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旧州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察举制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郡国并行制2、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b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c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3、史学界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东周以上无信史。也就是说,东周以前没有可靠的历史记载,这个观点的主要错误在于,研究历史a局限于文字记载 b只重视古代神话传说c局限于考古研究 d局限于权威观点4、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5、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城市经济的繁荣 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a b c d6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a清政府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c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 d维新变法运动兴败的过程 7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还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 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8、秦统一巴蜀后,“移秦民万家实之”, 秦灭六国后,“辄徙其豪侠于蜀”。这一措施充实巴蜀人口,加强蜀地控制 削弱六国势力,巩固秦朝统一促进蜀地开发,推动民族融合 强化皇权专制,实现社会流动a. b. c. d. 9、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这表明当时a. “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客观并存b. 传教士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注入新的生机c. 儒家经典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武器d. “相互的启蒙”推动中西文明转型进步10、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法”的挑衅举动,中国忍无可忍才付诸武力,对日开战。同一天,日本天皇也下诏对中国宣战,称中国首先破坏了东亚和平,所以日本挥拳出手,要求臣民竭尽全力对中国作战,不过十分显眼地也加了一个前提,即要求上述的举动“不违反国际公法”。该材料表明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 a都用国际公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b.都是正当的维护国家利益 c试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d.都以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为己任11、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规定是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c实行总统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12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 b c d13、“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下列哪点最贴切 a民主革命第一枪 b谁也甭想再称帝 c自由尽是新风尚 d世界风暴新源泉14、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15、红楼梦十日谈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 ,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材料阅读题(共40分)16、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也是最强的国家。英国政府实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一个庞大的帝国在19世纪末登上顶峰。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二英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比重:1880年占22.9%;1900年占18.5%;1953年占8.6%;1980年占4%。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三198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在世界工业中的位次由1950年的第15位上升到第5位,仅次于美国、苏联、日本和联邦德国。 宋则行世界经济史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岛被割让的原因和香港回归的主要背景。(6分)它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分)材料一 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其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材料二 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 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的含义。(4分)(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8分)(3)概述材料三的主要观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三次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不同影响。(10分)(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点。(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cadc 610 baaac 1115 dcdbb二、阅读题16、英国是强国;中国是弱国;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家实力增强;英国的国家实力相对下降。国家实力影响外交。17、27题答案:(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分)(2)“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指“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外国人,视外国为夷”。“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平”指“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8分)(3)观点: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促使中华民族深刻反思、抗争、探索,最终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并建立了一个新中国。(4分)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企业产生;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