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doc_第1页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doc_第2页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doc_第3页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doc_第4页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中有14种微量元素,它们占人体总重量约0.046%其中:人体必需的:铁Fe、铜Cu、锌Zn、碘I有毒的:镉Cd、汞Hg、铅Pb无生理功能的:存在于水、土壤中的一些元素铁(Fe)功能: 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必要成分是许多酶的活性部分酶:一种有机的胶状物质,由蛋白质组成,对于生物化学变化、促进可逆反应(如水解和氧化)方面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缺铁: 缺少血红蛋白难以输氧难以进行新陈代谢贫血多铁: 不易排出沉积于肝、胰、淋巴结等处肝硬化,糖尿病含铁食物: 动物肝、肾、蛋黄、绿色蔬菜、豆类、谷物、海带、木耳铜(Cu)功能: 是血、肝、脑铜蓝蛋白的组成部分;是几种重要酶的活性成分;参与造血,影响铁的代谢杀菌缺铜: 引起贫血;毛发色素丧失;生长速度减缓、智力发育不全;精神状态紊乱;能影响到头发、骨骼、大脑、心脏、肝脏、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会导致血浆胆固醇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营养性贫血、白癜风、骨质松脆症、胃癌及食道癌等疾病的产生也都与人体的缺铜有关多铜: 引起肝炎,小脑运动失常含铜食物: 动物肝、干果、豆类、牡蛎、水果、蔬菜摄铜途径: 由于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有差异,铜在人类膳食和在土壤中的分布也有差别,故只靠膳食补铜是不够的。 英国应用微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铜管是有益于公共健康的供水管材。铜水管对大多数细菌的成长都有抑制作用。生物学研究表明,99%以上的水中细菌进入铜管道5个小时后会自行消失。正因为如此,在发达国家,许多医疗器械都是铜制的,而在公共场所,象医院、商店、车站、电影院等,黄铜则成为门把手的首选材料锌(Zn)功能 参与蛋白质及核酸的代谢,激活酶,锌是生物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它与视力密切有关,为提高夜视能力,应注意锌的摄入,实验表明,即使人体内维生素A并不缺乏,但缺锌时,由于维生素A得不到充分利用,对微光的感觉能力仍然不正常。而且,肝硬变患者常有夜盲症状,其他缺锌患者也常有夜盲症缺锌味觉、嗅觉失灵;食欲不振、生长迟缓;脉管炎;恶性贫血;白血病;畸胎;引发食管癌多锌呕吐、恶心、腹泻、伤口难愈合含锌食物食物中的锌:粗粮细粮;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尤以海产品和瘦肉、肝、肾,含锌丰富,摄入时必须注意适量,以防过量而中毒硒(Se)功能 研究表明:硒肯定具有防癌、抑癌的作用;是能阻止致癌物质(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形成的组成成分,服用硒可使癌症的发生率降低37%;每天仅服用200mg硒添加剂,可使前列腺癌的发生率降低一半;肺癌和结肠癌的发生率降低38%;硒能降低或消耗体内的重金属离子:Pb、Cd、Hg、As它既能抵销镉对心脏的损害,又能取代砷、汞等有毒物质,起特殊的解毒作用;调节维生素A、C、E、K在体内的消耗与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杀菌力;有助预防感染炭疽菌; 减少放射性辐射的危害;防止衰老;肝病多硒脱发、脱甲等地方性硒中毒症状含硒食物鱼、肉、肾、海产品、谷物、芥菜、,黄芪和大蒜;富硒地区的茶碘(I)功能是构成甲状腺的核心物质,甲状腺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活化几百余种酶,刺激体内各物质的代谢;对中枢神经、循环造血等系统和肌肉运动都有显著作用缺碘导致体内生化紊乱及生理功能异常;中度缺碘会引起地方甲状腺肿;严重缺碘会导致发育停滞、智力低下,聋、呆滞;身体矮小的克汀病多碘高碘甲状腺肿含碘食物 海藻类食品、海带、虾我国1995年普推加碘盐(安全值内:1/万1/5万)氟(F)功能 对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缺氟造成龋齿;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南方高温多雨地区,氟易流失,土壤、水体中含氟量较低多氟会破坏人体中氟、钙、磷的正常比例;破坏牙齿珐琅质、光泽消失、氟斑牙(斑釉齿病);晚期出现四肢麻木无力、腰酸背痛、骨骼变形(氟骨病)含氟食物茶、含氟水、含氟牙膏汞(Hg)内服1.5kg金属汞或静脉注射对人体无害。汞的化合物对人有害。它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二种。水溶性的如氯化汞是剧毒物,吸入1g2g即可致死;脂溶性的如甲基汞能更快地被生物体吸收,其肠道吸收率达95%左右,。由于其脂溶性,可长期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通过鱼、虾等水生物传给人类。