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单体调试方案(修正).doc_第1页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修正).doc_第2页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修正).doc_第3页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修正).doc_第4页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修正).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PRE 报 CNPE 审批 版本状态修订 评语编制人审核人 批准人 批准日期 文件编码QFX57100124FGNZ44SS 文件类型文件分类技密级别所属专业 技术性文件施工方案N仪控 文件名称 文件名称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发布单位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编制部门内部标识码适用范围 电气队NZET WP 1124方家山项目部 版权说明 此文件内容属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引用 复制 借阅 发表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秦山核电厂扩建项目秦山核电厂扩建项目 方家山核电工程方家山核电工程 核岛安装工程核岛安装工程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2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签字项 处理项 职务职务 岗位岗位签签 名名日日 期期 文件格式审查文件工程师 质保符合性审核N A HSE 部经理 文 件 会 签 工程公司审核N A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3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修修 改改 页页 修改版修改章节及内容 A PRE报 CNPE 审核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4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目目 录录 1 目的目的 6 2 范围范围 6 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6 4 先决条件先决条件 6 4 1人员 6 4 2校验设备 6 4 3仪表调校室 6 4 4技术文件 7 5 试验技术要求试验技术要求 7 5 1校验前准备 7 6 校验前检查校验前检查 7 6 1总体技术要求 7 7 详细描述详细描述 9 7 1温度仪表校验 9 7 2压力仪表的校验 11 7 3液位仪表的校验 12 7 4记录仪校验 13 7 5指示表校验 13 7 6阀门的效验 14 7 7继电器的调校 14 7 8其它 15 8 不符合物项处理不符合物项处理 15 8 1符合物项 15 8 2不符合物项 15 9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要求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要求 15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5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10 附录附录 16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6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1 目的目的 本方案为方家山核电站安装工程核岛及 BOP 厂房内仪表在安装前进行的校验提供操 作指南 2 范围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方家山核电站安装工程核岛及 BOP 厂房内仪表单体调试工作 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安装工作规格书 过程仪表安装总体技术说明 0706AT9001 安装技术要求 过程仪表 0706AT9002 典型图纸文件清单 过程仪表安装 0706AT9005 EM8 9 安装技术要求电气仪表设备安装的检验要求 0706AT801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93 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131 2007 仪控设备制造商运行与维修手册或使用说明书 4 先决条件先决条件 4 1 人员 1 调试人员已经过安全 质保及本岗位技能的培训合格并取得上岗资格 2 调试人员应熟悉仪表工作原理 技术标准 相关工作程序及管理程序 具有熟练的 调试技术水平 4 2 校验设备 1 校验设备应齐全并应在有效期内 2 校验设备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 a 标准热电阻 数字万用表 交直流稳压电源 数字压力校验仪 数字兆欧表 HART 手操器 信号发生器 