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有色一中10月份月考试地理试卷(高一)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60分)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 ) a、星光闪烁的恒星 b、轮廓模糊的行星 c、一闪即逝的慧星 d、圆缺多变的月亮2、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天体系统,级别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3、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体系统是由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成 b、总星系是目前观测到的最大的宇宙范围,也是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所以总星系即为宇宙 c、太阳系是由水星、金星、地球等九大行星组成的 d、地球是太阳的卫星4、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太阳的卫星 b、地球所处的光照一直复杂多变 c、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d、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适于生物生存5、地球的特殊性是指:( ) a、有一个较稳定的宇宙玩境 b、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体积和质量与其他行星没有太大的区别 d、地球上有高级生命6、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 生物的活动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煤、石油的形成 d、火山的爆发7、1986年,当时一个14岁的中学生曾观测到哈雷彗星的回归,如果它再次观测到这颗彗星时年龄该是( )a15岁 b24岁 c90岁d30岁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虽然我们相信宇宙中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据此回答810题。8、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天王星 b土星 c木星 d火星9、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a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c地球的自转周期对昼夜温差没有影响d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10、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11、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c、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7年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目冕层12、太阳的能量来源于 ( )a、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b、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c、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d、氢原子裂变过程中释放的13、有关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可见光主要来源于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为三层,三层的厚度越来越大,可见光越来越少;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频繁时,太阳风的强度和速度都变小 a、 b、 c、 d、14、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短暂中断; 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昼、极夜现象;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 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 b、 c、 d、1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有( ) a、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b、使地球上生物异常,从而产生“磁暴”现象 c、在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d、使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间 2003年10月2731日,大连市大多数的居民,在日出后的一段时间内用肉眼可清晰地看到太阳黑子这一奇观。据此判断1516题。16、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人们可用肉眼看到太阳黑子,则可证明2003年一定是太阳活动的极大年 b、黑子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这几天中,日本的“儿玉”卫星出现了信号中断的现象,是由于黑子发射的电磁波干扰电离层的结果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17、下列现象中,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 a、酸雨的形成 b、“磁暴”现象的产生 c、温室效应的出现 d、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18、维持地表温度、推进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 a、重力能 b、太阳能 c、风能 d、生物能19、下列地点中可以观察到极光的是( )a、法国、新加坡 b、俄罗斯、瑞典 c、希腊、印度 d、中国、印度尼西亚 图1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图2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20一21题。20、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中山站 b.昆仑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21、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 ) a. b. c. d.22、当大家在享受国庆黄金周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什么附近( ) a 近日点 b远日点 c春分点 d秋分点 23、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继续向南移动的一天是 ( )a国际劳动节 b八一建军节 c我国国庆节 d春节24、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 ) (虚线为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a b c d25、有关晨昏圈所在平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夏至日晨昏圈与太阳光线不相垂 b.晨昏圈所在平面通过地球的球心 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晨昏圈与南极圈相切 d.太阳直射赤道,晨昏圈通过两极26、某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左偏,且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 a、北纬40 b、北纬20 c、南纬40 d、南纬2027、春分日这天, 地球公转速度: a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b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地球公转速度由快变慢 d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变快28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29、若黄赤交角为3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a寒带的范围变小 b南极圈范围减小 c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d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30、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b公转轨道是正圆 c太阳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d一回归年长365日6时9分10秒二、非选择题。(40分) 31、目前确认太阳系中共有八大行星。读右侧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填写天体名称:a , g 。 (2)用字母填空:类地行星有 ; 巨行星有 。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是:公转运动的轨道形状都接近 ;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 上。大、小行星运行方向相同。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球出现生命的自身条件。32、读右边“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4分) (1)恒星是 ;角的角度是 。 (2)平面的名称是 。 (3)小明在今天20时观测恒星,明天 (时间)再次观测到恒星在同一位置。bcad 地球公转示意图 33、读右边地球公转示意图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图中a、b、c、d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其中b代表 节气时的位置。 (2)当地球运行到c点时,公转速度较 ,南半球正处于 季。 (3) 地球由b向c运动时,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是向_;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是缩小还是扩大? _ 。 (4)当地球运行到a点时,太阳直射在 (纬度), 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 34、读地球表面各纬度全年和冬夏半年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_,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便逐渐_,极小值出现在_。 (2)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在2025的纬度带上,由此向_ 和 _逐渐地减少,最小值在_。 (3)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_,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量也迅速_,到_为零。 (4)夏半年与冬半年的辐射量差值,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增_。 高一地理10月月考答案1、 选择题(60分) 1-5 abadd ; 6-10 dcddb ; 11-15 dabca ; 16-20 dbbbc ; 21-25 ddcba ; 26-30 dcbcc 。2、 非选择题(40分) 31、(1)(2分)水星,天王星 (2)(2分)abcd,ef (3)(2分)正圆,同一平面 (4)(6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地球上有液态水。 32、(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