(1953年日本一南部小镇水俣市,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甲基汞)水俣病危害:引起皮炎;侵害神经系统;蓄积于肾脏、肝、脾; 蓄积于脑,造成脑损伤,引起头痛、易怒、颤栗、手足麻木,视力模糊乃至死亡镉(Cd)“骨痛病”1968年发现于日本富士山县神通川流域的一种奇病。当地居民长期食用镉污染的稻米和水。症状:全身疼痛肾脏受损骨质软化骨骼变形刺痛加剧骨脆易折痛死。镉与锌常相伴而生,在生物系统中有替代锌的功能,并能不可逆转地置换锌,破坏需锌的酶的生理作用,引起尿蛋白、糖尿病和癌症。一个健康成人镉含量约为30mg,平均每日摄取量为40g,若长期每日摄取量达600 g,则可能患骨痛病。尽量食用锌镉比大的食物:牡蛎、豆类、面筋、坚果铅(Pb)低水平铅中毒:恶心、暴躁;大剂量铅中毒:脑损伤;贫血便血肾损伤尿蛋白;孕妇:畸胎、死胎、流产。铅中毒的元凶:汽车中的防震剂:四乙基铅,它随汽油的燃烧而分解为无机铅盐和氧化物排入大气,含铅汽油燃烧后,有85%的铅排入大气,每辆汽车每年往大气中排铅达2公斤。据统计,城市大气的铅污染90%以上是汽油燃烧造成的。其它铅污染源有工业废气、油漆涂料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众所周知,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活力密切相关,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量元素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土壤供给。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分布极不均匀,例如碘集中在甲状腺,铁集中在红细胞内,钒集中在脂肪组织,钴集中于造血器官,锌集中在肌肉组织等。微量元素的代谢情况可以通过分析血液、头发、尿液或组织中的浓度来判断。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铁Fe一、铁的生理功能 铁(Fe)在人体中的含量只有0.004% ,微乎其微。但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员。人体中的铁,有 72% 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它是一种含铁的复合蛋白,是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血液运送氧气的重大使命,就是由血红蛋白承担的。 1 构成组织成份: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等的重要成分,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参与一系列新陈代谢反应等。 2 增强免疫功能:铁可使人体内T淋巴细胞、血清补体活性、吞噬细胞功能、中性白细胞的杀菌能力等保持正常。 3 防止上皮组织受损:铁影响细胞内铁酶和铁蛋白的活性,一旦缺乏,可引起舌炎、口角炎、皮肤干燥、角化和萎缩、指甲变形等。 4 氧和二氧化碳的载体:由于铁担负着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工作,如果含量不足,运载氧能力受到阻碍,容易出现贫血。 5 参与运动: 肌红蛋白中也含铁,一个肌红蛋白结合一个铁原子,为肌肉的有氧代谢提供氧。如果缺铁将影响人的体育运动及劳动能力。 6 参与代谢:在呼吸酶中也有铁,例如,三羧酸循环中许多酶有铁时才有活性,如果缺铁将影响气体交换、细胞的呼吸、能量代谢、蛋白质和DNA的合成。二、特殊条件下铁的生理机能 人体每日生理活动受物理性、化学性、生物学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特殊环境下,机体为了适应应急的生理反应和代谢的需要,体内的微量元素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高温条件下,人体由于大量的出汗将损失掉一部分铁。 2 低温条件下,同样会出现贫血现象。由于低温地区的人体内储存的铁量低,而尿铁排出量增加,因此,也容易出现贫血。 3 大量的运动也能引起铁的过度流失。许多试验都证明进行大量运动后,尿、粪、便、汗液的排量均增加,可导致铁负平衡,如果不及时补充将会出现铁耗竭现象。 4 在高原或高寒地区由于缺氧,ATP和ADP的生成均受阻,因此体内的大量微量元素将被动用,此时铁将会缺乏,从而导致贫血。 5 在应激条件下,人体肌肉处于紧张的运动,谢率上升,耗氧量增大,所以运载氧以及氧化磷酸化和ATP的生成均需要大量的微量元素参与,一旦铁缺乏,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将无法进行。 蛋白质和脂肪均与铁有着密切的关系。铁不仅参与蛋白质的分解作用,而且参与激素活化酶的活化作用。Fe3能加速蛋白质的分解,也能激活氧化酶的活性。 应激条件下、不同温度、不同地域、不同劳动对人体生理功能有显著影响,因此,应激条件下应给予人体大量的补铁,如果食物摄人量不够,应补充相应的铁剂药物,例如硫酸亚铁、碳酸亚铁、富马酸铁、人造补血药等,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铜Cu铜是人体内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大脑的“益友”铜与锌、铁等一样都是大脑神经递质的重要成分。如果摄取不足可致神经系统失调,大脑功能会发生障碍。铜缺乏将使脑细胞中的色素氧化酶减少,活力下降,从而使记忆衰退、思维紊乱、反应迟钝,甚至步态不稳、运动失常等。