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园林绿化标准07年1月11日)4-6章.doc_第1页
(云南省园林绿化标准07年1月11日)4-6章.doc_第2页
(云南省园林绿化标准07年1月11日)4-6章.doc_第3页
(云南省园林绿化标准07年1月11日)4-6章.doc_第4页
(云南省园林绿化标准07年1月11日)4-6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给水排水工程参照执行GB 5026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 灯光亮化工程参照执行CJJ 892001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6 水景工程6.1 基坑开挖6.1.1 在基坑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地质资料和地下水位对基坑开挖的影响,确定基坑开挖的围护方案,以保证基坑顺利进行。6.1.2 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土深度在以下范围内可不加支撑。砂土和沙砾石 1.0m亚砂土和亚粘土 1.25m粘土 1.5m6.1.3 当基槽必须设置坑壁支撑时,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时间长短、施工季节和当地气象条件、施工方法与相邻建(构)筑物等情况进行设计和选择。一般上述条件均有利于施工时,可采用断续垂直支撑、断续水平支撑和连续垂直支撑、连续水平支撑等方法,当深度较大和土质复杂时,必须选择有效的深基坑支护技术。6.1.4 基坑(槽)或管沟挖土深度不得超过设计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挖超,应用砂、碎石填补夯实。在天然地基或重要部位超挖时,应采用经设计单位同意的补填方法去填补。6.1.5 采用天然地基的基础,挖至基坑(槽)底时,应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验槽,必要时质监部门参加。6.1.6 基坑(槽)和管沟的土方完成后应排干积水和清底,及时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6.1.7 基坑开挖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1.7的规定基坑开挖允许偏差 表6.1.7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查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轴线位移50mm每座4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向各计2点2基底高程土方30mm5用水准仪测量石方100mm3基坑尺寸不小于规定4用尺量,每边各计1点4基坑边坡不陡于规定4用坡度尺检验,每边各计1点。6.2 垫层、基础6.2.1 垫层使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前应按要求进行试验,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6.2.2 垫层材料摊铺应均匀一致,无粗细颗粒分现象。6.2.3 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槎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米,并充分压(夯)实。6.2.4 采用混凝土基础时,所选用的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若选用商品混凝土,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6.2.5 基础混凝土应有按规范定组数的28d标养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6.2.6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管道和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处理好,再继续浇筑。6.2.7 垫层、基础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7的规定垫层、基础允许偏差 表6.2.7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 围点 数1垫层高程0-1520m1用水准仪测量中线每侧宽度1020m2用尺量每侧计1点厚度1520m1用尺量2基础混凝土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每台班1组按相关规定检验高程1020m1用水准仪测量厚度-10mm20m1用尺量中线每侧宽度10mm20m2用尺量每侧计1点蜂窝麻面面积1%20m1用尺量蜂窝麻面总面积6.2.8 混凝土设备基础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8的规定混凝土设备基础允许偏差 表6.2.8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坐标位移(纵横轴线)20每个构筑物2用经纬仪或拉线尺量检查2不同平面的标高0-202用水准仪检查3平面外形尺寸202尺量检查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0-202尺量检查凹穴尺寸2002尺量检查4平面平整度每米52用2m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全长1025垂直度每米52用吊线坠和尺量检查全高1026预埋地脚螺栓标高(顶部)+20-0每件(孔)1在根部或顶端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中心距217预埋地脚螺栓孔中心线位移5每孔1尽量纵横两个方向检查深度尺寸+20-01尺量检查孔铝垂线101吊线或尺量检查8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标高+20-0每件1拉线和尺量检查中心线位移51带螺纹孔锚板平整度21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带槽锚板平整度516.3 池体工程6.3.1 池体施工所用材料,均应符合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6.3.2 选用石料施工时,石料质地应均匀无裂缝,不易风化,强度不小于30mpa或不小于设计要求。