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城乡协调发展是“十二五”规划中主要内容之一,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凸显了城乡协调发展将成为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核心之一。而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却日益凸现。金融发展的早期理论主要分析了经济发展与金融兴盛之间的关系,可这无法代表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虽然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没有得到改善。本文通过对相关学者观点研究,强调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梳理了安徽省金融兴盛的机制,然后研究了边际资本产出、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作用。通过对当前的形势总结和实证研究,对相关部门研究安徽省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思路提供参考。利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安徽省的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可得结论:金融的不协调发展会反作用于安徽省的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结构可以很好的改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分析发现,安徽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和金融发展有协整关系。不均衡的金融发展,即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低下,城市金融业发展更为发达,不利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就是,城乡金融体系不均衡,将导致二元的经济结构更加严重,降低安徽省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及制约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安徽这种以城市的金融兴盛、金融结构持续扩张,而农村金融发展的速度和结构相对下降金融体系。金融发展的扩散结果小于核心城市群结果,金融不均衡发展反作用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将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降低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阻碍安徽经济一体化进程。关键词:金融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城乡经济一体化,安徽省 Abstrac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12th Five Year Plan, the key and the eighteen session of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promote the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coordinat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highlight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will become the core of the thirteen five period of development. The urban-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but also an important process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since 1990s, the rapid growth of Anhuis economy,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early theory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main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prosperity, but it can not represent the level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lthough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but the level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not been improved.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is emphasized by the relevant scholars views. The mechanism of financial prosperity in Anhui province is studied, and the effects of marginal capital output,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 scal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re studied. Through the current situation summary and empirical research,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study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in Anhui province. Using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level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Anhui Provinc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coordination in Anhui provinces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level, improve the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structure can be a good improv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structure of two yuan.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evel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Anhui have a co 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Unbalanced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at is, the low level of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s financial industry is more developed,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at is, the urban and rural financial system is not balanced, will lead to more serious economic structure of two yuan, reducing the level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Anhui province. This shows that the financial system of Anhui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city. Financial structure continues to expand, but the proportion