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翻译(财政部会计司 100820)目标1. 本准则的目的是规范持有以备出售资产的会计处理 ,以及终止经营的列报和披露 。特别是 , 本准则要求 :(1) 满足划分为持有以备出售标准的资产应按照账面金 额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余额孰低计量 , 并且停止 对这些资产计提折旧 ;(2) 满足划分为持有以备出售标准的资产应在资产负债 表中单独列示 , 终止经营的成果应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 。范围2. 本准则中的分类和列报要求适用于主体所有已确认的非流动资产和所有处置组 。本准则中的计量要求适用于除第 5 段所列资产以外的所有已确认的非流动资产和处置组 (如第 4 段所述) , 第 5 段中所列资产仍应按照相应所指出的 准则计量 。3. 根据 国 际 会 计 准 则 第 1 号 财 务 报 表 的 列 报 (2003 年修订) 划归为非流动类的资产只有在满足了本准则 有关划分为持有以备出售的标准时才能重新划归为流动资 产 。仅为了 再 售 而 取 得 的 通 常 被 划 归 为 非 流 动 类 的 资 产 , 如果不符合本准则有关划分为持有以备出售的标准 , 不应 作为流动资产 。1. 投入必要的资源 , 先行发展法务会计教育 。法务会计教育可以同时从学历教育与职业继续教育两个方向入手 。就学历教育而言 , 我们一方面可以面向在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开设调查与法务会计的选修课 , 重点讲述欺诈调查的技术与方法 、证 据规则 、诉讼支持的要领以及犯罪学方面的知识 。另一方面 , 我们也可以面向在校的法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有关会计与审计方 面的课程 。我国目前会计学与法学专业都属热门专业 , 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 , 从这些大学生中培养法务会计人才是快捷有效 的途径 。当然 , 在条件成熟之后 , 我们完全应该有法务会计方向的硕士 、博士的培养 。就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而言 , 我们应 该主要面向注册会计师 、审计师 、律师 、法官 、检查官等在职人员进行法务会计的培训 。培训的内容应紧密围绕经济犯罪以 及白领犯罪的调查方法与技术 , 诉讼支持与损失计量等方面的内容展开 。2. 在中国会计学会设立法务会计专业委员会 , 加大法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对法务会计的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应该 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 法务会计的学科特征与定位 ; 法务会计的原则 、职能 、任务与内容体系 ; 职务欺诈的调查研究 ; 白领 犯罪问题研究 ; 欺诈的发现与预防 ; 欺诈的成本计量与风险管理 ; 计算机财务欺诈问题的研究 ; 诉讼支持的内容与程序 ; 专家证人制度的研究 ; 专家证人的资格与选择等 。3. 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设立注册法务会计师专业委员会 。建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比照加拿大 cica 的做法 , 在协 会内设立注册法务会计师专业委员会 , 并设立 “中国注册法务会计师”认证制度 , 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资深注册会计师 在参加专门强化培训后通过考试取得 “中国注册法务会计师”的资格 。同时要鼓励并帮助会计师事务所或律师事务所拓展 服务领域 , 对外提供欺诈调查与法务会计服务 。4. 建议中国证监会在必要的时候考虑要求上市公司接受定期的法务会计特别审计 , 以法务会计的视角审视公司内部 控制制度 , 积极预防与打击公司内部欺诈与舞弊的发生 , 切实维护股东的利益 。92会计研究 200417所需期间的延长并不能阻碍将该资产 ( 或处置组) 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 。满足附录 b 中的标准时即为该种情况 。10. 出售包括以一项非流动资 产 换 取 另 一 项 非 流 动 资 产 , 前提是该交换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 16 号 不动产 、 厂场和设备具有商业实质 。11. 主体购入一项专门用于继后处置的非流动资产 ( 或 处置组) , 只有在 能 够 满 足 第 8 段 规 定 的 一 年 之 内 的 条 件 (包括第 9 段允许的例外情况) , 并且很可能将在购买后的短 期内 (通常为 3 个月) 能够满足原在购买日尚不能满足的第7 段和第 8 段中规定的其他标准 , 则在购买日即应将该项非 流动资产 (或处置组) 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 。12. 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才满足第 7 段和第 8 段规定 标准的 , 主体不应在其报出的财务报表中将该项非流动资 产 (或处置组) 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 。