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医药学.doc_第1页
瑶族医药学.doc_第2页
瑶族医药学.doc_第3页
瑶族医药学.doc_第4页
瑶族医药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瑶族医药学目录医学简介瑶族医药历史浴用药物药浴疗法点刺疗法巧治牙痛带状疱疹治疗妙用五指牛奶编辑本段医学简介瑶族居住在我国南方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瑶族人民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 瑶族在诊疗方面所用的方法和技巧是多种多样,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他们认为,人之所以会发病,除了风、气、虫、毒、饮食和外伤之外,体内的五脏六腑、气血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诊断方法,如除了望、闻、问、触之外,常用的还有甲诊、掌诊、舌诊、耳诊和面诊等。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症状特征,总结出了风、锁、豆、痧等病症和名称。在治疗上除了采草药内服、外洗、外敷和熏、熨、佩带等之外,还有放血、点刺灯划灸、艾灸、骨灸、席灸、药物灸、药棍灸以及拔罐、针挑、捶击、拍击、搔抓、滚蛋、推拿和指刮、骨弓刮、碗刮、匙刮、青蒜刮、秆草刮、萱麻刮等。其所治疗的病种包括了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及神经等各科,许多方法疗效显著。 医药结合,是瑶医的特点,习医者必懂药,识药者必会医。所以,自古以来,瑶医都是自己诊病,自己采药加工,配方发药。瑶族中只有医生诊所,没有专门配方卖药的药师或药店。瑶医将药物归纳为“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对药物的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瑶医不光重视疾病的治疗,而且在预防医学方面出很有研究。他们很早就认识到某些疾病是可以相互传染,病初是可以预防的,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如“惧患痘,有出而染者,不得复入”;“有疫疬,则并焚其尸徒居焉”以及用芭蕉叶当碗,分菜吃饭等。1编辑本段瑶族医药历史由于过去历代统治阶级执行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迫使瑶族先民进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密,迁徙频繁,过着艰苦的游耕生活。他们以深山老林为居,与毒蛇猛兽为邻。1949年以前,绝大多数瑶族地区都处于封闭自守的经济状态中,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较少,更没有中医或西医的传入。恶劣的地理、生活环境与病痛的侵袭,为了本民族的健康。繁衍,他们在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疾病的斗争中,利用瑶山盛产的动植物药资源,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如到处高山陡坡,悬崖峭壁,蛇虫咬伤,跌打损伤骨折等外伤病症发病率较高,瑶医总结了一套以草药外敷、内服、外洗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确凿,疗程亦短;由于居处为深山老林,海拔高,气候寒冷潮湿,风湿痹痛、痧、瘴、蛊、毒等亦是多发病、地方病,瑶医对这些多发病、地方病的治疗,也总结了一套以内、服、外洗、药浴、外敷、拔罐、药垫、火攻、杉刺、陶针、针挑。刮痧、挟捏、蛋灸、艾灸、油火灯灸等多种综合治疗方法。 有关瑶族医药的记载,没有专门的典籍,但古籍中可查到零星的记载。这些十分粗略的记载。对内涵丰富的瑶族医药虽是挂一漏万,但仍可从中了解到源远流长的瑶族药史。 瑶族瑶药是以草木为主,历史上最早记载瑶族利用草木的当推后汉书南蛮传。