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液化气体罐车装卸软管的安全隐患.doc_第1页
警惕液化气体罐车装卸软管的安全隐患.doc_第2页
警惕液化气体罐车装卸软管的安全隐患.doc_第3页
警惕液化气体罐车装卸软管的安全隐患.doc_第4页
警惕液化气体罐车装卸软管的安全隐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资料:_警惕液化气体罐车装卸软管的安全隐患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8 页警惕液化气体罐车装卸软管的安全隐患xx年7月8日凌晨2点左右,山东省某县化肥厂一辆液氨汽车罐车在卸液过程中连接罐车和液氨贮罐的装卸软管突然爆裂,导致大量液氨泄漏。该事故造成24人死亡,30余人中毒,3000多人紧急疏散转移,是一起典型的由液化气体装卸软管问题造成的特大事故。据调查,在液化气体充装场(站)特种设备定期检验中,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往往只注重液化气体贮罐、残气残液罐和充装金属管道的检验检测,而作为充装系统安全附件之一的装卸软管的检验往往被忽视。多数装卸软管长期服役,在阳光下裸露暴晒或被雨雪侵蚀,极易造成老化腐蚀开裂;许多罐车在夜晚通过装卸软管往充装场(站)贮罐卸液,光线、照明亮度达不到观察要求,再加上工作人员疲劳困盹,在卸液过程中发生装卸软管爆裂,很难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这一问题应该引起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的高度重视。安全性能要求液化气体充装场(站)罐车装卸软管应保证与介质接触部分可以承受相应工作介质的腐蚀,软管与两端接头的连接应牢固,软管耐压强度不得低于装卸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的4倍,软管应具有良好的耐压、耐油和不渗漏性能,不得有变形、老化及堵塞等问题。产品出厂前,制造单位应进行软管及组合件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低温弯曲性能、拉断永久变形、老化系数、层间粘附强度、耐油性能、耐介质后重量变化率、液压性能、泄漏性能等试验。软管不得有气泡、裂口、海绵、脱层、裸露钢丝等异常现象。如有特殊要求时,应由买方和制造厂协商确定。所有装卸软管均应由耐相应液化气体介质的合成橡胶内胶层、两层以上(含两层)钢丝增强层、耐天候性能优良的合成橡胶外胶层组成。外胶层也可增添织物辅助层加固(例如:1层高强度的尼龙线加强再加上外保护层,此外还可以加1层不锈钢丝保护层)。检验及使用要求每年至少要对装卸软管按罐体设计压力的1.5倍进行液压试验1次,保压时间应不少于5min,合格以后再以罐体设计压力对装卸软管进行气密性实验。一般充装场(站)罐车装卸软管每2年应更新1次;充装频繁的场(站)罐车装卸软管最好每年更新1次。使用单位在购买新装卸软管时,要选择质监部门颁发制造许可证的企业,要查验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使用说明书等。购买之后要先到当地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检验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如果采用汽车罐车随车携带的装卸软管进行卸液操作,则充装场(站)技术负责人或业主必须首先查看对方液化气体汽车罐车使用证、驾驶员证、押运员证、充装记录、罐车年度定期检验报告以及装卸软管检验证明,确认罐车、人员及软管资格均要在有效期内才可以准许对方卸液。其次,要检查罐车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紧急切断装置、装卸软管及两端连接接头外观质量、密封性和牢固性等是否符合要求。特别注意的是,卸液现场罐车周围不得少于2人,紧急切断控制点及罐区主控阀门等处也都要有专人待命坚守,准备好救援工具和安全防护用具,做到防患于未然。各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要把液化气体充装场(站)罐车装卸软管安全管理当成一件重要工作来抓,作为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源之一对待,责任到人,全面覆盖,使辖区内所有液化气体充装场(站)的罐车装卸软管得到监管。各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组织专门力量集中对工作辖区内的装卸软管进行检验检测。各充装场站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装卸软管先检查、连接,再充装,操作人员和抢险设备时刻处于在线状态。