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拿来主义(一)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理清作者思路,理解拿来主义的深刻含义。学习重点 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学习难点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预习案学法指导:1、朗读课文,借助查字典、看注释等方法理解疑难,读准字音。 2、反复诵读,仔细品味相关语句,结合“课本助读”理解课文深意。一、课本助读 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散文诗集野草。2、探寻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自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来,反动统治者尤其是国民党反动派在各个方面奉行卖国政策。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反动派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各种错误思潮也随之泛滥,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叫嚷着复古主义;一些卖国求荣的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做“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左翼文化队伍中对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思想混乱,颇多分歧。面对如此背景,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旗帜鲜明的提出了“拿来主义”这一主张。3、关于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是一篇极能体现鲁迅特色的杂文。鲁迅先生的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正如瞿秋白先生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所言:“反映着五四以来中国的思想斗争的历史。”它堪称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文体特点极其明显,即犀利、冷峻、幽默,非常注意形象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4、“且介”二字的由来: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二、预习问题设置1、课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 2、课文14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送去主义”进行批判的? 3、在批判“送去主义”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试结合背景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三、预习自测1、注音: 自诩( ) 残羹( ) 譬如( ) 给与( ) 脑髓( ) 徘徊( )孱头( ) 蹩进( ) 糟粕( ) 瞌睡( ) 吝啬( ) 国粹( ) 故弄玄虚( )暴殄天物( ) 高屋建瓴( ) 礼尚往来( ) 冠冕堂皇( )2、改正错别字:残羹冷灸( ) 礼上往来( ) 嘻笑怒骂( ) 针贬时弊( )自栩( )陷 积重难反( ) 暴唳恣睢( ) 祖上荫功( ) 辨解( ) 陷井( )四、我的疑惑 探究案学法指导: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化解疑难,理清文章段落,分析思路层次;反复阅读重要语段,体会课文深意。 一、合作探究 问题1:对“送去主义”,作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阅读课文,找出这些语句,结合语境,联系历史背景,揣摩其感情色彩。 问题2: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还提到“抛来”“抛给”“送来”,试结合语境,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 问题3:本文作者主张的“拿来主义”的内容指什么?“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如何理解? 二、当堂检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古董徘徊不前 仪节 并行不背 b、摩登发扬国光 大度 默守成规c、辩白丧权辱国 辨识 磕头贺喜 d、勃兴 勃然大怒 慰籍 概莫能外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夫妻俩在工作上互相理解支持,在生活中互相照顾,真是恩爱和睦、礼尚往来的一对儿。b、张老师教学有方,经常在课堂上故弄玄虚,以启发学生,收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 c、在最为困难的时候,这位母亲总是吃孩子们剩下的残羹冷炙。 d、如果不加紧治理,南水北 调 这一造 福 工 程可能会成为 纵贯南北 的 污水网,成为 贻 笑 大 方的 劣 质工 程。训练案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自诩(x) 精辟(p) 吝啬(s) 殷红(yn) b、磕头(k) 炽热(zh) 蹩进(bi) 孱头(cn) c、国粹(cu) 冷炙(zh) 包庇(b) 玄虚(xun) d、脑髓(su) 冠冕(gun) 譬如(p) 给与(j)1、对“还二、知识巩固2、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中“捧”字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心翼翼的神态,表现“大师”们对国画的珍惜。 b庄重虔诚的神态,表现“大师”们对国画的自豪。 c诚惶诚恐的神态,表现“大师”们媚外的奴颜。 d郑重恭敬的神态,表现“大师”们良好的修养。 3、对“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形象的议论,不属于比喻的范畴。 b用比喻来描述亡国奴之悲惨和可怜,不构成比喻论证。 c用比喻来说明沦为亡国奴之悲惨和可怜。 d既有形象的议论,又有比喻的成分,属比喻论证4、第3段文字运用的说理论证方法主要是( ) a、比喻论证 b、类比论证 c、对比论证 d、因果论证5、第5段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承启,其理由是( )。 a前文揭批了“抛给”的实质和后果,下一段揭露了“送去”主义的具体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转型路径的探索
- 第6课 人口南移和民族交融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历史中国历史高教版
- 建筑方案设计vs建筑施工图设计(3篇)
- 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内容(3篇)
- 第1节 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生命科学沪科版第二册-沪科版
-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专利申请答复审查意见模板:审查意见答复(一通)模板
- 网状传播课件
- 网格防疫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镁合金腐蚀自修复-洞察及研究
- 制氧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空军专业技能类文职人员招聘考试(档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农村建祠堂征地合同范本
-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湖南卷) 含答案
- DL-T 5876-2024 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
- 外科学-心脏疾病课件
- 机电工程安装工艺细部节点做法2022
- 微小灶外卖订餐系统
- 商业发票模板(INVOICE)
- 收棉花合同(拾花协议书)
- 脊柱、脊髓损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