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人才需求及硕士研究生教育视角.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摘要 财会行业的诞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我国经济 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对财会人才的巨大需求 目前 我国财会人才队伍出现了结 构不平衡现象 形成了 初中级财会人才过剩 高级财会人才极度匮乏 的局 面 产生了供需上的矛盾 研究我国高级财会人才的培养问题 解决我国财会 人才的供需矛盾 成为了一项重点研究课题 本文在分析我国高级财会人才供 需现状的基础上 研究我国高级财会人才的培养现状 探讨如何构建适应我国 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级财 会人才 全文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 在分析我国财会人才队伍现状的基础 上提出问题 指出本文的研究意义 并对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 为理论介绍 对本文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进行解析 第三部分首先从数量需求和 能力素质要求两个方面对我国高级财会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其次对 我国财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最后在供需两方面调查分 析的基础上 指出目前我国高级财会人才的培养出现了问题 主要是财会专业 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 培养出的高级财会人才难以满 足社会需求 第四部对我国高级财会人培养现状进行分析 并指出现存问题 同时对国外高级财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进行介绍 并加以借鉴 第五部分提 出构建我国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设想 明确了我国高级财 会人才的培养目标 确立了 直接深造 与 后续培养 结合的培养方式 最 后为本文的结论 对全文的研究做总结 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 关键词 高级财会人才 培养模式 财会硕士研究生 mpacc 后续培养 4 abstract the birth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industry is the result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is speeding up this brings the keen demand for talents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at present the structure of our finance and accounting talents is imbalance oversupply of the low grade and secondary talents scarcity of senior talents formed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hus research on national cultivation model of senior talent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senior talents has become a key research topic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senior talent s cultivation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based 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for the senior talents on the basis of this analysis researches into how to construct a national cultivation model of senior talent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which accommodat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to meet the social demands for senior talent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problem in six aspects 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talents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and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ideas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key theoretics the related concepts is explained to confirm the research of this scope the third part is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high leveled talents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firstly makes a survey of the social demand for the senior talents both from number and capabilities then makes an employment survey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in china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the senior talents points out there has some problems in cultivating senior talents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in china mainly is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postgraduate has not adapt