of rural finance in the fall. The result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re less than the core city group,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mbalance is the opposi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f the situation continues, it will further expand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reduce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financial development, two yuan economic structure,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hui Province39 / 46 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导论1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2 城乡一体化的研究综述11.2.1 金融抑制与二元经济结构的研究述评11.2.2金融发展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影响分析21.2.3 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关系的实证分析31.2.4 简要评述41.4 主要内容51.5 可能的创新点5第2章 金融发展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回顾52.1 主要的金融发展理论62.1.1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2162.1.2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62.1.3 赫尔曼及斯蒂格利茨的理论72.2 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理论82.2.1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思想82.2.2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2582.2.3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理论2682.2.4 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2782.2.5 麦基的城乡一体化思想2892.3 城乡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发展的影响机制理论92.3.1 金融发展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作用92.3.2 金融发展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102.3.3 金融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作用10第 3 章 金融发展对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103.1 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和金融发展的概念与度量103.1.1 金融发展的概念与指标衡量103.1.2 量化分析安徽省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113.2 金融发展影响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机制分析133.2.1 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133.2.2产业结构优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部分15第 4 章 安徽省城乡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发展的现状164.1 安徽省金融发展的现状164.2 安徽省目前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18第 5 章 安徽省金融发展影响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实证分析215.1 指标构建以及数据选取225.1.1 变量、模型选择225.1.2 统计数据来源225.2 实证分析过程225.2.1 变量平稳性检验ADF 检验235.2.2 Johansen 协整检验24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265.3 实证分析结论28第 6 章 政策建议296.1 结论296.2 政策建议306.2.1 加快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306.2.2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306.2.3合理引导和发展非正规金融316.3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2参考文献33致谢36第一章 导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综合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各方面差距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的1。城乡统筹发展,将现代服务全体共有,所有人都平等拥有社会各方面发展成果。由于一定的时代条件,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状况,影响城乡融合,阻碍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农村的发展,而且妨碍了城市的发展。所以,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已经是现阶段的一个重大课题2。在号召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的党的十六大报告后,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号召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到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增长的基本要求是尽快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2006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 2000美元,代表着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此阶段正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阶段。因为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不同,我国不同地区的现实差异非常大。所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状况在不同地区表现的也不一样。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安徽来说,尽管最近一些年的经济发展很快,可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促进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事关安徽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进程。 经济上和空间上整体协调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发达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是支撑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而通讯和金融服务是支撑城乡一体化基础的先行因素,如何发挥金融发展在城乡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如何根据生产要素配置金融资源,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是本文研究的重点。