书云:瑶族先民“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他们既然会利用木皮来绩衣服,以草实来染五色,那么,会不会拿来“食”,拿来“敷”,拿来“洗”呢?这是非常值得考究的。 宋代的经典著作中,对于瑶族医药的零星记载就较多了。苏颂的图经本草称砂仁“今唯岭南泽间有之”。瑶族先民服用砂仁以除瘴消暑助消化。作为瑶家一宝的灵香草,也多处见于宋代典籍中。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道:灵香草“唐人谓之玲玲香,亦谓玲子香”。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则记载了灵香草的生长条件、产地,泡制方法及销路。书中云:“瑶洞及静江、融州(今融安和大苗山),象州(今石龙),凡深山木阴沮洳之地,皆可种也”。并将种植所得的灵香草“熏以烟火而阴于之”,然后运往山外出售。700多年前,瑶族先民就已对灵香草掌握了特殊炮制方法,至今仍然实用,这是很了不起的。因为生的灵香草其气味并不香,在烈日下爆晒干也不会香,只有“熏以烟火而阴干之”才能香气四溢,才能使用。灵香草可作药用,曾载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但距瑶族种植,利用灵香草至少迟150200年。瑶族先民除用灵香草作香料、驱虫、驱蚊外,还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腹痛、腹泻、头痛、腰痛等疾病及避孕绝育。在周密的齐东野语中,有这样的记载:“方春时,瑶女数十,歌啸山谷,以寻药挑菜为事。”可见,在宋代瑶族先民用药已相当普遍。不仅习医之士,就是普通的平民妇女,都能“以寻药挑菜为事”。这充分说明瑶族医药的悠久历史。 瑶族居住、生产生活环境条件恶劣,跌打损伤骨折。蛇虫咬伤发生率较高,瑶族先民早已总结出一套治病医伤的方法,除了用药内服、外敷外,还掌握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如在周去非岭外代答中记载瑶人“忽遇药箭,急以刀割去其肉,乃不死”。这是最原始而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一个“急”字,道出了其中深奥的医学科学原理;能制造使用药箭(一般是用以狩猎),反映了对毒性药物等药性的认识。从内科服药到外科开刀,很可能还需具备麻药,说明瑶族医药在历史上不但客观存在,而且在宋代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500多年前,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居住着原始的“吃茶人”。那里有关他们“种茶、制茶和卖茶的传说、故事和歌谣”。说明瑶族人民对于喝茶有悠久的历史,而种茶、制茶,与种药、制药是密切相关的。茶的药用及保健价值,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从某一方面反映了瑶医药的形成和发展。 编辑本段浴用药物瑶族药浴所用的草药来自瑶族人民居住的大瑶山,一般都自采自用,多采用鲜药,平常亦将采回的草药洗净晒干备用。一般根据药物的性能,搭配使用,常无固定的配方,各种草药的份量,凭他们的习惯、经验而定。瑶族的浴用植物有上百种,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分述如下: 1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类: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消除疲劳,强身健体之功效。常用的有红牛膝、健骨风、钩藤、伸筋草、向日葵、瑶婆风、松筋藤、石姜、钻骨风、见风消、半枫荷、枫球子、香藤、鞋底风、华泽兰等。 2治疗皮肤病类:具有祛风止痒、清热解毒、凉血止痒、清洁皮肤、解毒防疮的功效。用于治疗皮肤病、皮肤瘙痒、湿疹、皮炎、疥疮、漆疮等。如博落回、笔筒草、千里光、银花、甜条、红花银糖菜、扛板归、醉鱼草、见风消、香樟、风箱树、密拱、饿蚂蝗、喷白、小叶买麻藤、七月白、牛皮冻等。 3清凉类:防暑、疮疖。 4小儿高烧、麻疹不透类:如饿蚂蝗、密拱、葛麻藤等。 5常用于产妇强身、健体的药用植物:益母草、野艾、络石藤、血防藤、水蜡烛等。 