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b空气的密度约1.3g/cm3c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6nd一名中学生能徒手提起约为300n的重物2据中央电视台“智力快车”节目介绍,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能产生静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蜜蜂带正电b蜜蜂带负电c空气不带电d空气带负电3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产品,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的十倍,它适合于制作()a航空器部件b食品包装盒c打夯的重锤d汽车的底盘4寒冬,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a硬度较小b导热性好c隔热性好d导电性好5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a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cpm2.5中“2.5”的单位是nmdpm2.5中“2.5”的单位是m6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a被“神六”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c一支粉笔老师用去一半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7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线,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abcd8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一定体积的水凝固成冰后,其体积将()a增加b减少c增加d减少9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b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c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d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没有规律10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的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d甲是固态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满分30分)11春天里木香花绽放,距离木香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香味,这现象说明;将50ml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有12如图甲,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靠近碎纸屑,发现,说明摩擦起电,带电体能,然后将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图乙所示的自制的验电器的回形针,发现两片金属箔片会张开,因为,用手不停地捋图丙中塑料细丝,会越捋越(蓬松/靠拢)13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后,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电的原子核和带电的核外电子构成14被举高的石块具有,可以将松软地面砸出一个坑,被拉长的弓弦具有,可以将箭射出去很远15一瓶装有400g密度为0.8g/cm3的煤油,若将煤油用去其中的,则瓶内剩余煤油的体积为 cm3,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kg/m3;一瓶氧气,瓶内氧气的密度为9kg/m3病人用去了总的,则瓶内剩余的氧气的密度是 kg/m316如图,可从中看出,甲乙,即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大的是;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体积较大的是17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如图所示)(1)弹簧测力计分度值是,(2)秒表的重力是n(3)使弹簧伸长的力是(选填:“表的重力”、“表拉弹簧的力”或“弹簧拉表的力”)18增大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已作为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流经宜宾境内的金沙江水中就含有大量的泥沙,经测量,每立方厘米的江水中平均含泥沙量约为2102g,合每立方米含泥沙量约为 kg;设在某一时间段里,每分钟流经某江段的水量为1000m3则每小时将流失约kg的泥沙19如图所示量筒的分度值是ml,小明家有一枚质量为2.1g的银币(银=10.5g/cm3),可求出此银币的体积为cm3,他想用此量筒测出该银币体积,从而鉴别是不是纯银的,请问他能否鉴别出该银币?(能/不能),理由是20我国浙江大学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全碳气凝胶”,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纪录(1)气凝胶内部由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共同支撑起无数个孔隙,充斥着空气,因此极为轻盈,密度仅为0.16mg/cm3,也即kg/m3(2)如图所示,由气凝胶制成约8cm3的“碳海绵”亭亭玉立地静止在桃花的花蕊上,该“碳海绵”的质量为g研究表明,“碳海绵”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倍的有机溶剂,则100cm3的“碳海绵”最多能吸收的有机溶剂重力为n(3)实验发现“碳海绵”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因此具有很高的性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40分)21请按要求完成作图:(1)悬挂的小球摆动到图甲中所示位置,请画出此时小球受重力和绳拉力的示意图(2)如图乙所示,小明从滑道下滑,受到滑道对他的弹力大小为300n,力的方向斜向上且与滑道垂直请画出这个弹力的示意图22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的错误是:(1);(2);(3)23如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质量m重力g比值g物体10.10.989.8物体20.21.969.8物体30.32.949.8(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设计的表格中有一处缺陷是:(2)通过定量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3)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24以下是几位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请将实验过程中所缺内容补充完整(1)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了,要使天平平衡,就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向(左/右)旋若测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了,要使天平平衡,可行的操作是:(2)小红的实验步骤是: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用烧杯取适量的盐水称出其总质量m2;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用公式算出盐水的密度这样的实验方案会使测量的结果(偏大/偏小/不变)(3)小东为了减小红实验的偏差,重新调整了实验步骤如图所示是小东重新调整实验步骤顺序之后,在倒出适量盐水后测量的相关操作步骤请你根据图示操作步骤,帮小东填写下表中空白处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g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倒出盐水的质量m2/g倒出盐水的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kgm3)3325细心的小明发现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盛水缸常常被冻裂,如图所示,是什么原因呢?