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装饰画的色彩.doc_第1页
浅析装饰画的色彩.doc_第2页
浅析装饰画的色彩.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装饰画的色彩李金芑(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山东青岛266071)摘要:色彩是组织装饰画形式美的一个重要表现因素和必要的条件之一。装饰画的色彩是以强调色彩的形式关及个人主观感受为特征的,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绘画,更有别于图案色彩。装饰色彩不拘泥于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的束缚,更多的是从主观情感和工艺技术出发。装饰色彩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和浪漫性。关键词:装饰画;色彩;画面构成装饰画是装饰艺术中的重要部分,是一门涉及多门类学科的综合艺术。其主要特征是运用工艺手段和工艺材料制作,突出装饰风格。和一般的绘画不同,装饰画主要偏重于表现形式的装饰性,注重形象的平面化处理,画面构图强调均衡、对比、变化、和谐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其构图一般较为单纯。色彩亦服从于形式美法则的需要,不拘泥于客观对象的色彩关系。装饰画可利用各种材料的形状、色彩、肌理等到自然特征。充分发挥材质的美。色彩是组织装饰画形式美的一个重要表现因素和必要的条件之一。装饰画的色彩是以强调色彩的形式美及个人主观感受为特征的,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绘画,更有别于图案色彩。装饰色彩不拘泥于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的束缚,更多的是从主观情感和工艺技术出发。“立足于色彩i要素的变化规律。装饰色彩的主观性是指提炼、归纳、变化、夸张等特征。因而装饰色彩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和浪漫性。”“作为装饰语言表现的色彩,它在整个画面的造型结构中的意义不是再现自然形态的色彩关系,而是依照造型的结构关系进行色彩配置。作为装饰艺术,物象设色从表现对象的固有色出发,追求不同物象类别产生的不同色彩,不注重光源色和环境色,不追求自然色调的逼真。而是调动色彩的各种因素,在色彩的构成、搭配上进行重构。”南朝谢赫在“六法论”中提出了“随类赋彩”的绘画原则,观众的色彩观念不是再现的、物理的。而是心理的、联想的。“赋彩”无论是淡彩还是重彩,其最终目的是赋情、赋意,其色相选择有了很大的宽泛性。譬如中国的京剧脸谱,以夸张的色彩改变演员的面目,通过大面积主色的区别来显示剧中人物的性格:红色象征忠义,黑色象征刚直勇敢,白色象征善用心机等。装饰画中的色彩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色彩的情感与象征色彩的情感有两种:一种称为主观的,即人对色彩的好恶,由观者个人的主观状态决定着的感情。它与个人的主观因素有关。因此人与人之间差别很大。另一种称为固有的,如色的进退、暖冷、轻重等。由物象色的性质客观决定的感情,称为固有感情,即任何一个人看到此色都有共同的感受。色彩的象征是由色彩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和发展成意象、抽象、概括、象征的意义。现实中多数人的色彩联想有其共通性,即有世界共通的东西,如绿色象征和平、生命、青春和希望,黑色象征孤立和痛苦。但因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社会文化意识或政治观念的影响,又有各民族特有的东西。如红色在中国为喜庆的色,是幸福的象征,白色却是丧事、哀悼的象征。西方白色却象征纯洁、高雅和光明。由于时代的变更,审美情趣、信仰不同,性别差异,民族风俗等赋予色彩各种不同的情感和象征。二、色彩的构成色彩是装饰绘画艺术的要素之一。装饰画的色彩构成,是指画面色调组合关系,色彩相互关系,色彩的比率、位置面积大小,色彩的明度、纯度、冷暖,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等。(一)色彩对比当两色或两种以上的色并置时,色彩间必然出现差别现象,这种差异即色彩对比。我们把它分为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1色相对比色相是色彩属性上的对比,它是不同色并置时,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例如:绿与黄绿,黄绿偏黄味。在色相环上,相隔圆心角度越小的色,色相对比越弱;度数越大,色相对比越强烈。类似色对比因色相间共性大,表现出和谐特征,视觉感弱,色彩情绪融洽、含蓄、朴素、静谧。由于多次调和,又显得脆弱,所以要加大明度和纯度对比。2明度对比明度对比是色彩属性上的对比,因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的明度,将丽种以上不同的色彩并置时,明者更明,暗者更暗。不同明度组合产生不同视觉效果和审美心理。如低明度色彩搭配,画面神秘、压抑、忧郁、朴素。中明度色彩搭配,画面含蓄、平凡、稳重。高明度色彩搭配,画面明朗、纯洁、活泼、高贵。明度对比在色彩造型和色彩对比上与其他色彩对比相比较具有极大的优越性。3纯度对比纯度对比具有相对性,如将深红色分别置于纯红色与灰色上,置于纯红色上的深红显得浑浊,而置于灰色上的显得鲜明。(二)冷暖对比冷暖对比可分强对比、弱对比、中对比,冷暖倾向越明显。对比越强,刺激力越强。红色与黄色并置,黄色有冷的趋向,黄色与蓝色并置,蓝色趋暖。(三)综合对比综合对比是指画面既存在明度对比,又存在色相对比或纯度对比。综合对比可以避免画面 同的色彩效果和不同的心理效应。我们根据色彩的运用以及配色单调、呆板,使画面更具艺术感染力。 心理效应,把色彩的运用类型大致分为艳丽型、淡雅型、综合三、色彩的运用类型与表现 (一)色彩对比与位置同一种颜色在画面中位置不同,给人心理感觉就不同。同样,同一位置出现不同的颜色,给人的心理感觉也不一样。如红色在画面上半部时,具有沉重感、压抑感,在下半部则饱满、充实。黄色在画面上半部。具有轻飘的感觉,在下半部则具有浮力。两种不同颜色之间远近不同,对比效果不同,越近对比越强,越远对比越弱。(二)色彩调和色彩调和指两种以上的色组织或结合时,通过整体统一的原则,使画面在变化中求得统一的色彩美。色彩调和的方法有:同一调和、近似调和、对比调和、视觉生理平衡调和、心理需求调和等。(三)调子调子是指画面给人的整体印象,不同的明度组合或纯度组合形成不同的视觉印象。(四)色彩的节奏色彩的节奏是一个有秩序的进程,不同的秩序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如渐变型节奏,渐变等级越少画面越柔和,越大变化越强烈;重复型节奏,通过重复排列产生持续运动感;无调性节奏,画面既存在规律又具有变幻莫测的结构形式,画面具有生命力。色彩是装饰画重要的视觉因素之一,也是主宰人们心理情感的主要因素,同样的图形因色彩运用搭配不同,将产生不心理效应,把色彩的运用类型大致分为艳丽型、淡雅型、综合艳丽型的装饰画色彩对比强烈,画面色彩斑斓、绚丽、华美、刺激、兴奋、丰富。让人充满激情、活力。艳丽型装饰画的色彩一般采用冷暖搭配、补色搭配、原色搭配等。淡雅型的装饰画色彩优雅、朴素、平静、稳重、柔和、含蓄,它的色彩一般采用冷色或中性色配置。综合型是介于淡雅型和艳丽型之间,它既有艳丽型的华美又具有淡雅型的优雅。它是最常见的装饰画类型。它的色彩一般采用冷色、淡色或中性色为主,暖色、鲜明色为重点色的色彩搭配。纵观世界艺术史的发展脉络,我们会发现:色彩在画面构成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有艺术家认为色彩本身即构成艺术。在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那里,简单但是富有理性精神的色块构成便是最好的当代绘画艺术;印象派大师们也以美丽朦胧但鲜明的色彩而著称于世。色彩是人类认识世界最形象最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