6治骨蒸潮热的植物药:刚鞭木、铁凉伞等。2编辑本段药浴疗法瑶家到处可见到用杉木做成的高100厘米,宽60厘米,长70厘米的大木桶,这便是用药水洗澡的“庞桶”,又称为“黄桶”。瑶医在瑶族人民这一良好的生活习俗上,利用生产、生活中的自然资源,采集药物,经煎煮后用药液浸泡擦身的治疗方法,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妇女生孩子,满三朝均洗药水澡,婴儿洗后健康免疫,产妇可以驱风去瘀,补身强体,产后一星期就可以劳动。用艾叶煎液给初生婴儿沐浴,可免患皮肤病,用葫芦卷须在年终除夕之夜给小儿洗澡,据说可免出麻疹。瑶族人民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采用鲜药草洗澡,对于防治春季流行病起了很好的防治作用。 瑶族药浴所用的草药来自瑶族人民居住的大瑶山,一般都自采自用,多采用鲜药,平常亦将采回的草药洗净晒干备用。一般根据药物的性能,搭配使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浴疗法: 香薷浴:鲜土香薷30克,加水500ml,文火煎煮15分钟,去渣,将药液倒入浴盆内,至温度适宜时,洗全身。有清热解表、退热的作用。用于小儿感冒、发热。 菖蒲艾叶浴:菖蒲15克,艾叶20克,苏叶20克,加水300ml,煮沸10分钟,倒入浴盆内,擦洗全身。有辛温解表,祛风散寒的功效。用于风宣感冒。 生姜浴:生姜200克,洗净捣烂,加水500ml,煮沸后倒入浴盆内加盖,待温度适宜时洗全身,有祛风散寒之效。用于风寒感冒或预防被雨淋后感冒。 山黄麻浴:山黄麻250克,芜荽50克,加水300ml,煮沸10分钟,去渣,倒入浴盆内,至适宜时,避风洗全身,洗完后用大被单或大浴巾裹全身10分钟。有解表透疹之效。用于小儿麻诊初期或出疹不透的患儿。 龙石浴:过江龙100克,石菖蒲100克,加水300ml,煮沸10分钟,再加入人尿50ml,待沸即可,将药液倒入浴盆内,趁热先熏局部,至温度适宜时洗全身。有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之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拘弯、屈伸不利等症。3编辑本段点刺疗法点刺疗法是用锋利的陶瓷针点刺有关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民间常用方法,在农村广泛使用,易为患者接受。具有宣泄解表,疏通经络之效,常用于治疗各种痧症、感冒发热、头痛头晕、小儿发热惊风、小儿疳积、肌肉疼痛及扭挫伤等症。 具体方法:取干净的瓷碗用刀背轻敲成三角形片状,选择有锋利尖头的片作针,放锅内煮沸15分钟(现代用75%酒精消毒),局部用生姜片蘸米酒反复涂擦,然后用瓷针快速点刺,手法轻重适度,以皮肤微见血为好,完后再擦姜、酒或其它药酒即可。 注意事项:应注意消毒,局部注意清洁以防感染,有皮肤病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不宜用这种方法治疗。4编辑本段巧治牙痛1枫树皮、杨梅树皮、杉树皮内层各约500克,分作3份,第1天取1份,水煎取药液3口盅,待冷后,取少许药液含在口中,尽量使药液含时间长一些,吐掉后再另含,每次接连含7-8口,直到疼痛消失为止。第二天痛减,再取第二份药水含漱,可以隔3小时左右含一次,第三天疼痛消失。 2牙痛时把手反背过去,手指能触到肩胛的地方,将此处用力地按压,左侧牙痛顶压右边,右侧牙痛顶压左边,如自己顶压不到,可叫别人帮忙,3分钟后疼痛缓解,5 分钟后牙痛消失。5编辑本段带状疱疹治疗带状疱疹多发于春秋季,好发于胸腰部。祖国医学称“缠腰火丹”、“蜘蛛疮”。使用特产中草药治疗带状疱疹是瑶医的一大特色,有独特的疗效。瑶族民间流传有许多治疗带状疱疹的验方,简要介绍数则如下: 一涂擦法 雄黄30克,明矾30克,百部30克,五倍子30克。加75%酒精250毫升,浸泡5-7天,取浸泡液外涂患处,每日数次。 七叶一枝花50克,大黄50克,研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4至6次。 蜈蚣5条,全蝎10克,冰片10克。加75%酒精250毫升,浸泡3至5天,取浸泡液外涂患处,每日数次。 