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1112学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模块测试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福建师大附中1112学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模块测试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福建师大附中1112学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模块测试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福建师大附中1112学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模块测试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福建师大附中1112学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模块测试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末模块测试高一地理试题卷 选择题部分(50分)一、 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读图1“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12题:图11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甲丙乙2与甲、乙比,丙缺失苔原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 b海拔高度低c处于阴坡 d处于背风坡下表为我国某年四个地区人口普查及gdp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34题。 地区总人口(万人)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96130.6380.6036163.216250.5950.0545408.838370.7211.0751180.02670.6071.276159.73.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a.b.c.d.4.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b. c.d.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出现人口高速增长的现象,以下原因不正确的是:a.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 b.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传统观念的影响图26图2中箭头代表的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从东北老工业区向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的“新阳光地带”迁移的人口迁移方向,说明:a人口迁入区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工业b人口迁出区的工业发展不需要大量劳动力c人口迁移的原因是有新的发展和就业机会d人口迁移的原因是政府的建议7.我国的大庆、攀枝花等工业城市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生态环境优美 b.土地资源开发c.经济文化发达 d.开发矿产资源8.下列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 d.地区的开放程度9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a人口总数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b人口迁移的数量、规模、范围越来越大c人类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能力有限d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10.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增加环境人口容量的是:a.人类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和方法的改进。b.大量开采矿产资源。c.开垦草原和荒地,扩大耕地面积。d.大面积围湖造田和填海造陆。11.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网,图3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a地租市中心bcd距市中心距离图3是: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12. 城市用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是: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图4是某城市略图,该城市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后回答13-14题:图413.下列功能区布局合理的是:a. b区是绿地 b. a区是商业区 c. d区是住宅区 d. c区是工业区14.下列工厂的设置及其说法错误的一组是:a. 是印刷厂,它会造成水污染,所以设在河流下游b. 是重型机器厂,它需要较好的运输条件c. 是服装加工厂,它对环境影响小,可以靠近市区d. 是水厂,它需要在河流的上游,有清洁的水源15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喜”字梨,“福”字苹果等,这主要是因为:a.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b.销往欧美等西方国家,适应国际市场c.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即市场的需求决定生产类型d.使用农药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图5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16-18题。图516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17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的增加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18阶段甲地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地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a甲地全部城市化 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c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d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19.海南可种三季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降水丰沛 b. 地形平坦c.土壤肥沃 d.热量充足20.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便利的交通运输 a b c. d. 21. 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a降水充足,有大面积的沃土b有良好的海运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c地广人稀,且有大面积热带荒漠区 大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22.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牧牛业占重要地位 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土地租金昂贵 离海港近a b c. d. 23.关于乳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乳畜业的农场既种植牧草也种植饲料,故不轮转放牧、我国草原上的畜牧业就是乳畜业、乳畜业是密集农业,日常挤奶工作无法使用机械、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项重要因素24.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上海郊区的乳畜业a. 热量 水源 光照 市场b. 水源 地形 热量 市场c. 地形 国家政策 土壤 科技d. 土壤 热量 国家政策 地形25读图6“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26投资少、运费低、运输慢、运量大的运输方式为:a水路 b管道 c铁路 d公路27在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地貌类型 b经济、社会因素 c河流水文状况 d气候因素28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很多,石家庄从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和河北省的行政中心,它的兴起,说明了:a一个地区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到该地区城市的兴衰b一个地区重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壮大c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可以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d能否成为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关键要看人口的发展29以交通最优原则建立的商业街在:a城市内交通干道的沿线 b城市交通便利的几何中心处c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d居民住宅区内30.