1.2 城乡一体化的研究综述城乡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发展的关联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前人研究重点是金融抑制在城乡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金融发展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作用,还有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三个方向。1.2.1 金融抑制与二元经济结构的研究述评麦金农3是分析城乡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发展关系的专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首先提出,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经济是分裂的。企业和家庭完全分离,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产品对于企业和家庭价格不同,而且生产技术水平也不一样。济发展的作用。基于社会资源有限的背景,他提出要完善金融机构的投资和储蓄分配体系,帮助经济资本从生产能力低的产业到生产能力高的产业,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和质量。加尔比斯4模型的研究解释说,金融抑制将加强经济结构,这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研究金融发展和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但他的模式有一个缺点,就是如果资源以简单的方式投资于资本收益率的选择,那么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发展工业上,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这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王少国5博士(2005)觉得麦金农理论观点的意义重点是指出金融抑制将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中扮演一个角色。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严重不足,资源的供应小于资源需求,就算没有金融压制,在只有少数人或企业能够获得资源的况状下,资源的分配不均会导致二元经济结构更加明显。1.2.2金融发展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影响分析拉克西特6(Rakshit,1982)创立了个包含非农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结构模型, 他把凯恩斯结论引进该模型里, 他的模型研究表明,在欠发达区域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有用需求是不够的。他认为信用机制不全面是影响有效需求的主要因素,而利率机制对金融中介机构不敏感,是信贷市场发展的主要表现。日本专家石川滋7(1986)从金融多样化的立场研究印度、中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城乡经济一体化现状。他的分析结论表明,金融繁荣对城乡经济一体化有着极强的作用, 中印在1980年前的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很低,很大原因是这些国家的金融发展程度很低,尤其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和结构不完善。但日本通过建立健全适合本国国情的金融体系,特别是重点发展农村金融,达到迅速提高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水平的目的。张杰9(1994)认为刘易斯8的城乡经济一体化研究模型有些许不足:对非农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资源需求和产生了解不够,也不了解金融发展在资源分配中的作用。他们以中国为分析对象,研究了不同行业的金融资源配置,结果表明,虽然金融发展对第一产业有促进作用,但在金融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将更多的流向第二产业。这是由于不同行业之间的价格机制使然。第一产业资源的大量流出,使其缺乏支撑金融快速发展的基本经济条件。因此,第一产业的金融发展,必须要健全和完善金融结构。王少国10(2003)参考了加尔比斯结构模型, 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结构模式,研究了金融发展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研究显示,金融业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为评定金融发展在城乡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他将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金融发展对城乡经济一体化起阻碍作用(如金融发展加固了二元经济结构)的可能性的同时,也可能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生产效率,那么这一时期的金融发展基本判断为促进作用。第二阶段,如果金融发展能改善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使城乡统筹发展,那么这一时期的金融发展更是一种促进。要确定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一体化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应与其他国家相比,看金融发展是否有加速经济发展,缩短时间,实现城乡一体化。对于乔根森11模型、费景汉一拉尼斯12模型、刘易斯模型,王洋13(2005)觉得其中有一处不足是没有足够考虑金融机构的影响。他用财政支出和收入的方法创建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结构。研究显示,金融机构的健全对城市和农村经济一体化的水平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高帆14(2005)创造了新古典经济学结构模型,研究表明,分工效率提高对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上升,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快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还要完善农村金融结构体系。彭建刚、周行健15(2005)研究农村小型金融服务机构在城乡经济一体化中的主要作用。研究显示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低下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法创建多阶段的发展,重点发展小型金融结构,更适合经济落后地区。1.2.3 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关系的实证分析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收入分配问题,城乡经济一体化将导致收入的均等化上升。所以,衡量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肯定要分析收入分配。前人大量分析收入分配与金融发展之间的联系,也间接研究了金融发展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联系。 格林伍德和约万诺维奇16(Greenwood&Jovanovic,1990)用一个结构模型展现收入分配和金融发展之间的联系。显示了在早期,穷人由于没有钱,无法享受金融服务,而一些有钱的富人可以享受金融服务,这些富人利用金融服务使自己变得更加有钱,穷人却更加穷,社会收入差距拉大;后来,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结构不断扩大,穷人和富人都可以使用金融业务,收入分配正慢慢变得协调。Galor&Zeira17(1993)把社会分为两块,一个是生产简陋的手工行业,另一个是生产条件先进的高科技行业。拥有更多资源的人可以有各种投资,来增加收入。此时的金融体系不健全,最先拥有资源的人会一直拥有较高的资源和收入。