手动试压泵 恒温油浴槽 温度计 温湿度计等 b 所有选用的标准仪器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宜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 1 3 1 10 4 3 仪表调校室 1 室内清洁 光线充足 通风良好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7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3 室内温度保持在 10 35 之间 空气相对 湿 度不大于 85 4 试验电源的电压应稳定 交流电源及 60V 以上的直流电源电压波动不应超过 10 60V 以下的直流电源电压波动不应超过 5 5 仪表气源应清洁 干燥 压力应稳定 6 尽量避开振动大 灰尘多 噪声大和有强磁场干扰的地方 4 4 技术文件 施工方案 质量计划等技术文件准备完毕 且已得到批准及发布 5 试验技术要求试验技术要求 5 1 校验前准备 1 检查仪表校验室的温 湿度是否满足先决条件要求 2 建立仪表校验室的管理制度 分别监理仪表进出和校验台账 3 检查记录表格和各种标识是否齐全 4 检查校验用的设备 机具是否合格 有效 5 在进行通电或通气气源试验前应仔细检查所有的电气线路和气源管路连接是否正确 可靠 6 被校仪表在校验前应恒温存放 并挂有 待校验 的标识牌 校验时 应先将被校 仪表放置在仪表调校室内静置 待被校仪表本身达到实验室环境温度后再进行校验 6 校验前检查校验前检查 1 铭牌及设备的型号 规格 材质 测量范围 刻度盘 使用电源等技术条件 应符 合设计要求 2 无变形 损伤 油漆脱落 零件丢失等缺陷 外形主要尺寸 连接尺寸应符合设计 要求 3 端子 接头 固定件等应完整 附件齐全 4 合格证书 使用说明书或检定证书等文件齐备 6 1 总体技术要求 1 电动仪表在通电前应先检查其电气开关的操作是否可靠 电气线路的绝缘电阻值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8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 设计文件规定禁油和禁脂的仪表在校准和试验时 必须按其规定进行 3 仪表的指示和记录部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仪表的面板和刻度盘应整洁 清晰 b 指针移动平稳 无摩擦 跳动和卡针现象 c 记录机构的划线或打印点应清晰 无断线 乱打和漏打现象 4 被校仪表应进行正 反行程基本误差及回 变 差调校 5 在进行上 下 行程校验过程中 当示值将要靠近被校点时 要注意缓慢增加 减 少 输入信号 使示值与校验点重合 切勿超越校验点后再返回 6 仪表的误差计算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允许误差 被校表精度等级 被校表上限 被校表下限 示值误差 被校表指示值 标准表指示值 在测量范围内 示值误差应不大于允许误差 回程误差 正行程实测值 反行程实测值 在测量范围内 回程误差应不大于允许误差绝对值 轻敲位移误差 正行程轻敲表壳误差 反行程轻敲表壳误差 在测量范围内 轻敲位移误差应不大于允许误差绝对值的 1 2 7 仪表校验完毕后应达到下列要求 a 基本误差应符合该仪表精度等级的允许误差 b 变差应符合该仪表精度等级的允许误差 c 指针在整个过程中应无抖动 摩擦和跳动现象 d 电位器和可调节螺丝等可调部件在调校后应留有再调整的余地 e 数字显示表屏幕应无闪烁现象 8 仪表调校完毕后 合格的与不合格的均应做好相应标识 按原包装放回 并分开存 放 9 根据校验结果及时填写记录 要求字迹清晰 数据无误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9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7 详细描述详细描述 7 1 温度仪表校验 7 1 1 直接显示温度计的校验 1 将待校温度计取出后首先进行外观检查 查看仪表使用说明书 熟悉仪表的相关技 术性能指标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 一般性检查完毕后 根据被校温度计的精度等级 量程选择合适的标准温度计 3 将被校温度计同标准温度计一起放置在能达到设计要求温度的水浴槽或油浴槽中 选取 3 个校验点 记录被校表每一校验点的读数和所对应的标准表的读数 4 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出最大误差 判断该表是否合格 做好记录 7 1 2 热电偶 热电阻的校验 1 将待校温度计取出后首先进行外观检查 查看仪表使用说明书 熟悉仪表的相关技 术性能指标和接线方法等内容 2 一般性检查完毕后 根据被校温度计的精度 量程选择合适的标准温度计 3 将被校温度计同标准温度计一起放置在能达到设计要求温度的水浴槽或油浴槽中 选取 3 个校验点 达到设定温度值后 用标准表对被校温度计的元件进行检测 记 录下测得的电阻值或毫伏值 确定该值与温度的对应关系 4 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最大误差 判断该表是否合格 做好记录 7 1 3 压力式 膨胀式温度计的校验 1 将待校温度计取出后首先进行外观检查 查看仪表使用说明书 熟悉仪表的相关技 术性能指标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 一般性检查完毕后 根据被校温度计的精度等级 量程选择合适的标准温度计 3 将被校温度计同标准温度计一起放置在能达到设计要求温度的水浴槽或油浴槽中 选取 3 