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赶海、荷花、古诗两首,一个习作和一个练习。三篇课文在体裁和题材上都有不同之处,从体裁上来说,赶海荷花两篇课文都是散文性记叙文,古诗两首是古代诗歌。内容上来说,赶海写出了天真烂漫的童年趣事,荷花古诗两首描绘了自然风景的动人。“习作4”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乌鸦反哺,体会有关对话的写法。凭借教材中的三幅图画进行看图作文。“练习4”安排了五项内容,其中“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训练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字只读不写。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观察图画,读懂习作例文,学习写人物对话应该注意的方法以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5、养成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查阅资料的习惯。 6、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会有礼貌地约请别人。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单元课后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会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激发学生习作热情,学写人物对话应该注意的方法以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四、课时安排 赶海 2课时 荷花 2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习作4 2课时 练习4 2课时11、赶海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的意义。 4凭借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 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赶海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实物展示,导入新课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悠扬动听的歌曲,歌名叫做大海啊,故乡,林老师格外喜欢它,那是因为每当唱起“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我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板书11、赶海)你知道什么是“赶海”吗?咱们一起开心地读读课题。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1检查生字词孩子们,那还等什么,让一起我们乘上词语的列车向海边出发吧。这里有四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列车。请同学们踏上列车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出示词串:嘿 暑假 舅舅 去赶海哎 喧闹 沙滩 抓海星咦 夹住 长须 捏大虾哦 逃窜 螃蟹 成俘虏书写生字:舅2概括文章意思(1)乘着词语的列车,读着欢快的词串,啊,大海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一块儿进入文字的海洋中畅游一番去感受赶海的乐趣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结合屏幕上的词串,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来说说对赶海的感受吗?(板书:趣)课文哪个自然段重点写了赶海的趣事。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段话中哪一句话概括写了赶海的场景,还具体写了哪些趣事?三、品读课文、感知趣味(一)感受总述句1哎,同学们,远远望去,沙滩上多热闹呀,一起读(出示话面,总述句)你从哪里看出了热闹。2在这热闹的沙滩上,作者最感兴趣的是哪几件趣事呢?(相机板书:抓海星 捉螃蟹 捏大虾)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这三件趣事,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那件事,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读一读,画出让你觉得有趣的字或词甚至是标点!3不少同学都认认真真画下了他们自己觉得有趣的词句,现在就请你们放声自由地读一读你感兴趣的片段。(二)细读品趣1我在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1)谁愿意把你自己感兴趣的片段读给大家听。指导朗读好“摸呀摸呀”。(2)指导读好语气词“嘿”。(3)同学们,这短短的一句话,我们从一个动作词、语气词、甚至一个不起眼的标点都感受到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这样精彩的地方在下面的几个片段中比比皆是。你还觉得哪件事特别有趣呢?2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1)品读“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A比较句式。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想一想这两句话所表达的心情有什么不同?B同桌之间互相练习一下。朗读展示。(2)品读“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A老师把这只可爱的大虾给带来了,看!你觉得武将和大虾像吗?(图片比较大虾和武将)练读。B大虾成了我的俘虏,你能用上语气词对它说句话吗?C一起读一读这个片段,读出它的妙趣横生。3品读 “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A感悟动作词带来的乐趣。B演读: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理解“束手就擒”的意思 ,表演“东逃西窜哩”。(三)回归整体朗读现在让我们把这三个片段连起来读一读,当一回赶海的小孩儿,再次体验一回赶海的乐趣!(配乐)四、想象画面,拓展练说师:小作者通过描写有趣的动作,大虾、螃蟹可爱的样子,再添上妙趣横生的语气词,赶海的乐趣就栩栩如生地展现我们的面前。赶海的乐趣又何止这些?下面就请同学们学着课文中这个片段用上准确的动作词,描绘出生动形象的样子,再添加恰当的语气词,说一说拾海螺的趣事!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我翻开石头,仔细找, ,一只海螺就 在石头底下。它就像 ,我只一伸手, ,就捉住它了。回家后,同学们还可以选择自己身边的趣事,学着课文中的方法来写一写。五、总结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课文的第3自然段,赶海的趣事很多,可作者只拾掇了两件趣事进行具体地描写,而其他只是一笔带过。这样的描写在我们今后的习作中很值得我们学习。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着作者追赶浪花,观赏夕阳西下海面的美景,再次领略赶海的乐趣。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的意义。 2、凭借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的意义。 2、凭借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借助媒体情境激活“趣”师:播放:大海啊故乡,同学们熟悉这支歌吗?