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晨背关键语句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理解教材新知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知识点三 1 概括法记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 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 2 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 即 牵一发而动全身 3 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2 歌诀法记忆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地理环境各圈层 能量交换和输送 海洋输热驱大气 大气动能洋流行 大气水圈势能传 气压作用海平面 物质运动圈层间 光合 作用 呼吸 作用 最体现 吸 二氧化 碳 放氧造有机 物 矿质 水分也迁移 吸收 传递再分解 物质循环化春泥 1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包括a b岩石圈 c d e土壤圈 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2 整体性的表现 1 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与其他要素和 2 某一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的改变 3 某一要素的变化 不仅影响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 还会对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整体 当地 其他地区 教材p70图3 4该图体现了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 小尺度范围的自然要素有哪些 提示 大气 水文 生物 土壤 地形 地貌 等 2 怎样理解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 提示 小尺度范围是指局部地区 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可用图1加以说明 选取生物要素中的植物 它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关系如图2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应抓住其内涵和表现两方面的内容 所谓内涵即其本质 它是地理环境各要素 大气 水 岩石 地貌 生物和土壤等 通过四大循环 彼此间进行不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其表现在三方面 1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 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如南方低山丘陵区 2 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即 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滥伐森林会引起整个生态环境的失调 3 某一要素的变化 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 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在河流上 中游地区砍伐森林 导致水土流失 同时也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1 下图是 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 这种植物高度不足50cm 但根系却在2m以上 据此回答 1 2 题 1 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以下景观最有可能位于该地区的是 2 该典型植被景观突出反映了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植被茂密b 能源紧缺c 水土流失d 干旱解析 根据该植物矮小但根系十分发达的特点 可知这是在干旱环境中生长的植物 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 干旱地区风能资源丰富 可能会出现风力发电装置 答案 1 b 2 d 1 成土母质与土壤 1 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和植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 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和化学组成 2 气候与土壤 1 直接影响 通过土壤与之间不断进行的和交换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状况和土壤中物理 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物质基础 矿物 物理性状 大气 水分 热量 水热 2 间接影响 气候通过影响岩石过程 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的活动等 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3 生物与土壤 1 土壤的来源 2 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因素 3 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风化 外力 微生物 有机物质 最活跃 土壤肥力 4 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 能量的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5 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 再分配 成土因素 教材p72图3 6该图主旨是体现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 土壤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 镜子 其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1 土壤的组成物质分别来自哪个圈层 提示 土壤的四个组成部分正好与四个圈层一一对应 矿物质来自岩石圈的风化 有机质来自生物圈中生物体的积累和转化 水分和空气分别是水圈和大气圈的组成部分 可见 土壤是自然地理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2 图示反映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提示 土壤与其他各要素是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 如下表 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 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 镜子 从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可以看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 成土母质与土壤 2 气候与土壤 3 生物与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生物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4 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 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5 人类活动与土壤 图示法记忆各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形成的关系 2 右图为 土壤与成土母质 气候 生物关系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填写图中数码 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 表示绿色植物的 作用 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 2 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和 来实现的 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 其主要原因是 3 简答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解析 第 1 题 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第 2 题 气候是通过气温和降水对土壤的形成产生作用的 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主要从纬度高 气温低 有机质分解少的角度来分析 第 3 题 成土母质的作用可从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来源 以及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等方面来分析 而生物作用可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 1 光合矿物质 2 气温降水气温低 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 使有机质积累起来 3 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1 整体性的意义合理利用 修复生态系统和改善 2 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依据 自然资源 环境质量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原因及措施分析 3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将合适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内 每项限用一次 a 土地肥力下降b 洪水灾害增多c 河道淤塞加快d 水土流失加剧 2 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 一种资源的变化 将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 图中内容表明 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危及 资源和 资源 解析 植被破坏引发的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会引起区域内气候 水文等其他要素的改变 进而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形成恶性循环 答案 1 d b c a 2 整体水土地 例1 2011 福建高考 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 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 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 500mm 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 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 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 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解析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揭示了构成环境的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的 故某一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各要素的变化 答案 径流量减小 地下水位下降 海水倒灌 土壤盐碱化加剧 水质变差 来水来沙的减少 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 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 海水入侵 海岸线侵蚀加剧 湿地减少 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 蒸发旺盛 气候更加干旱 大陆性增强 荒漠化加剧 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整体性的功能体现及警示意义 1 功能体现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会产生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 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2 警示意义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 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思路 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 一发 是哪一要素 进而逐一分析这 一发 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 最终导致 全身 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例2 下图为 局部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 1 2 题 1 图中a b c d e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分别是 a 地形生物大气水文土壤b 土壤生物大气水文地形c 土壤地形水文大气生物d 生物地形大气水文土壤 2 如果b遭到大量破坏 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河流含沙量增大 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栖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