to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ostgraduates who was cultivated from the model can not meet the social needs in the fourth part autho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our senior talents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besides analyzes the foreign training modes of senior talent and uses them for reference in the fifth part author proposes the national cultivation model of senior talents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confirms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combines the direct cultivation with subsequent cultivation finally part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which points out the innovative ideas of the whole thesis key words senior talent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cultivation model mpacc master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subsequent cultivation 1 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所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2 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管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 本人授权山西财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 不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 1 绪论 1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 1 1 问题的提出 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公开的数据显示 我国 2008 年第三季度 供大于求 的前八大职业中 财会人员居于第三位 根据人事部对全国人才供求情况的分析表明 早在 2003 年第一季度 财会人员 供大于求 的态势就比较明显 在以后连续几年均呈现这样的 态势 这些资料说明了目前我国财会人才 供大于求 的现状 另外 中国求职网关于 2008 年财会人员就业 的调查问卷显示 认为我国财会人才 供 大于求 的人数百分比分别为 87 64 认为 供不应求 的人数百分比为 12 36 认为未 来国内财会人才需求量呈增长趋势的人数百分比分别为 85 8 这份调查问卷表明 社会公 众认为我国财会人才处于 供大于求 的局面 与此相反 据 每日商报 调查 从 2008 年初到现在 高级财会人才一直是企业紧缺人 才 数据显示 有 80 的企业正在招聘财会人员 其中 36 的企业计划在未来的 3 个月至 1 年内增加招聘人数 该调查表明 国内市场对财会人才的需求开始增加 并且呈旺盛的发展 态势 有专家指出 在未来 5 年内 中国高级财务人员的缺口将高达数十万 浙江绍兴某企业 愿出百万年薪招聘财务总监 曾不惜重金委托经营管理咨询公司代为 物色人选 但最终也未能找到适合该职位的合适人选 绍兴县某企业同样愿出不菲年薪聘用 两名高级财会人员 结果也未能找到合适人选 两则实例表明 我国企业对高级财会人才的 需求十分迫切 根据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 acca 香港分会的一项调查显示 越来越多的香港财 会人才瞄准内地财会人才需求缺口到内地打工 在该调查公布的数据中 2007 2008 两年香 港财会人才在本地就业和到大陆就业的人数比例分别为 6 8 3 2 和 5 5 4 5 2008 年比 2007 年环比增长了 90 另外有数据表明 目前中国大陆的高级财会人才绝大多数来自于香港或 海外 内地自己培养的高级财会人才很少 上述资料 说明了我国财会人才队伍的总体现状 一方面 国内财会人才 供大于求 而另一方面 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带来了对高级财会人才的巨大需求 事实上 这两个看似矛 盾的现象 正好表明了目前我国财会人员队伍的整体状况是 人才过剩 与 人才紧缺 并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 存 即初中级财会人才过剩 高级财会人才紧缺 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平衡现象 形成了 畸 形金字塔 结构 如图 1 1 所示 图 1 1 畸形金字塔 图 1 2 标准金字塔 图 1 2 为 标准金字塔 结构 两图比较 清楚的说明了当前我国财会人才在队伍结构 上存在不平衡性 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国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瓶颈 已不再适应当前市 场需求状况 尤其是在高级财会人才的培养上出现了问题 高级 财会人才 中级财会人才 初级财会人才 高 级 财 会 人 才 中级财会人才 初级财会人才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 1 1 2 研究意义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谋求发展 我国企业走向国际 是大势所趋 在这样的形势下 我国高级财会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巨大缺口 不少企业出现高 薪诚聘人才的需求意向 一边是高薪揽才 一边是人才匮乏 高级财会人才的培养变得更为 重要 笔者认为 当前我国财会人才队伍总体结构失衡 初中级财会人才过剩 高级财会人才 匮乏 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财会人才培养出现了瓶颈 尤其是高级财会人才的培养出现了问 题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高级财会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 具体研究意义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加强我国财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 