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doc_第1页
泸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doc_第2页
泸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doc_第3页
泸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doc_第4页
泸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泸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如果我是一片雪花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要飘落到什么地方呢?飘到小河里,变成一滴水,和小鱼小虾玩游戏。飘到广场上,去堆雪人。望着你笑眯眯,亲亲你,然后就快乐地融化。(1)雪花飘落到小河里,变成_,和小鱼小虾_。(2)雪花飘到广场上会做什么呢?(3)雪花还会飘到什么地方去呢?请你也来写一写。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要飘落到什么地方呢?飘到_,_。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默而_,_,_。(2)心不在此,_,_,却_,_,记亦_。(3)有志则_;有识则_,_,如_,如_,皆无识者也;有恒者_。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题”的意思是_。其中“_,_。”这两句诗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2)论语是记录_和他弟子_的一部书,共_篇,是_经典之一。其中讲述学习方法的语录是“_”。4. 根据情境填一填。(1)唐代诗人杜牧在深秋时节去山上游玩时,看到漫山的枫叶红似火,不由得写下“_,_”的诗句。(2)秋天到了,荷叶已经残败,菊花虽然也凋谢了,但枝叶还依然在风中挺立着,这让我想起了诗句:“_,_。”(3)我和哥哥参加双人跳绳比赛,哥哥告诉我:“_,_。”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5. 读诗歌早发白帝城,回答问题。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轻”字体现了什么?6. 按照求填空。独坐敬亭山众鸟_,_独去闲。_,_敬亭山。(1)把诗句补充完整。众鸟_,_独去闲。_,_敬亭山。(2)后两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_。(3)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7. 阅读理解及分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在七律 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诗。(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8. 根据要求默写课文内容。(1)描写春天黎明天空的句子。(2)描写夏天飘雨夜晚的句子。(3)描写秋天大雁飞翔的句子。(4)描写冬天早晨的句子。9. 根据图片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萧萧_,_。_促_,_篱落_。这首诗的题目是_,作者是_代诗人_。题目中“书”的意思是_。(2)请你为上面的图片起一个恰当的名字。(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写了什么?请选一选。(填序号)前两句:_ 后两句:_A.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B.写深秋的凄清。(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 补充诗句。采莲曲唐王昌龄_裁,芙蓉_。_,_。11. 课内阅读。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首句中的“和”,在诗中意思是( )(2)诗中对洞庭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它是_。( )(3)这首诗中第一句表现湖面的_,第二句表现夜晚湖面的_,第三句写远望湖中_的君山,第四句再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4)对这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12. 课外阅读。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黄云:乌云。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13. 看到下面这幅图,我会想到古诗_。我还能背诵这首古诗,并完成填空。 远看山有色,近听_无声。 春_花还在,_惊。14.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丝绸之路,东起_,往西一直延伸到_。(2)看到小孩在剥蓬蓬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清平乐村居中的“_,_”这句词。(3)“如今直上银河去,_”出_自代诗人_写的_。(4)我们每个人都应自强,正如周易中所说:“_”。15. 读诗歌游园不值,回答问题。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请翻译整首诗。(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6. 课外阅读稚 子(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zhn).敲成玉謦(qn)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注释稚子:小孩子。 钲: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1)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2)读了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3)“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17. 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1)九曲黄河万里沙,_。(2)_,同到牵牛织女家。(3)_,花木成畦手自栽。(4)一水护田将绿绕,_。18. 读一读,连二连。白毛浮绿水_ 近听水无声山清对水秀_ 红掌拨清波天地分上下_ 柳绿对桃红百尺竿头_ 呼作白玉盘小时不识月_ 能开二月花解落三秋叶_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_ 更进一步百尺竿头_ 呼作白玉盘19. 为下面诗句划分朗读节奏。(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0. 选择表示方位的词语填空。前 后 左 右 东 南 西 北 上 下早晨起来,面向太阳。_面是_,_面是_。_面是_,_面是_。21. 有感情地朗读绝句,然后再回答问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诗中描写色彩的词有:_(2)诗中描写动作的词有:_(3)诗中表示数量的词有:_(4)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色?表达诗人什么感情?22. 背一背,填一填,选一选。解落_秋叶,能_ _花。过江千_浪,入_万竿斜。(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写_(风 雨)的,是_(唐宋)代诗人_(李峤 李白)写的。23. 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1)古诗中有不同的心情,我喜欢陶渊明的“_,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宁静;喜欢王维的“人闲桂花落,_。”的空灵与静谧;喜欢“青箬笠,绿蓑衣,_。”的闲适与从容;更喜欢“_,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天真与可爱。(2)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那一声声_的跳动,给我极大的_,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3)当朋友取得优异成绩时,我可以用歇后语“_一枝独秀”来赞美他。(4)与人相处要学会换位思考,“_,_。”自己不喜欢就不要勉强别人。(5)桂林山水一文以名句“_”开头,以诗句“_,_。”结尾,与开头相互照应。2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雪梅其二(宋)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1)解释词语。日暮:_十分春:_(2)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改写成现代汉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 )(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25. 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远看_有色,近听_无声。 春_花还在,_来鸟_惊。(1)把诗句补充完整。远看_有色,近听_无声。春_花还在,_来鸟_惊。(2)选出与下列字意思相反的字。(填序号) 去 近 无 远_有_来_(3)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26. 根据课文登鹳雀楼内容,完成练习。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前两句是诗人所_ ,短语的十个字,今天读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2)后两句是诗人所_ ,要想看到最远方,就要_,是千古传诵的名句27. 课外阅读。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静夜思:疑:举头:(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8. 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然后填一填。去买肉 扫房子 磨豆腐 把面发 糖瓜粘 蒸馒头 宰公鸡二十三_ 二十四_ 二十五_ 二十六_二十七_二十八_二十九_29. 祖国的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诗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