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昌江县红林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海南省昌江县红林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海南省昌江县红林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海南省昌江县红林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海南省昌江县红林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海南省昌江县红林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9分)1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钢=7.8103kg/m3)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吨2把菜刀磨得锋利些是通过的方法增大压强一个标准大气压=3如图甲、乙是同学们做过的两个物理实验甲的现象:“从b管右端向管内吹气,a管水面上升”;说明的原理是,乙现象:“迅速击打硬纸板,鸡蛋不会随硬纸板飞出”;说明的原理4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如图所示,甲图中的餐具夹是杠杆;乙图是一种浴室防滑垫反面的示意图,其表面有许多小吸盘,这些小吸盘是利用产生较大压力使垫紧贴在地面上,从而达到防滑效果5右图为小莉在水平地面上玩滑板时的情景她的滑板重40n,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104m2,当体重为440n的小莉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对地面的压强为pa6大气压强虽然很大,但是平常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是实验强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高空的大气压(填“高”或“低”),球内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将球胀破7如图是人抬起独轮车车把时的简化示意图,此时独轮车相当于一个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和车总重g为1200n,抬起车把的力f为n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是,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2011年7月28日,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东太平洋完成第三次下潜科学考察与试验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若“蛟龙号”能到达的设计深潜目标7000m处,它将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pa如果潜水器的一个观测孔的面积约为300cm2,则海水对该观测孔的压力是牛 (海水密度取=1.03103kg/m3)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0(2006北京)如图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11(2011延庆县二模)工人站在地面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请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画出绕线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12一辆汽车从a地驶往b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0km/h,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行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四、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运动物体的惯性比静止时大c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失去惯性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14杨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abcd15同种材料制成的几个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粗细、高度各不相同,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a较高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b较粗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c质量较大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d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16图中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撬棒b羊角锤c核桃夹d食品夹17如图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是一个省力杠杆bd处刀刃较薄,可以增大压力c杠杆abc上有粗糙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d指甲刀只有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18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a5:2b2:5c5:4d4:519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最大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2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它们的液面高相同,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21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a保持不变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d稍微下降一些22罐头的瓶盖很难拧开,用螺丝刀把瓶盖撬起一个缝隙,会听到“噗”的一声,瓶盖就很容易被拧开,如图,关于此过程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起初瓶盖很难拧开是由于受到大气压的作用b撬起一个缝隙时听到“噗”的一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c撬瓶盖时用的螺丝刀相当于费力杠杆d瓶盖沿瓶口的螺纹螺旋上升,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五、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7分)23小梦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他用调好的天平按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 g,体积是ml,盐水的密度是kg/m3(2)在交流讨论的过程申,同组的小雨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你所持的观点是a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b测出盐水的密度偏小,不可取c易使量筒从天乎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24刘明拣了一块大理石样品带回学校,利用学校实验室器材,测出了大理石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大理石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大理石质量g(2)带回的大理石样品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乙方法进行测量那么大理石样品体积为cm3,密度为 g/cm3(保留1位小数)25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四计算题(6分3=18分)26一辆汽车最大运载量是30t,容积是40m3,现要运输钢材和木材两种材料,钢材密度是7.9103kg/m3,木材的密度是0.5103kg/m3问这两种材料怎样搭配才能使这辆车的车厢得以充分利用?27一人挑担子,扁担长1.2m,在a端挂上400n的重物,b端挂上200n的重物,欲使扁担平衡此人肩膀距b端多少m?