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模拟试卷及答案分类完美打印版.doc_第1页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模拟试卷及答案分类完美打印版.doc_第2页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模拟试卷及答案分类完美打印版.doc_第3页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模拟试卷及答案分类完美打印版.doc_第4页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模拟试卷及答案分类完美打印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喉最狭窄处位于:a喉入口 b喉室 c声门裂 d声门下区 e声门上区2喉痹的病位主要在:a喉粘膜b咽粘膜 c悬雍垂 d喉核 e会厌3鼓膜望诊时,应注意到光锥位于鼓膜的:a前下方 b后下方 c前上方 d后上方 e中央4耳疖多发生于:a耳廓 b耳屏 c耳周 d外耳道 e鼓膜5耳胀患者,若鼻涕较多时以下哪项治疗是不适宜的:a滴鼻 b鼓膜按摩 c咽鼓管吹张 d穴位磁疗 e超短波理疗6耳内流脓量多,黄稠或带红色,全身可见发热,口苦咽干,辨证应首先考虑:a风热外侵 b肝胆火盛 c脾虚湿困 d肾元亏损 e阴虚火旺7耳后附骨痈最主要的特征是:a发热 b耳痛 c耳内流脓 d鼓膜穿孔 e耳后完骨部红肿疼痛或溃破流脓8鼻疔最突出的症状是:a鼻痛 b鼻塞 c流涕 d鼻痒 e鼻衄9对外鼻损伤24小时以内的瘀肿疼痛的处理最恰当的是:a冷敷 b热敷 c湿热敷 d玉露膏外敷 e红花油外搽10青少年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a鼻中隔中上部 b鼻中隔后上部 c鼻中隔前下部 d下鼻甲前端e中鼻甲前端11患者,男,30岁。经常鼻塞2年,呈间歇性和交替性,安静时加重,检查见双下鼻甲肿胀,中鼻道及嗅裂未见分泌物潴留。该病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伤风鼻塞 b鼻窒 c鼻鼽 d鼻渊 e鼻息肉12喉关痈最主要特征是:a一侧腭舌弓前上方红肿隆起 b会厌红肿如球状 c咽后壁红肿隆起 d喉核红肿有脓点 e一侧颈部及颌下红肿13声带小结多发生于:a.一侧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 b.一侧声带的后1/3处 c.双侧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 d双侧声带的后1/3 处 e双侧声带的前1/3处14急喉风最主要的特征是: a吸气性呼吸困难 b咽喉红肿疼痛 c语言难出 d痰涎壅盛 e汤水难下15最早描述梅核气症状特点的是:a内经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 d诸病源候论 e景岳全书 16鼻咽癌的好发部位是:a咽隐窝 b咽后壁 c鼻咽底壁 d后鼻孔 e破裂孔 17喉菌的病变部位是:a鼻咽部b口咽部c喉咽部 d喉部 e食道上段18检查成人鼓膜时,为使外耳道变直以利于观察,牵拉耳廓的方向最好是:a前上方 b前下方 c后上方 d后下方 e外上方19上颌窦穿刺的最佳进针部位在:a下鼻道后外侧壁 b下鼻道前外侧壁 c中鼻道前外侧壁 d中鼻道后外侧壁 e上鼻道前外侧壁20检查口咽部时,用压舌板轻压病人舌部的最适宜位置是:a舌前1/3 b舌前2/3 c舌前1/2 d舌前3/4 e舌前3/5(二)b型题(每题1分,共10分)a肺胃热盛 b风热犯肺 c肺脾气虚 d肺肾阴虚 e气滞血瘀痰凝21声嘶日久,语音低微,讲话费力,气短乏力,声带松弛,闭合欠佳。诊断为喉喑,辨证首先考虑:22声嘶日久,咽喉干涩微痛,咽痒干咳,痰粘少,午后尤甚,声带微红肿。诊断为喉喑,辨证首先考虑:a喉关 b会厌 c喉底 d喉核 e颌下23里喉痈发生于:24喉关痈发生于:25会厌痈发生于:a一度呼吸困难 b二度呼吸困难 c三度呼吸困难 d四度呼吸困难 e五度呼吸困难26患儿,男,3岁。患感冒已3天,声哑发热,昨夜开始哭闹时出现喉鸣及鼻翼煽动,吸气时天突、缺盆、肋间处凹陷,此时属于:27患者,男,40岁。咽痛伴吞咽时疼痛加剧,半小时前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喉鸣较响,继而烦躁,自汗,吸气时天突、缺盆、肋间处凹陷,此时属于:a气导下降,骨导正常 b骨导下降,气导正常 c气骨导均下降,但骨导下降更明显 d气骨导均下降,但气导下降更明显 e气骨导一致性下降28感音神经性聋的纯音听力曲线表现为:29传导性聋的纯音听力曲线表现为:30混合性聋的纯音听力曲线表现为:(三)x型题(每题1分,共10分)31. 有关鼻与脏腑的关系,正确的论述是:a肺主鼻,鼻为肺之窍,又为肺之官 b鼻准属脾土 c心主神明,又主嗅,鼻主嗅觉的功能是在心的主宰之下 d胆通过经络与鼻相联系 e鼻之山根部属肾32常出现鼻塞症状的鼻病有:a鼻窒 b鼻渊 c鼻疔 d鼻鼽 e鼻槁33咽喉病的常用外治法包括:a吹药法 b含漱法 c噙化法 d涂敷法 e清创缝合34. 