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英语进步的两个窍1.docx_第1页
让孩子英语进步的两个窍1.docx_第2页
让孩子英语进步的两个窍1.docx_第3页
让孩子英语进步的两个窍1.docx_第4页
让孩子英语进步的两个窍1.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孩子英语进步的两个窍门 2012年08月26日 14:22 新浪教育本文选自少儿英语(微博)那点事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一、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1.要勤学苦练。学英语没有捷径可走,要真正掌握英语,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非下苦功夫不可。下苦功夫就是要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各项技能达到纯熟的地步。语言知识应该了解,但不下苦功在听、说、读、写上练习,仅靠死记硬背一些孤立的单词、一些语法条条,是很难掌握英语这一交际工具的。应该是LearningEnglish而不是Learning aboutEnglish。就像学游泳、跳芭蕾舞一样,对其理论掌握再好,不通过反复训练是永远也学不会的。2.要持之以恒。学习英语既然是练功夫的过程,就并不是那么轻松。要不怕困难,坚持学习。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日积月累,付出长期的努力。人贵有志,学贵有恒。二、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要过语音关。语音是学习英语的第一关。不掌握正确的发音,就不敢大声朗读和对话,句子不能上口,后续的训练就难以进行。要仔细听老师的发音和录音带,大胆实践,反复模仿,对比纠正。不要怕出错。对中国学生来说要达到发音完全正确并非一日之功,要有信心,有耐心就一定能够成功。2.注意英语和汉语的区别。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如英语语音中的短元音、辅音连缀,以摩擦音、破擦音收尾音节等在汉语中都没有。英语有形态变化,如名词复数变化、动词时态变化等,而汉语基本上没有。英语语法和句子结构同汉语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中学生的汉语习惯已相当牢固,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干扰作用。从一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用汉字注音,不要用汉语句子套用英语句型。一旦通过大量的阅读,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并产生英语语感,就会逐步减少犯“中国式英语”的错误的机会。3.掌握规律,事半功倍。虽然学习英语没有捷径可走,但掌握英语语言的规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记忆单词,要将单词的读音和拼写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即掌握拼读规则,按前缀、后缀同词根或词干的复合关系,按反义、同义和同音关系,以及按单词在句子或语言环境中的关系来记单词就很容易记住,也有兴趣。学习语法也是一样,掌握词形的变化、句型的变化是学习语法的关键。规则很多,各种规则也有例外,要灵活记忆,不能死记规则,以偏概全。孩子精通英语其实不用许多年(2011-12-17 09:32:01) 转载标签: 少儿英语原版书教育分类: 少儿英语学习 随着孩子的成长,课业任务越来越重。因此,家长希望孩子能尽快掌握英语。家长还很关心,孩子精通英语,到底要经过多长时间?香港一份教育报告说,想让孩子精通英语,要从年幼的时候抓起。我举一个例子,欧洲委员会在1995年发布教育和训练白皮书,建议欧洲国家,“从学龄前,通常是3岁,学习第一门外语,并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的第一门外语,几乎指的就是英语。英语在欧洲,地位非常强势,像葡萄牙、立陶宛在几十年以前,小学生在学德语,现在大部分在学英语。欧洲孩子学英语的时间,一般是3岁到14岁,这个时间段,进步是最快的。以我的观察,学英语的黄金时间,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把握好这8年,从7岁到15岁,英语完全能学得呱呱叫。7岁到15岁,共计8年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如果尊重语言学习的常识,无论学什么语言,都能像模像样。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有阅读原版书的习惯,哪怕平均一天仅仅学会3个单词,等到初二的时候,就能掌握近9000个单词,而且这些单词都是通过阅读掌握的,是在读书中不断巩固的,单词有巩固,才不会有遗忘。