二内服法 白花蛇舌草30-60克,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金锁匙各15-30克,金果榄10-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清热泻火,解毒利湿。适用于带状疱疹,湿热俱重,症见皮损鲜红,皮肤灼痛,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 土茯苓、金银花、七叶一枝花、木贼各15-30克,夏枯草、青蒿、柴胡、黄芩各10-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清热解毒,清解肝经风火。适用于带状疱疹肝胆风火型,症见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小便短少而黄,脉弦数。 桃仁、生地、牛膝、女桢子、枸杞子各15克,红花、当归、赤芍、枳壳、玄胡、川楝子、青皮、麦冬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滋养阴血,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之症。 大青叶、大田基黄、车前草、金钱草、葫芦茶各15-30克,山栀子10-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清除肝胆湿热。适用于带状疱疹症见皮疹色较淡,疮壁松弛,疼痛不甚,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症。6编辑本段妙用五指牛奶五指牛奶为桑科植物粗叶榕或掌裂榕的干燥根,瑶语称“巴腩红挪”、“红挪亮”,亦称“五爪风”、“五指毛桃”。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等症。 1、治疗慢性肝炎:五指牛奶15克,牙刷草10克,姜黄5克,山栀根、花斑竹、柑子皮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五指牛奶8克,绣花针(虎刺)6克,田基黄10克,翠云草10克,鸡骨草6克,兰花柴胡10克,黄皮亮8克,金沙藤8克,水煎服,每日1剂。 2、治疗肺结核:五指牛奶、金骨风(草盘子)、火柴木(南方荚迷)各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五指牛奶10克,矮地茶100克,穿破石40克,百部40克,白芨40克,采用水煎醇沉法制成浓缩水丸“抗痨丸”,每次1.6 克,每日3次,治疗浸润型肺结核215例,有效率达86.5%。 3、治疗病后体虚:五指牛奶、牛大力各30克,千斤拔20克,十全大补(假木通)15克,同猪骨头炖服,每日1剂。 4、治疗产后气血不足、缺乳:五指牛奶30克,追骨风(薜苈)、结端榜(黄花参)5克,配猪脚共炖服。 5、治疗气管炎:五指牛奶20克,细叶鼠曲草15克,露蔸树15克,笔套草(木贼)10克,水煎冲蜜糖服,每日1剂。 6、治疗气虚下陷、脱肛:五指牛奶60克,土柴胡6克,搜山虎(守山虎)10克,血风8克,猪大肠5寸,共炖服。 7、治疗脑萎缩:五指牛奶,牛大力、千斤拔,红参等各适量制成小蜜丸,每次3丸(3克/丸),每日3次,治疗脾肾两虚所致痴呆症有一定疗效,药理试验表明有提高小鼠记忆作用和镇静作用。7编辑词条编辑摘要摘要目录1瑶族医学2基本简介3治疗方法4火灸疗法5挑治疗法6点刺疗法目录1瑶族医学2基本简介3治疗方法4火灸疗法5挑治疗法6点刺疗法7历史记载编辑本段瑶族医学 瑶族居住在南方 瑶族医学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瑶族人民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瑶族在诊疗方面所用的方法和技巧是多种多样,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他们认为,人之所以会发病,除了风、气、虫、毒、饮食和外伤之外,体内的五脏六腑、气血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连系,从而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诊断方法,如除了望、闻、问、触之外,常用的还有甲诊、掌诊、舌诊、耳诊和面诊等。 