治面瘫的常用方牵正散的药物组成有:a地龙 b白附子 c全蝎 d蜈蚣 e僵蚕35. 伤风鼻塞与鼻窒的主要鉴别点为:a鼻塞轻重 b下鼻甲形色 c有无表证 d病程长短 e涕的性状 36. 乳蛾急发者常见阳性体征有:a喉核红肿 b喉核上可有黄白色脓点 c喉核表面腐脓成片 d颌下有臖核 e声带红肿37. 耳闭的治疗,除内治外,尚可采用:a滴鼻 b鼓膜按摩 c穴位注射 d咽鼓管吹张 e外耳道冲洗38. 脓耳的护理要点有:a用3%双氧水清洗耳内脓液 b滴耳时宜将患耳向上 c吹药量不宜过多 d用芳香通窍的滴鼻剂滴鼻 e少食引发邪毒的食物39. 耳面瘫的临床症状有:a面瘫常突然发生 b额弛睛露 c鼻唇沟变浅 d口角向健侧斜 e口角向患侧斜40. 对喉喑患者应采取正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包括:a加强体育煅炼 b避免用声过度 c避免粉尘刺激 d节制烟酒 e少饮咖啡1.c。2.b。3.a。4.d。5.c。6.b。7.e。8.a。9.a。10.c。11.b。12.a。13.c。14.a。15.c。16.a。17.d。18.c。19.b。20.b。21.c。22.d。23.c。24.a。25.b。26.a。27.c。28.e。29.a。30.d。31.abcd。32.abde。33.abc。34.bce。35.cd。36.abcd。37.abcd。38.abcde。39.abcd。40.abcd。1. 容积最大,形似横置的锥体形的鼻窦是:a上颌窦b额窦c前组筛窦d后组筛窦 e蝶窦2下列哪项不属于鼻部闻诊的范畴:a呼吸时的气味 b闭塞性鼻音 c鼻骨骨擦音 d开放性鼻音 e鼾声3耳疖检查时可见:a外耳道局限性红肿 b外耳道弥漫性红肿 c外耳道糜烂流水 d鼓膜穿孔流脓 e耳廓红肿、糜烂、流黄色脂水 4耳疮的病变部位是:a外耳道 b耳廓 c耳后沟 d耳屏 e完骨5下列有关耳胀、耳闭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耳胀耳闭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 b耳胀者或兼有疼痛 c耳闭者听力明显下降 d耳胀耳闭多因耵聍堵塞外耳道而致 e听力检查可呈传导性耳聋6脓耳日久,耳脓清稀量多,缠绵日久,多呈间歇性发作,兼头晕乏力 ,治法宜:a利湿通窍,活血排脓 b益气养血,活血排脓 c健脾渗湿,补托排脓 d渗湿解毒,活血排脓 e渗湿消肿,活血排脓7脓耳容易发生变证:a肝胆火盛 b脾虚湿困 c风热外侵 d肾元亏损 e肺气虚弱8与鼻疔发病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a受凉 b挖鼻 c疲劳 d饮食不节 e情志不调9对鼻骨骨折最具诊断意义的是:a鼻部疼痛剧烈 b鼻出血较多 c鼻部肿胀青紫 d鼻梁歪斜或塌陷 e鼻部有伤口出血10鼻出血不止时,最有效的止血方法是:a冷敷 b填塞c滴鼻 d烧灼 e吹鼻11里喉痈的发病部位在:a喉关 b喉核 c喉底 d颌下 e会厌12患者,女,42岁。声音嘶哑、讲话费力2年,喉内痰粘,常需清嗓,胸闷不舒,检查见双声带肥厚。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喉痹 b乳蛾 c喉癣 d喉喑 e梅核气13吸气性呼吸困难共分几度:a一度 b二度 c三度 d四度 e五度14梅核气患者局部检查时可见: a咽部慢性充血呈暗红色 b咽部粘膜干燥并有小血管扩张 c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呈帘珠状 d咽喉部可见有肿物阻塞 e咽喉部检查所见无异常 15患者,女,4岁。咽痛2天,声音嘶哑,恶寒,发热,全身不适,检查见喉核有白色假膜,不易剥离。应首先考虑的疾病是:a风热感冒b乳蛾c白喉d喉喑e喉痹16患者,男,56岁。右耳胀闷堵塞感1个月,有时涕中带血,胸闷不适,检查见鼻咽右侧壁隆起,暗红。应首先考虑的疾病是:a耳胀 b鼻咽癌 c鼻衄 d鼻菌 e鼻渊17咽喉菌的确诊主要依赖于: a咽喉局部望诊 b颈部触诊 cct检查 dmri检查 e病理检查18行间接鼻咽镜或间接喉镜检查时,常先将镜子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其目的在于:a消毒灭菌 b减轻病人的恶心反应 c防止镜面有气雾形成影响观察 d防止分泌物粘在镜面上影响观察 e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19下鼻甲粘膜下注射法最主要的适应症是:a下鼻甲肿胀 b下鼻甲出血 c下鼻甲骨质肥大 d下鼻甲粘膜肥厚 e下鼻甲萎缩 20检查镫骨底板是否固定的方法是:a林纳(rinne)试验 b韦伯(weber)试验 c施瓦巴赫(schwabach)试验 d盖莱(gelle)试验 e宾(bing)试验 a银翘散 b丹栀逍遥散 c清气化痰丸 d通窍活血汤 e益气聪明汤21患者,女,30岁。左耳突然听力明显减退1天,伴耳鸣,3天前曾患感冒,现仍有轻度咳嗽,鼻流黄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应首选:22患者,男,20岁。