但是 , 如果在资产 负债表日 后 至 财 务 报 表 批 准 报 出 日 之 间 符 合 上 述 标 准 的 , 主体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第 41 段 (1) 、 (2) 和 (4) 所规定 的信息 。拟放弃的非流动资产13. 主体不应将拟放弃的非流动资产 (或处置组) 划归 为持有以备出售 , 理由是其账面价值将主要通过继续使用 得以收回 。但是 , 如果拟放弃的处置组符合第 32 段 (1) (3) 的标准 , 则主体应在其停止使用之日按照第 33 段和第34 段的有关规定作为终止经营列报该处置组的成果和现金 流量 。拟放弃的非流 动 资 产 ( 或 处 置 组) 包 括 将 使 用 至 其 经济寿命结束时的非流动资产 ( 或处置组) , 以及将关闭而 非出售的非流动资产 (或处置组) 。14. 主体不应将暂时停用的非流动资产视同放弃进行会 计处理 。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的非流动资产 (或处置组) 的计量 非流动资产 (或处置组) 的计量15. 对于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的非流动资产 ( 或处置 组) , 主体应按其账面金额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余 额孰低计量 。16. 如果一项新购入的资产 (或处置组) 满足划分为持 有以备出售的标准 ( 参见第 11 段) , 那么根据第 15 段的规 定在其初始确认时按其假设不作此划分的账面金额 ( 例如 , 成本) 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余额孰低计量 。因此 , 如果该项资 产 ( 或 处 置 组 ) 作 为 企 业 合 并 的 一 部 分 取 得 , 即应按其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余额计量 。17. 如果出售预计会超过一年发生 , 主体应按现值计量 出售费用 。因时间推移而导致出售费用现值的增加应作为 融资成本在损益中反映 。934. 有时 , 主体会在一项单独的交易中一并处置一组资产及与其直接相关的一些负债 。这种处置组可能是一组现 金产出单元 , 一个现金产出单元或某个现金产出单元的一 部分 。该处置组可能 包 括 主 体 的 任 何 资 产 和 负 债 , 包 括 流 动资产 、流动负债以及第 5 段中所列的被排除在本准则计量 要求之外的资产 。如果属于本准则计量要求范围内的非流 动资产是某处置组的一部分 , 则本准则的计量要求适用于 整个处置组 , 因此该处置组应按其账面金额与公允价值减 去出售费用后的余额孰低计量 。关于处置组中单项资产和 负债的计量要求 , 在第 18 、19 和 23 段予以规范 。5. 本准则有关计量的规定不适用于下列资产 ( 无论是 作为单项资产或是某处置组的一部分) , 这些资产由所列准 则予以规范 :(1)税) ; (2)递延所得税资产(国际会计准则第 12 号 所得雇员福利形成的资产 (国际会计准则第 19 号 雇员福利) ;(3) 包括在国际会计准则第 39 号 金融工具 :认和计量范围内的金融资产 ;确(4) 按 照 国 际 会 计 准 则 第 40 号 投 资 性 房 地 产 中的公允价值模型进行处理的非流动资产 ;(5)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 41 号 农业的规定按照 公允价值减去预计至销售将发生的费用计量的非流动资产 ;(6)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4 号 保险合同中定义 的保险合同下的合同权利 。将非流动资产 (或处置组) 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6. 如果一项非流动资产 ( 或处置组) 的账面金额将主 要通过出售而不是继续使用得以收回 , 主体应将该非流动 资产 (或处置组) 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 。7. 为此 , 资产 (或处置组)必须在其当前状态下仅根据类似资产 ( 或处置组) 的正常和惯用销售条款即可直接出售 , 并且出售应当很可能发生 。8. 所谓很可能出售 , 适当的管理层必须着手于计划出 售资产 (或处置组) , 为寻找买主和完成此出售计划的积极 行动业已展开 。而且 , 该资产 ( 或处置组) 必须以符合其 当前公允价值的合 理 价 格 积 极 地 出 售 。另 外 , 此 出 售 自 划 分之日起预计一年内应能够符合完全出售的确认条件 ( 除 第 9 段允许的例外情况) , 并且完成此出售计划所需的行动 表明不可能对出售计划做出重大修改或予以撤销 。9. 有些事项或情况可能会使完成出售的期间超过一年 。 如果导致延期的事项或情况超出了主体的控制范围 , 并且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主体仍坚持其出售计划 , 那么完成出售会计研究 20041718. 资产 (或处置 组) 最 初 被 划 归 为 持 有 以 备 出 售 之前 , 应按照适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计量资产 ( 或 处置组中的所有资产和负债) 的账面金额 。19. 随后对处置组重新计量时 , 对于不属于本准则计量 要求范围内的但包括在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的处置组中的 资产和负债 , 在对该处置组按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 余额进行重新计量之前 , 应对该部分资产和负债按照适用 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予以重新计量 。