每当听到这支歌,便让我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二、紧扣“趣”,辐射全篇1、齐读课题2、师: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赶海一共几件趣事?(生答四件)除了追赶浪花还有哪些趣事呢?(指名交流,教师贴板书: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3、师: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三小节,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体会,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动笔做做记号写写体会。4、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可专注啦!有的同学读得摇头晃脑,脸上还带着丰富的表情呢!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读书成果? 三、精读品悟-体验赶海之 “趣”(按学生的选择进行学习)“摸海星” 1、生回答。(出示描写“摸海星”的句子)2、师:摸海星哪儿有趣?(生答)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生读)出示: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3、师:在大海里摸海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要小心翼翼,慢慢地摸。谁来摸一摸。(生读)评价语:(我仿佛能看到你认真的样子)(你摸得真仔细啊!)4、师:谁能和她比一比,也来读读这句话!(指名再读)5、师:就在你们摸呀摸的时候,一只小海星被抓住了!(出示海星图)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高兴、激动、喜悦) 带着你的心情来读出示: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5、师:你不仅嘿字读得好,还把后面的感叹号也给读出来了(点击),读书就要这样,不仅要关注语言文字,还要读出标点符号!(指名读)6、师:你不仅读得流畅,表情还很丰富。这只小海星很狡猾,趁你不注意,身子一扭,又滑进海水里了。我们全班同学伸出手来比赛摸一摸,看谁能把这只海星摸到。(齐读)7、师:摸海星真是乐趣多多呀!还有哪件事儿你觉得最有趣,接着交流。 “捏大虾”1、出示: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2、师:你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程老师也觉得摸大虾太有趣啦!请同学们自己读读摸大虾这部分。听清要求:把这只大虾读进你的脑海里。边读边想,看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虾?(生自由读)出示:这是一只_的大虾。(此处随机,“顽皮”与“神气”)顽皮:3、师:你从哪个字中体会出这是一只顽皮的大虾?一个“逗”字把大虾的顽皮写出来了,真妙。大虾在逗我玩呢,多有意思呀!谁来读一读。4、分别出示两句话分别请两个同学来读,一个读: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一个同学读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5、师:能告诉老师,为什么把“咦”,“哦”这两个语气词读的这么好呀?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点击语气词儿)(让读书的两个孩子分别说)6、师:同学们,这就叫读书,揣摩文章中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它隐藏在里面的感情,然后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让我们也来读读体会体会。(齐读)神气:1、师: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找一找,这还是一只_的大虾。(生回)2、师:读得这么好,老师要奖励你们亲眼看看这只大虾。(点击出示大虾画面)(出示:比较大虾和戏台上的武将)他们有什么地方相像呢?(舞台上的武将常常插着两根翎毛,大虾摇摆着两条长须还真与武将相像)看上去真威武呀,真神气。读出大虾的神气威武。(指名读 )3、师:如果你一边读,一边想像大虾和武将的模样,那你的朗读一定会更逼真,感受也会更深刻,不信,大家试一试。(自读后指名读)老师评价:怪不得作者说它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呢!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瞧,(引读)我轻轻(生读),只(生读),这武将就(生读),再也(生读)啦!4、原来这只大虾看似神气威武,其实我只要轻轻一捏就把它捉住了。(只一捏让学生边读边做动作)5、师:对!捏就是这样,又轻又快。还有人也想来俘虏这只大虾。(生读)6、读到这里,同学们的心里和手里一定也已经痒痒的了,想捏大虾的同学起立,一边读,一边捏一捏这只大虾。(点击画面出现文字)齐读。捉螃蟹(出示螃蟹图片)你抓过螃蟹吗?抓螃蟹容易吗?(容易就引导)小作者就没有那么容易啦!不容易就说小作者也没那么容易指明读捉螃蟹这部分师:你能想到当时的情景吗?(生说后顺势请他读)师:真是一只不好惹的螃蟹啊!谁来读师:谁愿意来捉捉螃蟹?(指名读)哎呦相机评价(你的朗读让我们体会到了小伙伴痛得龇牙咧嘴的样子)小结:螃蟹犹如一位将军,勇敢又有计谋,多有趣!小伙伴好不容易逮住了螃蟹,却被螃蟹反夹一下。捉螃蟹多么具有挑战性啊!谁来挑战?(指名读)师:怪不得小作者只努努嘴,不作声:全身心抓螃蟹呢!总结:同学们我们一起体会小作者(指板书)捉螃蟹、摸海星、捏大虾的趣味,让我们捧起书一起来回味其中的乐趣。(齐读第三小节)四、观察想象延伸“趣”1、海滩上不仅留下了我和小伙伴的欢声笑语还留下好多人的足迹呢!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他们还会做哪些趣事?出示图片,出示:有的有的有的2、过渡:赶海的趣事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配乐教师朗读第四小节),不知不觉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3、提示句式:他们的手上 ,脸上 ,心里 4、如果说热闹是一种别样的美,那么现在就是一种宁静的美。谁能够通过你的朗读展现这种美(指名读)评价语:课文写得美,你也读得美。评价语:去赶海,欣赏宁静和谐的景致,也是一件有趣快乐的事情。让我们把这种美记在心里。(齐读)5、师:(出示图片)看,那蓝蓝的海水,洁白的浪花,金色的沙滩,五彩的贝壳,听那一阵阵海浪声。(出示图片)小作者背着背篓回家了!背篓里装着什么呢?(生答)除了各种各样的海产品,这只小背篓里还可能装着些什么呢?生:赶海的快乐生:赶海的歌声6、过渡:背着沉甸甸的背篓,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迎着清凉凉的海风,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最爱唱的歌。(播放音乐大海啊故乡)课文哪写到这支歌(生答)(出示ppt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师:文章以歌词开头又以歌词结尾,这样的写作方式就叫首尾呼应。(板书)男生读开头 女生读结尾7、赶海是一件趣事,有嘿的惊喜、哎的好奇、咦的不解,也有哦的恍然大悟。自由读一读让我们再好好体会作者用词的妙趣横生吧!出示四句: (1)、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3)、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4)、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8、练习说话(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说一句或者一段话)耶?( )哇!( )哼!( )哈!