当前 我国财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一方面 全国高校不 断扩招 财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数量不断上升 另一方面 财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 越来越差 培养出来的财会人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高级财会人才的需求 两个方面相互作 用 导致了我国财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产生了 量 与 质 的结构性矛盾 数量过剩而 培养质量较低 可见 我国财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作为高级财会人才的主要输送渠道 在培养模式上出现了问题 培养出来的财会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必须进行改革 第二 为相关人士研究我国高级财会人才的培养问题提供参考 我国培养高级财会人才 的方式有很多种 但都是自成体系 尚未形成统一规范 本文将现有的多种高级财会人才培 养方式进行系统梳理 力求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 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级财会人才 经济全球化 企业国际化是市场经济 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社会对高级财会人才的需求数量将更加巨大 这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 的必然结果 本文研究高级财会人才的培养模式 以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 有效的为社会输 送所需人才 1 2 研究方法和思路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法 比较分析法 文献研究法对论题进行探讨 首先 做关于我 国高级财会人才供求情况的实证分析 具体步骤为 1 分别搜集关于高级财会人才的招聘信 息和财会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信息 从中随机抽取信息作为研究样本 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论证市场对高级财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我国高校高级财会人才的供应情况 2 调查招聘单位 对高级财会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 从而揭示我国高级财会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 3 调查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 我国财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 指出目前我国培养出来的高级财会人才的社会适用情 况 其次 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我国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是学历教育角度 主要分析我国财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现存问题 二是后 续培养角度 分析我国高级财会人才后续培养的现状及现存问题 最后 以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果为基础 以比较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相结合为研究方法 借鉴国外高级财会人才的培养经验 结合国内现实情况 对如何构建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深入探讨 2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概念 2 1 高级财会人才的内涵及定位标准 2 1 1 高级财会人才的内涵 2 1 1 1 财会人才 人才 即有杰出才能的人 辞海 中将人才定义为有才智或品德高尚的人 他们往往 对社会贡献较大 品德良好 德才兼备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都是人才 2003 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人才应当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有知识 有能力 二是能够进行 创造性劳动 三是在物质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贡献 大部分学者 认为 人才应当符合以下标准1 1 具备良好的人品 2 在博学广识的基础上 在某一个领 域或某些领域有所专长 3 效率高 讲方法 洞察力强 吃苦耐劳 有创造性思维 4 较 高的情商 按照人才的标准 财会人才应当符合以下标准 1 具备良好的人品 2 在博学广识的 基础上 在财会领域有所专长 3 效率高 讲方法 洞察力强 吃苦耐劳 有创造性思维 4 较高的情商 财会人才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方面要求 第一 要有财会知识和财会技能 第 二要有创造性的应用财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第三要能将财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生产力 因此 笔者认为财会人才指具有财会知识和技能 并且能够创造性的应用财会知识和技 能 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 按照层次要求分类 可以分为 低级 中级 高级财会人才 本节重点分析高级财会人才的概念 1 资料来源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5 2 1 1 2 高级财会人才 对于高级财会人才的定义 版本众多 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 层次论 认为高级财会人才有别于一般财会从业人员 他们是企业单位中的高级财会事务和 管理型人才 这种观点从财会人才的层次角度入手 提出高级财会人才的定义要注意区分 高 级 与 普通 的区别 指出高级财会人才是企业中的高级财会事务和管理型人才 第二 素质要求论 认为高级财会人才不但要精通财会业务的处理 还要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 具有战略发展思维及组织管理能力 