头部受撞击后右耳听力减退1天,伴耳鸣,检查双耳鼓膜正常,音叉检查右耳为感音神经性聋,舌稍红,边有瘀点,脉细涩。治疗应首选:aa型 bas型 cad型 db型 ec型23鼓室负压的鼓室导抗图为:24鼓室积液的鼓室导抗图为:25听骨链固定的鼓室导抗图为:a风热外袭,热毒内困 b风热毒邪,上攻咽喉 c风寒痰浊,凝聚咽喉 d风热侵袭,痰湿内困 e热毒熏蒸,痰热壅结26患者,女,30岁。恶风、发热、头痛2天,近一天来咽痛加剧,汤水难下,语言不清,痰涎壅盛,呼吸困难,舌质红,舌苔黄厚。诊断为急喉风,辨证应首先考虑:27患者,女,50岁。昨夜猝然咽喉憋闷,声音不扬,吞咽不利并有呼吸困难,全身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苔白,脉浮,检查可见会厌明显肿胀为球型,声门水肿,开合不利。诊断为急喉风,辨证应首先考虑:28患者,男,32岁。咽喉突然疼痛1天,喉中痰鸣,喘息气粗,声音嘶哑,憎寒壮热,汗出如雨,口干欲饮,大便秘结,舌红绛,苔黄腻,脉数,检查见声门红肿明显,并可见轻度三凹征。诊断为急喉风,辨证应首先考虑:art(),wt偏健侧耳,st()brt(),wt偏病侧耳,st()crt(),wt偏病侧耳,st()drt(),wt偏病侧耳,st()ert(),wt偏健侧耳,st()29音叉试验中传导性聋的特点是:30音叉试验中感音神经性聋的特点是:(三)x型题(每题1分,共10分)31. 可引起咽喉红肿疼痛的咽喉病有:a喉痈 b乳蛾 c喉喑 d喉痹 e梅核气32. 鼻窒的诊断要点有:a病程较长 b间歇性、交替性鼻塞 c持续性鼻塞 d流大量脓涕 e下鼻甲肿胀或肥大 33. 乳蛾的局部并发症有:a耳胀 b喉痹 c喉痈 d喉喑 e白喉34. 前组鼻窦包括: a上颌窦 b额窦 c前组筛窦 d后组筛窦 e蝶窦35. 前鼻镜检查可看到的部位有:a下鼻甲 b中鼻甲 c上鼻甲 d中鼻道 e下鼻道36. 鼻息肉的治疗方法有:a手术治疗 b涂敷法 c辨证分型论治 d息肉内注射 e用复方薄荷油滴鼻37. 耳眩晕多有发作期和间歇期,其中发作期常见的证型有:a风邪外袭 b痰浊中阻 c肝阳上扰 d寒水上泛 e髓海不足38. 实证脓耳的病因病理为:a气滞血瘀 b肝胆火盛 c脾虚湿困 d风热外侵 e肾元亏损39. 临床上耳聋一般分为: a传导性聋 b阻塞性聋 c感音神经性聋 d中枢神经性聋 e混合性聋40. 治疗梅核气的经典方剂半夏厚朴汤的药物组成有:a半夏 b厚朴 c茯苓 d生姜 e紫苏叶1a。2c。3a。4a。5d。6c。7d。8b。9d。10b。11c。12d。13d。14e。15c。16b。17e。18c。19d。20d。21a。22d。23e。24d。25b。26a。27c。28e。29b。30e。31abcd。32abce。33abc。34abc。35abde。36abcd。37abcd。38bd。39ace。40abcde。1最早记载耳鼻咽喉病证的古籍是:a甲骨卜辞 b礼记 c左传 d山海经 e黄帝内经2.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这句话出自: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 c金匮要略 d诸病源候论 e重楼玉钥3鼻痒不适,清涕多,且阵发性发作,多见于:a鼻渊 b鼻鼽 c鼻窒 d鼻槁 e鼻疳 4患者,男,23岁。挖耳后右耳痛3天,伴同侧头痛,检查时有耳廓牵拉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后壁局限性红肿。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耳瘘 b耳带状疱疹 c旋耳疮 d断耳疮 e耳疖5患者,男,24岁。因反复鼻出血3个月就诊,每次出血量较多,有时左鼻,有时右鼻,有时两侧同时出血,无鼻部外伤史,来诊时暂无活动性出血。此时最恰当的处理措施是:a暂不作处理,嘱病人下次出血时再来医院检查 b进行详细的鼻部及鼻咽部检查以寻找可能的出血灶 c行前后鼻孔填塞以防再次出血 d嘱病人经常冷敷前额及颈部以防再次出血 e开一些止血药(中药或西药)服用6“高粱之变,足生大疔”的记载见于:a疮疡经验全书 b内经 c医宗金鉴 d证治准绳 e医学入门7患者,男,56岁。误吞鸡骨后,下咽疼痛,有物梗阻,痛及胸背部,口咽及喉咽部检查未见异物停留。应首先考虑的进一步检查方法是:a鼻咽镜检查 b纤维喉镜检查 c直接喉镜检查 d食道钡棉x线透视检查 e食道镜检查8最能概括梅核气主要症状特点的是: a咽部如有梅核 b咽部如有炙脔 c咽部如贴棉絮 d咽部如有虫扰 e咽部如有异物感9鼻咽纤维血管瘤最突出的症状是:a鼻出血 b鼻塞c耳鸣 d听力下降 e头痛 10患者,女,30岁。咽异物感不适3个月,检查见左侧腭舌弓有一小赘生物,表面光滑,诊断应首先考虑: a喉痹b乳蛾 c喉瘤 d咽瘤 e咽菌(二)b型题(每题1分,共8分) a上颌窦b额窦c前组筛窦d后组筛窦 e蝶窦 11开口于上鼻道的鼻窦是: 12开口于蝶筛隐窝的鼻窦是:a肺经风热 b胃热炽盛 c肝火上逆 d肝肾阴虚 e脾不统血 13患者鼻衄色鲜红,量多,鼻粘膜色深红而干,口渴引饮,口臭,齿龈红肿,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而干,脉洪数。