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行阅读答案.doc_第1页
中考道行阅读答案.doc_第2页
中考道行阅读答案.doc_第3页
中考道行阅读答案.doc_第4页
中考道行阅读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道行阅读答案 道行 马宝山 于先生是小镇上的名人。 于先生一辈子走村串乡唱皮影儿,小镇人一年也见不到他几回。一旦于先生出现在小镇里,这天晚上于先生小屋前面的老槐树下就聚起一帮人,等着太阳落山了看于先生的皮影儿。于先生是不收乡亲们一文戏钱的,权当是犒劳乡里乡亲。 于先生的驴皮影人全部是自己设计、自己雕刻。无论是古代的人物,还是现代的人物,都做得有模有样。那年,上面派来一个镇长,是个贪得无厌的泼皮,没做两年镇长就被小镇人撵走了。泼皮走的当天,于先生就演了一场皮影儿,主角就是刚刚被撵走了的泼皮镇长。他那走势、坐样、贪相、泼皮无赖的模样惟妙惟肖,赢得乡亲们一阵阵喝彩:像,像,太像了,真是那泼皮无赖样儿啊。 于先生的影人不仅由自己设计,自己雕刻,在幕布后面还自己操纵。更绝的是,生旦净丑,戏里的所有人物的说唱全部由他一人完成,男角声音浑厚敞亮,女角清婉柔美,丑角油腔滑调,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人物是这样,就是那些动物也是活灵活现的,马嘶鸣,鸡啄食,狗啃棒,鸟扇羽,猴子翻白眼,鱼摆尾喷水都栩栩如生,似有神助一般。 就这样一个能人,愣是一生不收徒。真是可惜了一身绝技。 给于先生挑担走村串乡的人姓皮,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叫他皮挑儿。皮挑儿跟着于先生,每天挑着于先生五颜六色的驴皮影人和锣鼓家什走南闻北,一跟就是三十年,愣是啥也不懂,啥也没学会。 人们也劝皮挑儿,跟着于先生学几招,好歹能挣口饭吃不是。皮挑儿嘿嘿一笑:“我笨呢,就靠两个肩膀糊口吧。” 人们也劝于先生,好歹教皮挑儿两手,您干不动了,让他也有口饭吃不是。 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超拔绝妙的技艺不是教的,也不是学的,要看有没有悟性。悟性高了,自有天成。” 说这话没过一年,于先生就故去了。 小镇人叹息:可惜了,一身绝技都让于先生带进棺材里去啦。 四村八乡人惋惜:于先生走了,再也看不到那么好看的驴皮影儿喽。 没想到小镇忽然又演开了驴皮影儿,那幕布上的影人儿嬉笑怒骂、耍戏打斗,样样生动逼真、惟妙惟肖。特别是人们看到幕布上女人梳洗打扮的表演:散发、梳头、挽髻、瞽花、涂脂抹粉、更换衣衫的一系列动作干净利索,真不相信那是由几根竹棍子操纵出来的。观看的人无不喷啧赞叹,拍手叫好。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挑儿。他的演技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于先生还要胜一筹。 有人问皮挑儿:“你有这般手段,为何早先不露一手啊?” 皮挑儿说:“那时候有于先生在,我是怕争人家的名头,夺人家的饭碗啊。” “那你现在就不怕了?” 皮挑儿说:“现在于先生走了,他不需要那个名分,也不需要拿这手艺糊口,可我还是要活下去呀,大家也要看皮影儿度日子啊。” 人们无不称道:皮挑儿这人德行好,道行又高。他是怎么学的皮影戏?又是怎样练就的一手功夫?不仅外人不知道,就连于先生也毫无觉察。 大家再也不叫他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 (选自中国小小说年度佳作20XX) 【注】道行(hng):僧道修炼的功夫。借指人的涵养、本领。 【道行阅读题一】(20XX江苏扬州中考) 18.小说末尾“大家再也不叫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一句包含了“大家”对皮挑儿的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用两个词概括,2分) 19.阅读文本,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皮挑儿嘿嘿笑”“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同样是“嘿嘿”笑,传达出来的内容有什么不同?(2分) (2)“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挑儿。”说说对句中加点词语“竟然”的理解。(2分) 20.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并分析于先生这一人物形象。(6分) 21.这篇小说写了两位皮影艺人,作者所要表现的主要人物是谁?研读全文,说说你的判断理由。(6分) 【参考答案一】 18.(2分)肯定。(因皮挑儿高超的技艺)(1分)尊重。(;在皮挑儿美好的德行)(1分)【评分要点及说明】每点1分,括号中的内容(为判断理由)不用回答,意对即可。 19.(1)(2)皮挑儿的笑表现出他的随和与憨厚;(1分)于先生的笑表现出他的自豪与自信(1分)【评分要点及说明】每点1分,意对即可。 (2)(2分)表明事物的发展出乎人们的意料;(1分)表达了人们对皮挑儿高超技艺的惊叹。(1分)【评分要点及说明】每点1分,意对即可。 20.(6分)表演技艺高超。演啥像啥,栩栩如生。皮影技术全面,设计、雕刻、操纵、说唱均一人完成。为人淳朴善良。一回到小镇,就免费犒劳乡里乡亲。热爱皮影表演且极为自信。认为超拔绝妙的技艺来自心灵中的悟性。【评分要点及说明】每点2分,“概括”和“简析”各占一分,答出任意3点就给6分,表达清晰,意对即可。 21.(6分)主要人物:皮挑儿。(2分)判断理由:(4分): 从小说标题看。“道行”指人的涵养、本领,所谓“涵养”,就是待人处世方面的修养。小说表现于先生时只侧重表现了他的本领,而表现皮挑儿时,既表现了其涵养,又表现了其本领。所以,题目指向的应该是皮挑儿。 从小说行文看,小说虽然起篇写的是于先生,但收篇在皮挑儿。主要人物无理由“中途消失”。 从具体表现看,小说写于先生,一方面是为了引出皮挑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衬托皮挑儿,以于先生的高超技艺衬托皮挑儿的技艺高超。 【评分要点及说明】准确出主要人物为“皮挑儿”给2分;判断理由共4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要求表达清晰,言之成理。 【特别说明】如果有学生认为皮挑儿和于先生都是小说的主要人物,认为作者是借他们两人表现了中国皮影艺人身上的道行,亦可酌情给分,理由充分亦可给满分,。但如果认为主要人物只是于先生,则不宜给分。 【道行阅读题二】 道行阅读题(20XX聊城中考语文试题) 1.皮挑儿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小说为什么用大量文字写于先生?(4分) 3.你认为于先生“就这样一个能人”,为什么“愣是一生不收徒”?(4分) 4.大家原来叫他“皮挑儿”,为什么后来改称“皮先生”?(4分) 5.赏析第段的画线句。(4分) 6.第段“嘿嘿”一词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 7.你认为皮挑儿需经过哪些努力才能学得皮影绝技?(4分) 【参考答案二】 1、肯定(佩服)、敬重 2、(1)皮挑儿的“嘿嘿笑”表现他憨厚、随和;于先生的“嘿嘿笑”表现他的自豪、自信与自傲。 (2)“竟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表明人们对皮挑儿演皮影这件事感到意外和惊叹,同时说明皮挑儿技艺高超。 3、技艺高超。他表演技艺高超,演啥像啥。影人由自己设计、雕刻、操纵,说唱也是由他一人完成。为人憨厚善良。他一回到小镇,就免费表演犒劳乡亲.喜爱皮影且自信自傲,他认为超拔绝妙的技艺来自心灵的悟性。 4、主要人物是皮挑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