要有一副健康灵活的大脑,是离不开铜元素这个益友的。二、 心脏的“卫士”当人们将心脏病的原因单纯归咎于脂肪、高胆固醇饮食时,美国科学家提醒人们:绝对不可忽视铜元素的缺乏。铜元素在人体内参与多种金属酶的合成,其中的氧化酶是构成心脏血管的基质胶原和弹性蛋白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而胶原又是将心血管的肌细胞牢固地连接起来的纤维成分,弹性蛋白则具有促使心脏和血管壁保持弹性之功能。因此,铜元素一旦缺乏,此类酶的合成减少,心血管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从而给冠心病入侵以可乘之机。三、造血的“助手”众所周知,铁是人体造血的重要原料,但铁元素要成为红血球中的一部分,必须依靠铜元素的帮忙。奥妙在于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三价铁离子,而来源于食物中的乃是二价铁离于,二价铁离子要转化成三价铁离子,有赖于含铜的活性物质血浆铜蓝蛋白的氧化作用。如果体内缺铜,血浆铜蓝蛋白的浓度势必降低,从而导致铁难以转化而诱发贫血症。四、癌症的“克星”人怕癌症,癌症也怕人,怕人体摄取足够的铜元素。癌症专家的最新研究表明,铜元素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癌细胞“自杀”。故健康人摄取足量的铜可防范癌症发生,而癌症病人补铜可阻止癌细胞的繁衍,缓解病情,加快康复。五、 助孕的“新星”育龄女性要怀孕也离不开铜。据产科医生研究,妇女缺铜就难以受孕,即使受孕也会因缺铜而削弱羊膜的厚度和韧性,导致羊膜早破,引起流产或胎儿感染。故女性要想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宝贝,也须借助铜元素的一臂之力。六、抗衰老的“能手”人体的衰老是因为体内的自由基的代谢废物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又是多种老年疾病的祸根。其中的羟自由基,毒性最强,不但会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损害细胞膜,而且会破坏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导致细胞死亡。此外,还可使许多重要酶的活性降低甚至消失。研究表明,含铜的金属硫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具有较强的清扫此种代谢废物的功能,保护人体细胞不受其害,可见铜元素在抗衰老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七、流感的“天敌”英国药物学联合会的专家们最近找到了一种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最简便办法,那就是将一种普通维生素C与铜元素结合起来服用,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实验证明,人体摄入足够的铜,可在侵入人体的流感病毒表面聚集较多的铜离子,从而为维生素攻击流感病毒提供有效的“靶子”。维生素C与病毒表面的铜离子发生作用,构成一种可以分离的含有活性氧离子的不稳定化合物,促使含有蛋白质的病毒表面发生破裂,进而置病毒于死地。为此,专家将维生素C与铜元素称为一对防治流感的最佳“搭档”。八、防治白发的“灵丹”人的头发为何早白?体内缺铜是一个重要原因。缺铜可使人体内的酪氨酸酶的形成困难,导致酪氨酸转变成多巴的过程受阻。多巴为多巴胺的前体,而多巴胺又是黑色素的中间产物,最终妨碍黑色素的合成,遂引起头发变白。欲求黑发不衰,补足铜元素是有效的一招。锌Zn一、营养学意义锌在人体内约为22.5g,分布在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以肝、肾、肌肉、视网膜、前列腺内的含量为高。锌对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免疫能力、物质代谢和生殖功能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许多酶的结构成分或激活剂,已知含有锌的酶不下80种,如乳酸脱氢酶、RNA聚合酶、DNA聚合酶等。蛋白质、核算的合成代谢、骨骼的正常骨化、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都需要锌。同时,锌还参与维护正常的味觉、嗅觉,促进食欲;促进维生素A的代谢和生理作用,有利于维持视觉和皮肤健康。此外,锌还参与维护与保持免疫反应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二、锌的生理功能1、金属酶的组成成分或酶的激活剂体内约有200多种含锌酶,其中主要的含锌酶有超氧化物歧化酶、苹果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这些酶在参与组织呼吸、能量代谢及抗氧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锌为维持RNA多聚酶、DNA多聚酶及逆转录酶等活性所必需的微量元素。2、促进生长发育锌参与蛋白质合成及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等过程。锌的缺乏可引起RNA、DNA及蛋白质的合成障碍,细胞分裂减少,导致生长停止。锌参与促黄体激素、促卵泡激素、促性腺激素等有关内分泌激素的代谢,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促进性器官和性功能发育均具有重要调节作用。