观察一下中国台湾地区,台湾教育部门前几年制定“提升国际竞争力计划”,计划重点是“积极提升台湾学生外语能力,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接轨”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举个例子,台湾每年有越来越多14、15岁的孩子,初中毕业之前,已经有了二、三十本原版书的阅读量,单词量也在 10000以上,能顺利通过美国托福考试,以及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Test,申请美国著名的私立高中。美国的高中要读4年,尤其私立高中,课业负担很重,孩子英语不好的话,不可能跟得上。这些孩子英语学得这么好,真正的关键,是这些孩子从小的阅读量比别人多。台湾有一本畅销书,书名是梁旅珠教养书,作者梁旅珠女士介绍自己如何培养两个女儿高中毕业后,进入美国最好的大学。梁旅珠教养书有很大的篇幅,讨论如何让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养成专注、坚持的读书习惯。”国外教育界有句名言,养成专注的读书习惯,等于培养了半个天才。我再举个例子,台湾有一家受欢迎的幼儿园,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吴敏兰女士创办的,这个幼儿园专门为孩子们准备有图书馆,大量购买进口的儿童绘本书。用这样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片英文书的海洋。幼儿园老师平时带孩子一起读这些绘本书,让孩子从小有阅读英语的习惯。孩子有了阅读原版书的习惯,哪怕平均一天仅仅学会3个单词,从小学一年级到了初二,就掌握近9000个单词。况且,爱读原版书的孩子,真正掌握的词汇量,比9000还要多。在英语教学上,有一个“词汇附带习得理论”,能够解释这一点。7到15岁掌握英语,会让孩子有优势。国内的环境仍旧是应试教育环境。有老师开过玩笑,说什么叫初中,初中就是应试教育的初级阶段,什么叫做高中,高中就是应试教育的高级阶段。孩子从初三到高三,各科学习负担非常重。初三以后,面临中考,进入高中之后,数学语文物理化学政治生物,这么多科目压下来,如果孩子到那个时候,英语基础不好的话,仅仅依靠断断续续的补习,很难有质的飞跃。无论大陆地区,还是港台地区,英语拔尖的青少年,都是小时候底子扎实的孩子。学英语,越往后面拖,越被动。英语是早学早会的,7到15岁之间认真培养一下,孩子进步会很快。让英文原版书融入孩子的生活(2011-12-14 16:19:30) 转载标签: 教育分类: 少儿英语学习 孩子学英语,不是在学一种道理,也不必长期参加培训班,而是生活在英语的生活里。换句话说,家长、老师要尽量帮助孩子,养成天天用英语的习惯。我见到很多孩子,很喜欢看书,只不过原版书是英文写的,孩子暂时还不能“心领神会”,所以孩子就不爱看。我见到有的家长给 10 岁左右的孩子买过几本简单的原版书,但是孩子没看几天就不看了,因为阅读很吃力。孩子阅读吃力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眼睁睁看着孩子就这么放弃。障碍不解决,就永远是障碍。况且,孩子是能把这本书读下去的。我们可以参考香港小学一些好的教法。香港特别重视小学英语课外活动。10 年前,香港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在 2001 年政府施政报告第5部分,向市民承诺“从 2002 年开始,政府将采取措施,加强小学的英语教学”。怎么加强呢?有一种做法,就是督促学校在课外开展广泛的英语阅读活动。香港教育当局很重视推广阅读风气,他们下发给小学的指导文件里,反复提到:“英语阅读能力,是孩子终身必备的学习能力。”香港一些小学,每天放学之后,有一个小时英语阅读活动,他们称之为 reading workshop ,有点类似咱们的托管班,放学后的孩子,聚在老师身边读英语书。在香港著名的圣保罗学校附属小学,有一位老师,给2年级孩子分别用英语和粤语,讲读 Charlottes Web,老师带着学生从头讲到尾,一边讲,一边让学生用荧光笔在原版书上作记号。这位老师不给孩子讲语法术语,也没必要给孩子讲语法术语。这位老师利用荧光笔,利用孩子天生对色彩的敏感,把重要的英语结构,自然而然印在孩子心里,让孩子不知不觉,学到很多东西。老师把整整一本书,给孩子认认真真讲一遍,从头到尾,没有一句遗漏,这很关键。如果老师只是简单串讲一个故事梗概,意义就不大了。我们有的孩子看英语书,就有一点走马观花,碰到文字稍微困难的地方,就跳过去不看了;还有的孩子看英语,碰到不懂的地方,就直接去看中文翻译,这实际上是在读故事,英语的提高很有限。老师给孩子讲读原版书,不是为了讲故事。老师的教学意图,是让孩子以后能够独立阅读;是让孩子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是借用各种色彩,帮孩子熟悉英文语法;是以附带习得的方式,扩大孩子的单词量.香港很多 10 岁的小学生,每天自己看原版书,并非孩子聪明过人,而是老师已经带着孩子们认认真真读过几本原版书了,经过细水长流的教学铺垫,孩子的英语才能飞跃。学英语,不能断断续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