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对昆明发展的促进作用.doc_第1页
会展对昆明发展的促进作用.doc_第2页
会展对昆明发展的促进作用.doc_第3页
会展对昆明发展的促进作用.doc_第4页
会展对昆明发展的促进作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会展业对昆明经济发展的影响昆明为云南省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昆明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是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昆明面向东南亚、南亚占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这一区域内,昆明会展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与其它城市比较,完全有可能实现跨越发展,成为该区域重要的会展城市之一。1993年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建成,首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成功举办成为昆明也是云南会展业发展的标志。经过18年的发展,会展业已经成为昆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已初步培育起中国 (昆明) 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等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3.1 昆明会展业现状分析3.1.1 昆明举办过的知名会展活动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昆明已初步培育起中国 (昆明) 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等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讲到昆明举办过的展会,最知名的莫过于“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此次盛会是经国际展览局(BIE)和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批准,是由我国政府主办、云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我国政府在20世纪末主办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国际盛会,主题为“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99昆明世博会于1999 年5月1日开幕,10月31日闭幕,历时184天,会址设在中国云南昆明市北郊金殿名胜风景区,占地218公顷。由于在昆明成功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昆明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1999年也因世博会的辉煌而成为人们难忘的永恒。99昆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了解了云南,也让云南了解了世界,世博会提升了云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了云南对外开放的进程。99昆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云南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加速了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进程,极大地推动了云南旅游产业、会展产业、花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昆交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西藏六省(区、市)及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海内外多家机构参与协办的区域性国际商品交易会。昆交会从1993年起开始举办,展会内容包括商品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边境贸易、国内外招商引资及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洽谈等。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是目前亚洲地区最大规模的专业旅游展,以其周到的服务给参展人员提供了无限的商业机会。 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每年举办一次。从2001年起,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分别在上海和昆明交替举办。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以2005年开始举办,是云南最早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花卉展览会,不仅对云南发展花卉产业产生厂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我国整个花卉产业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已成为云南最具国际品牌的知名展览会之一。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昆明国际农博会以1995年开始举办,在2010年第六届更名为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它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农业项目合作、技术交流、经贸洽谈平台,是展示我省、我市的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重要载体,是昆明又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2006年首办,现在已经举办了六届。此会大力吸引国内外茶商到云南洽谈茶叶贸易、开展产业交流与合作,弘扬云南民族茶文化精神,展示普洱茶发展成就,传播普洱茶知识,提高普洱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全省茶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昆明泛亚石博览会: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自2007年创立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以及国外参展商的积极支持与广泛参与。经过近四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昆明石博会”已逐步发展成为亚洲规模最大、国内专业化程度最高,品牌影响力最大的中国第一品牌石展。3.1.2 昆明会展业的发展现状作为连接中国和南亚、东南亚的大通道,云南毫无疑问的将会在国际区域经济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窗口和桥梁作用。而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昆明更是要肩负起带头作用。仇和书记曾说,昆明是在太阳底下的城市,是阳光之城,是月光之城,是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昆明是我国重要的会展城市中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会展业对昆明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打造昆明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的门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昆明市会展业的发展以1993年 昆交会场馆建成,成功举办第一届昆交会为标志的,昆明会展业也因此进入起步发展阶段;1999年昆明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昆明会展业也为此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使昆明具备了举办国际性重大会展的条件和能力。除了展会的举办上取得的很高的成就外,2005年7月“第二次大湄公河次区域领导人会议”在昆明成功举行和“2010长江夏季论坛”的举办,昆明具备了举办国际首脑会议的条件和能力。十八年来,昆明市会展业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发展思路,依托资源、区位相产业优势,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会展业已成为推动昆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昆明在中国会展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名列前茅,03年到06年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国会展业最佳展览城市。