3、锌对机体器官的影响 锌是维生素A 代谢的重要金属离子,参与维持眼组织的正常形态及视觉功能。维生素A缺乏或不足时,容易引起暗适应能力降低,夜盲症、角膜角化及视力障碍。国外报道,人的近视与体内缺锌有关。锌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和组织胺的释放,具有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膜的作用。低锌时各种生物酶的的稳定性改变,从而使膜的通透性增加,心肌损伤加重。锌与唾液蛋白结合成味觉素可增进食欲,缺锌可影响味觉和食欲,甚至发生异食癖。锌对皮肤和视力具有保护作用,缺锌可引起皮肤粗糙和上皮角化。4、促进机体免疫功能锌可促进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增加T细胞的数量和活力。缺锌可引起胸腺萎缩、胸腺急速减少、T细胞功能受损及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改变。锂Li锂(Li)是具有高度活性的一价碱性轻金属,1817年分离出来并应用于临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锂电池凭借其优越的性能,在航空、航天、通信、电子、海运等科研工业部门的仪器设备以及居民生活的各类家用电器上得到广泛应用。全世界每年耗锂量达25000吨,锂接触者日益增多,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逐渐引起关注。 锂在体内广泛分布于肌肉、骨骼、心、肝、脾、肾、甲状腺、血液等组织。正常人血清锂的平均含量3ug/100L,下限为0.5ug/100L,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锂主要由小肠上部吸收,也可经破损的皮肤吸收。随血液迅速分布于肝、脾细胞,进入骨骼、肌肉、大脑则较慢。锂主要累积于骨骼、脑下垂体腺,甲状腺及肾上腺也有分布。锂在机体内分布于整个水相(即细胞外液)中,而钠主要分布于细胞外,钾主要分布于细胞内。锂以肾脏排出为主,少量经汗、粪便排出。人体具有维持锂代谢平衡的能力,正常状态下不会造成锂蓄积。 锂作为一种情绪稳定剂,应用于情感障碍的治疗已有70多年的历史。据WHO统计,全世界有五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患,目前在西方国家中有超过1%的人在服用锂制剂。锂的治疗域较窄,其毒性剂量只比治疗剂量高23倍,而情感障碍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所以锂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要有一定认识。 锂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个方面。局部危害主要是对皮肤和粘膜的直接腐蚀和强刺激作用,出现斑丘疹、瘙痒性皮炎、牛皮癣等症状;全身危害主要表现为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胃肠道、肌肉、皮肤等的影响。急性锂中毒以消化道、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急性器质性脑综合征最为典型。严重者可造成大脑皮层的广泛抑制,导致呼吸循环中枢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各系统的影响。健康者使用治疗量的锂盐时,可引起嗜睡、焦虑、紧张及注意力分散。服用两周后可出现选择紊乱,长期服用可引起人格改变。长期服用锂盐而骤然停药,可引起急性精神错乱状态,故锂盐治疗时应注意缓慢停药。此外,锂可通过母亲经胎盘或乳汁进入胎儿及婴儿体内,后者代谢功能不完善,可引起胎儿、婴儿体内锂蓄积中毒及畸形,影响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导致神经行为异常。鉴于此,对长期服用锂盐制剂的患者,应严格准遵照医嘱合理用药,控制好血药浓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诊。氟F现代医学已确认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牙齿、骨骼具有重要作用。正常人骨骼中含氟约在0.01%0.02%,在牙齿中氟的含量约在0.01%0.03%。微量的氟在人体中有利于钙和磷的利用及在骨骼中沉积,可加速骨骼的形成,增加骨骼的硬度,并能刺激成骨细胞增生。微量的氟能被牙釉质中的羟磷灰石吸附,形成坚硬质密的保护层,从而抑制喜酸细菌的活性,对牙齿起到保护作用。当饮用水中含氟量降低时就会患龋齿,不仅危害牙齿,还可导致其他口脑疾病的产生。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齿列为继心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疾病。为了预防龋齿,可采取增氧措施,如饮用水加氟、使用含氟牙膏,食用含氟食品及饮料如贝类、海蛰、葡萄酒、茶饮料等。钼Mo微量元素钼在人体内分布很广,成年人体内含钼总量约9mg,在体内分布以肝内含量最高,肾其次。近年来研究表明,缺钼可导致神经异常,智力发育迟缓,影响骨骼生长。更为严重的是人体内含钼量降低可提高食管癌的发病率。众所周知,亚硝胺类致癌物是诱发食管癌的重要因素,亚硝胺类的前体是亚硝酸盐和胺类,它们在适当的酸碱条件下合成亚硝胺。亚硝酸盐主要来自环境中的NO3,因此降低NO3的来源是阻断食管癌高发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