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症状特征,总结出了风、锁、豆、痧等病症和名称。在治疗上除了采草药内服,外洗,外敷和熏、熨、佩带等之外,还有放血、点刺灯划灸、艾灸、骨灸、席灸、药物灸、药棍灸以及拔罐、针挑、捶击、拍击、搔抓、滚蛋、推拿和指刮、骨弓刮、碗刮、匙刮、青蒜刮、秆草刮、萱麻刮等。其所治疗的病种包括了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及神经等各科,许多方法疗效显著。医药结合,是瑶医的特点,习医者必懂药,识药者必会医。所以,自古以来,瑶医都是自己诊病,自己采药加工,配方发药。至今,瑶族中仍然是只有医生诊所,没有专门配方卖药的药师或药店。瑶医将药物归纳为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对药物的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瑶医不公重视疾病的治疗,而且在预防医学方面出很有研究。他们很早就认识到某些疾病是可以相互传染,出是可以预防的,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如惧患痘,有出而染者,不得复入;有疫疬,则并焚其尸徒居焉以及用芭蕉叶当碗,分菜吃饭等。医药是瑶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治疗经验。独特的民族风格。瑶族民间医生多以盈亏平衡理论来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编辑本段治疗方法 瑶医的流传是采用师徒相承的方法,依靠师傅口授,徒弟通过记忆、领会、随师学习及今后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而定,因此亦常有师门的不同。但总的说,疾病的诊断是医生通过眼看、耳听、鼻嗅、口问、手摸等方法,搜集疾病表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结合天时、地域及其他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辨清冷、热二病,分别所属病证,为治疗原则和方法提供重要依据。瑶医皆医药相兼,自采自用,不仅用药经验独出心裁,且对药物的应用方法,应用形式也别具一格。(一)应用方法 瑶医用药大多就地取材,药物多为鲜用,即采即用,一般不炮制而直接用于病人,是瑶医用药的特点之一。瑶族居住的广阔山区,素有“植物王国”之称,是天然药物产地,用鲜药可以就地取材,不需加工、贮藏,同时鲜药的有效成份未经破坏,所以疗效比干药好,因而瑶族群众家家户户庭院有种植草药的习俗。对于有毒性的药物也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炮制,如半夏需按中药炮制方法去其毒性。有些药物也加以特殊处理,如治疗伤寒方中的副禾本科植物糁子(Eleusinecoracana),用时将其炒热,乘热倒在地面上,反复操作三遍,让其吸地气后,与生姜、甜酒共炒至热,供煎服。(二)应用形式 瑶医用药,不拘一格,用药形式多种多样,如煎剂、内服膏剂、散剂、药汁丸剂、酒剂、鲜药捣汁内服、鲜药含服、搽剂、外敷剂、滴耳(眼)剂、烟熏剂、熏洗剂、沐浴剂、食疗剂、佩挂剂等等应用形式。(三)用药原则 瑶医经过长期的实践,将药物分为四大类。凉药:如竹叶伸筋、铁马鞭、矮地茶、葫芦茶、铁菱角等。表药:如泽兰、甜酿草,六月黄花等。暖药:如满山香(岩鹰爪)、小叶柞死风、石龙藤。打药:竹叶老根(寮刁竹)。瑶医认为;消炎解毒、利水消肿的为凉药;解除表证治疗疳积病的药物称为表药;驱逐寒湿活血药为暖药;治疗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和打胎的为打药。此为瑶医在治疗疾病以及瑶医进行药物交易时的惯用语。此外,瑶医亦重视饮食疗法,认为饮食疗法,经济实惠,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故常用谷、果、菜、鸡、鱼、肉、蛋等类食品,或配合少量药物治病。例如用大蒜头23瓣捣烂,加适量片糖冲甜酒,治疗上吐下泻;用柑橘榨汁加入蜂蜜治疗哮喘;荞麦、三七、鳝鱼煮食治肺痈吐脓血;胡椒、乌龟肉、猪肚共炖治虚寒胃痛等等。 