6.3.3 砌筑料石池避时,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丁、顺搭砌;水平缝宜采用坐灰法,竖向缝宜采用灌浆法。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竖向灰缝厚度:细料石、半细料石不宜大于10mm;粗料石不宜大于20mm。6.3.3 砌石结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3的规定砌石结构允许偏差 表6.3.3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浆砌块石范围点数1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不低于设计规定每个构筑物符合规范要求2断面尺寸+20mm-10mm3用尺长、宽、高各计1点3顶面高度15mm4用水准仪测量4中线位移15mm2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向各级计1点5墙面垂直度0.5%H303用垂线检验6平整度料石30mm3用2m直尺或小线量取最大值砖、砌块7水平缝平直4拉10m小线量取最大值8墙面坡度不陡于设计规定2用坡度尺检验注:表中H为构筑物高度(单位:m)6.3.4 选用砖施工时,砌砖结构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灰缝均匀一致。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并不应大于12mm。圆形池壁,里口灰缝宽度不应小于5mm。砌砖时,砂浆应满铺满挤,灰缝不得有竖向通缝。6.3.5 砌砖结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5的规定砌砖结构允许偏差 表6.3.5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砂浆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每个构筑物1组必须符合规范规定2轴线位移20mm2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向各计1点3尺寸0.5%L(D)2用尺量4墙面垂直度5mm4用垂线检验5墙柱表面平整度清水墙5mm混水墙8mm4用2m直尺或小线量取最大值6预埋件、预留孔位移5mm每件(孔)1用尺量注:表中L为矩形构筑物边长(单位:m),D为圆形构筑物直径(单位:m)。6.3.6 选用现浇水泥混凝土施工时,应在灌注前按规范要求对模块、支架、钢筋布置及预埋件进行检查验收,灌注混凝土时,应分层进行,并振捣密实。6.3.7 现浇水泥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7-16.3.7-5的规定整体结构模板允许偏差 表6.3.7-1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刨光模板、钢模2每个构筑物或构件4用尺量不刨光模板42表面平整度刨光模板、钢模34用2m直尺检验不刨光模板53垂直度墙、柱0.1%H且不大于62用垂线或经纬仪检验4模内尺寸基 础+10-203用尺量,长、宽、高各计1点梁、板、墙、柱+3-85轴线位移基础154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计2点墙10梁、柱86预埋件、预留孔位移10每件(孔)1用尺量注:表中H为构筑物高度(单位:m)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表6.3.7-2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查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冷拉率不大于设计规定每根(每一类型抽查10%且不小于5根)1用尺量2受力钢筋成型长度+5-101用尺量3弯起钢筋弯起点位置201用尺量弯起高度0-101用尺量4箍筋尺寸0-52用尺量高、宽各计1点钢筋网片和骨架成型允许偏差 表6.3.7-3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查频率检验范围点数1网的长度10每片网或骨架2用尺量长宽各计1点2骨架的长度+5,-103用尺量长、宽、高各计1点3骨架的宽、高度0,-104网眼尺寸及骨架箍筋间距103用尺量注:用直钢筋制成的网和平面骨架,其尺寸系指最外边的两根钢筋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当钢筋有弯钩或弯曲时,系指弯钩或弯曲处切线的距离。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 表6.3.7-4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查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顺高度方向配置两排以上受力钢筋时钢筋的排距5每个构件或构筑物2用尺量2受力钢筋间距梁、柱102在任意一个断面量取每根钢筋间距最大偏差值,计1点板、墙102基础2043箍筋间距205用尺量4保护层厚度梁、柱55用尺量板、墙3基础10 现浇水泥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 表6.3.7-5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混凝土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每台班1组符合规范规定2混凝土抗渗必须符合GBJ82的规定每个构筑物1组(6块)符合GBJ82的规定3轴线位移20mm2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向各计1点4各部位高程20mm2用水准仪测量5构筑物尺寸(mm)长、宽或直径0.5且不大于50mm2用尺量6构筑物厚度(mm)60015mm4用尺量7墙面垂直度15mm4用垂线或经纬仪测量8麻面每侧不得超过该面积的11用尺量麻面总面积9预埋件、预留孔位移10mm每件(孔)1用尺量6.4 装饰工程6.4.1 装饰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严禁使用国家命令淘汰的材料。6.4.2 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和尺寸进行验收。材料包装应完好,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的检测报告;进口产品应按规定进行商品检验。6.4.3 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润湿。