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圆锥曲线中的定值、定点及证明问题做真题(2019高考全国卷节选)已知曲线C:y,D为直线y上的动点,过D作C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证明:直线AB过定点证明:设D,A(x1,y1),则x2y1.由于yx,所以切线DA的斜率为x1,故x1.整理得2tx12y110.设B(x2,y2),同理可得2tx22y210.故直线AB的方程为2tx2y10.所以直线AB过定点.明考情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无论是选择题、填空题,还是解答题,只要考查与曲线有关的运动变化,都可能涉及探究定点或定值,因而这类问题考查范围广泛,命题形式新颖定值问题1直接消参求定值:常见定值问题的处理方法:(1)确定一个(或两个)变量为核心变量,其余量均利用条件用核心变量进行表示:(2)将所求表达式用核心变量进行表示(有的甚至就是核心变量),然后进行化简,看能否得到一个常数案例关键步(2017高考全国卷)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yx2mx2与x轴交于A,B两点,点C的坐标为(0,1),当m变化时,解答下列问题:(1)能否出现ACBC的情况?说明理由;(2)证明过A,B,C三点的圆在y轴上截得的弦长为定值(1)略(2)BC的中点坐标为(,),可得BC的中垂线方程为yx2(x).由(1)可得x1x2m,所以AB的中垂线方程为x.联立又xmx220,可得所以过A,B,C三点的圆的圆心坐标为(,),半径r.故圆在y轴上截得的弦长为23,即过A,B,C三点的圆在y轴上截得的弦长为定值3.2从特殊到一般求定值:常见处理技巧:(1)在运算过程中,尽量减少所求表达式中变量的个数,以便于向定值靠拢;(2)巧妙利用变量间的关系,例如点的坐标符合曲线方程等,尽量做到整体代入,简化运算案例关键步(2015高考四川卷)如图,椭圆E:1(ab0)的离心率是,点P(0,1)在短轴CD上,且1.(1)求椭圆E的方程;(2)设O为坐标原点,过点P的动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是否存在常数,使得为定值?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略(2)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AB即为直线CD.此时,213.关键1:分类讨论,证明当AB的斜率不存在时为定值当直线AB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1,A,B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联立得(2k21)x24kx20.其判别式(4k)28(2k21)0,所以x1x2,x1x2.关键2:当直线AB的斜率存在时,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用参数从而x1x2y1y2x1x2(y11)(y21)(1)(1k2)x1x2k(x1x2)12.所以,当1时,23.关键3:构造关于k,的表达式,得到当1时的值此时,3为定值故存在常数1,使得为定值3.典型例题 (2019贵阳市第一学期检测)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M为短轴的上端点,0,过F2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椭圆C于A,B两点,且|AB|.(1)求椭圆C的方程;(2)设经过点(2,1)且不经过点M的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G,H两点若k1,k2分别是直线MG,MH的斜率,证明:k1k2为定值【解】(1)由0,得bc,因为过F2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椭圆C于A,B两点,且|AB|,所以,.故椭圆C的方程为y21.(2)证明:由椭圆C的方程y21与点(2,1),设直线l的方程为y1k(x2),即ykx2k1,将ykx2k1代入y21中,得(12k2)x24k(2k1)x8k28k0,由题意知16k(k2)0,得2kb0),四点P1(1,1),P2(0,1),P3(1,),P4(1,)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上(1)求C的方程;(2)设直线l不经过P2点且与C相交于A,B两点,若直线P2A与直线P2B的斜率的和为1,证明:l过定点(1)略(2)设直线P2A与直线P2B的斜率分别为k1,k2.如果l与x轴垂直,设l:xt,由题设知t0,且|t|0,设A(x1,y1),B(x2,y2),则x1x2,x1x2.而k1k2.由题设k1k21,故(2k1)x1x2(m1)(x1x2)0,即(2k1)(m1)0,解得k.关键2:设出直线l的方程并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y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及条件找到直线l中两个参数的关系当且仅当m1时,0,于是l:yxm,即y1(x2),所以l过定点(2,1)关键3:将k与m的关系再回代变形,得到直线过定点典型例题 (2019安徽省考试试题)已知椭圆C:1(ab0)的上顶点为P,右顶点为Q,直线PQ与圆x2y2相切于点M.