若两端各减100n重物,欲使扁担平衡,肩膀应距b端多少m?28如图所示,总质量为1500kg的小汽车每条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3m2,该车以72km/h的速度由小明家沿水平直路行驶到学校用了0.5h,g=10n/kg,求:(1)汽车对地面的压强;(2)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2014-2015学年海南省昌江县红林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9分)1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钢=7.8103kg/m3)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0.05吨【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知道钢材的质量和钢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出钢材的体积,即气凝胶的体积;又知道气凝胶的密度,利用公式m=v求气凝胶的质量【解答】解:=,钢材的体积:v钢=,由题知:气凝胶的体积v=v钢=,=,气凝胶的质量:m=气凝胶v=3kg/m3=50kg=0.05t故答案为:0.05【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钢材的体积与气凝胶的体积相等是本题的关键2把菜刀磨得锋利些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一个标准大气压=1.01105pa【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专题】应用题;控制变量法;压强、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2)因为大气压的值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所以,标准大气压实际上是人为规定的最早准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在托里拆利实验中,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1.01105pa;【解答】解:把菜刀磨得锋利些,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最早准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在托里拆利实验中,1标准大气压=101325n/m2,我们通常取1.01105pa;故答案为:减小受力面积;1.01105pa【点评】此题考查增大压强的方法和大气压的值,要求学生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3如图甲、乙是同学们做过的两个物理实验甲的现象:“从b管右端向管内吹气,a管水面上升”;说明的原理是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乙现象:“迅速击打硬纸板,鸡蛋不会随硬纸板飞出”;说明的原理物体具有惯性【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惯性现象;大气压的综合应用【专题】实验题;简答题;压轴题;运动和力;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甲图中从b管右端向管内吹气,会使a管上端的空气流速快;水面上升说明a管上端的压强小,该图涉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乙图中鸡蛋不会随硬纸板飞出,说明鸡蛋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没变,该图涉及到惯性现象的知识【解答】解:(1)从b管右端向管内吹气时,a管上端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液体从烧杯中压入a管中,a管中的水会上升(2)鸡蛋原来是静止的,迅速击打硬纸板,硬纸板受力飞出,但鸡蛋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鸡蛋不会随硬纸板飞出,而是落入水中故答案为: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物体具有惯性【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对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要熟练掌握4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如图所示,甲图中的餐具夹是费力杠杆;乙图是一种浴室防滑垫反面的示意图,其表面有许多小吸盘,这些小吸盘是利用大气压产生较大压力使垫紧贴在地面上,从而达到防滑效果【考点】杠杆的分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分析】(1)杠杆分三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是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是等臂杠杆(2)塑料皮碗用力挤在地上,排出里面的空气,皮碗里面不受气体压力,外面受到大气的压力,所以把皮碗紧压在地面上【解答】解:(1)餐具夹的示意图:以夹子的一面分析,f1为手对夹子施加的动力,f2为餐具对夹子施加的阻力,由图可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2)防滑垫背面是很多塑料皮碗,皮碗内的气体被挤出,皮碗外的大气压使垫子紧紧贴地上不动的故答案为:费力;大气压【点评】掌握三类杠杆以及每类杠杆的特点;用大气压解释生活现象问题多积累5右图为小莉在水平地面上玩滑板时的情景她的滑板重40n,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104m2,当体重为440n的小莉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对地面的压强为6105pa【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专题】计算题;整体思想【分析】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重力,利用压强公式计算,注意把小莉和滑板看成一个整体【解答】解:小莉站在滑板上在水平地面上玩耍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440n+40n=480n滑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8104m2滑板对地面的压强p=6105pa故答案为:6105【点评】利用强p=计算时注意:(1)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重力,即f=g;(2)确定受力面积,受力面积指产生压力的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3)单位的换算统一,压力的单位n,受力面积的单位m2,压强的单位pa6大气压强虽然很大,但是平常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强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高空的大气压低(填“高”或“低”),球内气压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将球胀破【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分析】解决此题需要知道马德堡半球实验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在地球的表面,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高度越低,大气压强越大【解答】解:为了证实大气压的存在,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学者奥托冯格里克做了一个实验,震动了世界他做了两个直径37厘米的铜质空心半球,两上半球可以互相紧密地吻合在两半球的吻合处加上浸透蜡和松节油的皮圈以防止漏气,其中的一个半球上装有活栓,实验时通过活栓用抽气机抽出球里的空气,然后让两队马分别往相反的方向各拉一个半球,结果用了八匹马也没有把两个半球分开,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氢气球之所以会上升是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要低,而到了高空,空气更为稀薄,气球内部的压强大于外部的压强,使得内外的压力差更大,气球会逐渐膨胀以至爆炸;故答案为:马德堡半球,低,大于【点评】本题是一道大气压的应用题目,考查学生对大气压一些知识的运用能力,知道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改变的变化情况7如图是人抬起独轮车车把时的简化示意图,此时独轮车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和车总重g为1200n,抬起车把的力f为400n【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专题】简单机械【分析】(1)根据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判断杠杆的类型(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动力的大小【解答】解:(1)由示意图可知,独轮车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属于省力杠杆(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