个校验点 记录被校表每一校验点的读数和所对应的标准表的读数 如图 3 所 示 4 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最大误差 判断该表是否合格 做好记录 7 1 4 温度变送器的校验 1 将待校变送器从包装盒中取出进行外观检查 查看仪表使用说明书中相关技术性能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10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指标 接线方式 测试条件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2 检查完毕后 根据被测变送器的精度等级和量程选择合适的校验仪器 3 将变送器电源断开 用直流工作相应电压兆欧表测量变送器输出端子与接地端子 机壳 间绝缘电阻 阻值应不小于 20M 或与其安装使用说明书要求相符 4 将被校变送器与所选择的校验仪连接好 检查所有连接是否正确 确认无误后送电 5 有短路保护要求时 应做短路保护试验 6 零点调整 当没有信号输入时 变送器应输出 4mA 电流信号 如偏差超过允许测 量范围 可用小螺丝刀轻轻拨动调节面板上的调零电位器 直到测量下限输出为 4mA 7 满量程调整 逐步增加信号到被校变送器的测量上限 此时变送器应输出 20mA 电 流信号 如偏差超过允许测量范围 用小螺丝刀轻轻拨动调节面板上的满度调节电 位器 直到测量上限输出为 20mA 8 反复进行变送器的零点和满量程调整 直到符合技术要求 9 零点和满量程调整完毕后 根据被校表的量程范围 均匀选取至少 5 个检定点 平 稳的给变送器加 减 信号 记录每一检定点输入的参数值和其所对应的输出值 10 将实际测得的数据对应标准值进行误差计算 判断出校验结果 做好记录 7 1 5 埋入式测温元件的校验 埋入式测温元件在常温下对元件进行检测 根据测得的值判断该表是否合格并做好 记录 7 1 6 温度控制器的校验 1 将温度控制器取出后首先进行外观检查 确认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2 将待检控制器和标准设备连接好 确认无误后接通电源 3 将温度控制器的传感端放入能达到设计要求温度的水浴槽或油浴槽中 4 用标准表或万用表连接到温度控制器触点的输出端 5 根据设计要求升 降 温 检查开关触点的动作情况 6 记录标准温度值和温度控制器实际动作时的对应温度值 7 计算出最大误差 判断该表是否合格 作好记录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11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7 1 7 安全分析 给仪表加电前 一定要仔细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无误 保护措施是否到位 然后 再送电 以免仪表被损坏 7 2 压力仪表的校验 7 2 1 压力表的校验 1 将待校压力表取出后进行外观检查 查看使用说明书 熟悉仪表的工作原理及测试 条件及注意事项 2 检查完毕后 根据被校表的精度等级 量程选择合适的校验仪器 3 将待校压力表连接到液压或气压式校验仪上 确保接头处密封性良好 4 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先零位后满量程校验 反复调整直到两点均符合技术要求 5 零位和满量程调整完成后 根据被校表的量程选择 相应的刻度点 平稳的升 降 压力 并做好轻敲位移检查 压力表的示值按最小分度值的 1 5 估读 分别记录被 测表每一个检定点的示值误差和回程误差 6 带电接点的压力表 应检查其设定点的动作是否灵敏可靠 7 根据所计算出来的误差结果判断该表是否合格 及时做好记录 7 2 2 差压表的校验 1 将待校差压表取出后进行外观检查 确认该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并仔细阅读仪表 使用说明书 熟悉仪表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 2 一般性检查完毕后 根据差压表的精度等级 量程选择合适的校验仪 并将待校差 压表正确的连接到液压或气压式校验仪的高压端入口 3 零位调整 当无差压输入时 指针或记录笔尖如不指在零刻度上 则要调整零位 如零位相差不大 调整偏心螺钉即可 若零位相差太大 则调整量程微调螺钉改变 连杆的传动放大比 直到指针或记录笔尖对准零刻度线 4 满量程调整 当输入上限差压时 若指针或记录笔尖不指在上限位刻度上 则调整 拨杆上的螺钉直到指针或记录笔尖对准上限刻度线 5 反复调整直到零位和满量程均符合技术要求 6 零位和满量程调整完毕后 逐步平稳的增加压力至待校表的满量程 然后减少压力 至待校表的零点 并做轻敲位移的检查 均匀选取 5 点并分别读取各个刻度点输入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12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的参数值和所对应的表盘上的指示值 7 若待校表带有辅助接点应检查并确认电气开关触点动作是否良好 根据设计要求进 行设定值的调整 检查其动作情况 8 根据记录号的数据 计算出最大误差 判断该表是否合格 及时作好记录 7 2 3 压力 差压变送器的校验 参见温度变送器的校验 需注意当工作压力大于 10Mpa 时 差压变送器还应根据设 计要求进行静压试验 7 2 4 压力控制器的校验 1 将压力控制器取出后进行外观检查 确认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2 将待校压力控制器连接到液压或气压式校验仪上 