这种观点从高级财会人才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要求角度 对高级财会人才进行定义 将财会专业知识和技能 管理知识和技能以及战略发展思维能力 列为衡量高级财会人才的标准 第三 价值论 认为年薪 20 万以上的财务人员为高级财会人 才 这种观点从人力资本角度对高级财会人才进行界定 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才作为 劳动力资本 将年薪作为衡量高级财会人才的标准是可行的 中国人事人才研究所所长王通讯认为 人才的界定本质上要看其才能 然而才能是很难 轻易的显现出来 因此以学历和职称作为考察人才的标准是合理的 他认为高级财会人才 是指具备一定学历和现代财会知识 一定财会专业技术资格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财务 人员 笔者认同王通讯所长的观点 人才的界定本质上要看其才能 但是才能难以轻易界定 因此 对高级财会人才的定义要加入学历和职业资格标准 作为考察高级财会人才的标准之 一 因此 本文认为应当从学历 职业资格 价值实现以及能力素质要求四个方面 来定义 高级财会人才 综上所述 笔者将高级财会人才的概念描述如下 高级财会人才是具备一定 学历和职称 精通财会专业知识和财会事项处理 具备组织管理能力 具备国际视野和战略 发展思维能力 能带来巨大市场效益的财会人才 2 1 2 高级财会人才的定位标准 80 年代教育部给出了明文规定 认为高级人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中专毕业工作 5 年以上 2 大专毕业工作 3 年以上 3 本科毕业工作 2 年以上 4 硕士 博士 5 主管 以上管理人员 6 中高级技工 技师为高级人才 根据教育部对高级人才的界定 从学历角度看 我国高级财会人才应当具有以下学历 本科毕业且工作 2 年以上或取得硕士 博士学位 从职称角度来看 高级财会人才应当具有 中级以上职称 从职业资格证书角度来看 高级财会人才应当具有以下资格证书 1 财会从 业资格证书 2 中级会计师资格证书或注册会计师 cpa 资格证书等 从应该具备的专业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6 知识和能力素质要求角度看 高级财会人才不但要掌握财会专业知识 精通财会事务的处理 还要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具有战略发展思维 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从职务 角度来看 高级财会人才应当为主管以上管理人员 具体包括 首席财务官 cfo 财务总 监 财务主管或总账主管 财务分析经理或财务主管 会计师事务所的从业人员 合伙人 主 任会计师 高级经理 注册会计师 等 综上所述 高级财会人才的定位标准是 具有本科学历且工作 2 年以上或具有本科以上 学历 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注册会计师资格 不但要掌握财会专业知识 精通财会事务的处 理 还要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具有战略发展思维 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且 担任财务主管以上职务的财会人才 2 2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2 2 1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2 2 1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模式 来源于拉丁文 modus 意思是与手有关的定型化的操作样式 我国 现代汉语词 典 将 模式 解释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它既是问题的描 述 又是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方面 将前人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抽象和升华 生成解决特 定问题的模式 另一方面 模式又具有解决一类问题的指导作用 在现实中 模式 一词 的使用涉及到建筑 软件 教育等各个不同领域 例如 教育领域中有办学模式 培养模式 等 1998 年我国教育部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2 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 能力 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 念 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在这次会议中指出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 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 标 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 关于学者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笔者从概念的内涵及外延两方面进行分析 从人才 培养模式概念的内涵属性角度来看 学者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观点 一是教学活动论 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是教学活动 是学校为培养具备一定知识 能力 素质的学生构建的 二是管理活动论 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是管理活动 是在一定的教 2 1998 年 教育部第一次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 会议主文件 关于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 21 世纪需要的高 质量人才的意见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 育思想指导下 人才培养目标 制度 过程的简要组合 是为了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整 个管理活动或构建起来的人才培养结构和策略体系 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属性角度来看 学者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观点 一是方法措施论 认为人才培养模 式是一种符合特定条件标准培养的方法或措施 二是运行机制论 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 符合特定条件标准的运行机制 三是系统结构论 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符合特定条件标 准的系统结构 四是过程论 