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核物理基础.ppt.Convertor.doc_第1页
第一章 核物理基础.ppt.Convertor.doc_第2页
第一章 核物理基础.ppt.Convertor.doc_第3页
第一章 核物理基础.ppt.Convertor.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核物理基础一.基本概念1.基态:能量最低的定态。2.激发态:能量较高的定态。3.元素:凡核内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之 为元素。4.核素(nuclide) :凡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和核能态均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核素。1 核射线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5. 同位素(isotope)凡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 数不同的一类原子,彼此互称为同位素, 比如: 1H、2H、3H互称为同位素,每种同位素也是一种 核素。同位素之间具有完全相同的核外电子结 构,宏观化学性质和体内生物学行为。6.同质异能素(isomer) 核内质子数和质量数均相 同,但所处能量状态不同的核素。如99Tc与 99mTc;111In与111mIn等。7. 放射性核素:指原子核不稳定,易自发地发生核内成 分或能态的变化而转变为另一核素,同时释放出一 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放射性核素按其来源可分为 天然和人工两大类。8. 稳定性核素:一般不会自发地发生核内成分或能态 的变化,或者发生几率极小。已知的2700多种核素 中,稳定性核素不足300种,其余为放射性核素。二.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不稳定因素只有两种力平衡原子核才是稳定的三.影响原子核平衡力的因素中子质子比例不平衡。2 核衰变方式1.衰变(alpha decay):指母核放出一个粒子的过程。发生条件: A160 或 Z82实 质: 氦原子核通 式: AZXA-4Z-2Y+42He+Q 实 例: 22688Ra 22286Rn+4.86Mev 特 性:质量大,电荷多,射程短,穿透力弱,在空气中只能穿透几厘米,一张纸就可屏蔽,因而不适合作核医学显像用。但粒子对局部的电离作用强,对开展体内恶性组织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具有潜在的优势。(2)+衰变:指母核放出一个正电子的过程。发生条件:发生在中子缺乏的核素,也可认为是质子过剩. 发生+ 衰变的核素都是人工放射性核素.实 质: 由核内产生的,向外发射的正电子。通 式: AZXAZ-1Y+Q 实 例: 137N136C+1.190 Mev + 特 性: 质量与电荷数与电子相同,只是电荷性质相反, 其射程仅1-2mm即发生湮灭辐射。(3). 电子俘获(electron capture decay,EC):核内的一个 质子可以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并发射一个中微子而转 变为一个中子.发生条件:中子相对过少的放射性核素。实 质: 核内一个质子俘获一个电子而转变为中子。 通 式: AZX+-eAZ-1Y+Q实 例: 12553I+-e12552Te(碲)+0.0355 Mev贫中子核素: Z较小时+衰变为主; Z较大时EC为主;中等 Z范围内,各以一定的概率发生.射 线本 质氦原子核电子流光子流穿 透 力弱较强最强电离能力最强较强弱内照射危害最大较大小外照射危害小较大最大3 核衰变规律一、核衰变规律:把放射性核素数目作为一个群体进行研究,发现放射性核素的数目都随时间t按指数规律衰减。 衰变公式:N=Noe-tN = N0e-lt二、半衰期1、物理半衰期(T1/2):放射性核素由于衰变,其原子 核数目或活度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的时间,用T1/2 表示2、生物半衰期(Tb): 3、有效半衰期(Te):引入半衰期概念以后,核衰变的公式可改写成: N = Noe-0.693t/T1/2 或 A = A0e-0.693t/T1/2按照这一公式,可根据某种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和其出厂到使用时的间隔时间(t)计算出使用时的放射性活度。 三、放射性活度及其单位(一) 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核衰变的次数,用A来表 示。(二) 放射性活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放射性活 度专名是贝可勒尔(Bequeral),简称贝可,符号是 Bq,单位是秒-1 (s-1)其派生单位有KBq、MBq、GBq 和TBq。 旧有单位:居里(ci) 1TBq=103GBq=106MBq=109KBq四、放射性比活度及单位 单位质量(摩尔、容积)物质所含放射性的多少, 后 者常称为放射性浓度。4 核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电离与激发(ionization and excitation)电离:指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使物质中的中性原子变成离子对的过程。激发:如果核外电子所获动能不足以使之成为自由电子,只是从内层跃迁到外层,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这一过程称之激发。(二) 韧致辐射:带电粒子在行进的过程中到达原子核附近,这时会受到库伦电场的作用而急剧减速,损失的能量转变为电磁辐射以X射线的形式释放出去,这种辐射称为韧致辐射。韧致辐射的发生几率与带电粒子质量的平方成反比,与带电粒子能量及被作用物质的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韧致辐射的防护应选用原子序数低的材料作为屏蔽材料,比如铝、有机玻璃等。(三) 湮灭辐射:+通过物质时,在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的作用下急剧减速直至停止,静止后的正电子与环境中的一个负电子结合,生成一对发射方向相反能量各为0.511Mev的光子,这个过程称为湮没辐射,湮没辐射是PET显像的基础。 二、射线(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 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发射光电子的原子内层电子出现空位,故可发射特征X射线。发生条件:多发生在低能量:0.5MeV。(二)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发生条件: 多发生在中等能量:0.5-1.0MeV。康普顿电子康普顿散射光子(三)电子对生成效应(pair production): 可看作湮没辐射的逆过程。发生条件: 发生在能量足够大的光子1.02MeV三、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弹性散射(碰撞):中子将一部分能量传给被碰撞的原子核,使其脱离电子层而运动形成反冲核,反冲核使物质的其他原子发生电离和激发,而中子本身速度减慢,方向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弹性散射。实验表明:中子与其质量相近的原子核碰撞时损失的能量最多(如氢核),所以,中子易于被含氢多的物质如水、石蜡等减速吸收,这中子防护上具有重要意义。(二)核反应:快中子与物质的原子核作用放出带电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