3 将压力控制器的辅助接点引出线接到标准设备上 4 根据设计要求 缓慢的增 减 压力 检查并确认电气开关触点动作是否良好 进 行设定值的调整检查其动作情况 5 计算出误差值 对照设备技术说明书的允许误差值 判断该表是否合格 并做好记 录 7 2 5 安全分析 给压力仪表加压时注意最大量程 试验过程中压力稳定后还要做好轻敲位移试验 注意要避免因压力过大而损坏仪表 7 3 液位仪表的校验 7 3 1 就地显示液位计的校验 1 将待校验液位计取出后进行外观检查 确认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2 检查完毕后根据被测液位计精度 选择量程合适的标准计量器具 3 做注水试验将液位计显示与标准计量器具对比计算误差 判断是否合格 并做好记 录 4 当液位计过高时 做模拟实验 将液位计显示信号与标准计量器具对比计算误差 判断是否合格 并做好记录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13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7 3 2 液位变送器的校验 参照温度变送器的校验 7 3 3 液位控制器的校验 1 将液位控制器取出后首先进行外观检查 确认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2 根据液位控制器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校验设备 3 将液位控制器的辅助接点引出线连接到标准设备上 4 手动检查开关触点动作情况 观察报警的触发情况 5 注水试验 逐步将水充满带刻度的玻璃管或透明胶管 等容器注满后再缓慢将水排 空 分别记录报警触发动作时标准水位值和实际观测到的水位值 6 计算出待校表的最大误差 判断该表是否合格 做好记录 7 4 记录仪校验 1 作为一般原则 记录仪应逐通道检验 2 若待检记录仪为 6 18 通道 检验其中一通道时 应将其余通道并联悬挂或短路 3 将每个通道分别接到信号源上 毫伏发生器 若制造商推荐 应使用特殊的阻抗 4 将毫伏计接到通道端子上 5 检查记录仪量程 6 对于 6 18 通道记录仪 亦可使用转换开关 同时检验所有通道 7 连续增加然后减少输入信号 并读取 0 25 50 75 和 100 刻度点测量值 8 若有触点信号输出 检查报警触发情况 9 记录读数 10 将读数与制造商提供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 11 在检查单上记录结果和结论 12 填写检查标识牌并挂在设备上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14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7 5 指示表校验 1 将设备接到电源上 2 将信号源接到指示表的端子上 3 检查量程和连接 4 按文件上规定和 或表盘上刻度 施加一个从 0 100 全量程的逐渐增加信号 然 后再施加从 100 0 逐渐减少的信号 5 取 3 5 点记录读数 6 检查滞后值 切换差 7 将读数与制造商提供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 8 在检查单上记录结果和结论 9 填写检查标识牌并挂在设备上 7 6 阀门的效验 7 6 1 调节阀 开关阀的校验 1 将待验阀门连接到信号发生器和压力源上 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2 选择量程同待验阀门量程相同的信号量 对阀门进行全行程开或关的校验 检查阀 门在各点的动作情况和反馈信号是否正常 记录下阀门全行程动作的时间 3 根据信号发生器的模拟值和实际动作值计算出最大误差 判断阀门是否合格 做好 记录 7 6 2 电磁阀的校验 1 首先应检查线圈的直流电阻以及线圈与阀体间的绝缘电阻值 符合设计规范及厂家 要求 2 根据阀门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电压等级的电源 3 正确连接后给阀门进行通 断 电试验 检查阀门的动作情况是否灵敏可靠 4 根据检查结果判断阀门是否合格 做好记录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15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7 7 继电器的调校 7 7 1 一般继电器 1 首先 测量继电器线圈的直流电阻值 再测量继电器触点与线圈的绝缘电阻值 其 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 1M 在比较潮湿的地方 可不小于 0 5M 2 继电器线圈的动作值校验 线圈的吸合电压不应大于额定电压的 85 释放电压不 应小于额定电压的 5 试验时应根据继电器线圈额定电压施加相应的试验电压 记录继电器的吸合及释放电压值 判断是否合格 7 7 2 时间继电器 1 首先 测量其绝缘电阻 包括线圈对接点 接点对地 线圈对地 其绝缘电阻值不 应小于 1M 在比较潮湿的地方 可不小于 0 5M 2 然后 校验时间继电器的刻度值 计算其测得值的平均值 根据设备精度 计算其 允许误差 再计算出平均误差值 3 记录时间继电器的吸合及释放电压 判断是否合格 线圈的吸合电压不应大于额定 电压的 85 释放电压不应小于额定电压的 5 4 最后对时间继电器进行时间动作值的整定 7 8 其它 1 对电磁流量计等直接安装在工艺管道上的仪表设备 可根据设备说明书来检查相应 的性能参数和动作灵活性 2 对隔离阀 阀组 冷凝罐 孔板及密封垫圈等设备机械方面进行目检和尺寸检查 主要是 检查其是否有损伤 