Banerjee&Newman18(1993)也利用建立模型,说明金融的不均衡发展会扩大二元经济结构,只有完善的金融体制建立了,才会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Clark&Zou19(2003)认为产业形式会改变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表现为假使金融体系能加快劳动力更高效进入高科技产业,如果高科技产业比重增加,会加大收入差距,也会导致高科技产业占比上升。 冉光、温涛和熊德平20(2005)通过创建计量模型, 对我国金融现状、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民收入提高关系作了实证分析。结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存在较强的反作用,而金融体系的扩大并没有改善居民收入状况。1.2.4 简要评述对现有理论进行总结综述后可以看出,经典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忽略金融发展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关系的研究,而金融发展理论也没有把两者的关系作为重点进行分析,尚未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所以在金融发展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联系中,仍有许多值得研究之处。一是理论分析方面,可以使用高等数学知识创建标准化的模型,研究金融发展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联系;二是在实证研究方面,更多的提高数据的选择、指标的选取和模型的构建,也要根据各地区的差异,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1.3 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分析安徽省金融兴盛对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影响,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式。通过总结经济提升和金融兴盛,城乡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的一些结论,研究金融兴盛对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作用。本文依据2000到2013年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概况,研究了安徽省金融兴盛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联系。最后通过eviews7.2测量收集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变量序列进行ADF平稳性检验和Johansen 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考察各变量序列有没有同阶平稳,并计算各变量的协整系数,根据结果来观察金融发展和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关系,并给出一些发展建议。1.4 主要内容第一章 导论:本章重点阐述了研究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写明本文的一般内容和写作方法,也如实提出自己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 总结了金融发展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研究,以及前人研究金融发展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成果。第三章 主要研究金融兴盛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联系,总结了金融体系的作用机理。第四章 主要分析安徽省的实际经济现状:利用安徽省2000年到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体系分析,了解两者之间的作用,为后面的研究作准备。第五章 主要是实证分析:利用eviews7.2软件研究安徽省金融发展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联系。实施变量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还有格兰杰检验。第六章 总结上文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参考建议:上面文章的研究结果知道,安徽省现有的金融体系对城乡经济一体化起反向作用。这与安徽省的金融体制不完善有关,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1.5 可能的创新点大部分学者关于金融兴盛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分析,主要从国家层面和单一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作研究,城乡协调发展很难确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市化是城乡经济的主要板块,但城乡协调发展远不止这些。本文选取了八个分标准,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人均GDP、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第一产业比、非农业人口比、城乡居民收入比、房地产投资价值/GDP、财政农业支出与第一产业比,计算出安徽省从2000年到2013年的经济现状。因为本文仅限于2000到2013的安徽省的数据样本较小,不足以保证实证结论的强度,参考值弱;运用金融发展效率(FE)、边际资本产出(MPK)和金融发展规模(FD)代表安徽省金融状况,是无法全面表示安徽省金融状况的。第2章 金融发展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回顾本部分重点总结他人对金融兴盛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分析成果。所以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大量阅读资料,重点对金融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金融发展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原理进行理论梳理和总结,为后文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2.1 主要的金融发展理论2.1.1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21著名专家戈德史密斯在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写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里,通过查找详细数据,研究出金融体系在不同时期的结构,从金融兴盛的立场归纳金融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也就是说金融的兴盛加快经济发展,这为分析金融的影响作了铺垫。戈德斯密斯在这本书中对36个国家在近百年的金融发展史作了全球比较分析,其研究结论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戈德斯密斯研究了完善的金融体系、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定义和联系。他早期对金融发展的观点是:金融结构不断壮大和变化,他认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体系的发展。他觉得金融体系能够量化,还提出判断国家金融体系的八个指标,重点包括金融与实体资产的比值,金融体系中资产和负债的配置及其影响力。其中的金融相关比率(FIR)被很多人看做最符合实际需要的量化指标之一。 (2)他认为如果经济兴盛,金融体系也会不断发展。可最终是经济兴盛鼓励了金融兴盛,还是金融兴盛鼓励经济兴盛,尚不明确。 (3)随着经济的发达,不仅银行、证券或保险等金融机构将会迅速发展,同时也随着金融机构的发展,非银行、证券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比例将逐渐增加。 (4)金融相关比率(FIR)有着较强的成长形态。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速度往往比实体经济的速度快,可并不是无限的增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差不多接近1.5时,这一比例将逐渐稳定。