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B实验指导书.doc_第1页
数据库原理B实验指导书.doc_第2页
数据库原理B实验指导书.doc_第3页
数据库原理B实验指导书.doc_第4页
数据库原理B实验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数据库原理B实验指导书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19前 言一、实验目的数据库原理B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数据库原理实验作为该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数据库系统设计制作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实验环节,使学生得到数据库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和扩大理论知识;学会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学会常用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工具;能根据要求完成实验内容,能分析并排除实验中出现的软件使用故障和程序错误;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数据库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调试。二、实验前预习每次实验前,学生须仔细阅读本实验指导书的相关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明确实验步骤;复习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理论知识;预习实验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做好预习要求中提出的其它事项。 三、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本组的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完备。2实验时每组同学应分工协作,使每个同学受到全面训练。3实验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如发现异常,报告指导教师检查处理。5实验过程和观察现象要认真细致,实事求是。6爱护公物,发生仪器设备等损坏事故时,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按有关实验管理规定处理。7自觉遵守学校和实验室管理的其它有关规定。四、实验总结每次实验后,应对实验进行总结,即对实验过程进行整理,分析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除写明实验名称、日期、实验者姓名、同组实验者姓名外,还包括:1实验目的;2实验用软件和工具;3实验主要步骤;5实验程序与程序运行结果;6调试中的问题整理;7完成每项实验的特别要求。目 录目 录1实验一 认识DBMS系统2实验二 交互式SQL4实验三 安全性7实验四 完整性9实验五 通过嵌入式SQL访问数据库12实验六 编写存储过程访问数据库14实验七 通过ODBC方式访问数据库16实验八 通过JDBC方式访问数据库18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认识DBMS系统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某个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了解DBMS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架。2熟悉对DBMS的操作3搭建今后实验的平台二、实验原理 企业管理器是SQL Server中最主要的工具,使用它基本上可完成SQL Server的所有管理操作,如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数据表的创建和管理、数据库安全管理等,在本书第五课中将对其作详细介绍。查询分析器主要用于创建和执行SQL命令,以完成数据库的查询和管理工作。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是SQL Server的两大主要工具。服务管理器主要用于启动、暂停、停止和检查本地服务的状态。SQL Server提供如下服务:SQL Server服务:该服务提供管理服务器中的所有数据库、执行T-SQL程序、执行存储过程、处理分布式查询等服务。必须启动该服务,用户才能通过客户端访问SQL Server服务器中的数据。SQL Server Agent服务:该服务用于执行作业、监视SQL Server以及激发警报。SQL Server Agent允许自动执行某些管理任务的服务,所以必须启动SQL Server Agent 服务,才能使本地或多服务器的管理任务自动运行。Microsoft Search服务:提供SQL Server全文检索功能。Distributed Transaction Coordinator服务:提供Microsoft分布式事务处理功能。MSSQL Server OLAP Service服务:支持Analysis Services的各项功能,该服务在安装了支持Analysis Services才有。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计算机2. SQL Server 2000四、预习要求复习已经讲过的SQL Server 2000的基本工具使用方法。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安装和启动。(1)根据安装文件的说明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安装过程中记录安装的选择,并且对所作的选择进行思考,为何要进行这样的配置,对今后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会有什么影响。(2)学会启动和停止数据库服务,思考可以用哪些方式来完成启动和停止。2启动、暂停和停止SQL Server服务器。学会运用控制管理器和企业管理器进行操作。3数据库系统的构架。(1)了解数据库的物理组件。 思考数据库物理存储的存储单位是什么,数据主要以什么方式存放,如何确定数据的存放位置。(2)企业管理器的使用。 