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中生物 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落的结构【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掌握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提高图像分析和转换能力。2独立学习,小组合作,通过举例掌握种间关系的类型。3树立时空观念和变化发展、相互联系、统一整体的观点;高效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重点难点】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学法指导】1预习案由每位同学在课前自学独立完成;探究案在课堂合作交流进行(小组长及具备能力的同学要先预习);训练案是课后作业,同学们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独立限时完成。2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学会抓住关键词进而掌握关键句。3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标识出来并填写到预习案“我的疑问”处,待课堂小组讨论或老师点拨予以解决。预习案(限时20分钟,课前独立完成) 教材梳理(通读教材,夯实基础)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概念: 内聚集在 中各种 的集合。2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 组成、优势种群;(2) 关系;(3)群落演替(4)群落的 结构;(5)各种群占据的位置(6)群落的 和边界。3基础: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1物种组成(1)研究物种组成的意义:群落的物种组成是 的重要特征。(2)衡量指标: ,即群落中 数目的多少。2.种间关系(1)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2)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 等。(3) :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来维持生活。(4)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 。3.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探究原理调查方法:常用 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 ;二是 。(2)探究步骤:准备 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三、群落的空间结构1.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种 分别占据了不同的 。2.类型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现象 现象 分布决定因素植物分层: 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 条件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 的不同、生物 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解决。探究案(课堂交流合作完成)合作探究(讨论、展示、点评、点拨时记好笔记,完善答案)(限时:15分钟)【探究点一】群落的概念和结构(重点)1群落的概念是什么?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哪些?3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有何特点?【探究点二】种间关系(重难点)1种间关系有哪些?请举例。2请说出你对互利共生的理解。3.下面曲线表示的两种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4.你熟悉的竞争的实例有哪些?请画出两者的数量变化的坐标曲线图。【探究点三】群落的空间结构(重点)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什么?2群落为什么会出现垂直结构?垂直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和意义?3群落为什么会出现水平结构?水平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展示提升 取长补短(各组派学生代表上台展示上述“探究成果”,其他组学生可以就发言者的观点提问、质疑,发言者应回答质疑;确实完成不了的教师协助启发、点拨、回答)(限时: 分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自主完成)(限时)训练案(限时20分钟,课后独立完成)1如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小麦与杂草 b为大小两种草履虫c为大豆与根瘤菌 d为细菌与噬菌体2如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小麦与杂草 b为大小两种草履虫c为大豆与根瘤菌 d为细菌与噬菌体3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土壤小动物收集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收集器设计的原理之一是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的习性b利用该装置可以收集到全部土壤小动物,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c在放置土样时最好让土样充满漏斗d利用该收集器进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的方法属于样方法4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成为丰富度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5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6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在2003800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光照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db处植物因争夺阳光种间竞争较为剧烈7在下列古诗中,从生物学角度看,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8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