(1)求椭圆C的方程;(2)若不经过点P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且0,求证:直线l过定点【解】(1)由已知得直线OM(O为坐标原点)的斜率kOM2,则直线PQ的斜率kPQ,所以直线PQ的方程为y(x),即x2y2.可求得P(0,1),Q(2,0),故a2,b1,故椭圆C的方程为y21.(2)证明: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显然不满足条件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l的方程为ykxn(n1),联立,消去y整理得(4k21)x28knx4(n21)0,(8kn)244(4k21)(n21)16(4k21n2)0,得4k21n2.设A(x1,y1),B(x2,y2),则x1x2,x1x2.由0,得(x1,y11)(x2,y21)0,又y1kx1n,y2kx2n,所以(k21)x1x2k(n1)(x1x2)(n1)20,由得n1(舍),或n,满足.此时l的方程为ykx,故直线l过定点.圆锥曲线中定点问题的两种解法(1)引进参数法:引进动点的坐标或动线中系数为参数表示变化的量,再研究变化的量与参数何时没有关系,找到定点(2)特殊到一般法:根据动点或动线的特殊情况探索出定点,再证明该定点与变量无关提醒(1)直线过定点,常令参数的系数等于0即可如直线ykxb,若b为常量,则直线恒过点(0,b);若为常量,则直线恒过点. (2)一般曲线过定点,把曲线方程变为f1(x,y)f2(x,y)0(为参数)解方程组即得定点坐标对点训练(2019开封市定位考试)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上顶点为M,MF1F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其面积为1.(1)求椭圆C的方程;(2)过点M分别作直线MA,MB交椭圆C于A,B两点,设这两条直线的斜率分别为k1,k2,且k1k22,证明:直线AB过定点解:(1)由题意得a21,所以a,又bc,a2b2c2,所以b1,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y21.(2)由(1)得M(0,1)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设A(x0,y0),则B(x0,y0),由k1k22得2,得x01,此时直线AB的方程为x1;当直线AB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m(m1),A(x1,y1),B(x2,y2)由,可得(12k2)x24kmx2m220,则8(2k2m21)0,x1x2,x1x2.由k1k22,得2,即2,(22k)x1x2(m1)(x1x2),(22k)(2m22)(m1)(4km),由m1,得(1k)(m1)km,所以mk1,即ykxmkxk1k(x1)1,故直线AB过定点(1,1),经检验,当k0或k0,x20.由得ky22y4k0,可知y1y2,y1y24.关键2:当斜率存在时,设出直线方程,并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直线BM,BN的斜率之和为kBMkBN.将x12,x22及y1y2,y1y2的表达式代入式分子,可得x2y1x1y22(y1y2)0,所以kBMkBN0,可知BM,BN的倾斜角互补,所以ABMABN.综上,ABMABN.(2018高考全国卷)已知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C:1交于A,B两点,线段AB的中点为M(1,m)(m0)(1)证明:k;(2)设F为C的右焦点,P为C上一点,且0,证明:2|.(1)设A(x1,y1),B(x2,y2),则1,1.两式相减,并由k得k0.由题设知1,m,于是k.由题设得0m,故k.(2)由题意得F(1,0)设P(x3,y3),则(x31,y3)(x11,y1)(x21,y2)(0,0)由(1)及题设得x33(x1x2)1,y3(y1y2)2mb0)的离心率为,右焦点为F,以原点O为圆心,椭圆C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xy0相切(1)求椭圆C的方程;(2)如图,过定点P(2,0)的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连接AF并延长交椭圆C于点M,求证:PFMPFB.【解】(1)依题意可设圆O的方程为x2y2b2,因为圆O与直线xy0相切,所以b1,所以a2c21,又,所以a,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y21.(2)证明:依题意可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l的方程为yk(x2)由得(12k2)x28k2x8k220,因为l与椭圆有两个交点,所以0,即2k21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点F1的直线交椭圆E于A,B两点若椭圆E的离心率为,ABF2的周长为4.(1)求椭圆E的方程;(2)设不经过椭圆的中心而平行于弦AB的直线交椭圆E于点C,D,设弦AB,CD的中点分别为M,N,证明:O,M,N三点共线解:(1)由题意知,4a4,a.又e,所以c,b,所以椭圆E的方程为1.