f1=又因为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则f1=400n故答案为:省力;400【点评】判断杠杆的类型及计算力或力臂的大小是有关杠杆的最常见的两个题型,所以该题是很好的一道关于杠杆的知识应用题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是30n,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专题】计算题;几何法【分析】(1)在a位置如图,oa、oc为动力f和阻力g的力臂,知道c是oa的中点,也就知道两力臂的大小关系,知道阻力g的大小,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动力f的大小;(2)在b位置,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找出动力臂、阻力臂,利用三角形的相似关系,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解答】解:(1)如图,杠杆在a位置,loa=2loc,由杠杆平衡得,floa=gloc,则f=g=60n=30n(2)杠杆在b位置,oa为动力臂,oc为阻力臂,阻力不变为g,由ocdoab得,=,由杠杆平衡得,floa=gloc,则f=g=60n=30n由此可知当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30n;不变【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了解和掌握,能画出杠杆在b位置的力臂并借助三角形相似确定其关系是本题的关键92011年7月28日,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东太平洋完成第三次下潜科学考察与试验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若“蛟龙号”能到达的设计深潜目标7000m处,它将受到海水的压强是721107 pa如果潜水器的一个观测孔的面积约为300cm2,则海水对该观测孔的压力是2.163106牛 (海水密度取=1.03103kg/m3)【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专题】计算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1)知道“蛟龙”号所处的深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求海水对“蛟龙”号受到海水的压强;(2)已知观测孔的面积和海水产生的压强,利用f=ps求海水对该观测孔的压力【解答】解:(1)“蛟龙”号所处的深度:h=7000m,“蛟龙”号受到海水的压强:p=gh=1.03103kg/m310n/kg7000m=7.21107pa;(2)根据p=可得海水对该观测孔的压力:f=ps=7.21107pa300104m2=2.163106n故答案为:(1)721107;(2)2.163106【点评】本题关键:一是知道深度指的是液体内某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二是计算液体产生的压力,要先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计算压强,再利用压强定义式求压力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0(2006北京)如图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考点】力臂的画法【专题】作图题【分析】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本题中支点为o,力f的作用线就是沿力的方向的直线,因此,按照这一分析作图即可【解答】解:沿长f,从点o作力f的作用线的垂线,垂线段的长就是力f的力臂如图所示【点评】画杠杆的力臂一是要找准支点,二是要准确画出力的作用线,然后才是从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最后还应该用字母将其标出来11(2011延庆县二模)工人站在地面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请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画出绕线【考点】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专题】作图题【分析】用一只定滑轮与一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绕绳方法有两种,但我们除考虑省力情况外,还要注意工人是站在地面拉绳子【解答】解:如图,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点评】绕绳时注意绳端最后拉力的方向,不要忘了标上箭头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12一辆汽车从a地驶往b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0km/h,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行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4km/h【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先算出以40km/h的速度行驶了整个路程的一半所用的时间,再算出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整个路程的另一半所用的时间,汽车行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总路程与总时间之比【解答】解:设总路程为2s,根据v=可得汽车行驶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t1=; 行驶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t2=;全程的平均速度:v=24km/h故答案为:24km/h【点评】求全程的平均速度,一定想法求出全程的路程和整程的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四、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运动物体的惯性比静止时大c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失去惯性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考点】惯性【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在惯性,惯性大小只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解答】解:a、不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故a错误;b、物体的惯性只与质量有关和物体的速度无关,故b错误;c、航天员在空间站内也具有惯性,因为其质量不变,故惯性也不变,故c错误;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应记住: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14杨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abcd【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1)从纸条上方和下方空气的流速和所受压强的大小去考虑即可解决(2)当用口吸吸管时,口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压着汽水进入口中(3)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2)掌握乒乓球上方和下方的空气流速和压强变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答】解:a、将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条就飘起来不符合题意b、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符合题意c、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此时中间的流速大压强小,所以纸会向中间靠拢,可观察到两纸片靠拢不符合题意d、将一个乒乓球对着漏斗的细管处,对准漏斗细管口用力向下吹气,因为乒乓球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乒乓球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乒乓球紧贴在漏斗上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1)大气压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吸盘、抽水机、呼吸、吸管吸饮料等都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2)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问题(3)本题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15同种材料制成的几个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