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需要想象的空间_略论意象翻译_赵一农.pdf_第1页
读者需要想象的空间_略论意象翻译_赵一农.pdf_第2页
读者需要想象的空间_略论意象翻译_赵一农.pdf_第3页
读者需要想象的空间_略论意象翻译_赵一农.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4年第 3期 总第 79期 语言与翻译 汉文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Chinese No 3 2004 General No 79 读者需要想象的空间 略论意象翻译 赵一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20 摘要 意象是一种形象思维 常通过语言的各种修辞手段表现出来 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意象蕴涵着丰富文化内容 且特具民族特色 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极为棘手的难题 但随着大众传播媒介越来越普及 跨文化交流的日益 扩大 势必影响读者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本文认为翻译工作者不应再充当 保姆 的角色 在翻译意象时 应 尽量保留它们的文化内涵 留给读者一些想象空间 具体的方法应以直译为主 辅之以注释法和文外加注法 作者简介 赵一农 1959 男 汉族 浙江宁波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硕士 研究方向 社 会语言学 翻译 关键词 意象 文化省缺 注释性译法 文外加注释法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0823 2004 03 0043 05 在中国翻译史上 milky way曾被译成 牛奶 路 成为众多翻译家嘲笑的例子 事实上 牛奶 路 的翻译本身无可指责 问题就出在当时的译者 不知 milky way就是 银河 是个比喻 再则 中 国读者对这个比喻不熟悉 觉得有些古怪 笔者非 常同意王东风的观点 1997 如果 milky way在 当初引进时 能用恰当的直译 再加适当的注释 可能早已被汉语所吸收 翻译中要遵守的一个重 要的原则就是 信 试想同一篇文章里同时出现 milky way galaxy 都翻译成 银河 算不算忠于 原文 笔者认为翻译最重要的原则是 信 也就是 译文要忠于原文中的内容 意象和反映在句法里 的思维模式 这对于源文和译入文两者之间没有 等值和近似等值词语的翻译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 求 语言中的意象特别丰富 但要做到等值翻译足 以令翻译工作者再三推敲 冥思苦想 如中国特 有的意象词语 老油条 哑巴吃黄连 炒冷饭 半路 出家 跑龙套 吃醋 破鞋 踢皮球 桃李满天下 王 东风 2000 提出的 文化缺省 cultural default 概念 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 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 也就是指类似意象的词 语 更棘手的是 不像 语境缺省 contextual default 文化缺省 的内容往往在语篇内找不 到答案 王东风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 探讨意象翻译 一 其实 把 galaxy 称作 milky way 是种意象 imagery 意象是想象的产物 是人的心灵活动 的结果 在想象的过程中 人在心目中制造形象 并使之在头脑中活起来 以新的形式组合排列 意 象通常借助明喻 暗喻 转喻 提喻 换称 拟人 类 比等修辞手段体现在语言里 陈淑华 1990 335 可以说意象的基础是比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意 象是一种形象思维 在语义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 没有比喻 词汇就不会丰富 语言就会变得 枯燥乏味 另外 意象中所含的文化内容特别丰 富 许多意象是某种文化特有的 意象还反映了思 维方式 思维方式深深地扎根于语言 语言反映文 化 我们在翻译时应牢牢记住这一点 43 译者的角色不仅仅是读者的保姆 care ta ker 译者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 促进文 化交流 把源文中的文化介绍到译入语 且最大程 度保持原貌 而不是试图把特有的文化因素加工 后 或过滤 或剔除 再溶入译入语文化 据此 译 者不能过分地从交际原则角度出发 考虑译文的 读者是否能够理解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 译者不要 低估读者的理解力 要相信读者的想象力 陈定安 1990 23 根据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的 读者是有 想象力的 主张 提出不能因为读者不熟悉钉在十 字架上的处死办法 就把它改为砍脑袋 更没有必 要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 Shall I compare th ee to a summer s day 译成 我把你比作美好的 秋天 或春天 因为读者自己会从这首诗中获得 