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国家集训队选拔考试.pdf_第1页
2014中国国家集训队选拔考试.pdf_第2页
2014中国国家集训队选拔考试.pdf_第3页
2014中国国家集训队选拔考试.pdf_第4页
2014中国国家集训队选拔考试.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2 中 等 数 学 2 0 1 4中 国 国 家 集 训 队 选 拔 考 试 中图分类号 G 4 2 4 7 9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5 6 4 1 6 2 0 1 4 0 5 0 0 2 2 0 6 1 如 图 1 设锐 角 A B C的外心为 0 点 A 在边 B C上的射影为 A O的 延 长 线 与 B O C 的外接 圆交于点 点 A 在直线 A B A C上的射 D 影分别是 D E D E H A 的外心为 0 类似定义 点 H8 0 B及 Hc 0 c 证 图l 明 0 0 H B 0 H 三线共点 张思汇供题 2 设 A 是正 1 0 1 边形 将每个顶点染 上红 蓝两色之一 记 是满足如下条件的钝角 三角形的个数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均为该 1 0 1 边 形的顶点 两个锐角顶点的颜色相同 且与钝角顶 点的颜色不同 求 1 的最大可能值 2 使得 J7 r 取得最大值的不 同染色方法数 对于两种染色方法 只要有某个 A 上的颜色不 同 就认为是不同的染色方法 瞿振华供题 3 证明 不定方程 1 2 2 0 1 4 Y 1 Y 2 Y 4 0 2 8 没有正整数解 Y 李伟固供题 4 设 k k 3 是给定的奇数 证明 存在无穷 多个正奇数 n 使得有两个正整数 d d 满足 d l d l 且 d n 余红兵供题 5 设 r n 1 是给定的整数 求最大的常数 n 使得对任意 n 个非零复数 z z 有 I I n l t t 冷岗松供题 6 对整数 k 1 记 k 是将 k分解为大于 1 的正整数之积的分解方法数 不计乘积中因子的 次序 如厂 1 2 4 这是因为 l 2有如下四种分 解 l 2 2 6 3 4 2 2 3 若 凡是大于 1 的整 数 P是 的任一素因子 证明 I厂 n 旦 P 姚一隽 供题 参 考 答 案 1 如图2 设 是点 A关于 B C的对称点 A 在边 B C上的射影为点 F 在直线 A C上的射影 为 M I I I 厂 H A z 一 一 2 由A C C T 知 T C M 2 又 T A M 一 A C B O A B 则 二 T C M 2 O A B A O B A C F 且 A C F A C T T C M At C T A CE 注意 到 伽 d T C MT C E A C F A 均为直角 CHA C HA CT C O S T C HA C M CT C M C O S T C M C O S Al cE CE C A CE C O S A C F C A C F CF 2 0 1 4年第 5期 2 3 C HA C F C M C E 从而 四点共圆 同理 设 在直线 A B上的射影为 图中未 画出 则 F D四点共圆 由四边形 A 朋 及四边形 A E MT 均为直角 梯形 知线段 F与 E M 的中垂线交于线段 A 的中点 K 即圆 厂 的圆心 勾K 半径为 K F 同理 圆 的圆心也为K 半径也为 K F 故圆 厂 与 重合 即 D 六 点共圆 所以 0 即为线段 A 的中点 从而 0 A A 由 Hc A O A Hc B 一 A CB 十 AC B q 二 厶 知A A H q Hc 因此 0 HA 上 日 故 0 H A 0 H B 0 Hc 三线共点于 的垂心 2 用 0或 1 分别表示 A 为红色或蓝色 对于钝角 A A iA 其 中 顶点 A 是钝角顶 点 即 0 b 5 0 三顶点满足题述条件的染色当且仅当 一 一 一 6 1 否则 等于 O 这里下标在模 1 0 1 意义下 故 X i a i X i b 1 口 6 其中 是对所有满足 0 b 5 0的有序正整 数对 口 b 求和 这样的正整数数对共有 4 9 4 8 1 1 