请你先帮他做个计算:一满缸水的质量为90kg(水=1.0103kg/m3;冰=0.9103kg/m3)(1)这缸水的体积是多少?(2)当夜晚全部结为冰时,冰的体积是多少?(3)现在请你帮他解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26小军想探究一下他爷爷常用来健身的一个不锈钢球是不是空心的,他设计实验测得如表中的数据:(钢=7.9103kg/m3)请你帮他回答下列问题:钢球的质量m/g水的体积v水/ml水和钢球的总体积v总/ml796075(1)该不锈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若不锈钢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请都写出分析计算过程27弹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弹簧具有测量功能、紧压功能、复位功能和缓冲功能及储存能量的功能弹簧有许多应用,例如制作弹簧测力计、钢笔套上的夹片、机械钟表的发条等(1)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都产生反抗外力的作用,所产生的力叫做(2)下表是小明研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关系时记录数据的表格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写出弹簧伸长量l与它受到拉力f的关系式为;若在该弹簧下挂一个3.5n重的钩码,则弹簧的长度应为cm(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钩码重g/n00.51.01.52.02.5弹簧长度l/cm456789(3)发生弹性形变的弹簧储存的能量叫能(4)举一个生活中应用弹簧的实例:(短文中的实例除外)2014-201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b空气的密度约1.3g/cm3c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6nd一名中学生能徒手提起约为300n的重物【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质量的估测;密度及其特性【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a错误;b、空气的密度在1.3kg/m3=1.3103g/cm3左右,故b错误;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g=0.05kg,其重力g=mg=0.05kg10n/kg=0.5n,比较接近0.6n,故c正确;d、300n的重物的质量m=30kg,中学生一般能徒手提起10kg15kg的物体,故d错误故选:c【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2据中央电视台“智力快车”节目介绍,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能产生静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蜜蜂带正电b蜜蜂带负电c空气不带电d空气带负电【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路和欧姆定律【分析】(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2)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是: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解答】解:由于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规律因此蜜蜂带负电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荷的种类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比较简单3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产品,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的十倍,它适合于制作()a航空器部件b食品包装盒c打夯的重锤d汽车的底盘【考点】物质的基本属性【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碳纤维产品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在同体积的情况下质量较轻强度是钢的十倍耐磨,不易折断航空器部件就需要用这样的材料制成【解答】解:a碳纤维产品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的十倍,故可以制作需要质量轻,强度大的航空器部件,选项a符合题意;b产品包装盒有的是由钢铁制成,有的是由泡沫塑料制成的,达到一般的食品要求即可,选项b不合题意;c打夯的重锤要求密度较大的材质,选项c不符合题意;d汽车的底盘为了增加稳定性,也需要密度较大的材质制作,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质的物理特性:强度和密度要熟记这些新材料的特性和运用,解题时要认真辨别,注意它们在某些特别场合的运用4寒冬,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a硬度较小b导热性好c隔热性好d导电性好【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发泡塑料有细微的独立气泡结构,有效降低空气对流导致的能量交换,是热的不良导体,传导热的能力很差,能起到保温的作用【解答】解:寒冬,气温很低,露天自来水管内的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很容易把水管胀破,也就是常说的“冻破”;包上发泡塑料后,塑料的导热性能差,有效防止了寒气的入侵,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道典型的实际生活问题,这也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5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a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cpm2.5中“2.5”的单位是nmdpm2.5中“2.5”的单位是m【考点】分子的运动;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重力【专题】社会热点综合题【分析】(1)pm2.5是微小物体,不是分子,不能说分子无规则运动(2)微小物体悬浮在空气时,受到浮力和重力作用(3)pm2.5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计算其直接,可以确定其单位【解答】解:a、pm2.5是微小物体,是微小物体悬浮在空气中,不是分子,不能说分子无规则运动选项错误b、pm2.5在空气中,在地球附近受重力作用选项错误cd、pm2.5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所以其直径为:d=200001010m=2106m=2m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pm2.5在