生动的印象 从而对英国美好的夏日有所体会 译 者应留些空间让读者去想象 否则就有 越俎代 庖 的嫌疑 吕志鲁 1997 主张下列中的 the works of Confucius 不宜直译为 孔子著作 理由是在西 方眼里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 很自然 他 的著作就成了中国经典著作的代表 1 Just as we cannot understand Chinese li terature without any knowledge of the works of Confucius so all students of English should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English Bible 故吕志鲁将上文翻译成 正好像我们没有中国的经典知识就不能了解中国文 学一样 所有学习英文的人 都应该懂得一点圣经 把 the works of Confucius 译为 中国的经 典知识 失去了原文中所具有的鲜明文化特征 孔子是中国超 腕级 经典著作家 省略这一信息 似不妥 同样 将 绍兴师爷 译成 Philadelphia lawyer 就词汇的外延而言 陈忠诚 1983 149f 认为这两项表达方式 简直是天生的一对对应 词 但同时他也指出 由于文化背景的障碍 中国 读者会感到 怎么搞的 美国也有 绍兴师爷 而 美国读者也会纳闷 我们的 Philadelphia lawyers 怎么跑到中国去 practice了 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 从作者和读者角度去 看问题 并不是所有中国作家在写作时 把 老妪 考虑进去 否则就没办法用比喻 典故等 而普通 中国读者读文章时 不会遇到每一个生词 典故 意象就去考证一番 倘若如此 一个人就会少读许 多书 更多的是 普通读者遇到不懂的意象时 往 往从上下文的提示和自己掌握的常识去猜词悟 意 这不也正是我们在外语泛读教学中一再鼓励 学生要掌握的阅读技巧吗 二 基于上述认识 我们主张用以下 3个方法来 处理意象翻译 1 直译 直译是我们的首选 因为 直译既能将外语中 生动的形象介绍到译入语 又能保留原文中的文 化内涵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成 一石 双鸟 比 一箭双雕 更能使读者感到他是在读外 国作家的作品 to drink like a fish说一个人经常 酗酒 且海量 一般翻译为 牛饮 但没有反映英 国的思维方式 不妨译为 像鱼饮水一样能喝 酒 酒量如鱼饮水 由于这种意象比较直观 中国读者理解方面不会有什么困难 高峰会 summit meeting 比 首脑会 更形象化 将 soft drink译为 软饮料 远比 不含酒精的充碳酸气饮 料 来得简练 林语堂直译 刺骨痛心 Sorrow went into my heart and pierced my bones 相信 这样直译的意象不难为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所理 解 试比较下列两种译法 2 英文 a to 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 b 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c a storm in a teacup 直译译文 a 大草堆里找针 b 花钱如水 c 茶壶里掀起的大风暴 汉化译文 a 海底捞针 b 挥金如土 c 小题大作 小事引起轩然大波 又如 3 Today you can buy social status imme diately withallthe trimmings says inv estmentbankerandsometimesocial commentator FelixRohatyn Social status today involves an enormous amount of publicity 44 and a certain level of stardom We ve become Beverly Hills 译文 投资银行家兼社会批评家罗哈定说 今天你可以随 时买到社会地位 而且各色排场一应俱全 当今所谓社会 地位 就是大量曝光 以及某种程度的明星味儿 全美国已 经变成了贝佛利山庄 此例把全美国比作好莱坞式的社交圈是一种 局部代替整体的转喻 metonymy 现在越来越多 的中国人对贝佛利山有了了解 上述直译比意译 如 全美国已经变成了好莱坞式的社交场合 更 好 陈登和谭琼琳 1997 35 对下面的原译作了 分析 4 The old man s heart missed a beat when he saw the pearl 原译 老人一看到这颗珍珠高兴得仿佛心脏停止一下跳动 陈登和谭琼琳认为 心脏停止一下跳动 不符 合汉语习惯 我们表示高兴时 通常说 他们的心 高兴得跳了起来 或 他们的心高兴得跳了出来 笔者认为 这里的问题就在于英汉的形象思维不 同 英国人因高兴或惊讶习惯于说 someone s he art misses a beat 还可以用 someone s heart st ands still 来形容一个人被吓呆了 值得指出的 是 译文的读者是在读外文翻译作品 译者要忠于 讲源语言人的形象思维模式 并把它们介绍给译 入语的读者 而不是一味迁就他们的形象思维模 式 所以笔者认为该句的原译并不差 因为它毕竟 保留原文的意象 且能为读者所理解 2 注释性译法 翻译意象的第二种方法是注释性翻译法 这 也是一种直译法 所不同的是 通过增加三言两语 把意象中的内含意义表达出来 美国人经常以当 年 frontier