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学实验:不同复种方式效益评价.doc_第1页
耕作学实验:不同复种方式效益评价.doc_第2页
耕作学实验:不同复种方式效益评价.doc_第3页
耕作学实验:不同复种方式效益评价.doc_第4页
耕作学实验:不同复种方式效益评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4730082耕作学实验:不同复种方式效益评价一、实验目的1、复种:在同一年内于同一块田地上收获两季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他是利用有限耕地扩大播种面积达到增加产量的有效措施。2、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复种(种植)方式资源利用效益,掌握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二、实验内容(一)资源利用率评价。 (二)经济效益分析。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一)资源利用率。评价资源利用率的主要指标及计算方法有: 1、产量效益。产量效益是指一种耕作制度或种植方式所产生的目标产品的数量与质量。通常用经济产量、生物产量、蛋白质产量、能量产量等指标表示。计算公式为:2、光能利用率。光能利用率(亦称太阳辐射能利用率)表示单位时间(年、生长期或小时等)单位面积上植物通过有机干物质积累的能量与同期投入该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或光合有效辐射能)之比。它是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速率的综合反映。 W:单位土地面积干物质增加量; H:单位干物质的产热率,一般碳水化合物为4250Cal/kg,粗脂肪4000 Cal/kg,粗蛋白5700 Cal/kg,在作物中玉米为4070 Cal/kg,大豆5520 Cal/kg ,水稻3750-4300Cal/kg。 Q:同期总辐射量,单位为kcal/cm2(可用辐射计测定或用附近气象站资料)。 3、叶日积(LAI*D)。叶日积是指叶面积与其持续时间的乘积。即: LAI*D:叶日积; LAIi:第i生育阶段的平均叶面积; Di:第i生育阶段所持续的时间。4、 热量利用率。热量利用率(T%)是指某一作物或种植方式中作物长期间的积温占全年积温(0或10)的百分率。它反映不同作物或不同熟同熟制对热量的利用程度。由于对作物有效的热量指标较难测定,故一般用作物生长期的积温代表作物所利用的热量。这种计算方法不足之处是未能考虑极端温度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T%:热量利用率; ts :生长期积温; t:全年积温。 热量利用率不能反映作物产量的高低。作物热量利用率高不一定产量也高,故 采用每百度积温所产生的干物质作为辅助指标,反映作物对热量资源的利用率。5、生长期利用率(D%)。生长期利用率是指作物(或复种方式)实际利用的生长期(Un)占作物可能生长期(通常用无霜期表示)(Dn)的百分数。即:(二)经济效益分析。不同种植方式或作物的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指标有以下几个:1、 成本与收益分析物化劳动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生产资料,活劳动是指劳动力消耗。2.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所生产的农产品的数量或单位农产品所消费的劳动时间。反映农产品数量与劳动消耗的数量关系。3.资金生产率。 4、 农产品商品率(有两种计算方法)四、 实验组织运行要求采用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五、实验条件1、不同种植方式(或作物)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资料。2、某地区气候条件与作物生育期资料。3 座标纸及计算器。六、实验步骤1搜集资料:可参阅当地农业资源利用的材料等。关键是对一些变量参数的确定。2 计算各种复种方式的效益3.对各种复种方式效益进行分析比较. 七、思考题 根据表实31,表实32,表实33所提供的资料,对三种种植方式的资源利用率与经济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