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符合特定条件标准的过程 指出 培 养模式实质上是人才素质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实施的综合过程和实践过程 笔者认为 从内涵角度来看 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应该是教育管理活动 教学活动论 过窄的定义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后续教育也是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应当作为人 才培养模式的一部分 而 管理活动论 的表述又过为宽泛 将其描述为 管理活动 不够 严谨 从外延角度看 这几种观点都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目标实现的方式 都认为该模 式由培养目标等许多要素组成 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为实现一定培养目标 运用一定的方法措施 由一系列构成要素有机组合形成的教育管理活动样式 是整个人才培 养过程的理论抽象 2 2 1 2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从 模式 及 人才培养模式 的概念出发 笔者得出了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高级财会人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为实现高级财会人才 的培养目标 由高级财会人才的培养主体运用一定的培养方法和措施 由一系列构成要素有 机组合形成的有关培养高级财会人才的教育管理活动样式 是整个高级财会人才培养过程的 理论抽象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高级 财会人才的培养目标而存在的 是为了向我国社会输送高级财会人才而存在的 第二 高级 财会人才的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级财会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系到是否能否满足我国社 会对高级财会人才需求 第三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2 2 2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2 2 2 1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8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 两要素说 认 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是培养目标 培养方法 第二种观点是 三要素说 认为人才 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是培养目标 培养过程 培养方法 第三种观点是 四要素说 认为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是培养目标 培养过程 培养方法 培养途径或培养目标 培养过 程 培养制度 培养评价 第四种观点是 多要素说 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是培 养目标 选拔制度 专业结构 课程结构与学科设置 教学制度 教学模式 校园文化 日 常教学管理等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也遵从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主要解决三个 问题 即 培养什么 如何培养 怎样判断培养目标是否实现 综合上述四种观 点可知 培养目标 解决 培养什么 的问题 培养过程 解决 如何培养 的问题 培养评价 解决 怎样判断培养目标是否实现 的问题 为了保证整个培养活动的合理化 规范化和体系化 构建 培养制度 要素 对培养目标 培养过程 培养评价形成制度规范 因此 本文中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 培养目标 培养过程 培养制度和培 养评价四个要素 培养目标主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 对所培养人才应当具备的知识 能力 素 质等各方面要求给出具体标准 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指引方向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 中的决定性因素 是培养模式存在的原因 培养模式的构建就是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培养过程主要解决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 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它是指为实现培养目 标 运用各种方法手段 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 主要包括培养途径 培养方案两方面 培养 途径 是指人才培养模式借助的载体 包括教学途径和其他非教学途径 培养方案 是人才 培养的具体实现计划 主要包括培养目标的细化 课程的设置 培养途径的安排等 培养制度是3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 程序及其实施体系 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 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 也是培养模式中最为活跃的一项内容 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 组 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 基本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模式 前者以学时 学 年为计算单位 后者以学习量为计算单位 较为灵活 组合制度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额外 的学习课程 如双学位制度 主辅修制度等 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使 教学过程正常运转而制定的各种规章 规则等制度体系 如补考制度 各种奖惩制度等 3 文汉 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高等农业教育 2001 4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9 培养评价主要解决怎样判断培养目标是否实现的问题 