应辨证为:14患者鼻衄渗渗而出,色淡红,量或多量少,鼻粘膜色淡,面色无华,神疲懒言,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弱。应辨证为:a一侧腭舌弓前上方红肿隆起 b会厌红肿如球状 c咽后壁红肿隆起 d喉核红肿有脓点 e一侧颈部及颌下红肿15颌下痈的特征是:16会厌痈的特征是:a蔓荆子散 b龙胆泻肝汤 c托里消毒散 d知柏地黄丸 肾气丸17患者,男,20岁。左耳突然出现疼痛,耳内流脓2天。5天前患感冒,现仍有鼻塞,鼻流黄涕,检查见鼓膜红赤,紧张部小穿孔及搏动性溢脓。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应首选:18患者,男,35岁。双耳疼痛剧烈,耳脓量多黄稠。全身发热,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检查见鼓膜紧张部穿孔,耳道内有黄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治疗应首选:(三)x型题(每题1分,共12分)19伤寒论记载的治疗咽喉病的方剂有:a猪肤汤 b甘草汤 c桔梗汤 d苦酒汤 e半夏散及汤20耳疮的主要临床表现有:a耳内灼热疼痛 b耳屏压痛 c耳廓牵拉痛 d外耳道弥漫性红肿 e鼓膜穿孔流脓21. 断耳疮的外治法有:a外敷 b切开排脓 c穿刺抽液后加压包扎 d穿刺抽液后石膏固定 e清创缝合22. 耳闭的治疗,除内治外,尚可采用:a滴鼻 b鼓膜按摩 c穴位注射 d咽鼓管吹张 e外耳道冲洗23. 鼻疔的外治方法有:a滴鼻 b灸法 c排脓 d紫金锭、四黄散外敷 e刺血法24鼻疳的临床表现有: a患处皮肤糜烂,流黄水 b患处皮肤瘙痒或有结痂 c一侧鼻前孔隆起,按压时有囊样弹性感 d局部皮肤粗糙或有皲裂 e局限性潮红,渐次隆起,状如粟粒25鼻腔异物可能的原因有:a小儿无知将细小异物塞入鼻腔 b医疗疏忽 c枪弹伤或爆炸伤 d昆虫进入 e经常挖鼻26. 鼻衄运用导引法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a将双足浸入温水中 b将双足浸入冷水中 c将大蒜捣烂敷于足底涌泉穴 d将大蒜捣烂敷于手心劳宫穴 e将吴茱萸粉调成糊状敷于足底涌泉穴 27. 邪毒久留、血瘀鼻窍型鼻窒的辨证要点有:a持续性鼻塞 b嗅觉减退 c下鼻甲肿胀,有弹性 d下鼻甲肥大,质硬 e舌质暗红或有瘀点28. 脓耳发病的外因多见哪些外邪侵袭:a风 b热 c寒 d湿 e燥29. 咽喉菌的主要症状有: a咽喉异物感 b咽喉疼痛 c声音嘶哑 d咯痰带血 e颈部恶核30. 对喉癣患者应采取正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包括:a加强体育锻炼 b增加营养 c忌烟酒、辛辣食物 d对肺痨病患者应注意检查咽喉及早发现喉癣病变 e隔离治疗,避免传染1a。2b。3b。4e。5b。6b。7d。8e。9a。10d。11d。12e13b14e。15e。16b。17a。18b。19abcde。20abcd。21ab。22abcd。23cde。24abd。25abcd。26ace。27abde。28abd。29abcde。30abcde。1中医耳鼻喉科学正式作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成立的标志性医著是: a隋代出版的诸病源候论 b明代出版的口齿类要 c清代出版的重楼玉钥d1980年出版的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试用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 e1985年出版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2. 喉痹一词最早见于: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重楼玉钥3. 患者,男,32岁。右耳廓舟状窝中段局限性肿起,无痛感,按之软,肿处皮色不变,可抽出淡黄色液体。临床应诊断为:a耳廓血肿 b耳廓痰包 c断耳疮 d耳瘘 e耳疖 4刘某,男,65岁。因反复鼻出血就诊,每次出血量多,无鼻部外伤史,有烟酒嗜好,但无挖鼻习惯,来诊时无活动性出血。鼻腔检查需重点观察的部位是:a下鼻道前端 b鼻中隔中上部 c中鼻甲前端 d下鼻甲前端 e下鼻道外侧壁后端5梅核气一病多发于: a青年女性 b中年女性 c老年女性 d中年男性 e老年男性 6患者,男,23岁。近3个月来反复出现鼻出血,每次出血量多,口鼻涌血,不易止血。目前病人无出血,但出现鼻阻塞,耳鸣,听力减退,头昏头痛,面色苍白,倦怠乏力,汗出肢冷。检查见鼻腔正常,鼻咽部有红色圆形肿物。