昆明提出的会展发展战略以“节、会、展、演、赛”为主要内容,着力培育具有昆明特色的会展品牌,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模式,注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993年昆明就建成了昆明国际会展中心,现如今还新建设了6个新馆,为举办大型展会创造了较强的硬件条件。此外,昆明现有三星级以上的酒店60多家,为会展接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从09年展开的城市交通改建,对主城区交通进行了大力整治,新机场的建设等交通整治为会展人流、物流的快速集散提供了保障。目前,昆明每年举办的各类会展活动达100多项,昆交会、旅交会、农博会均成为昆明会展品牌。昆明市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会展业市场主体,努力拓展会展市场,强化会展业发展的保障性措施,意在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最适宜办会展的城市和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会展之都。3.2 会展业对昆明经济发展的影响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合作、科技文化交流为一体。会展业具有经济增长加速器、城市发展 助推器、城市形象 传播器、劳动就业 吸纳器的功能。会展活动汇聚的巨大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仅能够在扩大贸易、引进技术、吸引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提升城市品位相知名度,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和升级优化,会展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开放度、城市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之一。3.2.1 产生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会展业属服务业,它本身就能创造巨大直接的经济收入,“昆交会”、“旅交会”等大型国际会展活动带动云南会展业的迅速崛起。使云南会展业每年直接经济效益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间接经济效益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到2009年,世博园接待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120多人次,接待中外游客2500多万人次,累计实现门票收入10多亿元。昆交会的规模越办越大,展位数也越来越多,每年的昆交会光展位租赁费和门票收入都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3.2.2 促进经贸合作会展作为联系买卖双方的纽带,不仅仅促进国内贸易,而且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昆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成为举办会展活动的优势,昆明的会展业也为昆明的经贸合作带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如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给昆明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估摸的作用,如下表,为历届昆交会参展成交情况一览表:时 间国内参展省市区国别地区(个)境外展位数交易额进出口外 资外 经边贸成交199319 4517.578.309.210.061994245914.627.786.420.421995225115.167.226.831.111996266112.536.375.600.560.531997236515.677.827.130.721998275718.129.517.880.731999205215018.285.3212.020.942000285319.815.4113.570.832001274011720.215.8913.820.502002284315019.296.679.992.632003172826321.348.3111.80.731.752004242627720.669.3910.720.551.932005282227515.979.326.6501.852006271925020.039.687.42.952007192030620.7410.397.521.542.652008221939023.5611.3710.172.020.782009232261220.7110.89.20.712010212336029.1613.3610.60.854.35届昆交会参展成交情况一览表(来源:云南省商务厅)再看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整个会期共达成经贸合作项目325个,协议总投资和经贸总成交额高达150多亿元。3.2.3 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国际展览业协会(UFI)估计,由展览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中,仅有20%的是会展企业所拥有的,其余的80%是由旅游、交通、饭店、商贸和通信等其他相关产业所拥有。当会展业作为城市的主导产业,那么会展业的发展将会对城市建筑、装潢、设计、广告、旅游、物流、零售、交通、通讯、宾馆、餐饮等行业提出新的投入需求,这些投入需求将会促进后向关联部门技术、组织以及制度等各方面的发展。会展业的发展会同时拉动城市金融、保险、市政建设、环保、会计、审记等行业的发展,最终推动着经济的发展。99昆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云南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加速了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进程,极大地推动了云南旅游产业、会展产业、花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3.2.4 增加就业机会无论哪里的举办的会展活动都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城市提供很多的就业机会。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以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1999年昆明世博会是整个云南省的旅游业火爆起来,进而带动了相关行业的40至50万人就业。在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在世博会会期的管理模式下,为保证世博园的正常运转的经营管理人员最高时达到3000多人,平均每天的运行费用达到20多万元。3.2.5 拉动旅游、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办好会展需要提供优质的货运、仓储、检疫、保险、报关、法律、会计、金融、通信等配套服务,安排和提供住宿、餐饮、交通、旅游娱乐购物等生活服务。通过成功举办大型展会,各类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首先,会展业带动昆明旅游业的发展。会展与城市旅游业相互促进,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对昆明乃至整个云南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靠着世博会效应,云南从一个鲜为外界知晓的中国边疆省份,一夜之间闻名并走红世界,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99世博会举办的半年里,迎来中外游客943万人次,超出了当初预计800万人次的目标。仅当年,云南省接待海外旅游者和旅游创汇就跃居全国第六。据统计,仅1999年昆明接待海外游客就达到104万人次,旅游外汇总收入35033万美元,昆明也一跃成为全国旅游10强城市。其次,会展业带动昆明酒店业的发展。为举办99世博会,昆明建成了5个四星级宾馆,星级宾馆达到138家,其中引进了如威斯丁、希尔顿、万豪、上海锦江、喜来登等一批国际和国内酒店管理集团进行管理。再次,会展业带动昆明交通业的发展。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和城市的基础设施,1996年为了迎接99世博会的召开,云南共投入183.6亿元,用于全省的机场、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以及昆明城区的改造。昆明新建、扩建城区道路69条,新建23座立交桥,提前10年完成了城区交通网建设规划。到2011年底,年均客流量6500万人次的昆明新机场将投入运行,成为中国第四大国际门户机场。此外,会展业对昆明其他行业也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就通讯业而言,会展活动的举办提高了人们之间的通信频率,增强了人们去城市通讯服务的要求,从而为城市的通讯行业创造的经济收入。昆明举办的昆交会、旅交会等知名展会,大量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汇集到昆明,对昆明通讯业的发展也有着很强的带动作用。办好会展需要提供优质的货运、仓储、检疫、保险、报关、法律、会计、金融、通信等配套服务,安排和提供住宿、餐饮、交通、旅游娱乐购物等生活服务。