粗细、高度各不相同,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a较高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b较粗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c质量较大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d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考点】压强大小比较【分析】压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公式:,水平面上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对地面的压强计算公式可变形为=gh【解答】解:a、由p=gh可知,柱体的压强与物体的密度和柱体的高度有关,与受力面积无关因为同种材料制成的几个圆柱体密度相同,密度相同时,高度越高的,压强就越大故a正确b、由p=gh可知,柱体的压强与物体的密度和柱体的高度有关,与受力面积无关故b说法不正确c、由p=gh可知,柱体的压强与物体的密度和柱体的高度有关,与质量无关故c说法不正确d、由p=gh可知,虽然物体的密度相同,但是高度不同,对桌面的压强也就不同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压强公式的灵活应用,注意规则物体的压强计算公式可以变形为p=gh,对于柱体比较密度、压强以及高度关系时,利用其变形公式便于解题16图中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撬棒b羊角锤c核桃夹d食品夹【考点】杠杆的分类【专题】简单机械【分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观察实物,体会支点的位置,从而进一步判断出动力臂与阻力臂的长度关系【解答】解:我们在使用撬棒、羊角锤、核桃夹时都是为了省力,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们都是省力杠杆,故abc不符合题意;在使用食品夹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模型的抽象、分析能力判断杠杆的类型可结合生活经验和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来判断17如图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是一个省力杠杆bd处刀刃较薄,可以增大压力c杠杆abc上有粗糙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d指甲刀只有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考点】杠杆的分类;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强【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1)对于杠杆类型的判断可从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上入手;(2)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解答】解:a、对于abc,如图所示,在使用时,它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杆,符合题意;b、在相同的压力下,d处刀刃较薄,受力面积小,产生的压强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并不是压力增大了,不符合题意;c、杠杆abc上有粗糙的花纹,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不符合题意;d、指甲刀中有三个杠杆:abc、obd、0ed,其中abc是省力杠杆,其它两个都是费力杠杆,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利用生活中某一实例,较全面地考查了物理知识的应用,揭示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物理意识,是中考的常见题型18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a5:2b2:5c5:4d4:5【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信息给予题;方程法【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先分别设甲物质和乙物质的体积为v甲和v乙,然后根据质量公式m=v分别得出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表达式为5v甲和2v乙,将它们相加从而得出混合后的总质量为(5v甲+2v乙),总体积为(v甲+v乙),最后根据密度公式=建立一个方程,求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设甲物质的体积为v甲,乙物质的体积为v乙,则甲物质的质量:m甲=甲v甲=5g/cm3v甲=5v甲,乙物质的质量:m乙=乙v乙=2g/cm3v乙=2v乙,甲和乙混合后的总质量:m总=m甲+m乙=5v甲+2v乙,甲和乙混合后的总体积:v总=v甲+v乙,则甲和乙混合后的密度为:总=,由于混合后的密度为3g/cm3,所以=3,则5v甲+2v乙=3v甲+3v乙,解得:v乙=2v甲,所以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5v甲:2v乙=5v甲:(22v甲)=5v甲:4v甲=5:4故选 c【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围绕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式去分析求解,而要围绕公式去分析求解(因为该题中只告诉密度这个物理量),就需要先设出公式中的某个物理量(体积或质量),然后建立方程从而求解,这也正是解答本题的难度所在19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最大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的大小比较;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定性思想;比较思想;控制变量法;图析法【分析】a、比较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可采取两种方法:相同体积比较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相同质量比较体积,体积小的密度大;b、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从图象b中找出一组对应的数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算出b物质的密度;c、分别算出a物质和c物质的密度,就能知道c物质的密度是不是a物质的两倍(或取体积相同,看c物质的质量是a物质的几倍,那么c物质的密度就是a物质的几倍);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解答】解:由图象可知,横轴是质量,纵轴是体积;a、由图象可知,当三种物质的质量都为1kg时,a物质的体积最大,c物质的体积最小,所以a物质的密度最小,c物质的密度最大;b、由图象可知,当b物质的体积为1103m3时,b物质的质量是1kg,所以b物质的密度是b=1.0103kg/m3;c、由图象可知,当物质的体积为2103m3时,a物质的质量是1kg,c物质的质量是4kg,根据m=v得体积相同密度和质量成正比,由此可知c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的4倍;d、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当质量增大时,体积也跟着增大,但它们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考查了学生根据物理知识分析图象的能力,这类题在试题中经常出现,一定要掌握解答此类题的方法2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它们的液面高相同,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分析】知道液面等高,从图可以得出a、b、c三点的深度关系,又知道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解答】解: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液面高相同,由图知,三点所处深度:hahbhc,p=gh,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三种液体的密度:甲乙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了解与掌握,理解深度h含义:从液体内某点到水面的垂直距离21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a保持不变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d稍微下降一些【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专题】实验题【分析】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的原理是:在玻璃管中取一液面(这一液面与水银槽中的液面相齐平),则有