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尊师重教).doc_第1页
晨会(尊师重教).doc_第2页
晨会(尊师重教).doc_第3页
晨会(尊师重教).doc_第4页
晨会(尊师重教).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晨会(尊师重教)尊重老师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标志。可同学们是否发现,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同学在高喊尊师爱校的口号,但行为却背叛了自己。譬如,同学遇见老师不主动问好;上课明明迟到,却大摇大摆的晃入教室;课上违反纪律,吃东西、玩手机、说闲话;课后不完成作业还信誓旦旦说忘带等等,这些都是不尊敬老师的行为,更有甚者,居然当众顶撞老师,如此恶劣的行为难道不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与反思吗?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第一是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第二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老师给予我们知识。尊师爱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煌煌史书,有许多关于尊师重教的记载,列列青卷,更有数不清的尊师的传说。孔子学徒三千,每一个都对老师倍加尊敬,为了感恩,他们四处奔波,传播孔子的仁政。老子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说的也是学生尊重老师的重要性。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无钱上学。但他非常好学,常在私塾窗外听课,无钱买纸笔,就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私塾老师周侗很喜欢这个勤学的孩子,就免费收岳飞为学生,教育他如何做人,帮助他树立保国安民、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每逢单日习文,双日习武。还教会他射箭绝技,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岳飞不负师教,勤学苦练,文武双全。后来他率军收复失地,屡建奇功,成为令金兵闻风丧胆的一代英豪。周侗去世后,岳飞披麻衣,驾灵车,执孝子之礼,以父礼安葬他。且在朔望之日,无论在外行军打仗,还是驻扎营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师,每次痛哭之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重的“神臂弓”,射出三枝箭。岳飞说:“老师教我立身处世精忠报国的道理,还把他一生摸索的箭法和武艺都传授给我,师恩是我一生都不能忘怀的。”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彭德怀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如今有些人受旧思想的影响,瞧不起中小学教师,我们应改变这种不良风气。”接见时,彭德怀频频向老师们问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而时代发展到今天,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已不仅仅是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一种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就是双向的交流和沟通。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调查:“当你遇到麻烦,受到欺负时,你会先后告诉哪些人?A、老师B、家长C、同学D、其它”经过调查发现,小学生会首先告诉老师,其次是家长,最后是同学;而中学生首先告诉的是同学,其次告诉的是家长,最后告诉也是老师,高中生大部分选择告诉朋友,而告诉家长的很少,几乎没有告诉老师的。这项调查值得我们思索。那么新时期的中学生应该怎样与老师沟通交流呢?这样做的学生使老师更满意。 一、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每一位老师都想把自己所有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教的每一位学生。师生关系,不同于师徙关系。师傅在向徒弟传艺时总会“留一手”。学生对老师最大回报,就是自己的学生能够成才、成人,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了自己的学生,他们甚至牺牲了陪伴子女、赡养老人的时间。作为学生,首先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要礼貌地打声招呼。有的同学看见老师就会问声“老师好!”或者是点点头笑一笑。无形中就尝试了一次成功的师生交流。而有的同学却与之相反,见到老师不开口,甚至是避开走之。上课认真听讲,不扰乱课堂秩序,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二、勤学好问,虚心求教。经常会听到学生说:“那个老师课讲得并不怎么样!”“他的水平太低了”甚至还产生种怀旧的感叹,说“我小学的某某老师还教我们多好啊!”等大家长大以后才会知道这种想法和看法,是多么的天真和幼稚。达尔文在生物进化论中说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要去适应许多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中才能获得很多新的知识。老师从年龄、阅历、专业水平等方面肯定是比学生高的。即使你不喜欢的老师,老师按自己的教学方式教授学生,你应该学会适应。如果把自己置于老师的对立面,并且捣乱,最终吃亏的也是自己。作为学生应该向老师虚心求教。勤学好问不仅直接使同学们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和老师的距离,这种一对一的交流还会使老师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不足,及时指正,对于学生可谓事半功倍! 三、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有一些题做错,时常犯错误,教师进行及时订正和处理,有一部分同学却把这种行为认为“老师故意找茬”或是“老师对我有意见”。殊不知这些正是老师负责任的表现。老师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克制自己的情绪,从而与老师顶撞,直至矛盾双方都不冷静的情况下事情进一步恶化。我们要体谅老师。因为,“人无完人”,老师也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情绪。作为学生,事后应及时主动找老师认错或用书面的方式向老师解释,诚恳的态度承认错误只会加深师生情谊。老师教育人,学校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