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分析分享系列】之各国大数据隐私保护情况分析.pdf_第1页
【大数据分析分享系列】之各国大数据隐私保护情况分析.pdf_第2页
【大数据分析分享系列】之各国大数据隐私保护情况分析.pdf_第3页
【大数据分析分享系列】之各国大数据隐私保护情况分析.pdf_第4页
【大数据分析分享系列】之各国大数据隐私保护情况分析.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数据分析分享系列大数据分析分享系列 之之各国大数据隐私保护情况分析各国大数据隐私保护情况分析 目 录 一 大数据与隐私的碰撞一 大数据与隐私的碰撞 1 1 二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二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2 2 1 美国的 隐私法案 2 2 美国与欧盟之间的安全港 2 3 我国隐私权的法律现状 2 三 隐私权的社会保护三 隐私权的社会保护 隐私声明隐私声明 3 3 四 对于大数据隐私的保护是否正确 四 对于大数据隐私的保护是否正确 3 3 五 对我国大数据领域隐私监督的建议五 对我国大数据领域隐私监督的建议 适度监管适度监管 4 4 1 1 如今 我们社交网络化的社会绝对有制造恐慌的天分 在大数据时代 对 隐私泄露的担忧就是强大的紧张和焦虑的源泉 人们普遍认为 最令人焦虑的在 于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隐私就无意中被泄露出去 微软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博伊德 DanahBoyd 大数据的爆发性发展正席卷全球 在 IT 零售 交通等很多行业制造变革 带来了机遇 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根据来自赛迪顾问的数据 我国大数据市场 从 2012 年的 4 5 亿将有望在 2016 年发展超过 100 亿 大数据的一大功能就是将我们存留于互联网中的数据转换成有价值的资源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 我们可以更好的被了解 无论是商家还是保险公司等服务型 公司 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更贴心 更个性化的服务 当大数据使人们的生活变得 愈加方便快捷的同时 一些人也在担忧隐私的泄露 一一 大大数据与隐私的碰撞数据与隐私的碰撞 大数据迅速的发展正面临着与人们对隐私保护需求的碰撞 这一问题在美国 尤为突出 美国是大数据应用最为发达的地区 拥有大量的大数据服务公司 其 中既包括耳熟能详的 IBM HP Oracle Google Amazon 这些互联网 硬件 信息技 术等行业的巨头 也包括 Kaggle AYASDI 等专注与某一领域的新兴大数据服务公 司 根据 Wikibon 的报告 图 1 美国大数据产业的市场规模在 2017 年将达到 500 亿美元 这意味着大数据将为美国的很多行业带来千亿美元的价值 图 1 美国大数据行业市场的预测 来源 Wikibon 在美国 隐私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隐私也已成为立法与社会道德的重点保护 2 2 对象 这也使得美国成为大数据与隐私碰撞最为激烈的国家 那么通过了解美国 在大数据时代 如何在法律 社会方面对隐私权进行保护 和一些相关探讨 我 们可以学到一些在隐私与大数据方面的权衡之道 二二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1 美国的 隐私法案 美国的 隐私法案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隐私权并予以法律保护的国家 那么美国的法律是如 何对大数据隐私进行保护的 在 1974 年通过了 隐私法案 并在之后通过了一 系列全面的隐私相关法案 奥巴马政府在 2012 年 2 月宣布推动 消费者隐私权 利法案 ConsumerPrivacyBillofRights 的立法程序 这是与大数据最为息息 相关的法案 法案中不仅明确且全面的规定了数据的所有权属于用户 即线上 线下服务的使用者 并规定在数据的使用上需对用户有透明性 安全性等更多细 节 尽管这一法案尚未通过国会 但表明了美国政府在隐私权方面立法的决心 这套法案将影响本世纪大数据在美国的发展 2 美国与欧盟之间的安全港美国与欧盟之间的安全港 在 2012 年 3 月 欧盟也颁布了类似的法规 