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点金成铁南北朝梁朝诗人王籍 入若耶溪 诗中 有两句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当时 人们认为这两句诗十分精彩 是 文外独绝 可他的诗传到宋朝 有人产生了疑问 没有声音 才是幽静 鸟鸣有声 岂能幽静 于是认为应改为 一鸟不鸣山更幽 黄庭坚知道了 对这改诗的人说 经你这一改 就点金成铁了 且不说五言与七言句式的不同 就意思来讲 鸟鸣说明人迹稀少 才显出山林的幽静来 倘若 一鸟不鸣 就显得 死寂 了 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 注 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 古代的一种棋戏 占断 占尽 洲烟雨 指长满草 烟雨空濛的风光 镜湖 即鉴湖 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 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 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 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5分 2 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 这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 6分 解析 1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 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 前三句将难忘的戎马生涯与现在无人记起的寂寞凄凉形成对比 表现自己理想成空的惆怅失落 后两句中将终日酣饮耽于享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志存恢复的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形成对比 表现了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不平之情 2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 玄宗曾诏赐镜湖一角以示矜恤 陆游借用这一故事而翻出一层新意 官家 皇帝 既置我于闲散 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 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 再说 天地之大 江湖之迥 何处不可置我八尺之躯 谁又稀罕你 官家 的赐与 这个结句 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 愤慨不平之情 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 答案 1 这两句的意思是 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 反倒受赏封侯 像自己一样志存恢复的有志之士 却被迫投闲置散 作了江边渔父 两句形成对比 抒发了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不平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感慨 5分 2 运用贺知章请求归隐的典故 表达了词人对官家的轻蔑不屑之意 和不得已赋闲而归隐江湖的愤慨不平之情 3分 通过皇帝 多此一举 的赏赐 表达了诗人不甘做闲人 表达报效国家的愿望 3分 2 2012 新课标全国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 1 2 题 11分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 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 归鸿无信 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 此情深处 红笺为无色 1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红叶黄花秋意晚 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5分 2 就砚旋研墨 与 临窗滴 有什么关系 红笺为无色 的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解析 1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 联系题目 作者的情况 准确把握 从题目 思远人 可以看出是一首思乡怀人之作 在写法上 借秋景 飞云 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2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 理解诗歌内容 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用什么研墨 用泪水也 以泪水研墨 和泪作书 思念到深处 不停流泪 泪水落到纸上 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答案 1 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 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 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 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2 关系是 就砚旋研墨 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 和泪作书 原因是 红笺被泪水侵湿 由于情到深处 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 泪水落到纸上 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 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物 人 事的总和 是诗歌赖以表现作者情感和作者观点的关键 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 事物 人物 事件等因素 综合观照 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 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概括内容主旨 阅读下面这首诗 回答后面的问题 淮县署中画竹呈年伯 包大中丞括 清 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 年伯 古时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 对同年的父亲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 包大中丞括 包括 曾任山东布政使 署理巡抚 大 表尊敬 郑板桥 清代诗人 画家 书法家 作画题诗时任山东淮县县令 试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答案 这是一首忧国伤时之作 一枝一叶 原指竹子的枝叶 在风中 萧萧 而动 紧扣了 画竹 的画面 又紧扣了 卧听 的诗面 同时它比喻发生在老百姓中的点滴小事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 作为地方官应该对老百姓的 一枝一叶 都要加以关心 表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真切关怀和同情 概括内容主旨题答题方略1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 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4 请给这首诗拟一个标题 2 答题步骤第一步 确定诗歌体裁 如怀古咏史诗 咏物抒怀诗 边塞征戍诗 山水田园诗等 第二步 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 概述内容 作答形式是 句 联 写了 第三步 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 1 阅读下面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分别概括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答案 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律诗 颔联写了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 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 寄寓了人事沧桑 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鉴赏思想感情 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把握其情感基调 分析其社会意义 评价其深层内涵 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 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分析思想感情 2013 湖南高考 阅读下面的宋词 完成题目 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 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 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 解析 考查情感 主要是把握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内心小环境 搞清楚这两个环境 再联系 柴扉 两忘机 及题目 钓船归 的暗示 回归与隐居之乐 便可以回答出来 答案 词人通过 钓船 柴扉 白鸥 鳜鱼 等意象的描写 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 寓示了他自甘淡泊 隐居为乐 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 但言之成理 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分析思想感情题答题方略一 答题要领1 抓住诗题 古诗的诗题常常就是诗歌的中心事件 许多古诗诗题的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 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个 送 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2 抓住关键词 有些古诗 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 抓住了这些关键词 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如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中 故园情 就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3 