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经过本题学生对其大小,受力情况有更深的理解6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a被“神六”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c一支粉笔老师用去一半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密度及其应用【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解答】解:a、被“神六”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和种类没有变化,所以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符合题意;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状态发生变化,密度改变不符合题意;c、一支粉笔老师用去一半,物质总量减少,质量减少;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密度不变不符合题意;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物质总量减少,质量减少;状态发生变化,密度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质量、密度特点的认识,需要知道影响质量、密度的因素,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7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线,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abcd【考点】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在实验中,在倒入液体之前,此时液体的体积为0,而容器的质量并不是0,随着液体体积的增加,总质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解答】解:在倒入液体之前,此时液体的体积为0,而容器的质量并不是0,随着液体体积的增加,总质量也在不断的增加;a、直线从原点开始,所以不正确;b、随着液体的增加,总质量不断下降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不正确;c、从纵轴上方开始,随液体的增加总质量不断增加,故c正确;d、直线从横轴上开始,不合题意,所以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抓住直线的起点和直线的变化趋势,这是问题的关键8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一定体积的水凝固成冰后,其体积将()a增加b减少c增加d减少【考点】密度的计算;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水凝固后,质量不变,冰的密度减小,体积变大,根据公式m=v可计算出变化的体积【解答】解:因为质量不变,所以m=水v水=冰v冰,所以,增加了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物质密度发生变化后体积的变化情况,关键是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9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b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c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d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没有规律【考点】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专题】压轴题;比较思想【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相似;天体及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天体之间及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的作用力;守宙天体的运动符合万有引力定律【解答】解:a、原子结构类似于太阳系的结构,中心为原子核,核外为绕核转动的电子,故a正确;b、宇宙中任何物质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则是相对的,故b正确;c、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故c正确;d、宇宙天体的运动符合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故其运动是有规律的,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将宏观的宇宙及微观的原子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是因天体的运动及微观粒子的运动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对比记忆10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的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d甲是固态【考点】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1)固体分子间距离小,作用力大,分子位置固定,宏观上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具有流动性;(2)液体分子间距略大,作用力小,分子位置不固定,宏观上有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3)气体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分子极度散乱,宏观上无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解答】解:甲图中分子间的距离略大,约束力很小,分子的位置不固定,和液态分子的特点相似;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小,约束力很大,分子的位置固定,和固态分子的特点相似;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约束力几乎没有,分子的位置极度散乱,和气态分子特点相似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特征,要求记住三种不同状态分子排列方式的不同特点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满分30分)11春天里木香花绽放,距离木香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香味,这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将50ml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有空隙【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分子动理论中提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香味扑鼻,就是说明这种现象(2)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3)分子体积小,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间隙【解答】解:春天里木香花绽放,距离木香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香味,这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则水和酒精分子相互填补了对方的空隙,而使体积变小故答案