在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的地区,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是:a. 可以采用相应规模的固定形式b. 由于地价较高,不宜采用固定商业网点c. 为方便群众应主要采用流动服务的灵活组织形式 d. 应以货郎担和大篷车为主要组织形式31下列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有:舟山渔场资源的减少 重庆的酸雨 汶川的地震 黄浦江水质的变坏a. b. c. d. 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回答32-33题:32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33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废料34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符合: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35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 b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天空 d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他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36-37题。36上述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37上述温室气体除能导致全球变暖外,还可能造成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臭氧层破坏 酸雨 城市热岛效应 湖水富营养化a. b. c. d. 38环境问题的本质是:a发展问题 b人口问题 c资源问题 d协调问题39下列工程中,对上海地区酸雨侵害起减缓作用的是:a“西气东输” b苏州河治理 c“南水北调” d沿海防护林40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庞大的人口压力 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深刻的环境危机a b c d41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集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经济高增长 发展清洁生产 倡导循环经济 减少资源开发a b c d图742根据图7“欧洲货物四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距相关曲线示意图”,分析80千米运距550千米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a.航空b.公路c.铁路d.水运图8是“世界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43-44题:43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甲乙丙图8a.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b.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c. 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d. 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44关于三种地域类型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地域类型农业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b.甲、丙地域类型农业科技水平高,劳动力投入量大c.乙地域类型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规模大d.丙地域类型农业的产品运输最方便45从经济效益考虑,炼油厂的布局应属于:a.原料导向型b.市场导向型c.技术导向型d.动力导向型读图9“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有关。读图完成46-48题。图9与市中心距离46.图中a、b、c曲线分别表示: a地租、运费、劳动力成本 b运费、劳动力、地租成本 c地租、劳动力、运费成本 d运费、地租、劳动力成本47.某工业需要综合考虑地租、运输、劳动力等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 a地 b地 c地 d地48.从主导因素看,地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a服装厂 b糕点厂 c乳制品厂 d炼铝厂图10图10是我国某老工业区,区内有钢铁厂、造船厂、火电厂、化工厂等大型骨干企业。读图完成49-50题:49.图中依次表示:a化工、钢铁、造船、火电b火电、钢铁、化工、造船c造船、火电、化工、钢铁d.钢铁、造船、火电、化工50.图中指向的箭头表示:a.向其提供能源b.向其提供资金c.向其提供原料d.向其提供技术卷 综合题部分(50分)5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1: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城镇耕地等高线河流材料2:该地区相关气候资料。气温降水(mm)1月7月1月7月全年5.528501751450(1) 该地区耕地类型主要是_,主要粮食作物是_。(2分)(2) 该地域类型农业需大量投入 。(1分)a科技b资金c劳力d化肥(3) 若图中、处将布局粮食种植业,果树栽培业和蔬菜、畜牧业、用柴林,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粮食种植业应布局在 ,蔬菜、畜禽业应布局在 ,果树栽培业应布局在 ,用柴林应布局在 。(4分)(4)根据地形图和气候资料分析,若图示区域植被受到破坏,最容易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1分)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地盐碱化 d.物种灭绝(5)该地域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拟发展生态农业,你认为各业之间应建立怎样的联系?(5分)52.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德国鲁尔区辽中南工业区 (1)比较两国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6分)相似点: ;不同点: 。(2)你认为辽中南工业近几十年来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3分) 。(3)借鉴鲁尔区整治经验,请你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区献计献策(至少3点)。(3分) 。53根据资料,结合下面的大豆循环生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是江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这条大豆循环产业链上游的金城油脂公司,通过低温榨油获取豆油和低温豆粕,下游的常禾生物有机肥料公司将残余豆渣加工成饼干和生物有机肥或者饲料。居核心的常熟江河天绒丝纤维有限公司则从豆粕中提取蛋白制成“第八大人造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并从废水中提取淀粉酶,再将其加工成啤酒催化剂和食品添加剂。这样原来遗弃的豆渣、废水、残存豆粕中的蛋白都获得了充分利用,从而使大豆从生产、加工到肥料回田过程形成了一条以大豆深加工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1)根据材料判断,图中a、b、c分别代表的产品名称是:(3分)a 、b 、c 。(2)如果用低温榨油方法直接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有_种;采用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至少有_种。(2分)(3) 该循环生产模式是根据 、 和 三个原则,实现了 效益和 效益双赢。(5分)(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你在日常的生活中可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至少写3点) 。54.读某城市ae各地区2004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a注:人口迁移率()指平均每一千人中迁移的人口数(1)在ae的各城区中,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图中的 地区,人口总数下降最大的是图中的 地区。根据该城市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自然增长率,表明该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 阶段,造成这种人口迁移方向变化的原因是 和 。(5分)(2)从自然增长率看该城市人口增长的模式是 模式,说出其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原因。(两条以上)(5分) 。(3)a在该城功能是 区。(1分)(4)该地区城市化的表现,在图中未能显示的是 。(1分)a.城市人口增加 b.城市面积扩大 c.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