2 2 5 对 将式 代人式 得 X i a X i b 1 口 6 J 一 X i I 1 口 6 1 2 2 5 2 Il 一 1 2 5 0 一 1 2 2 5 n 3 k l o 1 其中 n 是蓝色顶点的个数 对任意两个顶点 A A j 1 1 0 1 令 d A A d A j A m i n 一i 1 0 1 j i 设 A A 是所有蓝色顶点的集 合 则式 可写为 J7v 1 2 2 5 n 一 1 0 1 C 3 d P Q 其中 P Q 取遍集合 的所有二元子集 不妨设 n为偶数 否则 将每个顶点的颜色改 变 的值不改变 设 n 2 t 0 t 45 0 将所有蓝色顶点从某一 点起顺时针方向重新记为 P P 2 P 故 d P Q i B 尸 f P i j l l 1 J 1 d P P d P P f P f P 5 0 1 01 卜 1 其中 P 的下标在模 2 z 意义下 并且利用 了不等 式 d P P 5 0 及 d P P f d P P i d P P d P P 1 0 1 结合式 得 1 2 2 5 乃 一 l o 1 c 3 5 0 H f 一 1 1 一 t 上式右端在 t 2 5时取得最大值 故 N 1 一 一 2 0 14 2 014 1 2 01 5 一 1 2 0 1 5 一 1 故 1 一 2 1 0 14 面 盼 小 数 部 分 在 詈 内 数为 2 s 2 c c 3 对 n 2 m k 为非负整数 m为奇数 记 n 2 反证法 假设 Y 是原方程的正整数解 乏 i 熊 1 0 2 1 4 则当 1 2 O 1 4 j i 时 有 i 一 i v j i 故 I I 1 叭 2 0 1 4 j I 一1 2 0 1 3 1 又2 0 14 y 为4 0 2 8 1 的 倍数 则 2 因此 2 嘶 故 y 4 0 2 8 1 1 7 y 2 0 1 4 l 2 嘶 H 从而 Y 4 0 2 8 2 姗 所 以 Y 2 姗 先证明一个引理 引理 设 0 1 i 1 一 L J 证明左边的不等式由均值不等式易得 右 边的不等式成立是因为 1 1 卉 l i L 1 2 n 麟 2 1 1 X y 回到原题 设 2 O 1 5 2 y 4 0 2 9 2 则 z2 f 1 一 1 2 3 2 4 0 2 7 2 4 z X 2 0 1 4 一 击 t 一 砉 卜 4 40 2 7 2 Z 2 1 3 4 0 2 7 2 4 0 2 7 4 4 z 2 0 1 4 f 4 Z 2 2 一 z 一 一 若 卜 4 40 彳2 7 2 z 一 Q 二 一 4 0 2 7 4 1 2 8 z2 一 由 2 4 x 2 0 1 4 2 1 l 8 为整数 知 z 一 一 参 一 丽 的 小 数 部 分 在 i 内 矛 盾 故2 0 14 4 O 2 8 y 十 无正整数 解 4 考j l虑不定方程 j k 一 2 1 x y 十 Y 一 五 1 2 0 1 4年第 5期 只需证明 方程 有无穷多组正奇数解 y 显然 1 1 是一组正奇数解 令 1 1 假设 Y y 是方程 的一组正奇数 解 令 l Y l k 一1 k一 3 Y 2 k 一 方程 可整理为 一 k 一 1 k 一 3 y 2 k x Y 一 1 0 由韦达定理 知 Y 仍是满足方程 的整数解 因为 Y k 均为正奇数 且 k i 5 所以 也为正奇数 而 y i 1 k 一1 k 一 3 2 一 三 一 兰1 m o d 2 且 y l 8 2 后一 Y 0 故 y 也是满足方程 的正奇数解 且 Y i l Y i 1 由 Y 及上述构造 得到满足方程 的正 奇数解 Y i l 2 且 l Y 1 2 y 2 k 取 n Y k d 1 f d 2 Y 则 n为正奇数 且 k一 2 1 d l d 2 n 1 由 k 一 2 1 为偶数 知 d l d l 且 d n k 于是 这个 n 便满足题述要求 故有无穷多个正奇数 n满足题设要求 5 令 n n 当n为偶数 4 一 当n为奇数 4c os 2 2 n 接下来证明 n 为所求最大常数值 若存在正整数 k 1 n 使得 I z 1 一Z l 0 则原不等式显然成立 以下不妨设 Z k I 1 在此条件下 只需证明 I z I 的 最小值为 n 当 n 为偶数时 由于 l z I I z I Iz n r 一 4 n 一 m i n 一 I n 