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转回20. 主体对于任何初始或继后将资产 (或处置组) 减记 至其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过程中的减记金额 , 应确认减 值损失 , 但仅限于按照第 19 段的规定未确认的部分 。21. 主体对于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余额的继 后增加 , 应确认产生 的 利 得 , 但 不 得 超 过 按 照 本 准 则 或 原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 36 号 资产减值的规定确认的 累计减值损失 。22. 主体对于处置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余额的 继后增加 , 应确认产生的利得 :(1) 仅限于按照第 19 段的规定尚未确认的部分 ;(2) 但不得超过按照本准则或原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36 号 资产减值的规定对属于本准则计量要求范围内 的非流动资产所确认的累计减值损失 。23. 对处置组确 认 的 减 值 损 失 ( 或 继 后 利 得) 应 减 少 (或增加) 该组中包括在本准则计量要求范围内的非流动资 产的账面金额 , 分摊顺序参照 国际会计准则第 36 号 (或停止 划 归 为 持 有 以 备 出 售 的 处 置 组 中 的 非 流 动 资 产 ) ,应按下列两项金额孰低计量 :(1) 该资产 (或处置组) 被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之前的 账面金额 , 按照其假设没有被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的情况 下原应确认的折旧 、摊销或重估价进行调整后的金额 ;(2) 继后决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可收回金额 。28. 对于停止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的非流动资产 , 主体 应将对其账面金额所作的任何必要的调整额包括在不再满 足第 7 段至 9 段有关标准的期间的持续经营收益中 。该调整 额应与根据第 37 段规定确认的利得或损失在利润表中的同 一项目下列示 。29. 如果主体将某一单项资产或负债自被划归为持有以 备出售的处置组中排除出去 , 只要该处置组满足第 7 段至 9 段的标准 , 该待售处置组中的剩余资产和负债仍应作为一 个组进行计量 。否则 , 该 组 中 单 个 符 合 划 分 为 持 有 以 备 出 售标准的剩余非流动资产 , 应按其账面金额与公允价值减 去出售费用后的余额孰低分别计量 。任何不符合标准的非 流动资产应根据第 26 段的规定停止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 。列报和披露30. 主体应列示和披露有关信息以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 评价终止经营以及处置非流动资产 (或处置组) 的财务影响 。列报终止经营31. 主体的组成部分包括从经营和财务报告目的 , 能够 与主体的其他部分明确区别开来的经营和现金流量 。换句 话说 , 主体的组成部分在持有使用时可能是一个现金产出 单元或一组现金产出单元 。32. 终止经营是指已被处置或被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的 主体的组成部分 , 并且该组成部分 :(1) 代表一个独立的主要业务或一个主要经营地区 ;(2) 从属于一项单一的拟对一个独立的主要业务或一个 主要经营地区进行处置的计划 , 或者资产减值 (2004 年修订)段中的规定 。第 104 段 (1)和 (2) 以及第 12224. 至非流动资产 (或处置组) 出售日尚未确认的损益应于终止确认之日确认 。有关终止确认的要求详见 :(1) 国际会计准则第 16 号 不动产 、厂场和设备(2003 年修订) 的第 67 段至 72 段 ;(2) 国际会计准则第 38 号 无形资产 (2004 年修 订) 的第 112117 段 。25. 主体对于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的非流动资产或作为 被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的处置组一部分的非流动资产 , 不 应计提折旧 (或摊销) 。对归属于被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的 处置组中的负债的利息和其他费用应继续予以确认 。出售计划的变化26. 如果一项资产 (或处置组) 已被划归为持有以备出 售 , 但后来不再满足第 7 段至 9 段的标准 , 主体应停止将其 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 。27. 主体对于停止划归为持有 以 备 出 售 的 非 流 动 资 产94(3)33. (1)是仅仅为了再售而收购的子公司 。主体应披露 :在利润表中列示下列金额的合计数 :终止经营的税后损益 ;按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余额计量时所确认的 税后利得或损失 , 或者对构成终止经营的资产或处置组进 行处置时所确认的税后利得或损失 。(2) 对该合计数的分析 :终止经营的收入 、费用和税前损益 ;国际会 计 准 则 第 12 号 所 得 税 第 81 段 ( 8)要求的相关所得税费用 ;会计研究 200417按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余额计量时所确认的利得或损失 , 或者对构成终止经营的资产或处置组进行处 置时所确认的利得或损失 ;资产和负债不能相互抵消而仅以一个数字列示 。