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护理及健康教育.doc_第1页
带状疱疹的护理及健康教育.doc_第2页
带状疱疹的护理及健康教育.doc_第3页
带状疱疹的护理及健康教育.doc_第4页
带状疱疹的护理及健康教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带状疱疹的护理及健康教育作者:陈华珍单位: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 攀枝花【摘要】目的:探讨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4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为88%,略高于对照组的8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 带状疱疹;常规护理;健康教育;临床效果 The nursing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CHEN Hua-zhen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Panzhihua City Panzhihua, Sichuan 617061【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nursing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08 to April 2009 in our hospital, the 50 cases of herpes zost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n=25) was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25) adopted by nursing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remarkable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8%, it slightly higher than 8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has satisfactory effect, it is worthy of spreading to application.【Key words】 Herpes zoster; Routine nursing care; Health education; Curative effect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又称急性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发病期间,患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神经疼痛最明显,使人寝食难安,影响生活质量。一旦发病,应及早正确治疗,加强有效护理,争取尽早痊愈。我院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相关资料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病例为2008年11月2009年4月我院门诊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50例,均符合符合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断标准1,且既往均无糖尿病和神经病变症状,无神经阻滞禁忌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072岁,平均(42.3±3.6)岁;病程311d,平均(5.5±0.4)d;皮疹发生部位:头颈颜面部10例,上肢2例,下肢3例,胸腹部10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070岁,平均(42.1±3.3)岁;病程310d,平均(5.2±0.3)d;皮疹发生部位:头颈颜面部11例,上肢2例,下肢3例,胸腹部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处疼痛剧烈,甚至难以忍受,坐卧不安,患者呻吟,取保护性体位,附近淋巴结肿痛2。护理人员应同情安慰病人,使病人感到温暖;分散注意力,年老病人让其家属陪伴;穿宽大衣裤,防止衣服过小磨擦患处增加疼痛;气温高时可暴露患处,免去衣服磨擦3;协助病人采用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及神经营养药。若患者皮损处化脓、疼痛加重,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护理人员应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局部如有破损应及时换药、保护创面不受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观察体温变化及遵医嘱抽血查白细胞。若病毒侵犯患者眶上神经,疱疹累及眼部。眼部分泌物多时可外用盐水冲洗眼部,如有角膜溃疡禁用冲洗,可用棉签擦除分泌物每日23次,防止眼睑粘连4;角膜、结膜受累时,注意做好眼部护理,嘱病人不宜终日紧闭双眼,应活动眼球,并交替抗病毒眼药水和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每2小时1次;告知患者洗脸面巾要保持清洁,勿让污水溅入眼内。角膜疱疹有破溃,要防止眼球受压,滴药时动作轻柔。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由于带状疱疹起病较突然,病程较长,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紧张情绪、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注重对患者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鼓励患者,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特点之一,患者因疼痛难忍致使自身高度紧张、脾气急躁、饮食不安,护理人员应耐性倾听患者的倾诉,向患者解释该病疼痛是由病毒感染侵犯神经所致,说明积极配合治疗是可以尽快消除疼痛症状5。向患者列举成功病例,激发患者以乐观、自信的心理正确对待疾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恢复健康。1.3 观察项目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2个月后随访患者情况并判定临床疗效,标准如下,显效:皮疹干涸结痂,无新皮疹出现,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皮疹干涸结痂,无新皮疹出现,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无效:皮疹无改变或有新皮疹出现,临床症状不减轻6。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显效率为88%,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488,P>0.05)(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2.2 两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s,d)3.讨论带状疱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再发,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7。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但亦有反复多次发作者。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带状疱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为严重。治疗原则是止痛、抗病毒、消炎、保护局部预防继发感染。护理要点是保持皮损局部清洁,防止失明等并发症。而常见护理问题包括疼痛的护理,感染患者的护理及有视力减退危险的护理8。本研究观察组在以上几点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显效率为88%,略高于对照组的8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皮疹消退时间及疼痛消失症状分别为(11.6±1.0)d、(3.7±0.3)d,都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笔者认为宣传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极为重要: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历御疾病的能力。预防感染9。感染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老年患者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尤其是在看秋季节,寒暖交替,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眉感染。此外,口腔、鼻腔的炎症应积极给予治疗。防止外伤。外伤易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此老年患者应注意避免发生外伤。避免接触毒性物质。尽呈避免接触化学品及毒性药物,以防伤害皮肤,影响身体健康,降低机体抵抗力。增进营养。老年人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自蛋白质的食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使体格健壮,预防发生与本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疾病。综合以上论述,本研究结论为: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93.2 黄柳青,曾夏杏.带状疱疹病人疼痛的护理干预.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J.2004,25(7):806.3 李雪梅,卜凡叶,杨锡梅,等.50例带状疱疹病人疼痛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6):72.4 张欣华.28例额眶部带状疱疹伴眼损害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2,8(6):19.5 谢英丽.92例老年带状疱疹的护理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3(3):272-273.6 杨森,林国书,周文明,等.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评价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