通过成功举办大型展会,各类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第四章 昆明会展业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展望昆明的会展业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为昆明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昆明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通道和门面,随着我国对南亚、东南亚国家开放的不断扩大,商贸交往的不断增多,昆明举办会展活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昆明作为会展城市的地位也将日益突出。而且,昆明及周边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对参加昆明举办的会展活动参展商和观众有较强的吸引力。毫无疑问,昆明会展业的发展也将会推动昆明城市经济迈向更高台阶。然而,昆明发展会展业也面临着很多挑战,这也会对昆明的城市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4.1 昆明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4.1.1 缺乏专业的会展人才昆明的会展业起步得比较晚,很多从业人员基本上也都是半路出家,缺乏专业的会展运作、设计、管理、高级公关、商务、法律和其它配套的各类服务人才。而且,昆明会展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会展业的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多元化的趋势要求会展人员应是一支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优秀素质的专业化队伍。云南会展业仅有25%的员工是大专学历,60%的员工是高中学历,15%的员工是初中学历。开办会展专业的高等院校少,规模小,昆明学院2007年率先开设会展管理挂靠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专业,08年云南财经大学也开办了会展经济与管理的本科专业,云南民族大学之前开设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科专业,云师大文理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开设的会展类专业挂靠旅游管理专业或工商管理专业。 会展人才是保障会展活动的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会展质量是开展会展活动是否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关键所在。会展活动的成功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反之则亦然。4.1.2 国内会展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除了缺乏专业的会展人才外,昆明发展会展业还面临着与其他城市竞争的挑战。在西部地区,除昆明外,西安、成都、南宁、重庆等城市都在着力打造会展中心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和会展基础设施都在提高,办展能力不断增强,昆明会展业的发展竞争也越来越大,难度也在提高。4.1.3 东南亚地区国家的会展业的发展对昆明发展会展的冲击新加坡、曼谷、吉隆坡等城市己成为亚洲会展业排名前10名的国际会议中心,会展实力在不断提升,东南亚很多地区的会展业在城市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对会展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使昆明发展会展业,建设会展中心城市增加了压力,提高昆明会展经济的发展的难度。4.2 昆明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2009年2月2日,昆明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编号为82560的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昆明市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昆明今后发展会展业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及要求。4.2.1 加强专业的会展人才培养发展会展业,必须形成培养人才的机制,这是昆明发展会展业的重要前提。昆明培养会展人才,首先要提高师资的专业素质水平,充分利用校内的教师资源,培训与实践并重,强化教师教学业务水平;采取校际之间联合协办的方式以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聘请会展行业优秀从业人员到校任教,加强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构建以高校教育为主体的多层次会展教育体系。构建以高校为核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承担操作业务培训工作,行业协会和企业培训作为补充的教育体系。此外,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训环节的实施效果决定着学生能否在行业里具备实务执行能力,会展办学要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为学生理论深造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创造最好的对接条件。4.2.2 加强会展场馆建设,改善硬件设施2009年2月昆明市人民政府颁布的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昆明市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昆明发展会展业,要全面提升现有各类会展设施的功能和利用效率。鼓励现有剧场、博物馆等场馆进行设施升级改造,促进老场馆向品牌化、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快新会展场馆建设。把会展场馆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空港经济区或呈贡新区选择适当地块,规划建设新的“昆明会展中心片区”,采取政府投资建设或政府划拨建设用地,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建设。鼓励外资参与新展馆建设,吸引有展会资源的国外一流展览集团参与展馆经营。会展硬件设施的改善和发展为发展会展经济提供了基础,同时会展经济的发展也将使昆明城市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4.2.3 建设品牌展会会展业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打造品牌展览。会展活动汇聚的巨大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仅能够在扩大贸易、引进技术、吸引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提升城市品位相知名度,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展览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会展业已成为一些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消费增长的重要产业。目前中国的会展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其中重复办展的状况极其严重,因此需要政府、决策机构整合资源,把分散的人力、资金进行宏观统筹,创造出具有影响的品牌,这是保证会展业长久不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昆明要加强“昆交会”、“旅交会”“农博会”等现有重点会展品牌建设,在巩固基础上,提升其规格和品质。要促进现有展会注大新的活力,扩大参会、参展的规模,提升展会的质量,增强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做大做强,发展成为省内外、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尽快建立、完善品牌会展的培育引进机制。选择有比较优势、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潜力会展,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会展和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展,集中财力投入、滚动扶持,造就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地会展品牌。积极吸引国内外品牌会展落户昆明,鼓励推动现有本地自办会展与国际博览会嫁接合作,打造区域性国际会展品牌。品牌展会的举办可以推动城市招商引资工作和扩大城市经济贸易合作。4.2.4 培育专业会展企业 会展企业的实力是一个城市办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针对我市大多数会展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的状况,要加大扶持培育力度,促其走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路子,培育一批规模大的专业化会展集团,为我市会展业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创造条件。我市可以通过招标、拍卖、合作、委托等多种形式,逐步将政府各有关部门培育比较成熟的会展推向市场,交给企业运作经营。鼓励引导有志于会展业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