被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的资产和负债的主要类别应在资产负债表中或在 报表附注中予以单独反映 , 除了第 39 段所允许的情况 。主体 应单独反映直接在权益中确认的与被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的 非流动资产 (或处置组) 相关的累计收入或费用 。39. 如果处置组是新取得的子公司 , 并且在购入时即满 足划分为持有以备出售的标准 (参见第 11 段) , 则不要求披 露其资产和负债的主要类别 。40. 以前期间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被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 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中的资产和负债的金额 , 不应进行 重新分类或重新表述以反映最近期间资产负债表的分类 。附加披露41. 主体应在非流动资产 (或处置组) 被划归为持有以 备出售或被出售期间的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下信息 :国际会 计 准 则 第 12 号 所 得 税 第 81 段要求的相关所得税费用 。( 8)上述分析 可 在 报 表 附 注 中 披 露 也 可 在 利 润 表 中 列 示 。如果在利润表中列 示 , 应 放 在 与 终 止 经 营 有 关 的 部 分 , 也 就是说必须与持续 经 营 分 开 。对 于 因 在 购 入 时 , 满 足 划 分 为持有以备出售标准的新取得的子公司构成的处置组 ( 参 见第 11 段) , 不要求进行上述分析 。(3) 可归属于终止经营的经营活动 、投资活动和筹资活 动的净现金流量 。这既可以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也可在财务 报表中列示 。对于因 在 购 入 时 , 满 足 划 分 为 持 有 以 备 出 售 标准的新取得的子公司构成的处置组 (参见第 11 段) , 不要 求列报此信息 。34. 财务报表中列报的以前各期的比较信息 , 应按照第33 段的规定进行重述 , 从而使得信息披露反映的是截至最 近期间资产负债表日的所有终止经营 。35. 主体应在终止经营部分单独列报当期对与以前期间 终止经营的处置直接相关并已在终止经营中予以列报的金 额所进行的调整 。同 时 应 披 露 有 关 调 整 的 性 质 和 金 额 。可 能产生这种调整的情形有 :(1) 消除了由处置交易条款所产生的不确定性 , 比如 ,与买主消除了购买价格调整和赔偿问题 ;(2) 消除了处置前由该组成部分的经营所产生的与其直 接相关的不确定性 , 比 如 , 卖 方 保 留 的 环 保 义 务 或 产 品 质 量保证义务 ;(3) 清偿了雇员福利计划义务 , 假定该清偿与处置交易 直接相关 。36. 如果主体停止将某组成部分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 , 原先按照第 33 段至 35 段规定以终止经营列报的有关该组成 部分的经营成果 , 应 作 重 新 分 类 , 并 包 括 在 各 列 报 期 间 的 持续经营损益中 。同时 , 应说明以前期间的金额已被重述 。与持续经营有关的利得或损失37. 主体对于不符合终止经营定义但被划归为持有以备 出售的非流动资产 ( 或处置组) 的重新计量所产生的利得 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高一上生物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3年荣昌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4年云浮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
- 安徽省泗县三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北京市一七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昆明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南名师联盟高二上化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济南市济南第一中学生物高一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2023年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小青蛙找老婆
- 每个人的经济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 基层卫勤保障中的相关问题及对策探析
- 细节决定成败(优秀班会课件)
- GB/T 8350-2008输送链、附件和链轮
- 员工食堂应急预案-食堂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
- 产品结构设计-产品造型设计
- 经方论治冠心病(一)课件
- 宏观经济学-期中报告彩印
- 单词辨音技巧与练习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课件最全ppt整本书教学教程最新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