数据保护法规 TheDataProtectionRegulation 美国的 隐私法案 早在 2000 年 12 月 美国商业部就跟欧洲联盟签订了一份名为 安全港 Safeharbor 的协议 安全港协议 SafeHarbor 确立了美国和欧联之间隐私 手续的框架 15 个成员国中签署协议的企业都将服从该协议 这意味着这些企 业必须经个人授权后才能被第三方进行使用与转移 超过 4000 家数据相关的美 国企业都签署了这一协议 而未加入安全港的企业也必须单独从各个欧洲国家获 取授权 3 我国隐私权的法律现状我国隐私权的法律现状 相比欧美在法律上对于数据与隐私的保护 在我国的法律中提及 公民的个 人数据不得非法搜集 传输 处理和利用 但我国 民法通则 并未将隐私权 3 3 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 所以隐私权方面 我国的立法暂时较为模糊 三三 隐私权的社会保护隐私权的社会保护 隐私声明隐私声明 相比法律上的约束 社会自身的监管性更具穿透力 比如 在美国的很多网 站上 都有一个公司的标示 见图 2 这家公司专门为在隐私保护方面合格的 网站提供认证 也会将不合格的网站取消认证及拒之门外 这一标示出现在几乎 所有美国的电商 零售商业平台 如 Amazon 等 那么何为隐私声明呢 在美国 的互联网公司 电商平台 社交平台等 几乎都有自己对于隐私保护的声明 在 隐私声明中 平台会向用户具体的告知其信息在该平台的安全性 Truste 公司 其实 隐私声明并不是法律上规定网站必须去做的 而是由于美国民众对于 隐私权保护上的认知 促使互联网公司在隐私权保护方面进行了一些自我约束 而我国很少有平台设有像 Amazon 一样的隐私声明 即便是存在这样的隐私声明 在其中的关键细节上也有所区别 使其隐私声明几乎等于形同虚设 其原因在于 我国国民对隐私方面的意识程度相对较弱 四四 对于大数据隐私的保护是否正对于大数据隐私的保护是否正确 确 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数据的获取并限制数据的使用 从而阻碍大数据的应用与发展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 信息获取与隐私权益的冲突 愈演愈烈 关于大数据与隐私的探讨中 是应该加强保护隐私权 还是应该全力 推动大数据的发展 在美国学术界与业内一直是个在被激烈讨论的话题 一 部 分 机 构 与 学 者 在 分 析 中 侧 重 于 大 数 据 带 来 的 经 济 推 动 如 McKinseyGlobalInstitute 的报告 大数据通过使用个人信息 定位信息将制造 重要的商业机会 然而 另一部分学者则强调大数据可能在隐私方面对社会造 成的侵害 一篇 ConsumerPrivacyBillofRightsandBigData 的文章指出 如果大 数据收集个人信息并使用 将造成一系列的问题 包括 身份识别的攻击 不准 确的数据与模型 不公平的使用敏感信息 影响公众的个人行为 增加政府控制 公民的能力 大规模的数据破坏 无论侧重点如何 大多数探讨都得到了一个较为中庸的结论 即立法者应当 权衡隐私与大数据带来的价值 在大数据发展的同时 同样应当大力发展对大数 据使用的监管技术以及大数据自身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能力 而且 管理者还需要 4 4 认识到 随着个人信息的数据量与复杂度的增加 监管与保护问题将变得愈加具 有挑战性 同时 根据企业本身的逐利性 技术无法替代法律 只有在法律上对 企业加以控制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五五 对我国大数据领域隐私监督的建议对我国大数据领域隐私监督的建议 适度监管适度监管 从欧美国家的经验可见 对于隐私保护进行一定的监督是十分必要的 经济 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必要性 大数据为国家带来了经济的增长 与企业的盈利是不容置疑的 然而其对于公民隐私方面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负面 影响 而这一影响无法反应在市场经济中 这就带来了市场失灵 marketfailure 于是只有政府的干预才能纠正市场 使社会总体的福利最大化 尽管我国公民对隐私安全保护的需求意识暂时较为淡薄 暂时不需要过多的 政府干预 但是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公民将逐渐发现隐私权对于个人的重 要性 在大数据与隐私的发展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