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pdf_第1页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pdf_第2页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pdf_第3页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4年3月 第2卷第2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Journal of Yunnan NormalU niversity M ar 2004 Vol 2 No 2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孙新爱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广东 广州510632 关键词 对外汉语 词汇教学 多元性 原则 认知 摘 要 在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中 词汇教学占有重要的位置 要搞好词汇教学 必须根据汉 语词汇的本身特点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特点 在教学中把握好几个原则 文章中还谈到了认知在词汇 教学中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 H195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1306 2004 02 0014 05 词汇是构筑语言大厦的物质材料 在语言中 占有重要地位 一个人如果不能掌握足够的词汇 就无法完成意义的表达 也就不可能运用该语言 进行交际 对于外语学习者 掌握一定的外语词汇 是很关键的 有人认为习得足够的词汇是语言问 题的核心 A rd和Cass 1987 甚至提出句法发展 是否可以约化成词汇学习的问题 词汇教学在对 外汉语教学中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它的中心 地位要予以确立 同时 词汇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一种语言到底有多少个词谁也说不清楚 汉语水 平 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规定汉字教学量为 3000 词汇量定为8821 常用词4000 50000 非常用词10000 12000 不管是母语还是外 语 学习者都必须掌握大量的词汇 学生要一个一 个地学 教师要一个一个地教 尤其是外语学习 这一教学过程显得更是复杂 在词汇教学中 老师 不仅要讲清楚词语的音 形 义 更重要的是讲清 楚词语的用法 即词与词的搭配以及搭配时应该 注意的问题 并且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 词语的用法 那么 如何达到良好的词汇教学效 果 我们必须依据汉语词汇的本身特点和对外汉 语词汇教学的特点 来确立词汇的教学原则 笔者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原 则 在这里谈一谈以求教于方家 一 要把握语素 字 词结合的教 学原则 进行语素教学就是在讲一个新词时 把那些 常用的 构词能力强的语素的意义教给学生 学生 在学会了一个语素的基本意义之后 再接触由这 个语素组成的其它新词时 就会根据该语素义去 理解和记忆新词词义 这样 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 负担 也方便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 比如在教 丢 失 这个词时 失 是一个构词能力较强的语素 如果我们教给学生 失 的语素义 那么 学生遇到 失学 失信 失职 等生词时 就可以根据 失 的语素义进行猜测 另一方面 汉语的词不同于拼 音文字的单词 它是以一个个的汉字为基本书写 单位的 往往每一个字自身都有意义 在单个汉字 作为语素与其它语素组合成词的时候 往往仍保 留有原来的意义 汉语复合词词义与语素义和词 的结构都有关系 我们借鉴 汉语构词研究 苑春 法 2000 一文研究结果 看一下汉语词词义与语 素义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是基于遗传算法的汉语 收稿日期 2003 11 19 作者简介 孙新爱 1976 女 河北人 暨南大学硕士生 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与华文教育 构词研究 结果分析总结出覆盖二字名词85 49 的10条最优构词模式 我们把二字名词的构词模 式图表简化如下 覆盖率 构 词 模 式 首语素尾语素构词方式字义组合 40 67 名名定中偏正语素意义组合 18 14 形名定中偏正语素意义组合 8 7 动名定中偏正语素意义组合 8 17 名名体素联合语素意义组合 4 21 名名定中偏正与语素意义有关但不完全是语素意义 1 95 形名定中偏正与语素意义有关但不完全是语素意义 1 19 动名述宾语素意义组合 0 94 动名定中偏正与语素意义有关但不完全是语素意义 0 79 动动谓素组合语素意义组合 0 73 名名体素组合与语素意义有关但不完全是语素意义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二字名词中 词义 是语素意义组合的词占76 66 词义与语素意 义有关但不完全是语素意义的词占7 83 这是 二字名词的情况 我们可以推测其它类型词语也 有很多词汇意义与语素意义之间的关系情况 由 此看来 字义教学之与词语教学是很有意义的 既然词由语素构成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教 给学生一些构词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认识一些构 词的基本模式 有利于学生掌握语素之间的作用 关系 比如联合结构中的并列关系 动宾结构中的 支配关系 主谓结构中的陈述关系 偏正结构中的 修饰关系以及补充结构中的补充说明关系 同时 还可以利用构词知识来解释学生应用中的一些错 误用例 举例来说 并列式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 以上语素组成 语素在构词地位上是平等的 但是 它们的位置却不能随便调换 