spirit自诩 如直译成 边疆精神 再 加上上下文不清楚的话 恐难为中国读者所理解 但意译成 开拓精神 省缺了美国人当年孤独在 边疆拓荒的形象 这里还不如将直译与意译结合 起来 译成 当年开拓西部边疆精神 试比较 5 Mary and her mother are as like as two peas 陈淑华 1990 337 直译 玛丽和她的母亲就象两颗豌豆一样相似 注释性翻译法 玛丽和她的母亲长得酷似两颗豌 豆 长得酷似 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又如 6 A An American officer stopped me and asked if I knew the region B Like my pocket I answered 译文 甲 一个美国军官停下来 问我对这一带熟不熟 乙 像我的口袋一样 我回答说 陈生保 1998 189 建议把后一句改为 了如 指掌 这个汉化了的改法同原句的形象思维有较 大的出入 其实 改为 象对我口袋那样了解 就 完全可以保留说话人的俏皮话的风趣 注释性语言可以用说明性的同位语 7 红眼病 red eye diseases a Chinese colloquialism for envy 8 班门弄斧 show off one s skill with an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 注释性词语可以类似汉语里的歇后语 9 对牛弹琴 play the lute to a cow cho ose the wrong audience 10 五十步笑百步 One who retreats fifty paces mocks one who retreats a hundred 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 11 懒婆娘的裹脚 又长又臭 the footing of a slattern long as well as stinking 3 文外加注释 如果注释性话语太长而影响译文的流畅 就 要考虑用文外加注释的办法 这是一种田内损失 田外补的翻译法 如把 穿小鞋 译为 wear tight shoes a figure of speech indicating that some cadres secretly make things hard but unspeakable and impose restrictions on their subordinates 译文就显得冗长罗嗦 应采取文外注释 A bad translation can be most procrustean Procrustes 普罗克路斯忒斯 是希腊神话中的强盗 他开设 黑点 强留过往旅客 店中有一张铁床 旅客投宿 时 他把体长者截其下肢 体短者拔之 使他们与 床齐长 Procrustean就有 强求一致 削足适 履 迫使就范 的意思 如译成 牵强附会 原文 中的韵味不见了 不如译成 普罗克路斯忒斯式 45 再加注 英语小说有些版本也附有注释 英文尚且 如此 译文为什么不可以 把注释放在最后有一个 好处 它不影响一般读者流畅阅读小说 同时也可 以让有兴趣的读者参阅注释 译文要以不与译入语的文化发生激烈冲突为 前提 这就要求译者对文化有比较高的造诣 如汉 语 走狗 翻成 running dog 不但不能激起西方 对 走狗 的痛恨 反而会使他们觉得这种 会蹦会 跳 的狗更可爱 在英语里 不同颜色旗子具有不 同的象征意义 黑旗是海盗的标志 白旗是求和的 象征 在资本主义国家红旗则代表 令人生气的事 物 源于西班牙斗牛的民俗 公牛看见红布 就会 分泌过量的肾上腺素 处于激动或愤怒的感情状 态 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 红旗意味着革命 因此 范家材 1992 89 用意译处理了下面的句子 12 The talk about raising taxes was a red flag to many voters 译文 关于增税的谈论激怒了许多选民 试想 把该句译为 对于许多选民来说 关于 增税的谈论是面红旗 或 许多选民视关于增税 的谈论为一面红旗 大多数汉语读者会感到迷 惑 红旗有什么不好 让天安门广场变成红旗的海 洋才好呢 故 适当加一些文外注释是完全必要 的 三 随着互联网用户不断地增加 当今世界跨文 化交流日益扩大 语言间的影响也势必不可避免 现在人们又重新谈起 60年代提出的 全球村 global village 接踵而来就是捍卫语言的纯洁 性和语言间交流之的矛盾 但作为一名翻译工作 者 他的译文首先要忠于原文 由于意象有丰富的 文化内涵 译者在翻译意象时所拥有的自由度并 不大 信 是第一位 最大程度保留原文中的文化 信息是译者所必须记住的 也就是说力求译出原 汁原味 留些空间让读者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全 部汉化了的意象译文就成了再创作作品 会使读 者 特别是对原文文化了解较多的人 觉得这不是 外国作家的作品 而是中国作家的作品 或是注释 本和简化本 译文应适当保留原文中具有语言和 文 化特点的 language specific and culture specific 一些句法 意象和思维方式 翻译除了适当保留原文的特有的一些句法和 风格外 还应保留其思维方式 语言在某种程度上 能影响思维 桂诗春 1985 206 在阐述语言与思 维的关系时说道 思维起主导作用 语言从属于思 维 它决定不了思维 但可以影响人们的思维方 式 Fishman 认为如果甲语言有某些词汇来表达 某个概念 而乙语言却没有这些词汇 操甲语言的 人就比较容易谈论这个概念 可以想象 操乙语言 的人要用迂回的方法来谈论这个概念 我们能够 从这个观点得到启迪 