药浴则为瑶医药的又一特色。瑶医称之为“庞桶药浴”。瑶家到处可见到用杉木做成的高1米,宽0.6米,长0.7米的大木桶,这便是用药水洗澡的“庞桶”,又称为“黄桶”。过山瑶十分重视洗澡,无论严冬酷暑,每人每晚都必须入“庞桶”内浸泡洗身,既洗涤刀耕火种时沾染的炭灰泥迹,又通过温水浸泡解乏,使血脉流通,便于入睡。在冬天浸泡后,更能在料峭的山风中抗御寒冷,瑶医在过山瑶这一良好的生活习俗上,利用生产、生活中的自然资源,采集药物,经煎煮后用药液浸泡擦身的治疗方法,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瑶族用药水洗身,不分男女老幼,全家皆洗,一家人轮流洗,水脏了就换,冷了再加热。规矩是:先客后主,先小后大,先老后少。现在一些平地居住的瑶民,也逐渐采用了换药水的方式进行药浴。妇女生孩子,满三朝均洗药水澡,婴儿洗后健康免疫,产妇可以驱风去瘀,补身强体,产后一星期就可以劳动。用艾叶煎液给初生婴儿沐浴,可免患皮肤病,用葫芦卷须在年终除夕之夜给小儿洗澡,据说可免出麻疹。瑶族人民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采用鲜药草洗澡,对于防治春季流行病起了很好的防治作用。瑶族药浴原理是借水的温度、水的机械刺激和药物的作用,对机体发挥治疗效能的。当利用热药液在皮肤或患处熏洗时,由于温热刺激,引起皮肤各处的血管扩张,能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并能疏通经络,促进经络的调节活动功能。药液又能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从而破坏了原有的病理反射联系,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由于皮肤和粘膜有呼吸作用,药浴所用药物不同亦具有滋补强壮,清热解毒、消炎杀菌、疏通腠理、清洁伤口、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等不同的作用,可治疗多种疾病。正因为如此,在瑶族广泛流传一句瑶族民谣:“若要长生不老,天天洗个药水澡。”这就是洗药水澡能成为瑶族的习俗,历数百年而不衰,沿习至今的秘决。至于汉族药浴与瑶族药浴究竟谁开药浴之先河?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瑶族没有形成本民族的文字,故无典籍可考,但瑶族药浴的历史已经源远流长了。瑶族药浴所用的草药来自瑶族人民居住的大瑶山,一般都自采自用,多采用鲜药,平常亦将采回的草药洗净晒干备用。一般根据药物的性能,搭配使用,常无固定的配方,各种草药的份量,凭他们的习惯、经验而定。瑶族的浴用植物有上百种,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分述如下:1、治疗风湿、类风湿性 风湿关节炎类: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消除疲劳,强身健体之功效。2、治疗皮肤病类:具有祛风止痒、清热解毒、凉血止痒、清洁皮肤、解毒防疮的功效。3、清凉类:防暑、疮疖。4、其他类:小儿高烧、麻疹不透、月子洗澡。 瑶族常用的风湿类浴用植物:红牛膝、健骨风、钩藤、伸筋草、向日葵、瑶婆风、松筋藤、石姜、钻骨风、见风消、半枫荷、枫球子、香藤、鞋底风、华泽兰等。常用治疗皮肤病、皮肤瘙痒、湿疹、皮炎、疥疮、漆疮等浴用植物:博落回、笔筒草、千里光、银花、甜条、红花银糖菜、扛板归、醉鱼草、见风消、香樟、风箱树、密拱、饿蚂蝗、喷白、小叶买麻藤、七月白、牛皮冻等。常用于产妇强身、健体的药用植物:益母草、野艾、络石藤、血防藤、水蜡烛等。治小儿麻疹不透的植物药:饿蚂蝗、密拱、葛麻藤等。治骨蒸潮热的植物药:刚鞭木、铁凉伞等。瑶族药浴一般采用新鲜植物,平时备干品冬季用。药浴设固定配方,常取37种药草即可。编辑本段火灸疗法 一、灯草炙 灯草火灸,是用灯芯茶油,点燃后快速在特定穴位的皮肤进行烧灼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简便、廉价、快捷的特点。施灸方法:首先选好穴位,并作记号。局部消毒后,取灯芯草3-4cm长一根,将一端浸于茶油中(若蘸油太多可用吸水纸吸去浮油以免油滴上烫伤皮肤)。术者用右手拇食指、捏住末浸油的一端,将蘸油的一端点燃,待火略变大时,即迅速烧灼穴位,一触及皮便立即离开,此时常有“啪”的声响,火即灭。