并且其中的某一语 素也不是随便可以用另外一个与之同义或近义的 语素来替代 当然 更不是所有在意义上相近的语 素都可以组成并列结构的词语 在学生的作文中 经常出现他们自己创造的 非词 现象 比如 他们 不说 整个 说 全个 不说 呼救 或者 求救 而 说 叫救 把 咨询 写成 咨问 等等 有些词的语 素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不能拆开来说 而有些则 是可以的 后者叫离合词 我们可以说 理了一次 发 洗完了澡 开了一个小时的会 但是 我 们也看到学生作文中这样的说法 3 时间不停地走 我也已改了很多变 3 毕完了业我打算去美国 3 我在北京学了一年的习 这都是因为学生不了解词的结构造成的 进 行词汇教学时 结构法教学也是很重要的 二 把握在语境 句子中教学的 原则 我们要教给学生的 不是语言中的词汇 而是 言语中的词汇 语言中的词汇是静态的 用描述的 方式来释义 例如词典中的释义 教材中生词的释 义 我们要教给学生的词 应该是动态的 也就是 说 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个词 如何用这个词来 表达 一个词总是出现在一定的句子或上下文中 正是语言环境的制约 才使一个词有了某种特定 的含义 大多数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 词语释义和使用都离不开语言环境 因此 要结合 语境和句子来进行词语教学 例如 什么 这个词 它有几个意思 如果不结合具体的句子教学 就很 难说清楚它是哪个意思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表 来说明一下 什么 的几个义项 51第2期孙新爱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基本含义和用法英语中与之对应的释义汉语例句 表示疑问 通常用在名词前what你说什么 那是什么 虚指 表示不确定的事物something anything我想吃点什么 他想说点什么但没有说 任指 用在 也 或 都前面表示所 说的范围之内没有例外 两个 什 么 前后照应 表示前者由后者决定 A ny Every whatever 她什么都会 你想什么就说什么嘛 她说什么 时候回家我们就什么时候回家 表示惊讶 不满 责难 反对Expressingsurprise anger censure negation disapproval disagreement 什么 你竟敢骂我 你说的这叫什么话 你 笑什么笑 有什么好笑的 什么晒一天 晒三天 也干不了 表示列举不尽 用在几个并列成 分之前 Things like such like and so on and what not 什么篮球呀 足球呀 乒乓球呀 他样样都行 词语的语用色彩往往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表现出来的 解释词的语用特点时也要结合语境 下榻 会晤 这样的词 如果不结合句子或者给 出适用的语言环境 学生往往造出这样的句子 3 第一次到北京 我下榻在中国大酒店 3 开学第一天 我会晤了很多新同学 如果我们告诉学生这是两个文言色彩很重的 词 要用在郑重场合 并且用在大人物身上 这样 学生就不会犯类似的错误了 另外 学生要了解一个词的褒贬色彩以及与 其它词的搭配关系 也要在具体的语境中教学 特 别是近义词 多义词 虚词 一定要结合句子进行 讲解 江新 1998 三 结合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 系进行教学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词汇的两种基本存在 形式 组合关系讲的是词与词之间的搭配 聚合关 系讲的是词语类聚 造句功能相同的词 还有与不同词语的固定 搭配的问题 词语搭配是词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 环节 学习词义的同时应同时掌握该词的用法 例 如 参观 和 访问 这两个词 都可以充当句子的 谓语 都可以解释为英语的 visit 因此 教师可 以利用词语的搭配进行讲解 参观 的宾语可以 是某地 不能是人 访问 的宾语既可以是某个地 方 国家 城市 也可以是人 再比如 我们要解释 拥有 和 具有 这两个词 二者的核心意义都是 有 但与之搭配的事物不一样 与 拥有 组合的 事物多为具体的人口 土地 财产等 与 具有 组 合的多是抽象的事物 例如 具有坚定的信心 具 有重大的纪念意义等 离开了用法的词义 学生也 很难真正理解 并且容易套用母语中与之对应的 词的用法 产生母语的负迁移 因此除了通过翻译 给对应词 注释的方式解释词义 外 还要词语例 解来引导学生领会 理解该词的意义和用法 大家 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汉语的 结婚 见面 可以 和英语的 marry meet 对应 由此 学生会说出 类似 张三结婚李四 王五见面赵六 的句子 徐 子亮提出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全过程也就是汉 语语言模式的构建和匹配 把搭配问题贯穿于汉 语学习的始终 因此 我们应该重视词汇的搭配问 题 在教学中牢牢把握这一原则 有些词适合把与之有聚合关系的词语讲出 来 词汇教学的另一重大任务是扩大词汇量 对于 词语中某个语素有类聚作用的 我们不妨利用横 向联系的方法 把带有该语素的其它词也教给学 生 例如讲 扌 旁的字 抛 时 可以把 投 掷 扔 等表示动作的几个动词也教给学生 例如讲 到 酒鬼 时 我们还可以讲 机灵鬼 胆小鬼 小气鬼 吝啬鬼 醉鬼 色鬼 酒鬼 等 这样便于学生联想记忆 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词 汇量 当我们解释一个上位词时 如借助词的聚合 关系说出下位词 学生就能基本掌握这个上位词 的含义 例如 要讲解 家具 这个词 我们可以罗 61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第2卷 列一些属于 家具 范畴的词 如椅子 桌子 衣柜 等都是家具 教 金属 一词 我们可以说 金 银 铜 铁 锌 这些是 金属 学生自然会领会这些上 位词的内涵 四 在词语释义上要把握准确 适度原则 揭示语义要准确 首先应尽量避免循环释义 比如 讲 A 和 B 两个词 如果我们告诉学生 A 就是 B B 就是 A 这就犯了循环释义 的毛病 在学生既不知道 A 是什么也不知道 B 是什么的情况下 还是不会运用这两个词 其次 也不要单纯地用义素描写的方式去释义 比如 在 解释 