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后鼻孔息肉 b鼻息肉 c鼻咽癌 d鼻咽纤维血管瘤 e鼻咽囊肿7脓耳之病名首见于:a诸病源候论 b杂病源流犀烛 c外科大成 d仁斋直指方 e保生秘要 8最早记载手术方法治疗喉病的古籍是:a山海经 b淮南子 c黄帝内经 d金匮要略 e肘后备急方9患者听力损失为70db,属于:a轻度聋 b中度聋 c中重度聋 d重度聋 e极度聋10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a耳眩晕与眩晕是同义词 b耳眩晕的含义较广,眩晕的含义较窄,耳眩晕的含义里包括了眩晕 c眩晕的含义较广,耳眩晕的含义较窄,眩晕的含义里包括了耳眩晕 d耳眩晕与眩晕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有旋转或倾倒感,后者仅有头昏沉重的感觉 e耳眩晕与眩晕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由耳窍病变所引起,后者由除耳窍以外的病变所引起(二)b型题(每题1分,共8分) a上鼻甲 b中鼻甲 c下鼻甲 d中鼻道 e下鼻道 11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最佳进针位置在: 12对鼻腔通气影响最大的结构是:a鼻出血不止 b鼻部肿胀青紫疼痛 c鼻梁歪斜或塌陷 d鼻部皮开肉绽 e鼻部外观正常而疼痛较剧13鼻骨骨折最突出的表现是:14鼻伤瘀肿最突出的表现是:a血瘀耳窍 b皮肉破损 c骨折脉伤 d伤处染毒 e脉络损伤15患者,男,42岁。右耳部受撞击后,耳廓紫红色瘀血肿痛2天,耳闷,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该病例在耳损伤的类型中属于:16患者,女,21岁。因近处爆炸气浪冲击倒地,卒发耳聋、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内流血水,ct示左侧颞骨骨折。该病例在耳损伤的类型中属于:a气血凝结 b痰浊结聚 c火毒困结 d正虚毒滞 e脾虚湿困17患者,男,58岁。涕血3个月,鼻微塞,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舌苔薄黄,脉弦。检查见鼻咽肿块暗红,触之易出血,颈部未触及肿块,鼻咽活检确诊为鼻咽癌。辨证分型应首先考虑:18患者,女,60岁。发现右侧颈部肿块进行性增大2个月,伴右耳胀闷堵塞感。右侧头微胀痛。痰多胸闷,间恶心,胃纳欠佳,舌质淡红,舌体胖,边有齿印,舌苔微黄腻,脉弦滑。检查见鼻咽肿块色淡红,有脓性分泌物附着,右颈肿块56cm大,质硬,活动度差,鼻咽活检确诊为鼻咽癌。辨证分型应首先考虑:(三)x型题(每题1分,共12分)19. 耳瘘的外治法有:a.外敷 b切开排脓 c挂线疗法 d手术治疗 e微波理疗 20. 鼻衄运用冷敷时,冷敷的部位一般在:a手心 b足底 c前额 d颈部 e头顶21. 喉关痈的临床症状有:a一侧咽痛 b吞咽困难 c呼吸困难 d张口受限 e声嘶22. 对咽鼓管自行吹张有明确记载的古籍有:a黄帝内经 b难经 c儒门事亲 d景岳全书 e保生秘要23. 中医望诊在耳科应包括:a望耳廓 b望外耳道 c望耳脓 d音叉试验 e望鼓膜24. 鼓膜内陷的标志有:a锤骨柄向后上移位 b锤骨柄消失 c锤骨短突明显突出 d前后皱襞消失 e光锥变形或消失25. 客观测听法包括:a音叉试验 b纯音测听 c声导抗测试 d电反应测听 e耳声发射测试26. 咽淋巴环包括:腭扁桃体 b咽扁桃体 c咽侧索 d舌扁桃体 e颈淋巴结27. 咽除具有免疫功能外,尚有:a呼吸功能b吞咽功能c言语形成 d防御和保护功能e调节中耳气压功能28. 鼻源性头痛的特点是:a有特定的部位 b有时间规律 c多伴有恶心呕吐 d多伴有鼻塞、流涕 e多伴有鼻出血29. 鼻填塞止血的方法有:a鼻腔可吸收性物填塞 b鼻腔纱条填塞 c后鼻孔填塞 d鼻腔气囊填塞 e鼻腔水囊填塞30. 鼻鼽与伤风鼻塞的共同症状有:a鼻塞 b发热 c头痛 d打喷嚏 e流清涕1d。2a。3b。4e。5b。6d。7d。8b。9c。10c。11e。12c。13c。14b。15a。16c。17a。18b。19abcde。20cd。21abd。22ae。23abce。24ace。25cde。26abcde。27abcde。28abd。29abcde。30ade。二、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6分)鼻鼽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为主要特征的鼻病。脓耳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耳病。喉痹是指以咽痛或异物感不适,咽部红肿,喉底或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鼻渊是指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耳眩晕是指由耳窍病变所引起的以头晕目眩、如坐舟车、天旋地转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喉喑指以声音嘶哑为主要特征的喉部疾病。黄耳伤寒是指脓耳邪毒壅盛,深入营血,内陷心包,引动肝风而致的疾病,临床以寒战高热、头痛神昏、项强抽搐等危重症状为特征,是脓耳变证的重候。耳面瘫是指因耳部脉络痹阻所致的以口眼斜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鼻窒是指以经常性鼻塞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鼻病。