了解SQL Server如何通过它提供的工具对数据和数据库服务器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六、实验报告要求1. 写出实验步骤的具体过程,画出每个步骤的示意图,并作简要叙述。2. 谈谈对SQL Server的初次感受。实验二 交互式SQL一、实验目的1熟悉数据库的交互式SQL工具。2熟悉通过SQL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二、实验原理1. SELECT 子句指定由查询返回的列。语法SELECT ALL | DISTINCT TOP n PERCENT WITH TIES := * | table_name | view_name | table_alias .* | column_name | expression | IDENTITYCOL | ROWGUIDCOL AS column_alias | column_alias = expression ,.n 2. INSERT将新行添加到表或视图。语法INSERT INTO table_name WITH ( .n ) | view_name | rowset_function_limited ( column_list ) VALUES ( DEFAULT | NULL | expression ,.n ) | derived_table | execute_statement | DEFAULT VALUES := FASTFIRSTROW | HOLDLOCK | PAGLOCK | READCOMMITTED | REPEATABLEREAD | ROWLOCK | SERIALIZABLE | TABLOCK | TABLOCKX | UPDLOCK 3. UPDATE更改表中的现有数据。语法UPDATE table_name WITH ( .n ) | view_name | rowset_function_limited SET column_name = expression | DEFAULT | NULL | variable = expression | variable = column = expression ,.n FROM ,.n WHERE | WHERE CURRENT OF GLOBAL cursor_name | cursor_variable_name OPTION ( ,.n )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计算机2. SQL Server 2000四、预习要求复习创建、查询、更新相关的SQL语句的基本语法。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数据定义(1)熟悉基本表的创建、修改及删除。(2)熟悉索引的创建和删除。(3)熟悉视图的创建和删除。2. 数据操作(1)完成各类查询操作(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2)完成各类更新操作(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3. 视图的操作视图的定义(创建和删除),查询,更新(注意更新的条件)。 六、实验报告要求1. 写出本次实验的数据操作要求。2. 按照操作要求写出SQL语句。3. 谈谈对本次实验的感受。实验三 安全性一、实验目的熟悉通过SQL对数据进行安全性控制。二、实验原理通过 SQL 的 GRANT 语句和 REVOKE 语句实现数据安全授权。GRANT语句的一般格式: GRANT ,. ON TO ,. WITH GRANT OPTION;REVOKE语句的一般格式为: REVOKE ,. ON FROM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计算机2. SQL Server 2000四、预习要求复习安全性相关的SQL语句的基本语法。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使用SQL对数据进行安全性控制,包括:授权和权力回收。2. 操作完成后看看已授权的用户是否真正具有授予的数据操作的权力了;权力收回操作之后的用户是否确实丧失了收回的数据操作的权力)。3. 记录所有的实验用例。六、实验报告要求1. 写出本次实验的数据操作要求。2. 按照操作要求写出SQL语句。3. 谈谈对本次实验的感受。实验四 完整性一、实验目的1. 熟悉通过SQL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2. 深入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完整性概念。二、实验原理为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DBMS必须: 1.提供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 2.提供完整性检查的方法 3.违约处理Create table 语法中包含了对完整性的定义。CREATE TABLE database_name. owner .| owner. table_name ( | column_name AS computed_column_expression | := CONSTRAINT constraint_name | PRIMARY KEY | UNIQUE ,.n ) ON filegroup | DEFAULT TEXTIMAGE_ON filegroup | DEFAULT := column_name data_type COLLATE DEFAULT constant_expression | IDENTITY ( seed , increment ) NOT FOR REPLICATION ROWGUIDCOL .n := CONSTRAINT constraint_name NULL | NOT NULL | PRIMARY KEY | UNIQUE CLUSTERED | NONCLUSTERED WITH FILLFACTOR = fillfactor ON filegroup | DEFAULT | FOREIGN KEY REFERENCES ref_table ( ref_column ) ON DELETE CASCADE | NO ACTION ON UPDATE CASCADE | NO ACTION NOT FOR REPLICATION | CHECK NOT FOR REPLICATION ( logical_expression ) := CONSTRAINT constraint_name PRIMARY KEY | UNIQUE CLUSTERED | NONCLUSTERED ( column ASC | DESC ,.n ) WITH FILLFACTOR = fillfactor ON filegroup | DEFAULT | FOREIGN KEY ( column ,.n ) REFERENCES ref_table ( ref_column ,.n ) ON DELETE CASCADE | NO ACTION ON UPDATE CASCADE | NO ACTION NOT FOR REPLICATION | CHECK NOT FOR REPLICATION ( search_conditions )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计算机2. SQL Server 2000四、预习要求复习完整性相关的SQL语句的基本语法。