2.1.2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兴盛理论产生的两代表作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Shaw,1973)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麦金农:Ronald Mckinnon,1973)都涉及“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此研究打破了之前的金融结构的观点,他们的研究即填上了前人经济理论主要看技术、土地、劳动、资源和资本等要素的影响,却忽略金融体系的不足,更加重视金融的影响。 (1)他们提出了金融发展的含义。麦金农的“金融发展”定义和 “金融增长” 近似。肖在他出版的著作中(爱德华肖,格力,1979),从金融抑制的反面提出了金融深化的金融发展概念。(2)他们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是金融抑制的现象,金融资产和金融机构过于单一,金融管制过多,效率低下,导致金融体系的严重落后。从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的二元结构看:即有欠发达地区不健全的金融体系,又有发达地区的各种金融机构。他们觉得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大部分是因为体制的不足,要提高自身经济,一定要重视金融的作用,推行金融改革:实行宽松的货币制度;推动金融结构改革;改革外汇管理和汇率制度等。2.1.3 赫尔曼及斯蒂格利茨的理论以凯文穆尔多克、托马斯赫尔曼、约瑟夫斯蒂格利茨22(Joseph Stieglitz,1994)和赫尔曼23(Hellmann,1994)等专家二十世纪末在金融约束: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著作中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构建金融约束模型。这是对前人金融兴盛理论的创新,其基本论点是: (1)金融约束理论的根本内容。凯文等觉得金融约束是指政府设置了很多规则:市场准入条件和对利率的调控,以及直接控制竞争,为预防金融抑制所造成的伤害的同时,又使租金在各部门进行公平合理分配,提供租金机会鼓励生产企业、金融企业、居民及其他行业生产、投资和储蓄。(2)金融约束的基本条件。他们觉得金融约束和金融抑制存在相似处,现实生活里,金融约束规定也许由于一些情况导致结果差强人意,金融约束可能和金融压制混淆。所以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降低通货膨胀,降低政府对企业和银行的干预等,这些都是保证金融约束实现最佳效果的基本条件。(3)金融约束的效应。他们觉得金融约束某种程度上有利于金融深化。在发展中国家虽然资本要求是防范银行风险的金融工具,但存款和贷款利率似乎更有效,因为金融环境的限制,银行能有存款就会有租金,如果政府设置市场准入条件,定会帮助银行有更多的存款和增加投资,从而增加资金的供应。要增加存款,必然增设更多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拥有越多的客户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重点,所以金融约束能够促进金融深化。概括上面专家的结论,本人觉得金融发展应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金融发展代表了产品和金融工具的多元化,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张等。(2)金融体制的持续改进。包括建设金融机构,健全金融市场,衍生金融工具,规范金融制度等。(3)持续提高金融效能,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分配。2.2 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理论2.2.1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思想傅立叶24、欧文、摩尔等人的乌托邦思想想到了一种新的城乡均衡发展方法,期待能克服那个年代的一系列困难。摩尔通过构建“乌托邦”的社会,以防止城市和农村地区分隔。傅立叶提出和“法朗吉” 美好社会,将个人的幸福和人类的幸福相统一,为人类描绘了一个和谐统一的社会。设立合作村,形成高效率的经济群。一般来说,乌托邦思想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因为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都没有成功,可他们倡导的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实现,值得后人去研究和借鉴。2.2.2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25 霍华德觉得城市先天很多便利条件会引导更多人向城市集聚,他提倡建立城市和农村协调的理想城市,即“田园城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论一直强调城市周边要有很大块的持续的绿色(1:6城乡土地面积比),他使用图形讲解了城市结构,紧密设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城市绿化、布局结构和城市群。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和周边的农村作为整体进行分析,对资金来源、土地配置、城乡财政收入实施科学管理,使城乡协调发展。2.2.3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理论26马克思的城乡一体化理论运用了历史辩证唯物的思想解释城乡联系的。他觉得引起城乡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存在。对于城乡关联的走向,马克思觉得城乡发展不均衡是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城乡和谐是社会团结的基本要求,未来社会必将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是发扬城乡两者的优点,将抵消城乡各自的不足。 马克思等人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理论的丰富,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利用马克思的城乡协调思想规划中国的城乡发展,更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2.2.4 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27在城乡协调发展上,美国专家芒福德认为,城市和农村无法隔离,城市和农村是一样的,要统筹起来均衡发展。芒福德赞同赖特的观点,利用权力下放,建设更多的城市集聚,扩大城市范围,利用当前城市主体,将能够把这一地区纳入一个平衡的社区,可促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使所有居民在任何一个地方享受相同的生活质量。2.2.5 麦基的城乡一体化思想28自从1950年代以来,很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在大城市附近范围,有经济、技术和社会高速发展模式,在亚洲表现特别明显。城乡结合部是资金流动和分配的结果,这儿不是农村,又不是城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区,所以大家都称它为“灰色地带”。麦基教授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倡导新的城乡协调发展概念。他倡导的理念突破前人的统筹城乡的观念,为区域空间结构的共同发展创造了新的视野。2.3 城乡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发展的影响机制理论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类似,外国学者从城乡不协调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参考麦金农的理论,国外许多学者分析了对金融发展与城乡结构的关系。