划伤 氧化或腐蚀痕迹 支撑面和边缘状况 对隔离 阀 阀组的管嘴直径和冷凝罐的内外径进行 10 的抽检 如有不合格品则应进行 100 检查 8 不符合物项处理不符合物项处理 8 1 符合物项 若测量和 或检查结果在规定的允差范围内符合验收准则 设备可以验收 应完整填 写检查单 填写 检查并验收 标识牌 包括日期 姓名等 并粘贴在设备上 然后 将设备按原包装存放在 检查并验收 设备存放区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16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8 2 不符合物项 如果检查结果或测量值不符合验收准则或不满足允许误差要求 设备不能验收 应 填写检查单和不符合物项报告 填写 不符合项 标识牌 包括不符合项报告编号 日 期 姓名等 并粘贴在设备上 然后将设备按原包装存放在 检查未验收 设备存放 区并及时编制不符合物项报告 9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要求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要求 1 设备由专人操作 同时要严格按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工机具用前需进行检查 禁止设备带病工作并做好记录 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 可靠的安全接地并经 HSE 部人员检查并贴季度安全标识 工机具必须在有效期内 才能开动使用 3 在调试工作开始前 应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 进入实验室按要求佩戴好各工种劳保用品 5 实验室应作好防火灭火措施 必备消防设施 6 施工现场划分工作区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7 严格执行项目部的有关安全的规定 8 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材料按照定置化管理要求堆放 9 动火作业严格按照动火作业管理要求进行 严禁无作业许可证动火 10 危险源分析 见附录 1 10 附录附录 附录 1 危险源分析表 附录 2 变送器调校记录 附录 3 温度仪表调校记录 附录 4 埋入式测温元件检查记录 附录 5 压力表调校记录 附录 6 双波纹管差压计调校记录 附录 7 工艺开关调校记录 附录 8 电磁阀检查记录 附录 9 手操仪调校记录 附录 10 记录仪调校记录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17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附录 11 指示表调校记录 附录 12 调节器调校记录 附录 13 调节阀 执行器 开关阀调校记录 附录 14 按钮及选择开关调校记录 附录 15 施工人力及工机具清单 附录 16 安全风险分析表 附录 17 质量风险分析表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18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附录 1 危险源分析表 序号 危险源 可能发生 的事故 重大 一般 控制措施 备注 1 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不足 为针对安全技 术措施交底 未按要求配备劳保用品 损坏设备 施工前进行技术 交底 2 试验地点仪器摆放凌乱 线路混杂其他伤害 到试验现场检查 仪器摆放情况 3 试验场地附件有其他人员作业感应触电 工程师及班组长 进行现场监督 4 空气湿度太大损坏设备 加强通风 5 实验仪器使用时防护措施不到位机械伤害 加强保护措施 6 使用未经检查合格或有缺陷的工机具 设备 机械伤害 定期检查工机具 设备 7 临时电源箱 电源线不合格触电 严格按要求检查 临时用电装置 8 狭窄场地作业未按要求佩戴劳保用品机械伤害 严格按要求佩戴 劳保用品 9 高处作业人员没有佩戴或正确使用安全 带 高处坠落 严格按要求佩戴 安全带 10 施工工机具 设备有缺陷 操作人员技 能水平不足 违章或未按要求配备劳动 保护用品 机械伤害 触电 定期检查 加强 培训 11 带电或靠近带电体作业时绝缘隔离防 护不到位 触电 重大 设备损害 加强防护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19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附录 2 变送器调校记录 编号 中国核工业中国核工业 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变送器调校记录变送器调校记录 共 页 第 页 秦秦山山核核电电厂厂扩扩建建项项目目 方方家家山山核核电电工工程程 质量计划编号 子 项 号系 统 号 施工标准 施工图号 仪表名称位 号规格型号 制 造 厂出厂编号精 度 量 程迁 移 量 外观检查用 途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调校日期 名 称型 号编 号量 程精度有效期 标准表 输 出 值 mA 输 入 值 实 测 值 KPa 标准值 上 行误 差下 行误 差回 差 静压试验 仅当差压变送器的工作压力大于 10MPa 才做静压试验 输入静压力 额定工作压力下限值变化允许静压误差 允许静压影响量程变化实际静压误差 仪表允许误差仪表允许回差 