大气向上的压力等于玻璃管中水银向下的压力,即p0s=水银ghs,即大气压强等于玻璃管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解答】解:当玻璃管顶部穿一小孔时,上端会进入空气,则玻璃管中与水银槽液面齐平的液面上下的压强不再平衡,向下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加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所以水银柱向下运动直到与水银槽中液面相齐平故选b【点评】搞懂实验原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本题若在玻璃管中有水银的部位打一小孔,则会出现小孔上端的向上运动,下端的向下运动,直到与水银槽中液面相齐平22罐头的瓶盖很难拧开,用螺丝刀把瓶盖撬起一个缝隙,会听到“噗”的一声,瓶盖就很容易被拧开,如图,关于此过程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起初瓶盖很难拧开是由于受到大气压的作用b撬起一个缝隙时听到“噗”的一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c撬瓶盖时用的螺丝刀相当于费力杠杆d瓶盖沿瓶口的螺纹螺旋上升,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杠杆的分类;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声音的产生【专题】应用题【分析】(1)罐头内是真空包装,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罐头盖很难打开;(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是费力杠杆;(4)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但同时也就越费距离【解答】解:a、罐头瓶内外的气压差太大,压住了瓶盖不容易打开,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撬起一个缝隙时听到“噗”的一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撬瓶盖时用的螺丝刀都是为了省力,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杆,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瓶盖沿瓶口的螺纹螺旋上升,相当于斜面,斜面越长,使用起来越省力,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一瓶罐头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思考,生活之中处处有物理五、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7分)23小梦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他用调好的天平按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111 g,体积是100ml,盐水的密度是1.11103kg/m3(2)在交流讨论的过程申,同组的小雨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你所持的观点是ca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b测出盐水的密度偏小,不可取c易使量筒从天乎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专题】计算题;实验题【分析】(1)天平读数规则:盘中砝码总质量加法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2)量筒读数规则: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3)依据实际操作中保护器材不受损坏的做法来选第(2)题答案【解答】解:(1)测杯和盐水总质量时,砝码总质量100g+50g=150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4g,所以杯和盐水总质量154g;测杯和剩余盐水质量时,砝码总质量20g+20g=40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3g,所以杯和剩余盐水总质量43g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二者之差,即154g43g=111g量筒中液面对应的刻度是100ml盐水密度为=1.11g/cm3=1.11103kg/m3(2)量筒的形状细高,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很容易掉下来摔碎故答案为:(1)111; 100; 1.11103;(2)c【点评】(1)天平的读数方法是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液体的质量是两次读数之差(2)不能把量筒作为盛装液体的容器直接放在天平上称质量24刘明拣了一块大理石样品带回学校,利用学校实验室器材,测出了大理石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大理石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大理石质量175.6g(2)带回的大理石样品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乙方法进行测量那么大理石样品体积为70cm3,密度为2.5 g/cm3(保留1位小数)【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质量的测量与天平【专题】实验题;等效替代法【分析】矿石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刻度值矿石的体积和量筒倒入烧杯中的水是等体积的知道矿石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解答】解:(1)矿石的质量:m=100g+50g+20g+5g+0.6g=175.6g(2)矿石的体积:v=200ml130ml=70ml=70cm3,矿石的密度:=2.5g/cm3故答案为:(1)175.6;(2)70;2.5【点评】测量固体密度时一定要想法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测量固体质量的方法:用天平测量质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求质量;利用漂浮条件求重力,再求出质量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量筒测量体积,阿基米德原理测量体积;同体积的水等效替代的方法25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m4g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二力平衡(或滑块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等于摩擦力)(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难以控制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或砝码的质量不连续)【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重力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专题】实验题;简答题;压轴题【分析】(1)当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时,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此时滑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绳子的拉力,即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2)实验中由于砝码的重力是不连续的,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不一定恰好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此不能控制滑块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1)实验中没有使用弹簧测力计,所以摩擦力的大小只能通过托盘和砝码对绳子的拉力体现,拉力等于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因此需要测量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2)滑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即f=g=mg;(3)实验的理论依据就是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大小相等;(4)实验中要求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托盘和砝码总重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由于砝码的质量最小是5g,数值不是连续的,因此这一点很难做到故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