(2)证明:当直线AB,CD的斜率不存在时,由椭圆的对称性知,中点M,N在x轴上,O,M,N三点共线;当直线AB,CD斜率存在时,设其斜率为k,且设A(x1,y1),B(x2,y2),M(x0,y0),则,两式相减,得0,所以,所以,即kkOM,所以kOM.同理可得kON,所以kOMkON,所以O,M,N三点共线1(2019贵阳市第一学期监测)已知圆M:x2(y2)21,直线l:y1,动圆P与圆M相外切,且与直线l相切,设动圆圆心P的轨迹为E.(1)求E的方程;(2)若点A,B是E上的两个动点,O为坐标原点,且16,求证:直线AB恒过定点解:(1)由题意动圆P与直线l:y1相切,且与定圆M:x2(y2)21外切,所以动点P到圆M的圆心M(0,2)的距离与到直线y2的距离相等,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P的轨迹是以M(0,2)为焦点,直线y2为准线的抛物线故所求P的轨迹E的方程为x28y.(2)证明:设直线AB:ykxb,A(x1,y1),B(x2,y2),将直线AB的方程代入x28y中得x28kx8b0,所以x1x28k,x1x28b,又x1x2y1y2x1x28bb216,所以b4,所以直线AB恒过定点(0,4)2(2019江西七校第一次联考)已知椭圆C:1(ab0)经过点M,其离心率为,设直线l:ykxm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1)求椭圆C的方程;(2)已知直线l与圆x2y2相切,求证:OAOB(O为坐标原点)解:(1)因为e,a2b2c2,所以a22b2,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因为在椭圆上,所以1,b21,a22,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y21.(2)证明:因为直线l与圆x2y2相切,所以,即3m22k220,由,得(12k2)x24kmx2m220,16k2m24(12k2)(2m22)0.设A(x1,y1),B(x2,y2),则x1x2,x1x2,所以y1y2(kx1m)(kx2m)k2x1x2km(x1x2)m2,所以x1x2y1y20,所以OAOB.3(2019长沙市统一模拟考试)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A为椭圆C上一点,AF2F1F2,且|AF2|.(1)求椭圆C的方程;(2)设椭圆C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A2,过A1,A2分别作x轴的垂线l1,l2,椭圆C的一条切线l:ykxm与l1,l2分别交于M,N两点,求证:MF1N为定值解:(1)由AF2F1F2,|AF2|,得.又e,a2b2c2,所以a29,b28,故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2)证明:由题意可知,l1的方程为x3,l2的方程为x3.直线l分别与直线l1,l2的方程联立得M(3,3km),N(3,3km),所以(2,3km),(4,3km),所以8m29k2.联立,得(9k28)x218kmx9m2720.因为直线l与椭圆C相切,所以(18km)24(9k28)(9m272)0,化简得m29k28.所以8m29k20,所以,故MF1N为定值.4(2019高考北京卷)已知椭圆C:1的右焦点为(1,0),且经过点A(0,1)(1)求椭圆C的方程;(2)设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城口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精练)
- 2023年锡林郭勒盟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3年绍兴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4年南宁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3年苗栗县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4年咸阳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2024年内蒙古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3年白城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2026学年四川省阆中中学物理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定远二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烹饪概论》(第二版)课件:项目5 烹饪工作者-饮食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 安居育才小升初数学试卷
- 外科学-外科感染
- 幼儿园飞机知识科普
- 《眼眶解剖》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婚恋市场婚介服务合作协议模板3篇
- 2025年企业用工模式变革中的劳务派遣
- 农业银行的合规管理与风险防范策略
- PLC应用技术项目教程课件:旋转供料台控制系统设计
- 管道直饮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部分学校八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