麦金农(1972)觉得金融抑制导致市场利率工具没有效果,金融组织效率不足,不健全的金融产品降低对金融产品的需要,然后会阻碍到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 Rakshit(1982)觉得欠发达国家的城乡协调发展会被金融需求制约,他借鉴凯因斯思想到经济发展结构里,创立了二部门模式: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他认为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我们就得大力扩大金融机构,构建适当的利率体系,提升市场需求;石川滋(1986)研究了亚洲一些国家的金融发展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联系,证明金融发展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未来较长时期的主题,分析金融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集中在金融发展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作用、金融发展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和金融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作用三个方面:2.3.1 金融发展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张杰(1994)、吴晓松和华桂宏29 (2007)分析了我国金融资源在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之间的流动,通过对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安虎森和陈明30(2004) 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各个主体以及金融产品,认为我国金融机构发展不协调并提供一些政策建议;王少国(2003)认为,金融发展对于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有正向和负向两种作用;因此,确定金融体系有没有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主要看金融的兴盛是否会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金融兴盛有没有继续增加工业生产率;周振、谢家智31 (2008) 参考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手段,觉得政府控制的金融结构变迁会让金融体系逐步处于不协调状况。2.3.2 金融发展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廖振宙等32(2003)研究了农村经济协调一体化和二元经济结构缘由,得出有金融鼓励发展的状况,并提出推动城乡发展的建议;李荣33(2010)研究了农村现代金融结构和传统金融体系,构建了包括互助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等内容的城乡金融结构,以满足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2.3.3 金融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作用谢朝华和黄勇34(2008)创建了自回归模型,研究表明中国的金融结构融资对城市化发展有的促进作用。他认为多样化投融资体系的构建,信用统计系统和金融服务系统的健全,加强金融的促进作用,最大限度适应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伍艳35(2005)认为金融压抑情况在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显示在金融市场效率低下、没有系统的资本体系和金融机构等领域,使得我国城镇化水平低下,城市化速度缓慢;郑长德36(2007)研究证明我国金融兴盛和城镇化呈正向关系,金融机构完善与城镇化发展是相互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全会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反过来城镇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也有助于金融机构的完善。第 3 章 金融发展对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近年来,我国的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金融体系不断健全,渐渐形成了市场化特征,特别在银行证券等金融部门进行了商业化改革后,我国金融体系已基本形成格局。3.1 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和金融发展的概念与度量3.1.1 金融发展的概念与指标衡量自麦金农和肖分析的金融兴盛结论后,金融领域就成为很多学者学术分析的重点,可“金融发展”的自身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戈德史密斯是第一个明确定义 “金融发展”概念的,认为金融兴盛主要指金融体系健全和与金融中介的完善。但是,它只是金融体系和金融中介的兴盛,无法充分反映一个国家的金融资源。肖和麦金农(1973)觉得欠发达国家金融抑制很大程度阻碍了经济繁荣,加强了金融兴盛的概念,可是他们忽略了金融工具和金融体系的能动性。白钦先37(1998)觉得金融是很重要的资本,并根据这一点,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基础作用、主导作用和衍生作用。不难看出,尽管许多人对金融兴盛的定义不统一,但他们都同意金融在经济繁荣中所起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不仅对金融量的增长重视,而且注重对金融效能的提升,把金融发展看作是能动性持续改进,规模一直扩张和效能持续提升的进程。在金融相关的分析中,学者们经常利用很多的指标表示金融发展,像麦金农(1973)推出的金融深入(M2/GDP)和Goldsmith(1969)提出的金融相关率(FIR)得到广泛认可。可依据我国现状,麦金农指数不适合衡量我国现实金融状况指标中国的 M2/GDP 值过高,无法准确描述金融现状。所以本文以金融相关率 FIR=(金融机构贷款总额+金融机构存款总额)/地区生产总值(FIR)为基础进行简单改动,对安徽省的金融现状进行了测算。利用安徽省金融组织人民币存贷之和与安徽省GDP的比值表示金融发展规模,记作 FD。金融发展规模(FD)=(安徽省城乡居民人民币年末存贷款之和)/GDP依据孙刚、王志强38(2003)理论觉得可用贷款和储蓄之比来表示金融发展效率,记为FE。金融发展效率(FE)=安徽省金融组织人民币年末贷款余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2 量化分析安徽省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 前面已经介绍,城乡一体化目的是将城市和农村区域,农业和工业,城乡居民作为集体来全面管理,协调发展的历程。因此,它不是简单地以经济发展状况代表城市及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状况。Ring. In order to mak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level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13 to 2000 in Anhui Provinc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Anhui province.为了对安徽省20002013年间城乡经济一体化现状作定量分析,需要设置适合安徽省实际城乡经济一体化实况的全面的量化指标系统。本人在借鉴前人的分析结论,根据安徽省的真实情况,将城乡经济一体化状况分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和城乡经济总体发展状况作为甲等指标,再分为八个乙等指标,从表 3-1可以看出。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UREI)=城乡经济总体发展水平(A)+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B) 39A 指数代表了城乡发展的总体速度和规模;B 指数代表了城乡经济统筹和均衡发展状况。具体指标与权重如表 3-1 所示:表3-1 安徽省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评价体系(%)甲等指标乙等指标(yi)权重内涵城乡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人均 GDP15反映社会发达程度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0反映经济结构水平非农人口/总人口15说明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房地产投资/GDP5反映建筑业对社会支持力度 消费品数额/GDP5表明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比15反映城市和农村人民的经济状况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第一产业值 15反映地区经济能力 政策对农业支出/第一产业值20反映政策支农力度 依据表 3-1,计算安徽省 2000 年至 2013 年的UREI,将 2000年安徽省各项数据为基期。