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小于;空隙【点评】分子动理论记住三句话: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12如图甲,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靠近碎纸屑,发现纸屑被吸引,说明摩擦起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然后将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图乙所示的自制的验电器的回形针,发现两片金属箔片会张开,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用手不停地捋图丙中塑料细丝,会越捋越蓬松(蓬松/靠拢)【考点】物体带电现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专题】应用题【分析】(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了电荷,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根据验电器的金属箔片是否张开角度来确定物体是否带电其之所以张开角度,就是由于两个箔片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造成的(3)被手捋过的塑料带了同种电荷,利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可以确定塑料细丝的运动状态【解答】解:(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了正电,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当其靠近碎纸屑时,碎纸屑会被吸引过来(2)当验电器与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都带了正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角度(3)被手捋过的塑料细丝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细丝之间由于相互排斥而蓬松,越捋,细丝带的电荷越多,斥力越大,细丝会越蓬松故答案为:纸屑被吸引;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蓬松【点评】对于带电体,只要出现了相互作用,就要联想到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和带电体的性质如此题中的“金属箔片会张开”体现了相斥,蓬松/靠拢”联想到相斥或相吸13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分子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后,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考点】原子的核式模型【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分子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卢瑟福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核核式模型【解答】解:由物理学史的知识可知,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分子;1911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原子是由处于核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核外电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分子;正;负【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微观世界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14被举高的石块具有重力势能,可以将松软地面砸出一个坑,被拉长的弓弦具有弹性势能,可以将箭射出去很远【考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解答】解: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所以被举高的石块具有重力势能,可以将松软地面砸出一个坑;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所以被拉长的弓弦具有弹性势能,可以将箭射出去很远故答案为: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属基础题15一瓶装有400g密度为0.8g/cm3的煤油,若将煤油用去其中的,则瓶内剩余煤油的体积为100 cm3,剩余煤油的密度是0.8103 kg/m3;一瓶氧气,瓶内氧气的密度为9kg/m3病人用去了总的,则瓶内剩余的氧气的密度是3 kg/m3【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煤油的体积,将煤油用去其中的,质量减少,体积减少,根据密度公式求得煤油的密度氧气用掉一部分,质量减少,氧气还充满整个氧气瓶,体积保持不变,根据密度公式求得氧气的密度【解答】解:由=可得,v煤油=500cm3,若将煤油用去其中的,瓶内剩余煤油的质量m剩煤油=(1)400g=80g,则瓶内剩余煤油的体积v剩煤油=(1)500cm3=100cm3,剩余煤油的密度剩煤油=0.8g/cm3=0.8103kg/m3由=可得m=氧气v=9kg/m3v,对病人供氧用去了总的,则m=氧气v=9kg/m3v=3kg/m3v,体积保持不变,根据=可得,瓶内剩余的氧气的密度=3kg/m3故答案为:100;0.8103;3【点评】在不考虑温度变化时,对于液体和固体,用掉一部分,质量减少,体积减少,密度保持不变气体用掉一半,质量减半,气体还充满整个容器,体积保持不变,密度减半16如图,可从中看出,甲乙,即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大的是甲;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体积较大的是乙【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首先使学生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表示是什么,再在横轴任取一点,做纵轴的平行线,或在纵轴上任取一点,作横轴的平行线,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由图可知当v甲=v乙时,m甲m乙;由=,可知,甲乙;所以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当m甲=m乙时,因为甲乙;由=,可知,v甲v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大故答案为:;甲;乙【点评】解决此类图象问题时,可采取控制变量思想,取相同体积来比较质量或取相同质量为比较体积另外,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17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如图所示)(1)弹簧测力计分度值是0.1n,(2)秒表的重力是2.8n(3)使弹簧伸长的力是表拉弹簧的力(选填:“表的重力”、“表拉弹簧的力”或“弹簧拉表的力”)【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在进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时,注意分度值;(2)根据各个力的实质及作用的物体进行判断;(3)对秒表进行受力分析,得出两个平衡力【解答】解:(1)由图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所以示数为2.8n;(2)表受到重力和弹簧对表的拉力,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大小相等,故秒表的重力为2.8n;(3)表的重力是表受到的力,表拉弹簧的力是作用在弹簧上的力,弹簧拉表的力是表受到的力,所以应选表拉弹簧的力故答案为:(1)0.1n;(2)2.8;(3)表拉弹簧的力【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及物体的受力分析,是一道基础性题目18增大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已作为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流经宜宾境内的金沙江水中就含有大量的泥沙,经测量,每立方厘米的江水中平均含泥沙量约为2102g,合每立方米含泥沙量约为20 