实际最大误差实际最大回差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20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绝缘电阻 M 20 M 输出 接地 20 电源 接地电源 输出 结 论 中核二三公司 监理公司 施工班组长 年 月 日 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质检人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附录 3 温度仪表调校记录 编 号 中国核工业中国核工业 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温度仪表调校记录温度仪表调校记录 共 页 第 页 秦秦山山核核电电厂厂扩扩建建项项目目 方方家家山山核核电电工工程程 质量计划编号 子 项 号系 统 号 施工标准 施工图号 仪表名称位 号规格型号 制 造 厂出厂编号精 度 量 程分 度 号 外观检查用 途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调校日期 名 称型 号 编 号量 程精度有效期 标准表 输 出 值 实 测 值 输 入 值 标准值 上 行误 差下 行误 差回 差 仪表允许误差仪表允许回差 实际最大误差实际最大回差 绝缘电阻 M 设计值实测值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21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结 论 中核二三公司 监理公司 施工班组长 年 月 日 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质检人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22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附录 4 埋入式测温元件检查记录 编 号 中国核工业中国核工业 二三有限建设公司二三有限建设公司 埋入式测温元件埋入式测温元件 检检 查查 记记 录录 共 页 第 页 秦秦山山核核电电厂厂扩扩建建项项目目 方方家家山山核核电电工工程程 质量计划编号 子 项 号系 统 号 施工标准 施工图号 仪表名称位 号规格型号 制 造 厂出厂编号精 度 量 程分 度 号 外观检查用 途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检查日期 名 称型 号编 号 量 程精度有效期 标准表 输 出 值 标 准 值 实 测 值误 差 仪表允许误差 实际最大误差 结 论 中核二三公司 监理公司 施工班组长 年 月 日 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质检人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23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附录 5 压力表调校记录 编号 中国核工业中国核工业 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压力表调校记录压力表调校记录共 页 第 页 秦秦山山核核电电厂厂扩扩建建项项目目 方方家家山山核核电电工工程程 质量计划编号 子 项 号系 统 号 施工标准 施工图号 仪表名称位 号规格型号 制 造 厂出厂编号精 度 量 程外观检查用 途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调校日期 名 称型 号编 号量 程精度有效期 标准表 检定点 轻敲前被检值 MPa 轻敲后被检值 MPa 轻敲位移量 MPa 基本误差 MPa MPa 上行程下行 程 上行程 下行程 上行程 下行程 上行程 下行程 回 差 仪表允许误差 MPa 仪表允许回差 MPa 允许轻敲位移 MPa 实际最大误差 MPa 实际最大回差 MPa 实际轻敲位移 MPa 结 论 中核二三公司 监理公司 施工班组长 年 月 日 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质检人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24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附录 6 双波纹管差压计调校记录 编 号 中国核工业中国核工业 二三有限建设公司二三有限建设公司 双波纹管差压计双波纹管差压计 调调 校校 记记 录录共 页 第 页 秦秦山山核核电电厂厂扩扩建建项项目目 方方家家山山核核电电工工程程 质量计划编号 子 项 号 系 统 号 施工标准 施工图号 仪表名称位 号规格型号 制 造 厂出厂编号精 度 量 程外观检查用 途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调校日期 名 称型 号 编 号量 程精度有效期 标准表 输 出 值 MPa 输 入 值 实 测 值 MPa 标 准 值 上 行误 差下 行误 差回 差 仪表允许误差仪表允许回差 实际最大误差实际最大回差 结 论 中核二三公司 监理公司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25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施工班组长 年 月 日 