充满 这个词时 有的教师这样解释 充满 就是 填满 布满的意思 比如说 充满希望 学 生会马上问 碗里充满水 行不行 再者 要把词 的内涵揭示出来 例如有的老师在解释 加强 时 说 加强 就是 多做某件事情 结果学生就造出 了这样的句子 我们要加强吃饭 我们要加强 休息 等 如果能把 加强 一词 使之坚固或更有 效 这样的涵义揭示出来 学生就不会犯上面的错 误了 还有 就是不要用与一个词的某一义项对应 的英文去释义 一个汉语词往往有几个义项 每个 义项对应不同的英文意思 如果用某一义项的英 文来解释 那么学生就会把与该英文对应的其它 词 语当成该词来使用 例如 联系 可以用 touch 来解释 但是反过来 touch 还有 接触 的意思 于是 在该用 联系 的地方学生用上了 接触 例如 从此我一次也没有接触过她 但是 她一直在我的记忆中 准确释义对于解释一个词来说是非常关键 的 此外 还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适度讲解词 的多个义项 首先要把握好一个词的几个义项 当 学生接触一个新词语时 不可以一股脑将该词的 几个义项都抛给学生 该讲哪些义项 不该讲哪些 义项 教师都要有所把握 人们用同一词语表示多 个意义 是因为这些意义之间是有联系的 是通过 人类认知手段 隐喻或转喻 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 或基本意义等向其它意义延伸的结果 一般来说 如果该词在课文中涉及的是它的第一个义项 那 么后面的义项可以不讲解 除非是日常交际中经 常用到的 如果出现的是第二 第三个义项 那么 第一个义项一定要讲解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 领会词的义项之间的联系 尽快掌握一个词的相 关义项 例如 能 这个词 词典一般都有这样几个 义项 能力 物质做功的能力 有能力的 能够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几个义项之间的 关系 能力 是其基本义项 在给学生讲 能手 能人 时 就有必要先讲一下 能 的 能力 这个 义项 掌握一个词就等于知道该词的字面意义 多 层意思 句法特征 语义特征 使用限制 与其密切 相关的词以及该词的转化词 吴霞 王蔷 1998 对于一个词 要讲解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有时要讲 它的语法功能 语义搭配 语用色彩 并且还要讲 它的适用对象等等 具体到某一个词 这些内容并 不是都要讲的 该讲什么 不该讲什么 这个 度 也要把握好 一定要把决定一个词语使用的关键 的方面教给学生或者把学生使用中经常出现问题 的地方告诉学生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 以往的经验 这里不再展开讨论 五 结 语 词是一种符号 它代表的是各种各样的事物 或现象 不管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人们头脑中想象 的 只要社会交际中需要 都可以用词来表示 因 此 词义中也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反 映 虽然语言符号有任意性的特点 但又不完全是 任意的创造 而是受认知环境 包括人的生理环 境 人的认知能力等 和社会环境的制约 在很大 程度上是有依据的 尽管语言符号在基本范畴等 级上 在不可分析为更小单位的词素上 有一定的 任意性 或者有些已经丧失了依据 但在构成上位 或下属范畴的词或词组的过程中 在构成更大的 语言单位 短语和句子 中 是有动因 有依据的 但其动因和依据不在于语言形式直接反映外部世 71第2期孙新爱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界的事物 而是反映人对世界的认知 即语言形式 相对于人的认知结构来说不是任意的 赵艳芳 2002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也应该本着认知的原 则 让学生明白一个词在成词时所包含的道理 也 就是晓之以 理 进而把词汇这一开放系统中有 规律的东西 构词依据 动因 教给学生 上面我们 讲到的几个原则中也渗入了认知因素 这对学生 词义的领悟 词义的记忆和运用以及新词词义的 猜测都有帮助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 部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M 北京 北京 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2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2002 3 鲁健骥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 A 对 外汉语教学思考集 C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学院出 版社 1999 4 徐子亮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认知理论研究 M 华 语教学出版社 5 杨惠元 强化词汇教学 淡化句法教学 也谈对 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3 1 6 胡明扬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汇教学的若干问题 J 语言文字应用 1997 1 7 苑春法 汉语构词研究 J 语言文字应用 2000 1 8 田卫平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多维性 J 世界汉语 教学 1997 4 9 胡秀春 对外汉语词语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 J 浙 江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8 6 10 江 新 词汇习得研究及其在教学上的意义 J 语 言教学与研究 1998 3 11 方 艳 论词语搭配与对外汉语教学 J 连云港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3 12 崔新丹 谈谈汉语词汇教学技巧 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