乳蛾是指以咽痛或异物感不适,喉核红肿,表面或有黄白色脓点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耳鸣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旋耳疮是指旋绕耳廓或耳周而发生的湿疮,以耳部皮肤潮红、瘙痒、黄水淋漓或脱屑、皲裂为特征。鼻疳是指以鼻前孔及其附近皮肤红肿、糜烂、渗液、结痂、灼痒或皲裂为主要特征的鼻病。急喉风是指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咽喉疾病。44. 乳蛾实证的常见证型有、 。45. 喉痈的病变进程可分为 、 、 三个阶段。46. 伤风鼻塞应与 、 、 等疾病相鉴别。47. 鼻窒常用的外治法有滴鼻、 、 、 。48. 耳胀耳闭应与_、_、_相鉴别。49. 黄耳伤寒临床特征以 、 、 等危重症状为特征。44.风热外袭,肺经有热 邪热传里,肺胃热盛 痰瘀互结,凝聚喉核45.酿脓期 成脓期 溃脓期46.时行感冒 鼻鼽 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前驱期47.滴鼻 超声雾化吸入 下鼻甲注射 下鼻甲部分切除48.外耳道异物 耵耳 鼻咽肿物压迫咽鼓管引起的鼓室积液49.寒战高热 头痛神昏 项强抽搐44. 乳蛾发病者常有、和咽痛反复发作史。45. 喉痈常见证型有 、 、 。46. 鼻疔多因 损伤肌肤,邪毒乘机外袭, , 而致。47. 鼻槁的常见证型有 、 、 。48. 耳胀耳闭患者,若鼻涕多时,应使用_,以保持_通畅。擤鼻应用正确方法,不宜_,以免邪毒窜入耳窍。49. 常见的脓耳变证有 、 、 及 等。44受凉 疲劳 外感病史45外邪侵袭,热毒搏结 热毒困结,化腐成脓 气阴耗损,余邪未清46挖鼻、拔鼻毛 火毒上攻鼻窍 薰蒸肌肤47燥邪犯肺 肺肾阴虚 脾气虚弱48滴鼻药 鼻腔及咽鼓管 用力过度49耳后附骨痈 脓耳面瘫 脓耳眩晕 黄耳伤寒35. 初发脓耳者大多有 病史,或有 史,久病者有 史。36. 耳眩晕的典型症状除旋转性眩晕外,常伴有 、 、 等症状。37. 鼻疳临床上常见的三种证型,分别为 , , 。38. 鼻骨骨折的治法,初期宜_,中期宜 ,后期宜 。39. 喉喑的外治法有 、 、 、 。40. 急喉风多由咽喉痈肿及 、 、 、 等各种急性咽喉病发展所致。35外感 鼓膜外伤 耳内反复流脓36恶心呕吐 出冷汗 耳鸣耳聋37肺经蕴热,邪毒外袭 肺胃失调,湿热郁蒸 阴虚血燥,鼻窍失养38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行气活血,和营生新 补气养血,坚骨壮筋39含服 蒸汽或超声雾化吸入 离子导入疗法 手术治疗40小儿喉喑 外伤 异物 过敏35. 脓耳应与 、 、 相鉴别。36. 眩晕是眩和晕两种症状的合称。眩即 ,晕为 ,指头部 的感觉。37. 温肺止流丹的药物组成有 、 、 、 、人参、甘草、诃子。38. 鼻损伤一般可分为_、_、_、_四种类型。39.急喉风除吸气性呼吸困难外,在临床上常可出现咽喉红肿疼痛及 、 、 、 等症状。40. 喉痹实证的常见证型有 、 、 35耳疮 耳疖 大疱性鼓膜炎36目眩 头晕 运转不定37细辛 荆芥 桔梗 鱼脑石38鼻伤瘀肿 皮肉破损 鼻骨骨折 鼻伤衄血39痰涎壅盛 语言难出 声如拽锯 汤水难下40外邪侵袭,上犯咽喉 肺胃热盛,上攻咽喉 痰凝血瘀,结聚咽喉四、判断说明题(每题3分,共12分)50.只要病人出现耳鸣、耳聋的症状便可诊断为“耳鸣耳聋”。51.由于肾元亏损是发生脓耳变证的重要原因,故脓耳变证应从补肾培元论治。52.鼻槁由于鼻腔宽大,所以不会发生鼻塞。53.喉喑为慢性病。50.不正确。耳鸣、耳聋可为多种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故对以耳鸣、耳聋为主诉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相关检查,若能查出引起耳鸣、耳聋的原发疾病者,应下相应的疾病诊断,而不宜简单地诊断为“耳鸣耳聋”。51.不正确。脓耳变证的发生,多因脓耳邪毒炽盛,邪毒扩散而致,属正虚邪盛。应首先清除病灶,祛邪排毒,折其锐气,再以辨证论治原则处理,不能以补肾培元一法取代。52.不正确。鼻槁虽然鼻腔宽大,但由于鼻粘膜萎缩,感觉迟钝,且常有痂皮覆盖,所以仍自觉鼻塞。53.不正确。喉喑既可以是急性病,也可以是慢性病。50.凡耳鸣必定伴有耳聋。51.耳内流脓即为脓耳。52.鼻疔应尽早切开排脓,以免邪毒内陷。53.喉关痈、里喉痈和会厌痈易并发急喉风。50不正确。虽然耳鸣与耳聋常常同时出现,但也可能先后出现,亦有部分患者仅有耳鸣而听力一直正常,故耳鸣并非一定伴有耳聋。51不正确。除脓耳外,耳疖、耳疮等外耳道疾病也可出现耳内流脓。52不正确。只有在脓已形成时才可切开排脓,若鼻疔初期脓未成时,不应切开排脓,否则可造成邪毒扩散,入侵营血,内犯心包,而成疔疮走黄重证。53不正确。里喉痈和会厌痈易并发急喉风,但喉关痈很少并发急喉风。41耳胀、耳闭在任何情况下均宜采用咽鼓管吹张法进行治疗。42耳眩晕是眩晕的别称,在中医古籍中早有记载。43鼻鼽实际上是伤风感冒反复发作。44梅核气是指梅核哽于咽部所引起的疾病。45鼻息肉均为单侧发病。46二度呼吸困难时必须行气管切开。