( )总结: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有趣的事情呢?同学们在写的时候如果也学者小作者的样子,把有趣的地方写出来,再加上合适的动词、语气词,相信你一定能像小作者一样写出这么有趣的文章。附板书:赶海趣趣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12、荷花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0个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欣赏荷花的美丽,初步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色,感受荷花的美。 教学难点:体会荷花的美。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荷花的美丽。教学重难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大家想读吗?出示古诗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学生咏读想象,进入情境。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美景?3、从古至今,荷花就是人们描写、喜爱的对象,赞美荷花的诗篇和文章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板书课题:荷花 齐读课题)4、想看荷花吗?(出示荷花图片,配乐欣赏)你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生谈感受)过渡: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荷花可真美啊!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圣陶爷爷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的每一小节写了什么内容?2、学习第一小节。(1)出示第一节,说说这一小节讲了什么?(作者一进公园就闻到一股清香,跑到荷花池边看荷花。)(2)读完第一小节,你还知道了什么?荷花香:从哪看出来荷花很香?(一就)你能用“一就”说一句话吗?心情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作者的心情很急?(赶紧、跑)(3)谁来读出荷花的香和作者的迫不及待?(指名读、齐读)3、出示第二小节。(1)第二小节又写了荷花的什么呢?(荷叶、荷花的姿态)(2)谁来读一读描写荷叶的句子?挨挨挤挤:“挨”是多音字,他的另一个读音是什么?“挤”扩词 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谁来读好这个词语?指名读好这句话、齐读。(3)荷花有哪几种姿态呢?(三种)谁来读一读?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教学生字:蓬:什么结构?莲蓬你见过吗?(出示图片帮助理解)骨:g(骨头)g(骨碌碌)部首是什么?什么样子的荷花是花骨朵儿?(出示图片)饱胀的意思是什么?(本意是指吃太多肚子发胀。这里指花马上就要开放了。)裂:你怎么记住它?破裂就是裂开、分裂。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这段话?(4)这么美的荷叶和荷花,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下吧。齐读第二小节。4、课文哪一小节也写了荷花的姿态?(第三小节)(1)出示第三节,齐读(2)幅,部首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和它相近的字?在这里“幅”是量词。5、课文的前三小节分别写了荷花的清香、荷叶、荷花的姿态,那四、五小节又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这两小节,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出示4、5小节)(1)生交流:作者觉得自己是一朵荷花。(2)师:这是作者的想象,把自己看作是一朵荷花。谁来做这一朵荷花,读一读这两小节?(3)教学生字:翩:部首是什么?(羽)意思是轻快地飞。蹈:注意右半部分的写法。 (4)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展开想象,把自己看成是一朵荷花。齐读4、5小节。三、理清层次1、指着板书,看着老师的板书你知道荷花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了吗?2、美美地读课文四、总结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不仅写了闻到的荷花清香,还写了看到的荷叶和荷花的姿态,而且还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来写,写出了荷花的美。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欣赏那美丽娇艳的荷花吧。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冒”、“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运用的精妙。 2、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从而加强语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2、理解“把眼前的这一池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句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上节课我们欣赏了荷花的美丽,是什么吸引作者去看荷花呢?请同学们一起捧起书认真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过渡:那我们赶快跟随作者去欣赏荷花的美吧!二、细读第二段(2-4)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2、组织汇报交流。 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 指名读说。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课件出示图片) 你能把你的感觉读好吗?(指导朗读) (2)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 )。有的( )。有的( )。 A、在课件上找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 B、说说这三句话的意思。 C、“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长、钻、伸、露、探、冲) (2)想一想,“长”、“钻”、“伸”、“露”、“探”、“冲”哪个词好? (3)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 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 (4)请同学们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 (5)课件播放荷花,引导学生想象写话。 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 _。 组织全班交流: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引入: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 (6)教师诵读第3段。 学生起立,摆出自己最喜欢的姿式。 3、学习第三自然段1、 过渡: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 2、 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有的,有的。 ()小组讨论,再写下来; ()指名说,集体评议。 