是依据一定的原则建立的与培养 目标 培养过程 培养制度相适应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以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4 它是人才培 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起调控作用 对培养目标 制度和过程进行监控 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反馈与调整 使之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最终实现培养目标 2 2 2 2 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这四个要素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他们相互联系 又相互影响 共同构成了人才培养模 式 首先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培养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既定的培 养目标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培养过程 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 培养目标发生变化 其余三个 要素也会随之变化 形成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其余三要素都为培养目标服务 直接 作用于培养目标 其次 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实现培养目标 的整体过程 再次 培养制度对三要素进行制度规范 使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的执行有据可 依 反之 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对培养制度做出相应调整 最后 培养评价在人才培养模式中 起调控作用 控制整个培养活动 能通过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其他要素 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和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 2 1 所示 图 2 1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构成图 3 我国高级财会人才需求现状的实证分析 本章主要对我国高级财会人才的需求现状进行实证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 探讨我国未来 所需高级财会人才的数量以及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 4 张相乐 关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石油教育 2004 1 培养制度 培养 目标 培养过程 培养评价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0 3 1 实证分析方案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 而培养目标的确立 必须研究我 国社会各界对高级财会人才的需求情况及能力素质要求 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本方案从三个方面对我国高级财会人才的供需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一是高级财会人才需求数 量的调查分析 二是高级财会人才能力素质要求的调查分析 三是财会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 情况的调查分析 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 对我国高级财会人才需求数量的调查分析 笔者选取了在人才招聘网站中点击率 排名前三位的招聘网站 中华英才网 智联招聘网 和 前程无忧网 作为抽取样本的平台 这三家人才招聘网站覆盖范围广 在国内 知名度较高 均以招聘信息全 更新速度快著称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二 对高级财会人才能力素质要求的调查分析 笔者以高级财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分 析的结果为依据 按比例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随机抽样 进一步搜集用人单位对所招高级财 会人才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的描述 进行数据统计和整理 深入分析我国企业对高级财会人 才的能力素质要求现状 第三 对我国财会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 笔者分别收集中央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 从企事业单位 金融业 教育业 公务员 事务所五类就业方向进行数据统计 在此基础上揭示我国高级财会人才的 供应情况 实证分析的具体流程如图 3 1 所示 图 3 1 实证分析方案 原始 数据 招 聘 就业 信息 数据 基本 分析 数据 统计 分析 需求现状 能 力 素 质 要求现状 文 献 分 析 研 究 能力素质 要求分析 样本数据 供给现状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1 3 2 我国高级财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 3 2 1 我国高级财会人才的数量需求 关于我国目前对高级财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 笔者分别登录中华英才网 智联招聘网 和前程无忧网 这三家人才 招聘网站 利用其网站中设置的职位搜索引擎 分别搜索首席财务官 cfo 财务总监 财 务经理 财务主管 总账主管 财务分析经理 主管 这五类高级财会人才的招聘信息 利用 excel对搜索到的招聘信息数量进行统计和数学运算 计算出各个百分比与平均值 本次调查 分析的目的在于统计我国企业对不同职务 不同岗位高级财会人才的需求情况 为文章第五 部分研究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奠基 具体数据如表 3 1 我国高级财会人才需求数量统计表所示 首席财务官 cfo 财务总监 财务经理 财务 总账主管 财务分析 经理 主管 样本 量 百分比 样本 量 百分比 样本量 百分比 样本 量 百分比 样本 量 百分比 合计 条 中华 英才网 78 1 37 1061 18 66 3141 55 25 1287 22 64 118 2 08 5685 智联招聘 