如果译者把甲语言中特有 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引入乙语言 就能方便乙语 言 使乙语言缺乏简炼表达方式的概念变得容易 编码 codable 文化交流的目的在于交际者更好地了解其它 文化中的价值观念 行为准则等 因此 比喻的直 译有利于文化交流 丰富译入语的意象 使译入语 的表达力更加生动 意译或汉化了的译文虽然做 到了神似与流畅 但不利于文化交流 且使读者失 去原来应该欣赏到的异国文化 最后 我们想说的 是翻译工作者不应该再做读者的 保姆 而要做 跨文化桥梁的建设者 注释 王东风举了一段对话来说明 文化缺省 A 你们家今年炸了圆子吗 B 炸 不炸就没有气氛 对话发生于长江中下游一小城 时值春节前夕 根据 当地的风俗 家家户户要炸圆子过年 这段对话对于初来 乍到的老外可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引自张振玉 1988 402 高天恩译 引自范家才 1992 109 笔者注 该句出自美国作家 John Steinbeck的短 篇小说 珍珠 The Pearl 对于西班牙斗牛文化有所了解的读者理解这两个 译文不会有什么困难 其实语言间的交流是正常现象 世界上已很难找 出一种很 纯洁 土生土长 的语言 只要翻看一本汉语 外来语词典 我们就会发现汉语的外来语确实不少 外来 语对汉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国民并不觉得汉语被污染 了 再拿英语为例 几百年来 英语从其它语言借了数不清 的词汇 外来词汇远远地超过了本族语词汇 即起源于盎 格鲁萨克逊语的词汇 本族语词汇只占现代英语的百分之 三十左右 参阅林福美 1985 29ff 然而世人丝毫不觉 得英语是语言的殖民地 我们不必担心汉语词汇被外语替 46 代 relexification 关于汉语外来语 请参阅刘正等编 1984 汉语外来语词词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和 胡 晓清著 1998 外来语 北京 新华出版社 引自Samovar et al 2000 89 引自 Wardhaugh 1986 214f 突出的例子是汉语中亲戚的称谓远比英语复杂 参考文献 1 陈登 谭琼琳 英汉翻译实例评析 M 长沙 湖南 大学出版社 1997 2 陈定安 翻译经要 M 香港 商务印书馆 1990 3 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公司 1998 4 陈淑华 英语修辞与翻译 M 北京 北京邮电学 院出版社 1990 5 陈维益 略论比喻的翻译 A 方梦之 编著 译 论纵横 C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3 6 陈忠城 词语翻译纵谈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公司 1983 7 范家材 英语修辞赏析 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社 1992 8 桂诗春 心理语言学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 1985 9 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C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 版公司 2000 10 林福美 现代英语词汇学 M 合肥 安徽教育 出版社 1985 11 吕志鲁 翻译艺术中的感念泛化技巧 J 中国翻 译 1997 5 12 王东风 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 J 外国语 1997 6 13 王东风 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 A 见 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C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p234 255 2000 14 张振玉 译学概论 M 台北 文翔图书公司印 行 1988 15 Baker M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f Translation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16 Larson M L Meaning based Translation AGuardiantoCross langauge Equivalence M Lanham Marry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Inc 1998 2nd 17 Kramsch C Language and Culture M Sha 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0 18 Samovar L A et at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Leaving Some Room for Readers Imagination On Imagery Translation ZHAO Yi nong School of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