当 z z n 1 一 1 1 一 2 时 上 式 等号成立 因 此 k l I l 的 最 小 值 为 詈 n 当n为奇数时 令 0 a r g Z k l E o 2 7 c Jl 1 2 n 对每个 k k 1 2 n 若 或 O k 莩 则由式 得 I z I I z 1 l I z 一 1 I 2I z I I z 1 I C O S 0 I z 一 1 I 11 若 詈 则 由 c s O k 0 及 式 知 1 I z 一 1 I I z l I z 1 I 2I z I I z 1 I C O S 0 I z I I z l I 1 一 2 c o s 0 I z k I z I 2 i n z 故 l 二 儿 2 考虑两种情形 1 若 对 所 有 1 n 有 詈 由式 得 Iz I I z I I z 1 2 1 因 为 立 k 1 Zk Z n l 1 所 以 2 6 中 等 数 学 0 k a rs 2 m Tt 2 m Tr 其中 m是某个正整数 且 m n 注意到 n 为奇数 故 0 1 知对 有 I 1 I 2 sin 孚 丢 故 1 12 1弓 1 12 IZ l 1 n J l J 1 J I J 了n 1 注意到 n 4 1 1一n 1 当 t 3 时 式 成立 当 5 时 sin 1 1 故式 也成立 从而 对一切奇数 凡 3 有 Z 1 2 l 下 co 结合式 知 I I 孚 k 1 另一方面 当 2 c o s Zn 凡 i n一1 e n 1 2 n 时 有 I z 一 I I i k 1 2 n Iz l 可取到最小值 凡 综上 rt 的最大值为 凡 1舞 凡 为 偶 数 为 奇 数 6 用 P n 表示 n的最大素因子 并规定 P 1 1 1 先证明两个引理 引理 1 对于正整数 n 及素数P PI n 有 An d d I 号 引理 1的证明 为了叙述方便 将 t 的一种 符合要求的分解方法简称为一个分解 对于 的任一分解 n 1 1 2 由于p I n 故 必存在 i 1 2 k 使得 P 若这样的 i 多 于一个则任选其中一个 不妨设 i 1 将该分解 对应到 d 的分解 d n n n 对 n的两个不同的分解 n Z 1 2 n p I n 与 n 凡 n n P I n 当 n l n 时 d 2 n 3 n 和 d 凡 几 n d J詈 的 两 个 不 同 的 分 解 当 n l 时 d 旦 n d n 1 是 l 一 4 2 时 此 2 0 1 4年第 5期 于 是 这 两 个 分 解 分 别 对 应 于 d d I詈 及 d d I 詈 的 分 解 因 此 n d l 詈 引理2 对任意正整数 n 令 g n 则 g n n 引理 2的证明对 d的不同素因子个数归纳 当 d 1 时 g 1 1 当 凡 p 为素数幂时 g 凡 1 l p 十 p l 1 p 一 1 凡 假设 n的不同素因子个数为 k 时 g n 考虑 n有 k 1 个不同素因子的情形 设 n的标准分解式为 n p p p l P l p p 1 并记 n 于是 g n d m i I l L g 其中 m 是 m的所有正约数之和 由归纳假设知 g m 籍 岩 p ak i 1 n 一 从而 g r t 1 回到原题 为证原不等式 只需证明 对一切正整数 n 均 有 n 斋 对 n 用数学归纳法 当 n 时 反 I 的 两 边 均 为 显 然 成立 假设对 n 均有 n 则当n k 1 时 由引理 1 2 及归纳假设得 五 1 d I 击 g 熊斌提供 欢迎订阅 2 0 1 4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模拟题集萃 经天津市新闻出版局备案 中等数学 编辑部在今年4月下旬推出了服务于全国高中数学联 赛的增刊 本增刊聘请全国二十个省市的一线教练员撰写模拟试题 含解答 模拟试题严格按照联赛 新大纲及新标准编拟 难度适中 题型新颖 覆盖面广 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是所有参加全国高中 数学联赛学生的得力助手 也是数学竞赛辅导教师的必备参考资料 本增刊为大 1 6开本 刊登 2 O套模拟题 定价 2 8 元 单册邮购 3 3 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