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质检人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26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附录 7 工艺开关调校记录 编 号 中国核工业中国核工业 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工艺开关工艺开关 调校记录调校记录 共 1 页 第 1 页 秦秦山山核核电电厂厂扩扩建建项项目目 方方家家山山核核电电工工程程 质量计划编号 T QP XXXXXX XXX XXXX XXX E XXXXX A 子 项 号 9NX 系 统 号 1GGR 位 号 1GGR003SN 仪表名称液位开关规格型号 1135Z EC17Z 制 造 厂无锡传感器厂 出厂编号 51251251741 精 度 20mm 环境温度 20 环境湿度 75 外观检查 合 格 名 称型 号编 号量 程精度有效期 标准卷尺 QW 505TSQE02 0 5m 1mm2009 10 20 万用表标准表 设定方向设定值 CM 动作值 CM 回复值 CM 允许误差 mm 最大误差 mm H1009998 6 0 2 0 要求接点绝缘电阻 20 M 实际接点绝缘电阻 20 M 结论 合 格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监理公司 施工队 班组 年 月 日 技术人员 年 月 日 质检人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27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附录 8 电磁阀调校记录 编 号 中国核工业中国核工业 二三有限建设公司二三有限建设公司 电磁阀调校记录电磁阀调校记录 共 页 第 页 秦秦山山核核电电厂厂扩扩建建项项目目 方方家家山山核核电电工工程程 质量计划编号 子 项 号 系 统 号 施工标准 施工图号 仪表名称位 号规格型号 制 造 厂出厂编号 外观检查用 途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调校日期 名 称型 号编 号量 程 精度有效期 标准表 直流电阻 设计值实测值 绝缘电阻 M 设计值实测值 通断电状态检查 通电断电 吸合 断开 吸合 断开 结 论 中核二三公司 监理公司 施工班组长 年 月 日 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质检人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28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附录 9 手操仪调校记录 编号 中国核工业中国核工业 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手操仪调校记录手操仪调校记录 共 页 第 页 秦秦山山核核电电厂厂扩扩建建项项目目 方方家家山山核核电电工工程程 质量计划编号 子 项 号系 统 号 施工标准 施工图号 盘柜编号位 号规格型号 制 造 厂出厂编号精 度 刻度范围外观检查用 途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调校日期 名 称型 号编 号量 程精度有效期 标准表 指 示 精 度 调 校控制点调校 P T1 TD 实 测 值 给定测量输出偏差 名称 刻度 标准值 上 行 误 差下 行误 差回 差 单针 比例度 P 试验 双针 T1 TD 实 测 误 差 积分时间 T1 试验 给定针 P TD 输出表指示值调校 精度 允许误差 刻 度 实 测 值 实 测刻度 标准值 上 行 误 差下 行误 差回 差误 差 0 微分时间 TD 试验 50P T1 100 刻 度 软 硬手动双向切换检查实 测 手动 M 自动 A 串激 H 切换 P T1 TD 误 差 切换形式 A MM AA HH A 报警设定值 H L 输出变化值动 作 值 H L 结 论 施工班组长 年 月 日 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质检人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29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附录 10 记录仪调校记录 编 号 中国核工业中国核工业 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记录仪调校记录记录仪调校记录 共 页 第 页 秦秦山山核核电电厂厂扩扩建建项项目目 方方家家山山核核电电工工程程 质量计划编号 子 项 号系 统 号 施工标准 施工图号 盘柜编号位 号规格型号 制 造 厂出厂编号精 度 刻度范围测量范围 外观检查用 途 环境温度环境湿度调校日期 名 称型 号编 号量 程精度有效期 标准表 实 测 值 名 称 刻 度 标 准 值 mV 上 行误 差下 行误 差回 差 报 警 值 整 定 型 式L 低 LL 低低 H 高 HH 高高 设定值 动作值 仪表允许误差仪表允许回差 实际最大误差实际最大回差 结 论 中核二三公司 监理公司 施工班组长 年 月 日 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质检人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30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附录 11 指示表调校记录 编 号 中国核工业中国核工业 