6.4.4 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6.4.5 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基体之间必须粘接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和裂缝。6.4.6 装饰工程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4.6的规定装饰抹灰的允许偏差 表6.4.6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水刷石斩假石千粘石假面砖范围点数1立面垂直度5455每个构筑物4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2表面平整度33544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3阳角方正3344每角1点用直角检测尺检查4分格条(缝)直线度33334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5墙裙、勒脚上口直线度334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6.4.7 饰面砖的品种、规格、图案、颜色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6.4.8 饰面砖粘贴工程的找平、防水、粘结和勾缝材料及施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6.4.9 饰面砖粘贴必须牢固。6.4.10 满粘法施工的饰面砖工程应无空鼓、裂缝。6.4.11 饰面砖工程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4.11的规定饰面砖粘贴的允许偏差 表6.4.11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外墙面砖内墙面砖范围点数1立面垂直度32每个构筑物各4点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2表面平整度43各4点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3阴阳角方正33每角1点用直角检测尺检查4接缝直线度32各4点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5接缝高低差10.5各4点用钢直尺和塞尺检查6接缝宽度11各4点用钢直尺检查6.5 水池防水工程6.5.1 水池防水工程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6.5.2 在防水施工期间,应注意的问题包括:1. 地下水位应降低到防水工程底部最低标高以下,不得小于300mm,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成为止。2. 基坑周围的地面水必须排除或控制,不得流入基坑。3. 基坑中不应积水,如有积水,应予以排除,严禁带水或泥浆进行防水工程施工。4. 施工前,按工艺标准及设计要求,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期间各工种应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施工完成后,应注意成品保护,不应损坏。5. 对有电器设备的水池工程及地下结构,在防水层施工时应将电源临时切断,或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6. 对施工照明用电应将电压降至36v以下,使用电动工具应采取安全措施。6.5.3 采用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时,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粗糙、清洁,刚性多层(五皮式)水泥砂浆防水层要求表面充分湿润,无积水。掺有机硅防水剂、阳离子氯丁胶乳防水剂水泥砂浆和涂膜防水层,要求基层干燥。6.5.4 采用地下沥青油毡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层应牢固,表面洁净、平整,阴阳角处呈圆弧形或钝角,冷底子油涂布均匀,无漏涂。2. 铺贴方法和搭接、收头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粘结牢固紧密,接缝封严,无损伤、空鼓等缺陷。3. 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应粘结牢固,结合密实,厚度均匀一致。6.5.5 采用地下改性沥青油毡(SBS)防水层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层应平整,无空鼓、起砂,阴阳角应呈圆弧形或钝角。2. 改性沥青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得有漏刷、透底和麻点等现象。3. 卷材防水铺附加层的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分层的接头搭接宽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收头应嵌牢固。4. 卷材粘结应牢固,无空鼓、损伤、滑移翘边、起泡、皱折等缺陷。6.5.6 采用地下高分子合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平整,阴阳角处呈圆弧形或钝角,表面洁净;底胶涂刷均匀,无漏涂、透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2. 卷材防水层铺贴构造和搭接、收头粘贴牢固严密,无损伤、空鼓等缺陷。3. 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的做法。6.5.7 采用地下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涂膜防水材料及加层玻璃布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规定,并有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2. 涂膜防水层及其局部应加强的变形缝、预埋管件处、阴阳角部位的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不得渗漏水。6.5.8 地下结构物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等细部构造,应采用止水带、遇水膨胀胶腻子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