第 4 页 共 8 页警惕电力生产中习惯性的安全隐患(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局,广东清远511825)电力生产中,安全工作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各单位、各部门、各班组对安全工作抓得紧、做得扎实,为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我们电力生产中,总存在一些习惯性的安全隐患,它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往往被工作人员疏忽,不易被发现,如不加以纠正,可能会造成工作人员思想麻痹和判断失误,最终产生极大的危害。习惯性安全隐患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人员的习惯性行为、思维和工作方法;另一方面是设备运行状况的一贯性。我国的电力生产严格遵循安全生产法、电力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法规进行,结合现场的运行规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和行为习惯,在这当中,有可能存在一些习惯性的、带有安全隐患的行为特点,它在一个集体中广泛存在,普遍运用,形成惯例。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存在行为性安全隐患,这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是不允许的,是坚决反对的。行为上的不正确,将导致结果的质量不稳定,在我们的电力生产中将导致电力安全事故,影响发供电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在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设备的可靠性严重制约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的不稳定,长期带缺陷运行,自动监控系统误报警等一系列问题,将引起工作人员的厌烦和不在意,降低监控力度,减弱安全意识,从而导致设备管理失控,造成安全事故。笔者就所经历的事例,加以分析,共同提高对习惯性安全隐患的警惕。事件1:某厂在投产初期,工作人员在机组控制屏旁看图纸资料,同安装技术人员讨论机组控制方面的一些问题,因时间太长,忽略自己所处的环境,习惯性地将手靠在控制屏上,启动了机组的紧急停机按钮,机组甩负荷停机,试运行中断,机组投产日期推迟。事件2:某厂位于河流的下游,河水垃圾较多,导叶的安全连杆经常因导叶被异物卡住而出现安全连杆动作报警,异物一般能被河水冲走,报警消失。因而,在工作人员的意识内,对安全连杆动作报警很不在意。xx年11月,机组再一次出现安全连杆动作报警,运行和检修人员都没引起注意,最后,因发现机组振动明显增大,立即停机。在停机过程中发现机组导叶全关后机组仍有30%的额定转速,机组不能停机,最后通过落尾水事故闸门,将机组停下。经检查发现,机组的一个导叶移位,造成导叶在全关时,此导叶有开度,拉动安全连杆动作。事件3:某厂运行人员值班时发现调速器压力油罐需补气(自动补气回路故障停用),打开自动补气阀,因补气时间较长,此工作人员就去巡检其他设备,等巡检回来后,因时间长而忘记正在进行的调速器补气工作,最后因调速器压力油罐油位低跳闸,机组事故停机。事件4:某厂溢流坝采用远方集中控制,设备距离控制室较远,用于坝体排水的渗漏排水泵工作时经常有控制电源故障误报警,经多次检查,原因无法确定。在一次检修过后,渗漏水泵有电源报警,运行人员在操作员站对报警确认后,报警消失,操作员站上反映水泵的控制正常,运行人员认为是误报警,过一段时间后,电源故障报警又出现,运行人员现场检查,发现水泵电机发热,电源开关跳闸,有明显的焦味。后查明,水泵检修时有一颗螺丝没上紧,运行时掉进深井泵中出现卡阻,电机过载发热而烧毁,水泵的控制回路也存在缺陷。以上所列事例是极具代表性的,事故的产生完全可以避免,但最后使事故进一步扩大,这其中有生产管理上的漏洞,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习惯性的东西在起作用。在我国的电力生产中,已形成一整套运行管理制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管理模式在许多单位运用,如何面对运行设备的每一个故障报警?如何提高运行人员对事故的判断、分析和处理能力?如何克服具有安全隐患的习惯性行为?值得我们思考。习惯性安全隐患的形成有其必然性,当同一个问题经常出现误报警,或者查找不出任何问题时,工作人员将出现思想上的麻痹,对设备的异常情况合理化,最终造成事故的进一步发展。习惯性安全隐患危害极大,它使工作安全意识淡薄,部分运行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消除习惯性的安全隐患,需要发动广大员工共同参与,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