kg;设在某一时间段里,每分钟流经某江段的水量为1000m3则每小时将流失约1.2106kg的泥沙【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已知每立方厘米长江水中含泥沙质量,可求每立方米的含沙量(2)已知每分钟水的流量,可求一小时水的流量,也就是水的体积,根据公式m=v可求每小时流失泥沙的质量【解答】解:(1)当地长江水的含沙量:=2102g/cm3=2102g103kg/m3,=20kg/m3,(2)每小时水的流量:v=1000m3/min60min=60000m3,由=得每小时将流失泥沙:m=v=20kg/m360000m3=1.2106kg故答案为:20;1.2106【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考查单位的换算,还要记住一点,含沙量指的是质量,重点是计算每小时水的流量19如图所示量筒的分度值是1ml,小明家有一枚质量为2.1g的银币(银=10.5g/cm3),可求出此银币的体积为0.2cm3,他想用此量筒测出该银币体积,从而鉴别是不是纯银的,请问他能否鉴别出该银币?不能(能/不能),理由是此银币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考点】量筒的使用;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假设银币是纯银的,知道银币的质量和银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可求银币的体积;(2)将银币的体积和量筒的分度值比较,确定能否准确测量银币的体积,进而能否准确测出银币的密度,得出能否鉴别出该银币是不是纯银的【解答】解:(1)假设银币是纯银的,由=得,银币的体积:v=0.2cm3;(2)由图知,量筒的分度值是1ml,银币的体积可能小于量筒的分度值,所以用量筒测量银币的体积时,会使测量值不准确,也就无法得出准确的密度值,所以用量筒不能鉴别出该银币是不是纯银的故答案为:1;0.2;不能;此银币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量筒的使用、密度的测量,用量筒测量(排水法)固体的体积时,固体的体积要大于量筒的分度值20我国浙江大学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全碳气凝胶”,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纪录(1)气凝胶内部由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共同支撑起无数个孔隙,充斥着空气,因此极为轻盈,密度仅为0.16mg/cm3,也即0.16kg/m3(2)如图所示,由气凝胶制成约8cm3的“碳海绵”亭亭玉立地静止在桃花的花蕊上,该“碳海绵”的质量为1.28103g研究表明,“碳海绵”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倍的有机溶剂,则100cm3的“碳海绵”最多能吸收的有机溶剂重力为0.144n(3)实验发现“碳海绵”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因此具有很高的弹性【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弹力【专题】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1g/cm3=1103kg/m3换算,注意前面的数字不参与换算,只将单位进行换算(2)已知“碳海绵”的体积和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变形m=v,即可求得其质量同理,再求出100cm3的“碳海绵”最多能吸收的有机溶剂的质量,求出吸附溶剂的质量,最后利用g=mg求其重力(3)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恢复原状,物体的这种特性是弹性;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状,物体的这种特性是塑性【解答】解:(1)=0.16103g/cm3=0.16103103kg/m3=0.16kg/m3,(2)由=可得8cm3“碳海绵”的质量:m=v=0.16103g/cm38cm3=1.28103g;由=可得100cm3的“碳海绵”的质量:m=v=0.16103g/cm3100cm3=1.6102g=1.6105kg100cm3的“碳海绵”最多能吸收的有机溶剂的质量:m溶剂=900m=9001.6105kg=1.44102kg,g溶剂=m溶剂g=1.44102kg10n/kg=0.144n(3)“碳海绵”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因此具有很高的弹性故答案为:(1)0.16; (2)1.28103; 0.144;(3)弹【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熟练应用重力公式、密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解题过程中注意单位的换算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40分)21请按要求完成作图:(1)悬挂的小球摆动到图甲中所示位置,请画出此时小球受重力和绳拉力的示意图(2)如图乙所示,小明从滑道下滑,受到滑道对他的弹力大小为300n,力的方向斜向上且与滑道垂直请画出这个弹力的示意图【考点】力的示意图【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然后过重心竖直向下表示出重力、沿绳子表示出拉力;二力的作用点可以都画在小球的重心(2)首先对所要表示的力进行分析,再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解答】解:(1)过球心(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如图所示:(2)分析出力的三要素,大小为300n,力的方向斜向上且与滑道垂直,作用点在人身体上如图所示:【点评】(1)牢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会用示意图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2)画力的示意图,最主要是明确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注意力的方向是:向斜向上且与滑道垂直箭头旁必须标注弹力的大22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的错误是:(1)用手拿砝码;(2)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3)放砝码的过程中,游码不在零刻度【考点】天平的使用【专题】简答题【分析】正确使用天平:(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拨到零刻度,(2)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3)左物右码称量物体质量,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和使用天平有一些注意事项:(1)不要用手拿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还要轻拿轻放,并且砝码的夹取要从大到小依次夹取(2)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解答】解:(1)正确使用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拨到零刻度(2)不要用手拿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