抓住题材类型 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 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 4 抓住景物形象特点 景物形象可分为 乐景 和 哀景 两类 5 抓住典型意象 作品中所写之 景 所咏之 物 即为客观之 象 借景所抒之 情 咏物所言之 志 即为主观之 意 象 与 意 的完美结合 就是 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又是诗人审美创作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 要熟记常见意象的内涵 6 抓住注释 二 答题步骤第一步 根据诗句描述内容 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第二步 揭示情感 采用的作答形式是 描写了 抒发了 2 2013 北京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题目 古风 其十 李白齐有倜傥生 鲁连 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 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 笑 吾亦澹荡人 拂衣可同调 注 鲁连 鲁仲连 战国齐人 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平原 即平原君 赵国重臣 前人评此诗 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 结合诗句 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作者情感的体察能力 要准确解答此题 一要正确理解诗中 倜傥 高妙 澹荡 等重要词语 二要关注注释中的信息 明白鲁仲连有 却秦 之功绩 还有 轻千金 之洒脱 这个被诗人说成 拂衣可同调 的鲁仲连正是作者理想的化身 既能建功立业 又能功成而退 答案 要点一 辅弼天下 建功立业 结合诗句 却秦振英声 后世仰末照 要点二 不慕名利 功成身退 结合诗句 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笑 鉴赏 这首诗借鲁仲连的故事表达诗人的政治理想 鲁仲连是战国时齐人 策士 秦国围攻邯郸 魏王派人劝赵归秦 鲁仲连见平原君 制止了这件将导致奇耻大辱的事 邯郸因信陵君援军到达而解围 为此 平原君欲以千金相酬 仲连不受而去 后来齐国田单攻聊城 岁余不下 鲁仲连闻之赶来 写了一封义正词严的书信 射入城中 燕将读后 忧虑 惧怕 遂拔剑自刎 于是齐军轻而易举攻下聊城 赵 齐诸国大臣皆欲奏上为其封官嘉赏 他一一推辞 退而隐居 齐有倜傥生 鲁连特高妙 开篇就化用 史记 中的话 史记 称鲁仲连 好奇伟倜傥之画策 而不肯仕宦任职 高妙 二字 表现其卓异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 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曜 诗人在此将鲁仲连视为明月出海 极度推崇 可见诗人对鲁仲连的景仰非同一般 鲁仲连一生大节 史传只记载了反对帝秦和助收聊城二事 古风 这首则专书前一事 却秦振英声 五字就是对这事的肯定和推崇 热爱自由和渴望建功立业 本来是两种不同的理想追求 然而一些杰出的盛唐文士却力图将二者合一 并以此与政界庸俗作风相对抗 功成身退是李白的政治理想的重要部分 在这一方面 他引为楷模的历史人物便是张良 鲁仲连 所以诗末引以自譬 谓鲁仲连为同调 这首诗直书其事 直抒胸臆 写法很质朴 寥寥数句 就刻画了一个 高妙 的历史人物形象 且寄寓自己理想的人格于其中 所谓 评价 是指在把握诗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 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评价 如诗的观点是否正确 认识是否全面 论述是否透彻 感情是否健康 对读者是否有有益的启示 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等等 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 作出正确的判断 评价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 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地告诉读者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 如苏轼 题西林壁 寓含的哲理 或生活理念 如刘禹锡的 秋词 表达的志向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等 不仅仅指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情感状态 这是它与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分野 作者的态度包括 对事物 对人物的态度 对社会现实的态度 对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的态度 对人生感悟的倾吐 等等 态度往往是抽象的 概括的 它或者用某一诗句直抒胸臆 直接表达 或者借景抒情来表达 或者托物言志来表达 或者融志于事来体现 辽宁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俞陛云在 宋词选释 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评价 絮飞花落 每易伤春 此独作旷达语 你同意这看法吗 答案 同意 起句 花褪残红青杏小 虽写了花之凋零 却又写了青杏新生 显示出生机与活力 二 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 燕子轻飞 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 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 这样一来 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 末句虽言萋萋芳草 却以 天涯 起笔 意境开阔 总之 词的上片虽写 絮飞花落 的暮春之景 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不同意 起句写花之凋零 青杏酸涩 为整首词投下悲凉的阴影 二 三句写燕子翻飞 绿水环绕人家 虽富有情趣 也不乏暖意 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 四句说柳絮飘飞 着一 又 字 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 不止一次 伤春之感 惜春之情自然流出 芳草 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 此处亦然 天涯何处无芳草 即言愁情无限 因此 这首词中对 絮飞花落 等景物的描写 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 并非旷达之语 评价观点态度题答题方略一 常见的设问方式1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请谈谈你的看法 2 诗人对 事件的评价客观吗 你是如何理解的 3 这首诗体现了 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二 答题要领1 体悟要深入 诗人写诗都不可能单纯地为了叙事 咏物 而要 赋诗言志 要抒发某种主观感情 人生体验或对家国世事的认识与感悟 因此 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 透过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 结合标题 注释 意象等暗示信息 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 2 分析要细致 第一 要紧扣原诗的内容 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 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 第二 要注意点面结合 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 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 避免架空分析 第三 注意把观点态度的评价和表达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 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起回答 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 也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 3 归纳要全面 有的诗歌作者要表达情感不是单一的 要求我们在分析概括时理清思路 把握要点 逐一分析 不能遗漏信息或以偏概全 4 评价要恰当 一是避免先入为主 用固有的认识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 二是要避免没有分寸 不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 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 结果要么无限拔高 要么片面否定 对作者都是有失公允的 三 答题步骤第一种模式 第一步 旗帜鲜明表态 不能模棱两可 第二步 抓住诗句具体分析 一句一句地说 第三步 要有一个归纳总结 扣住古人评价要点 第二种模式 第一步 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第二步 用历史的眼光 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3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石料贸易代理服务合同规范
- 2025版双方自愿离婚协议书法律效力评估规范
- 2025年度琼台师范学院产学研合作协议
- 2025年劳动合同制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合同
- 2025年度体育赛事赞助保证合同-体育赛事风险防控保障
- 2025年度办公大楼绿化养护与景观设计服务合同
- 2025版企业培训项目合作与服务协议
- 2025年度互联网金融服务三方担保合同
- 2025版旅游保险代理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商场废弃物处理承包合同
- 液压系统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数学新课标培训汇报
- 糖尿病入院宣教护理
- 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教学课件
- 万象城商业年终总结
- 黄色中国风家乡介绍山西
- 劳动关系协调师竞赛技能竞赛考试题及答案
- 扬州树人学校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第2课 多样的数据》参考课件1
- 熔炼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控制
-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全国)专题02 复数(教师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