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使用SQL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3类完整性、CHECK短语、CONSTRAIN子句、触发器)。2. 用实验证实,当操作违反了完整性约束条件时,系统是如何处理的。3. 记录所有的实验用例。六、实验报告要求1. 写出本次实验的数据操作要求。2. 按照操作要求写出SQL语句。3. 谈谈对本次实验的感受。实验五 通过嵌入式SQL访问数据库一、实验目的熟悉通过嵌入式SQL编程访问数据库。二、实验原理将SQL嵌入到高级语言中混合编程,程序中会含有两种不同计算模型的语句。(1)SQL语句 描述性的面向集合的语句 负责操纵数据库(2)高级语言语句 过程性的面向记录的语句 负责控制程序流程执行过程:1由DBMS的预处理程序对源程序进行扫描,识别出SQL语句2把它们转换成主语言调用语句,以使主语言编译程序能识别它3最后由主语言的编译程序将整个源程序编译成目标码。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计算机2. SQL Server 2000四、预习要求嵌入式SQL语句的基本用法。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查询某一门课程的信息。要查询的课程由用户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指定,放在主变量中。2. 查询选修某一门课程的选课信息,要查询的课程号由用户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指定,放在主变量中,然后根据用户的要求修改其中某些记录的成绩字段。六、实验报告要求1. 写出本次实验的数据操作要求。2. 按照操作要求写出程序语句。3. 谈谈对本次实验的感受。实验六 编写存储过程访问数据库一、实验目的1. 熟悉使用存储过程来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2. 体会存储过程的优点。二、实验原理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是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SQL 语句集,经编译后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户通过指定存储过程的名字并给出参数(如果该存储过程带有参数)来执行它。 在SQL Server 的系列版本中存储过程分为两类:系统提供的存储过程和用户自定义存储过程。系统过程主要存储在master 数据库中并以sp_为前缀,并且系统存储过程主要是从系统表中获取信息,从而为系统管理员管理SQL Server 提供支持。通过系统存储过程,MS SQL Server 中的许多管理性或信息性的活动(如了解数据库对象、数据库信息)都可以被顺利有效地完成。尽管这些系统存储过程被放在master 数据库中,但是仍可以在其它数据库中对其进行调用,在调用时不必在存储过程名前加上数据库名。而且当创建一个新数据库时,一些系统存储过程会在新数据库中被自动创建。用户自定义存储过程是由用户创建并能完成某一特定功能(如查询用户所需数据信息)的存储过程。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计算机2. SQL Server 2000四、预习要求1. 复习创建存储过程的语法。2. 复习存储过程的特点。五、实验内容及步骤对学生课程数据库,编写存储过程,完成下面功能:1)统计离散数学的成绩分布情况,即按照各分数段统计人数;2)统计任意一门课的平均成绩。3)将学生选课成绩从百分制改为等级制(即A、B、C、D、E);六、实验报告要求1. 写出本次实验的数据操作要求。2. 按照操作要求写出程序语句。3. 谈谈对本次实验的感受。实验七 通过ODBC方式访问数据库一、实验目的1. 熟悉使用ODBC来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 2. 熟悉通过ODBC接口编程访问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二、实验原理ODBC(OpenDatabase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是微软公司开放服务结构(WOSA,WindowsOpenServicesArchitecture)中有关数据库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技术为访问不同种类的 SQL 数据库提供了通用接口。ODBC是基于结构查询语言(SQL)的,并以此作为访问数据的标准。该接口提供了互操作性,即一个应用程序可以通过一组公用代码访问不同的DBMS。配置数据源共有两种方法:方法一:运行数据源管理工具来进行配置。方法二:使用Driver Manager 提供的ConfigDsn函数来增加、修改或删除数据源。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在应用程序中创建的临时使用的数据源。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计算机2. SQL Server 2000四、预习要求1. 复习可以进行ODBC编程的开发语言。2. 复习ODBC访问数据库的方法。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给出配置两个不同的数据源的过程。2. 使用一种语言基于ODBC编程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可以选择创建表、插入、查询、删除和更新操作等实验。六、实验报告要求1. 写出本次实验的程序设计要求。2. 提交应用程序源代码,并标识必要的注释,尽可能清楚明白地说明程序的功能,实现的方法,关键数据结构、变量、函数的定义。3. 谈谈对本次实验的感受。实验八 通过JDBC方式访问数据库一、实验目的1. 熟悉使用J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