217 1 71 3784 29 85 5484 43 26 2832 22 34 361 2 85 12678 前程无忧 113 1 39 1865 22 98 3909 48 16 2149 26 48 81 1 00 8117 合 计 408 1 54 6710 25 34 12534 47 33 6268 23 67 560 2 11 26480 表 3 1 我国高级财会人才需求数量统计表 根据表 3 1 显示的数据可知 目前我国企业需求量最大的高级财会人才是财务经理 占 47 33 其次为财务总监和财务 总账主管 分别占 25 34 和 23 67 对首席财务官 cfo 和财务分析经理 主管的需求量较少 分别占 1 54 和 2 11 从上述统计看 我国目前需求的高级财会人才主要集中在财务经理 财务总监和财务 总 账主管 对这三类人才的需求高达 96 34 对首席财务官 cfo 和财务分析经理 主管的需 求较少 只占 3 66 该项调查分析 为我们构建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定位 指明了培养的大致方向 即培养财务经理 财务总监和财务 总账主管这三类高级财会人才 职 务 项 目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2 3 2 2 我国高级财会人才的素质要求 3 2 2 1 调查方法和数据统计 关于社会对高级财会人才素质要求的调查分析 是在前述高级财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分 析的基础上 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按比例进行随机抽样 进一步收集用人单位对所招高级财 会人才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的描述 由表 3 1 我国高级财会人才需求情况统计可知 在搜索到的 26480 条高级财会人才的招聘 信息中 各网站所占比例如表 3 2 招聘信息分布情况统计表所示 中华英才网 智联招聘 前程无忧 总样本量 5685 12678 8117 百分比 21 47 47 88 30 65 各类抽取量 4 293807 9 575529 6 1306647 表 3 2 招聘信息分布情况统计表 笔者分别对首席财务官 cfo 财务总监 财务经理 财务主管 总账主管条 财务分 析经理 主管的招聘信息进行随机抽样 每类抽取 30 条 共计 150 条招聘信息作为研究对象 具体样本量确定方法为 根据表 3 2 招聘信息分布情况统计表的计算结果为依据 按各网站 高级财会人才招聘信息的分布情况进行抽取 上述五类高级人才每类的抽取量分别为 中华 英才网 4 条 智联招聘网 10 条 前程无忧网 6 条 每类合计 20 条 总量共计为 100 条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分析当前我国对高级财会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 为文章第五部分高 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奠基 相应的统计数据如表 3 3 我国高级财会人才能力素质需求 情况统计表所示 网 站 名 称 分 布 情 况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3 表 3 3 我国各类高级财会人才能力素质需求情况统计表 首席财务官 cfo 财务总监 财务经理 财务 总账主管 财务分析 经理 主管 高级财会人才 合计 样 本 量 百分比 样 本 量 百分比 样 本 量 百分比 样 本 量 百分比 样 本 量 百分比 样 本 量 百分比 1 学历要求 硕士 4 13 33 2 6 67 2 6 67 1 3 33 0 0 00 9 6 00 本科 24 80 26 86 67 19 63 33 16 53 33 17 56 67 102 68 00 大专 2 6 67 2 6 67 9 30 00 13 43 33 13 43 33 39 26 00 2 专业要求 财会经济金融相关 26 86 67 23 76 67 25 83 33 23 76 67 27 90 00 124 82 67 无要求 4 13 33 7 23 33 5 16 67 7 23 33 3 10 00 26 17 33 3 语言能力 英日等外语 21 70 00 19 63 33 18 60 00 18 60 00 17 56 67 93 62 00 不要求 9 30 00 11 36 67 12 40 00 12 40 00 13 43 33 57 38 00 4 工作经验 3 年以上 3 10 4 13 33 9 30 15 50 10 33 33 41 27 33 5 年以上 13 43 33 17 56 67 18 60 14 46 67 19 63 33 81 54 00 8 年以上 14 46 67 9 30 3 10 1 3 33 1 3 33 28 18 67 5 职业资格 具备 cpa 等职业资格 10 33 33 12 40 00 13 43 33 15 50 00 13 43 33 63 42 00 职业资格优先 9 30 10 33 33 12 40 00 12 40 00 15 50 00 58 38 67 无要求 11 36 67 8 26 67 5 16 67 3 10 00 2 40 00 29 19 33 6 职业技能 财会核算 账务处理 13 43 33 12 40 00 22 73 33 30 100 00 30 100 00 107 71 33 报表编制或审核 21 70 00 21 70 00 21 70 00 30 100 00 30 100 00 123 82 00 内部审计 财务预决算 13 43 33 14 46 67 22 73 33 13 43 33 26 86 67 88 58 67 内控建立 成本控制 19 63 33 11 36 67 12 40 00 2 6 67 1 3 33 45 30 00 办公及财务软件 23 76 67 28 93 33 24 80 00 30 100 00 30 100 00 135 90 00 熟悉各项法律法规 28 93 33 27 90 00 24 80 00 30 100 00 30 100 00 139 92 67 熟习国际财会准则 13 43 33 9 30 00 1 3 33 0 0 00 0 0 00 23 15 33 7 职业能力要求 组织管理能力 29 96 67 25 83 33 30 100 00 19 63 33 23 76 67 126 84 00 沟通表达能力 30 100 00 30 100 00 30 100 00 30 100 00 30 100 00 150 100 团队协作能力 30 100 00 30 100 00 30 100 00 30 100 00 30 100 00 150 100 领导 决策能力 28 93 33 27 90 00 19 63 33 16 53 33 16 53 33 106 70 67 职 务 名 称 素 质 要 求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4 学习与创新能力 20 66 67 22 73 33 14 46 67 16 53 33 13 43 33 85 56 67 融资 资金统筹 26 86 67 19 63 33 9 30 00 0 0 00 0 0 00 54 36 00 风险管理能力 17 56 67 8 26 67 3 10 