的一批电子资源,可以操作一切数字化数据的检索系统和信息存储的提高与扩展。一般而言,数字图书馆是以操作的数据的形式进入图书馆,并提供与传统图书馆类似却更高效的服务。图书馆中几乎所有的与书籍相关的信息均以数字形式获得。通过网络数据库将这些信息以数字的形式进行存储。由此,那些图书,杂志,期刊,DVD等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电子图书,电子杂志,电子期刊,多媒体资料等等。利用网络技术将图书馆与世界的其他角落连接起来,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共同享受这些资源。(二)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比较传统的图书馆主要以书本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为主,收藏,加工并保存图书。向读者直接提供原始文献。文献的流通形式比较单一,一本书,一份杂志,一种期刊,在信息传输和存储信息所占用的物理空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字图书馆是建立在计算机平台和通信技术平台高速发展的产物,伴随着高超的传输技术和先进的数码存储技术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对文献服务信息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给用户提供最佳的文献信息服务是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最终目的。在其设计和建设中应该以服务用户为主旨,让用户能够快捷方便的在这个平台上自取所需。数字化图书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数字化信息资源利用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传统的各类纸质文献进行加工,并将其以数字的方式存储是数字图书馆的本质特征。2.网络化信息传递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利用超文本链接和互联网将各国的图书馆或者相关机构的数据信息连接在一起,使数字图书馆拥有更丰富的资源、开放与方便、用户量更大。3. 共享化信息资源共享化信息资源也是数字图书馆最显著的特征,虽然与传统图书馆类似,但其共享广泛度和深度是无法与数字图书馆相比拟的。传统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实现无空间、时间限制。4. 知识化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在以往只提供单纯的信息资源上进行了根本性转变。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数字化,现在的图书馆除了文本资源外,还提供图片,声音,影视等多媒体资源,把多次提供信息资源转变为一次提供,是与传统图书馆的根本区别。5. 多元化服务数字图书馆不仅是简单的向用户提供单纯的文献信息,而是为了满足用户的新需求,以高级的形态把知识以集中化的分布式网络平台传播出去。总体来说,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的对象范围广,内容多,手段新颖,速度快。但是传统的图书馆和数字化图书馆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差别,只是数字化图书馆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更上一层楼。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扩展和提升,传统图书馆固有的收藏,存储,查询,分类,传递,共享等模式为后者奠定了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要求,数字化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走向现代的一个过程。(3) 数字图书馆的技术支持数字图书馆的后端是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便于人们查找,浏览,借阅各种文献,也给图书馆的工作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最早的自动化管理是基于客户端与服务器(C/S)结构来开发和设计的。而在现在,大多数的图书馆后台都是用的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它可以远程的获取数据信息。B/S结构系统:利用动态网页开发,加入框架设计的理念,完全石英了网络上管理的需求,是现代自动化系统的首要选择技术,具体的技术可以分为不同的选择,JSP+J2EE,ASP+Framework,PHP+Apache,它们各有各的优缺点,早期的动态网页开发用的是PHP,但随着ASP、JSP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PHP稍稍落后。JSP技术具有较好的跨平台性,再加上J2EE具有十分强大的功能,一般的大型网站都离不开它。ASP开发是比较简单快速的开发技术。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框架也是运用了MVC结构,主要可以分为3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帮助开发人员可以清晰的搭建系统结构,复用性强,维护比较方便。其中用Struts2作为系统的基础,负责MVC的分离,控制业务的跳转。Hibernate框架是对系统的持久层支持,Spring则负责管理Struts2和Hibernate。系统表示层主要是通过JSP页面实现对用户之间的交互,接收用户的请求并传送到响应的业务层,业务层负责处理用户的请求的涉及到的业务逻辑,持久层则依赖于Hibernate 的ORM映射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处理请求的数据并返回结果到表示层。(三)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数字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信息资源中心。随着各种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它的作用是其他学术相关机构无法相提并论的。数字图书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 数字图书馆是共享资源、知识最重要的工具。图书馆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产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变化。各种文献资料都可以进行数字化,然后利用网络把这些资源结合起来以供以他领域充分利用和共享。苦战了知识的流通方式,降低了人们吸收知识的成本,延展了人们胜任工作的能力和范围。推动了市场经济的知识和资源方面,为社会经济创造了重要发展路径。2. 数字图书馆是开发智力资源的主要“工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多数媒介上的信息都不是连续的,它们分散在了各个角落。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广,更全,更快的知识和资源,数字图书馆对用户需求进行了分析处理,把这些信息系统化,有序化,使之变成真正的知识型资源。3. 数字图书管是开展社会教育的支持和保障。现代社会,图书馆担任了更多的教育职能,是持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首先,图书馆是获取知识资源信息的中心,其次也是培养人们信息能力和意识的重要地带。再次图书馆还能在提供知识需求的同时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4. 数字图书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心。因为有了图书馆这一机构,人类的文化遗产保存就多了一条路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感想等得以系统的保存并流传下来,成为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最后不得不说,数字时代并不是意味着数字图书馆就替代了图书馆实体,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便获取到生动丰富的文献资源,传统图书馆占据着的信息中心地位则开始弱化,要否定Internet就是图书馆的替代品。数字图书馆虽然改变了图书馆的运作方式,但是我们却不能扭曲了图书馆是提供知识资源和信息服务的意义。参考文献:1代根兴.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2 彭晓东, 杨新涯.数字图书馆技术与未来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3 (美)阿姆斯(Arms W.Y.).数字图书馆概论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4黄如花.数字图书馆原理与技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3.5余日泰,盛慰农.关于数字图书馆的释义J.图书馆,2000(3).6朱复成.Digital Library含义及有关问题J.图书馆情报工作,2000(3).7李登芳.数字图书馆概念定义之我见J.光明日报,1999-05-07(4).8孙维,温东琰.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变化J.图书馆情报建设,2002(4).9贾中华.关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学理论,2010,(01).10彭渝.基于高等院校图书馆服务计划的数字图书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11熊欣欣.中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学科服务比较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07)12张浩然.基于内容管理的数字化图书馆网站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吉林大学,2007.13Ioannidis Y,Koutrika G.Digital Library Information-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Digital Librari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