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中历史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江苏省高中历史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江苏省高中历史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标要求1、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2、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二、教材分析(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什么是“一国两制”?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由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2)1981年9月,叶剑英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 。(3)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1)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二)港澳回归(“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1、香港的回归(1)中英谈判和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2)香港的回归2、澳门的回归(1)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2)澳门的回归3、港澳回归的意义(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海峡两岸隔绝敌对状态的结束(1)中共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下, 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两岸的和缓与交流(2)台湾当局允许居民到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2、“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1)海基会和海协会成立,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九二共识”) (2)汪辜会谈,为两岸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联系渠道3、“胡连会”(两岸关系的新发展)4、关注台湾问题立场:针对“台独”,我们决不承诺“不使用武力”。国家统一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三、教学设计在本课教学中建议教师多采取启发式提问和谈话法辅以必要的讲解。本课内容理论性、时事性较强,如采用讲述法,学生接受起来会感觉有一定的难度。在本课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子图片或声像资料等,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在本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活动。可让去过港、澳、台地区的学生或在港、澳、台有亲属的学生就课文中所了解的内容进行讲述。有条件的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