还要轻拿轻放;游码是在增加最小砝码多,而减少最小砝码少时,需要调节游码故答案为:(1)用手拿砝码;(2)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3)放砝码的过程中,游码不在零刻度【点评】正确调节天平,正确称量物体,正确读出质量是多少,还要注意一些事项一定要铭记23如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质量m重力g比值g物体10.10.989.8物体20.21.969.8物体30.32.949.8(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和天平设计的表格中有一处缺陷是:表格中物理量没有单位(2)通过定量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3)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质量【考点】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根据实验的目的,确定需要的器材;根据表格的项目内容判断缺陷;(2)分析表中质量的变化、重力的变化以及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就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3)物体的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形状、位置、状态及温度而变化【解答】解:(1)实验目的是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因此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测量质量需要托盘天平,测重力需要弹簧测力计表格中物理量没有单位标出,设计不科学;(2)由表中数据可见: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相应的增大几倍,但是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比值的大小是一定值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3)物体的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形状、位置、状态及温度而变化;虽然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但由于g值会随地理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保证交易的公平,国际贸易中应按质量进行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天平;表格中物理量没有单位;(2)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3)质量【点评】本题探究物体重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值的大小与地理纬度有关,是中考探究题考查的热点24以下是几位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请将实验过程中所缺内容补充完整(1)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了,要使天平平衡,就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向左(左/右)旋若测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了,要使天平平衡,可行的操作是:向右移动游码(2)小红的实验步骤是: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用烧杯取适量的盐水称出其总质量m2;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用公式算出盐水的密度这样的实验方案会使测量的结果偏大(偏大/偏小/不变)(3)小东为了减小红实验的偏差,重新调整了实验步骤如图所示是小东重新调整实验步骤顺序之后,在倒出适量盐水后测量的相关操作步骤请你根据图示操作步骤,帮小东填写下表中空白处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g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倒出盐水的质量m2/g倒出盐水的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kgm31103【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天平在调节时应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对侧移动天平在称量过程中,如果出现同样的偏转,则应靠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其平衡;(2)根据测量密度的原理=分析两位同学的方案是否正确;(3)根据实验操作,读出各项数据,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盐水密度【解答】解:(1)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了,要使天平平衡,就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向左调节;若测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了,要使天平平衡,需要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再次平衡;(2)该同学的方案中,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测量体积的时候,烧杯壁上一定沾有部分盐水,从而导致所测体积偏小由公式=可知,在质量m一定时,体积v偏小,密度将偏大;(3)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17g+33g=150g;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115g+2g=117g;倒出盐水的体积v=33cm3;盐水的密度=1.1g/cm3=1.1103kg/m3故答案为:(1)左;向右移动游码;(2)偏大;(3)数据如下表: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g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倒出盐水的质量m2/g到出盐水的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kgm3) 150 11733 301.1103【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测量液体密度试验的理解和掌握,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需要牢固记住,也要学会分析误差的原因这是中考的重点25细心的小明发现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盛水缸常常被冻裂,如图所示,是什么原因呢?请你先帮他做个计算:一满缸水的质量为90kg(水=1.0103kg/m3;冰=0.9103kg/m3)(1)这缸水的体积是多少?(2)当夜晚全部结为冰时,冰的体积是多少?(3)现在请你帮他解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已知一满缸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这缸水的体积;(2)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冰的体积;(3)比较水与冰的体积,可知水缸破裂的原因【解答】解:(1)由=得这缸水的体积:v水=0.09m3;(2)水全部结冰时,冰的质量和水的质量相等,m冰=m水=90kg,由=得冰的体积:v冰=0.1m3;(3)v冰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