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指示表调校记录指示表调校记录 共 页 第 页 秦秦山山核核电电厂厂扩扩建建项项目目 方方家家山山核核电电工工程程 质量计划编号 子 项 号系 统 号 施工标准 施工图号 盘柜编号位 号规格型号 制 造 厂出厂编号精 度 刻度范围测量范围 外观检查用 途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调校日期 名 称型 号编 号量 程精度有效期 标准表 实 测 值 刻 度 标 准 值 上 行误 差下 行误 差回 差 报 警 值 整 定 型 式L 低 LL 低低 H 高 HH 高高 设定值 动作值 仪表允许误差仪表允许回差 实际最大误差实际最大回差 结论 中核二三公司 监理公司 施工班组长 年 月 日 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质检人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31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附录 12 调节器调校记录 编号 中国核工业中国核工业 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调节器调校记录调节器调校记录 共 页 第 页 秦秦山山核核电电厂厂扩扩建建项项目目 方方家家山山核核电电工工程程 质量计划编号 子 项 号系 统 号 施工标准 施工图号 盘柜编号位 号规格型号 制 造 厂出厂编号精 度 刻度范围外观检查用 途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调校日期 名 称型 号编 号量 程精度有效期 标准表 指 示 精 度 调 校 实 测 值 名称 刻度 标准值 上 行误 差下 行误 差回 差 单针双针三针 输出表指示值调校精度 实 测 值 刻度 标准值 上 行误 差下 行误 差回 差 0 50 100 指 示 表输 出 表 允许误差允许回差允许误差允许回差 最大误差最大回差最大误差最大回差 结 论 中核二三公司 监理公司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32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施工班组长 年 月 日 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质检人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33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附录 13 调节阀 执行器 开关阀调校记录 编 号 中国核工业中国核工业 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调节阀 执行器 调节阀 执行器 开关阀调校记录开关阀调校记录 共 页 第 页 秦秦山山核核电电厂厂扩扩建建项项目目 方方家家山山核核电电工工程程 质量计划编号 子 项 号 系 统 号 施工标准 施工图号 仪表名称位 号规格型号 制 造 厂出厂编号精 度 行 程输入信号作用形式 规 格 PN DN 型 号阀 门 定位器气 源 MPa 输 入输 出 外观检查用 途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调校日期 名 称型 号编 号量 程精度有效期 标准表 阀体强度试验试验介质试验压力 MPa 5 分钟压力降 kPa 膜头气密性试验试验介质试验压力 MPa 5 分钟压力降 kPa 试验介质阀门出入口压差 MPa阀芯 阀座泄漏量 试验实 测 值 ml min 允 许 值 ml min 全行程时间 s 开 阀关 阀 被 校 刻 度 0 25 50 75 100 输入信号 mA 标准行程 mm 正实测行程 mm 反 正误差 mm 反 回 差 mm 阀门允许误差阀门允许回差 阀门最大误差阀门最大回差 结 论 中核二三公司 监理公司 施工班组长 年 月 日 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质检人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34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附录 14 按钮及选择开关调校记录 编 号 中国核工业中国核工业 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按钮及选择开关按钮及选择开关 调调 校校 记记 录录 共 页 第 页 秦秦山山核核电电厂厂扩扩建建项项目目 方方家家山山核核电电工工程程 质量计划编号 子 项 号系 统 号 施工标准 施工图号 仪表盘号 生产厂家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调校日期 名 称型 号编 号量 程精 度有效期 标准表 序 号 位 号型 号出厂编号目视检查开关标识和特性 触点正常动作 1 2 3 4 5 6 7 8 9 结论 中核二三公司 监理公司 施工班组长 年 月 日 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质检人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方家山项目部 第 35 页 共 34 页 内部标识码 NZET WP 1124 版本 A 仪表单体调试方案 附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