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指数 (i=0,1,28)式中:为指标第 t 期的值;为指标基期的值;表示指标的权重;得到 2000 年至 2013年时段的安徽省城乡经济一体化指数:图3-1 安徽省的城乡经济一体化(2000-2013)由图 3-1 能看出,安徽省 2000 - 2013 年间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一直在上升。3.2 金融发展影响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机制分析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总量的添加,而且还显示了体系的调整与变化。在这个阶段,经济不均衡发展已变成限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金融结构优化会成为现代经济的重点,金融结构优化将会成为城乡经济均衡发展前提和重要体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40。在此基础上,可导出经济发展对城乡均衡发展的内在传导体制:金融发展-投资和融资体系-产业体系、经济体系(二元经济体系)。即金融发展的投资和融资体系,利用资本流动的作用,指引生产的有关因素实行资产分配,最后促进经济体系变化。3.2.1 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需要金融支撑与均衡发展,金融发挥“助跑器”的有效性。1、研究金融影响产业结构改进的方式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功能是通过资源优化分配功能来实现的。资源配置优化的本质,是现有资金或新资本逐渐从低效率或落后的行业退出,转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在当前财务体系系统中,金融发展关键是经过两种不一样本质的市场途径,以两种不一样的工业体系优化。一是信贷市场;二是证券市场。这两个不同的渠道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它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聚集资金到不同的行业,包括贷款和消费贷款。本文从两种贷款的供应和需求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聚集资金发放贷款给不同行业包括生产的贷款和消费贷款的方式。消费信贷是支持快速开发和相关产业,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鼓励个人消费和未来消费。后者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到需要资金的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和资金的流向,通过证券市场募集到新资金,促进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使用股权转让的市场的企业,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影响股票产业结构。如果在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体系运作,资本流动会自动到高利润并投资回报高的产业和企业。经济发展前期,资本积聚是非常重要的。银行有规模和成本节约优势,因此,银行融资是比较方便。所以,在快速发展的证券市场直融发展迅猛。无论是在国家或企业的主持下推动技术进步,资金需求都很大。资本的形成也通过资本的形成、体制和信贷体制的形成,更改了资本的供应和分配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2、金融发展的产业范围选择金融资本的实物载体是其进行生产的实物内容,金融资本的工具、结构的改变能够代表各行业的信息。首先,他们的行为受到政府的政策限制。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影响金融业的选择,当然,这在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下是合理的。两者是相对巨大的市场空白,中国金融结构是小于工业国家,金融效能和资金筹集能力相对较弱。可是,无法回避,政府决策也存在“选择性错误”的漏洞。由于不同目标函数和科学认识的局限性,各级政府必须及时干预金融资源的流动,从而导致金融业的非理性选择,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其次,由于金融兴盛局限性。金融结构能动性正在逐步完善过程中。目前中国金融体系不协调的,重点显示在:第一,银行主导结构。第二、城乡金融不均衡。金融资源在这两个方面的制度安排和变化,城市的金融体系更加完善,农村金融日益萎缩和贫困,金融资源的供求关系一直是严重的区域失衡。金融发展的不足必然导致“短视”行为,这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 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巨大的产业资本链,这是创造一个金融资源的自发集聚,形成了城市金融和非农产业的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但是金融体系不断调整深化,金融资本的自然集中度已很不协调,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十分不利,迫切需要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指引当前金融业均衡协调。3.2.2产业结构优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部分中国城乡经济不协调是有现实背景的,以不均衡的结构体系来取得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短期有利措施,因为长期不平衡的结构,对行业利益的侵蚀将不可避免地加剧社会矛盾。对应的,行业也减弱经济的快速发展。1、产生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工业化社会体系里有三种形式:(1)产业自然增长模式,如美国和英国。这个结构中,造成了城乡经济失衡,在发展过程中,这种失衡将慢慢弱化,经济将迅速进行整合。(2)殖民地投入模式。因为工业化并没有创造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农村贫困人口进入城市,农业,城乡二元结构演变的进一步下降,城市二元结构演变为城市二元化。(3)政府干预的工业化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一批)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11月广东深圳市社会福利服务指导中心选聘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1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届湖北省武昌市化学高三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 (南航天目湖校区教师发展中心)招聘专职辅导员5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东湖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诚招4名护理人员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届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领军考试”化学高二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公开招聘1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内蒙古兴安盟直属中小学校招募银龄讲学教师6人(第二次)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信阳潢川县社会保险中心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招聘4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嘉兴海宁华数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标准
- GA/T 1280-2024银行自助设备安全性规范
- 血管搭桥手术中的术中监测
- 课间游戏课件教学课件
- 二手摩托车交易协议书范文电子版
- 《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预算编制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国开2024年秋季《形势与政策》大作业答案
- 11J930住宅建筑构造图集
- DL-T2078.2-2021调相机检修导则第2部分:保护及励磁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