灸处多有粒状伤痕,应注意清洁,防止感染。一般两天内即可自行愈合,如下愈者,局部可涂万花油或烫伤药膏即可。 二、药条灸 将动、植物药焙干,研粉,先取一半药粉加水煎成浓汁,过滤去渣,再加入另一半药粉调成膏状,待温度适宜时,用手工搓成艾条大小的药条,晒干备用。施灸方法:本疗法采用温和灸法,将药条的一端置火上烤热后,直接灸于患病局部的皮肤或特定的穴位上,至病人感到有灼热感时提起,灼热感过后再灸,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局部发热、潮红为度,每天施灸1-2次。用于寒湿引起的疾病,如非炎症性肿块,顽癣及皮肤瘙痒,妇女月经不调,带下病等,一般5-7天可以痊愈。三、骨灸 是以药用动物的骨头烤热后,快速灸于患病局部或特定穴位的皮肤上。本疗法多用于治疗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四、药棍灸(又叫神火疗法、火功疗法) 瑶话叫“人苗”。药棍:是用某种植物药如吹风藤,铭吻藤,毛杜仲藤,牛耳枫枝叶等的根或茎枝,砍25厘米长左右,晒干后浸泡入特制的药液中49天,取出阴干备用。施灸方法:把药棍的一端置于炉火,或酒精灯,或蜡烛火上燃烤,吹息明火,留下暗火,用3-5层纸包上暗火,隔纸灸于患病局部或特定的皮肤穴位上。至病变局部有灼热感时离开,灼热感过后再灸,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局部皮肤潮红,患者有舒适感为止。编辑本段挑治疗法 挑治疗法是在病人一定部位 挑治的皮肤上,用粗针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物,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于痔疮,肛裂,肛瘘,肛门瘙痒,脱肛,急慢性前列腺炎,痧症,甲亢,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痤疮等病症。挑治部位,通常在腹部。 1.选点挑治 即选用某些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一般可在上起第七颈椎棘突平面,下至第三骶椎平面,两侧至腋后皱壁的范围内找点。根据临床经验发现,痔疮的反应点多见于肩胛区;食道静脉曲张则在胸部两侧都有;甲亢的反应点多在锁骨上窝区域内。反应点的特点是:形似丘疹,稍突起于表皮,针帽大小,浅红色,压之不退色,应注意与痣、毛囊炎、色斑等区别。选点困难时,可用两手磨擦病人背部即可出现。可能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的点,应选用其中最明显的。根据病情,每次选取1-5处反应点挑治。2.穴位挑治 根据病情需要,选取与各种疾病关系密切的穴位进行挑治。如痔疮可选大肠俞、竹杖(于背部正中第三腰椎棘突上方)、长强;结膜炎可选大椎;麦粒肿可选取大椎旁开0.5分处;前列腺炎可选膀胱俞或阿是穴。3.区域挑治 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选用与疾病有关的部位进行挑治,疗效也很好。如头痛,头晕,发热,小儿抽搐及眼病在眉间挑治;胸痛,肋间神经痛,感冒一切热症等在胸腹正中线上选刺激点挑治;肛门和会阴部疾患在越靠近脊柱,越靠近下腰部选点施行挑治效果越好。因此,为了减少找反应点的困难,可在第三腰椎第三散椎之间左右旁开3-5cm的线上,任选一点施行挑治。挑治的操作方法:暴露腰背部,选定挑治点,局部皮肤消毒后,以消毒的粗针将选点部位的表皮纵行挑破0.2-0.3cm(最好先用1%的普鲁卡因作局部麻醉),然后深入皮下挑,拉断或割断白色纤维,反复挑割,将皮下白色纤维(如羊毛状)挑尽为度,一般不出血或略有出血。挑尽后填入生盐一粒或用碘酒消毒,贴以胶布即可。一次不愈者,可于二、三周后再施行挑治,其挑治点可以另选。注意事项:水中注意无菌操作,术后注意局部清洗,以防感染;针尖应原口进原口出,切忌在创口下乱刺;挑治当日创口禁用水洗,并注意休息,少吃刺激性食物;孕妇,皮肤病患者,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脏病,肿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