00 0 0 00 0 0 00 28 18 67 外部建交能力 13 43 33 17 56 67 4 13 33 5 16 67 1 3 33 40 26 67 战略规划能力 17 56 67 8 26 67 1 3 33 0 0 00 0 0 00 26 17 33 8 职业道德 24 80 00 21 70 00 23 76 67 28 93 33 27 90 00 123 82 00 表 3 3 我国各类高级财会人才能力素质需求情况统计表 续 3 2 2 2 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便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笔者将上述八项能力素质要求归纳为两类 一是硬性要 求 指能够从表象进行衡量 容易考察的能力素质要求 包括学历 专业 语言 工作经验 职业资格 即表中前 5 项 二是软性要求 指无法从表象进行衡量 不易考察的能力素质要 求 包括职业技能 职业能力 职业道德 即表中后 3 项内容 1 硬性要求 根据表 3 3 我国高级财会人才能力素质需求情况统计表所显示的信息 利用 excel我们可 以得出图 3 2 我国高级财会人才硬性条件图示 硕士 6 00 本科 68 00 大专 26 00 财会经济金融相关 82 67 无要求 17 33 英日等外语 62 00 不要求 38 00 3年以上 27 33 5年以上 54 00 8年以上 18 67 具备c p a 等职业资格 4 2 0 0 职业资格优先 38 67 无要求 19 33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 百分比 图 3 2 我国高级财会人才硬性条件图示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5 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我国企业对所招聘高级财会人才的学历要求以本科为主 占 68 其次是大专 占 26 对硕士的要求并不高 在专业方面 绝大多数要求财会 经济 金融相关专业 对专业无限制的只有 17 33 在语言方面 要求高级财会人才熟练掌握英语 日语等外语的占 62 在工作经验方面 对高级财会人才均要求 3 年以上工作经验 其中 要求 5 年以上的占一半以上 达到 54 在职业资格方面 绝大多少要求职业资格 无要求 的仅占 19 33 2 软性要求 对职业技能 职业能力 职业道德 即表中后 3 项内容的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采用分段 分析法进行 将能力素质需求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百分比为 70 以上的 视为对 高级财会人才的普遍要求 第二阶段 百分比为 50 70 的 视为对高级财会人才的一般要 求 第三阶段 百分比为 50 以下的 视为对不同岗位高级财会人才的特别要求 其中 普 遍要求和一般要求被认为是高级财会人才一般应当具备的 不做具体分析 岗位特别要求是 由于职务需求特别产生的 第一阶段 普遍要求 根据表 3 3 的数据统计可知 我国高级财会人才普遍应具备的能 力素质要求由高到低分别为 沟通表达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熟悉各项法律法规 熟练掌握 办公及财务软件的使用 组织管理能力 报表编制或审核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财会核算 账 务处理等基本技能和领导 决策能力 这九项的百分比都超过了 70 其中沟通表达能力和 团队协作能力为 100 是必备条件 第二阶段 一般要求 根据表 3 3 的数据统计可知 属于这一阶段的能力只有两项 学 习与创新能力 和 内部审计 财务预决算能力 其中 内部审计 财务预决算能力 主 要是 财务经理 和 财务分析经理或主管 的岗位职责 分别为 86 67 和 73 33 第三阶段 岗位特别要求 根据表 3 3 的数据统计可知 属于岗位特别要求的能力素质 要求共有六项 分别是 融资与资金统筹 内控建立与成本控制 外部建交能力 风险管理 能力 战略规划能力 熟悉国际财会准则 其中 对融资及资金统筹能力的要求较高 首席 财务官 cfo 达到了 86 67 财务总监达到了 63 33 财务 总账主管 财务分析经理 主管对熟悉国际财会准则 融资与资金统筹 风险管理 战略规划能力基本无要求 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6 3 3 我国财会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 3 3 1 调查方法与数据统计 关于财会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 以西南财经大学5 中 央财经大学6和北京工商大学7三所高校的财会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信息为样本 分析我国财 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 具体数据如表 3 4 我国部分高校财会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去 向统计表所示 企事业单位 研究所 金融业 教育业 公务员 事务所 未就业 合计 样 本 量 百分 比 样 本 量 百分 比 样 本 量 百分 比 样 本 量 百分 比 样 本 量 百分 比 样 本 量 百分 比 样 本 量 百分比 样 本 量 百分 比 西南财经大学 51 52 0 3 3 1 21 21 4 8 8 2 9 9 2 3 3 1 3 3 1 98 100 中央财经大学 25 39 7 2 3 2 10 15 9 0 0 0 4 6 3 12 19 0 10 15 9 63 100 北京工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工程项目专项审计工作方案
- 新余市中医院国家级科研项目承担考核
- 龙岩市中医院异种移植技术考核
- 九江市中医院肿瘤突变负荷分析考核
- 合肥市中医院胃管置入操作考核
- 南通市中医院肺功能室感染控制考核
- 金华市中医院心脏瓣膜成形术专项技能考核
- 淮安市人民医院急诊放射检查考核
- 湖州市中医院麻醉深度监护仪考核
- 莆田市中医院靶向治疗检测考核
-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特色化专业建设方案(会计事务专业)
- 个人垫资买房合同范本
- 无机胶凝材料
- 铁总建设201857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 关于做好高速铁路开通达标评定工作的通知
- 1-8单元习作范文(素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ROS机器人编程零基础入门与实践
- IATF16949-过程审核检查表-(含审核记录)-
- 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 常见的羟基的保护与脱保护方法
- 24式太极拳教案全套权威
- 国网基建各专业考试题库大全-安全专业-上(单选题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