41不正确。耳胀、耳闭患者,若鼻涕多时不宜采用咽鼓管吹张法,否则容易将鼻涕带入中耳腔,引起脓耳。42不正确。“耳眩晕”这一概念最早见于1980年出版的全国中医院校试用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系特指由耳窍病变所引起的旋转性眩晕,而“眩晕”则早已见于各种中医古籍中,它包含的范围较广(实际上包含了耳眩晕)。因此,“耳眩晕”并非“眩晕”的别称,两个概念不能互相代替。43不正确。尽管鼻鼽与伤风感冒在症状上有类似之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应注意鉴别而不能混为一谈。44不正确。梅核气并非真正有梅核哽于咽部,而是指以咽部异物感,状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特征的疾病。45不正确。鼻息肉可以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可为单发,也可为多发。46不正确。二度呼吸困难应以病因治疗为主。41由于肾开窍于耳,故耳鸣耳聋均可以从补肾论治。42脓耳鼓膜有小穿孔时,外治可用药粉吹耳。43凡有鼻塞者均可诊断为鼻窒。44凡鼻流浊涕即为鼻渊。45喉痹皆属火热上炎为患。46乳蛾必见喉核肿大。41不正确。不能机械地理解“肾开窍于耳”。除肾虚外,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火郁结、气滞血瘀、气血亏虚等均可造成耳鸣耳聋,故治疗耳鸣耳聋,不能以补肾取代辨证施治。42不正确。鼓膜有小穿孔不宜用药粉吹耳,因为药粉会堵塞在穿孔口,导致引流不畅,使邪毒滞留不去。43不正确。除鼻窒外,伤风鼻塞、鼻渊、鼻息肉、鼻菌等疾病均可出现鼻塞,因此,诊断鼻窒不能仅凭鼻塞的症状,还需结合鼻腔检查所见。44不正确。伤风鼻塞、鼻窒、鼻菌等鼻病都可出现鼻流浊涕,因此,不能仅凭鼻流浊涕即诊为鼻渊。45不正确。喉痹虽以火热证居多,但亦有非火热证,如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痰凝血瘀等。46不正确。乳蛾虽大部分表现为喉核肿大,但亦有少数呈喉核干瘪、表面凹凸不平者。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54. 耳眩晕的症状特点是什么?耳眩晕的症状特点是:眩晕突然发作,自觉天旋地转,身体有向一侧倾倒的感觉,站立不稳,体位变动或睁眼时眩晕加重,但神志清楚,多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耳鸣耳聋等症状。55. 鼻渊与鼻窒如何鉴别?鼻渊与鼻窒均可出现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但鼻渊的病变部位在鼻窦,鼻流脓涕较多,鼻腔检查时可见中鼻甲肿胀、肥大、息肉样变等改变,中鼻道或嗅裂有分泌物引流,x线或ct检查可显示鼻窦有软组织影;鼻窒的病变部位在鼻腔,流涕量不多,鼻腔检查时主要表现为下鼻甲肿胀或肥大等改变。56. 鼻咽癌的临床症状有哪些?鼻咽癌早期可有回吸涕中带血或擤出带血鼻涕;逐渐出现单侧或双侧鼻塞,单侧耳鸣、耳内堵塞感、听力下降、颈部肿块;晚期可出现一侧持续性、部位固定的头痛,甚至剧烈头痛,或可出现面部麻木、视物模糊甚至失明、复视、眼睑下垂、食入反呛、声嘶、伸舌偏斜等症状。54. 对耳鸣耳聋临床诊断的原则是什么?对耳鸣耳聋临床诊断的原则是: 以耳鸣、耳聋为主诉,通过病史及检查,能查出引起耳鸣、耳聋的原发疾病者,应下相应的疾病诊断; 以耳鸣为主诉,无明显听力下降,通过检查不能确定原发疾病者,可诊断为:耳鸣; 突然发生的明显的听力减退,伴或不伴耳鸣、眩晕,排除外耳、中耳疾病后,可诊断为:暴聋; 缓慢发生并逐渐加重、病程较长的耳聋,排除外耳、中耳疾病后,可诊断为:久聋(或渐聋),若同时伴有明显的耳鸣,可诊断为:耳鸣耳聋。55. 如何诊断鼻窒?诊断鼻窒的主要根据是:经常性鼻塞,病程较长;检查见下鼻甲肿胀,或肥大呈桑椹样变;排除鼻渊、鼻息肉、鼻菌等鼻病所引起的鼻塞。56. 乳蛾与喉痹如何鉴别?乳蛾与喉痹急发者均以咽痛为主要症状,迁延日久者均可出现咽部灼热、干焮、咽痒、异物感或咽痛反复发作等症状,二者的鉴别要点在于:喉痹病变在咽部粘膜,检查见咽部红肿、喉底或见颗粒状突起为主;乳蛾病变在喉核,检查以喉核红肿、表面或见黄白色脓点为主。47.耳鸣与耳聋的关系如何?耳鸣与耳聋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耳鸣与耳聋临床上往往同时或先后出现,正如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所说:“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耳鸣与耳聋的病因病理及辨证施治原则基本相同。耳鸣与耳聋既可以作为多种疾病的症状之一,有时也可单独作为一种疾病。48.如何鉴别脓耳与耳疖?脓耳急发者和耳疖均有耳痛及耳内流脓,但脓耳发病部位在中耳,耳痛位置较深,脓成时有跳痛感,不因牵拉耳廓、按压耳屏或咀嚼、张口时使耳痛加重,鼓膜充血、穿孔,脓流出后疼痛减缓,脓量较多;耳疖的发病部位在外耳道,耳痛位置较浅,牵拉耳廓、按压耳屏或咀嚼、张口时耳痛加重,外耳道有局限性红肿突起或有脓头,脓量较少。49.鼻渊在预防与调护方面应注意什么?鼻渊在预防与调护方面应注意:及时彻底治疗伤风鼻塞及邻近器官(如牙病)的疾病; 注意保持鼻腔通畅,以利鼻窦内分泌物排出;注意正确的擤鼻方法,以免邪毒窜入耳窍致病;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戒除烟酒;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50.喉痹常出现哪些临床症状?喉痹起病急者,多表现为咽部疼痛为主,吞咽时咽痛加重;病久者,则可出现咽干、咽痒、咽部微痛及灼热感、异物感、梗梗不利等种种咽喉不适的症状。51.对怀疑为鼻咽癌的病人应作哪些检查?对怀疑为鼻咽癌的病人应作以下检查:鼻咽部检查,注意鼻咽顶壁或咽隐窝是否有结节状或菜花状隆起的新生物;颈部检查,是否可触及无痛性、质硬、固定不移的肿块;eb病毒血清学检查。必要时可行ct或mri检查以显示肿块大小及浸润范围;取活体组织作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47哪些耳科疾病可导致耳鸣耳聋?可导致耳鸣、耳聋的耳科疾病有:耳疖、耵耳、外耳道异物、大疱性鼓膜炎、耳胀、耳闭、脓耳、耳眩晕、耳损伤、耳菌等。48耳眩晕与中枢性眩晕如何鉴别?耳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鉴别要点见下表:鉴别要点耳眩晕中枢性眩晕病因耳窍病变颅脑病变眩晕特点眩晕突发,有旋转感或倾倒感,程度重,持续时间短眩晕缓慢发生,逐渐加重,不一定有旋转感,持续时间长眼震特点多为水平性、旋转性或水平旋转性眼震,其强度与眩晕的强度一致可有垂直性眼震,其强度与眩晕强度不一致意识情况无意识障碍有意识障碍伴随症状多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多无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出冷汗等伴随症状49如何诊断疔疮走黄?鼻疔数日后,若出现疮头紫暗,顶陷无脓,根脚散漫,鼻肿如瓶,目胞合缝,局部红肿灼痛,头痛如劈,并伴有高热,烦躁,呕恶,神昏,痉厥等,可诊断为疔疮走黄50鼻鼽与伤风鼻塞如何鉴别?伤风鼻塞与鼻鼽均可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可从三个方面进行鉴别:病史:伤风鼻塞多有受凉、疲劳等诱因,病程较短(一般不超过1周);而鼻鼽多有反复发作史,病程较长(可为数月至数年等)。症状:伤风鼻塞以鼻塞为主,初期可有打喷嚏、流清涕,12天后鼻涕逐渐转为粘黄涕,且多伴有发热、恶寒、头痛等外感症状;而鼻鼽以打喷嚏、流清涕为主,且自始至终为清涕,多伴有虚寒或肺热等症状;检查:伤风鼻塞见鼻粘膜红肿,鼻鼽多见鼻粘膜苍白水肿。51急喉风如何掌握气管切开的时机?急喉风应根据呼吸困难的程度不同来掌握气管切开的时机:一般来说,一、二度呼吸困难,以病因治疗为主,作好气管切开的准备;三度呼吸困难,应在严密观察下积极使用药物治疗,随时作好气管切开的准备,若药物治疗未见好转,全身情况较差,或估计短时间内难以消除病因,则应及时进行气管切开;四度呼吸困难,宜立即行气管切开,必要时可行紧急气管切开或环甲膜切开术,为进一步处理赢得时机。六、论述题(8分)57.试述耳鸣耳聋的病因病机。耳鸣耳聋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因外邪或脏腑实火上扰耳窍,亦或瘀血、痰饮蒙蔽清窍;虚者多为脏腑虚损、清窍失养所致。风热侵袭:由于寒暖失调,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肺失宣降,致外邪循经上犯耳窍,清空之窍遭受蒙蔽,失去“清能感音,空可纳音”的功能,而导致耳聋或耳鸣。肝火上扰:外邪由表而里,侵犯少阳;或情志抑郁,亦或暴怒伤肝,致肝失调达,气郁化火,均可导致肝胆火热循经上扰耳窍,引起耳鸣耳聋。痰火郁结: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使脾胃受伤,或思虑过度,伤及脾胃,致水湿不运,聚而生痰,久则痰郁化火,痰火上升,郁于耳中,壅闭清窍,从而导致耳鸣耳聋。气滞血瘀:情志抑郁不遂,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或因跌扑爆震、陡闻巨响等伤及气血,致瘀血内停;亦或久病入络,均可造成耳窍经脉壅阻,清窍闭塞,发生耳鸣或耳聋。 肾精亏损:先天肾精不足,或后天病后失养,恣情纵欲,伤及肾精,或年老肾精渐亏等,均可导致肾精亏损,肾阴不足,则虚火内生,上扰耳窍;肾阳不足,则耳窍失于温煦,二者均可引起耳鸣或耳聋。气血亏虚: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或劳倦、思虑过度,致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而致气血亏虚,不能上奉于耳,耳窍经脉空虚,导致耳鸣或耳聋。或大病之后,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