3、 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讨论。 作者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呢?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的?猜猜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 白荷花的美姿的确是太有魅力了,作者被眼前这池荷花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用陶醉的语气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5、教学第四小节。(出示内容) 过渡:听着听着,想着想着,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配乐范背第四自然段,美吗?想读吗?那就美美地读吧,可爱的荷花仙子们。 (1)、指名个别读。(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随音乐翩翩起舞) (2)、数人齐读,边听边配以动作。 (3)、语言训练: 蜻蜓蜻蜓,你刚才跟荷花仙子说什么啦? 小鱼小鱼,你刚才跟荷花仙子说什么啦? 还有,其它的小家伙都躲到哪儿去了,你还想跟荷花姐姐说些什么吗? 6、同学们,当你变成了荷花之后,心情怎样?(高兴、愉快、喜悦)。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读4、5段。三、抒情表达、总结课文 1、师: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动人的荷花。 可按句式:“荷花! ”。 例如: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2、师:同学们,当荷花的美丽永驻我们心房的时候,让我们根据课文内容来吟成一首小诗,将美丽多姿的荷花,无私奉献的大自然,忘我陶醉的作者一起融入我们的情感,一起享受美丽! 师生共同吟诵荷花 荷花 清早公园闻花香 荷花冒出圆盘间 一池美丽活似画 身穿白裳舞翩翩 蜻蜓小鱼来问候 忽记看荷不是花 六月花神绽笑脸 自然神奇我爱她 四、拓展练习 站在荷花池边,假如你是小导游,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些什么? 假如你是歌唱家,你会唱些什么?假如你是小诗人,你会写些什么? 假如你是你会 板书:12、荷 花闻 清香 看 荷叶 挨挨挤挤荷花 冒想 变13、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描绘的情景。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描绘的情景,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所描绘的情景。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理解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描绘的情景,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一、复习 1、指名背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2、揭示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 1、理解课题的意思: 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 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 瀑 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4、学习这首诗(1)出示整首诗 2)指名读一读3)再读,可以讨论,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4)交流: 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千尺” 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 评议,他讲得怎样? 再指名讲诗的意思。 5、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6、指导朗读 7、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板书: 望庐山瀑布 日照 香炉 生 紫烟, 遥看 瀑布 挂 前川。 飞流 直下 三千 尺, 疑是 银河 落 九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所描绘的情景。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描绘的情景。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学习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理解“绝句” 2、简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你能理解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词语、句子的意思了? 四、学习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一、二两句 轻声自由读一读,画出还需要理解的词语。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舒畅预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句 指名读一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卡到了什么? 讨论,理解“西岭”“千秋雪”相机板书,画简笔画。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 诗人向门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东吴” 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一行写一个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结: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鹂”“鹭”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 板书: 绝句 两个 黄鹂 鸣 翠柳, 一行 白鹭 上 青天。 近景 窗含 西岭 千秋 雪, 舒畅愉快门泊 东吴 万里 船。 远景练习4教学目标:1、学习查词典的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习惯。2、能正确美观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并写好最后一笔悬针竖。3、读读背背8个成语和古诗滁州西涧。4、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会有礼貌的约请别人。教学重难点:1、学习查词典的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习惯。2、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会有礼貌的约请别人。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查词典的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习惯。2、能正确美观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并写好最后一笔悬针竖。教学重难点:学习查词典的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习惯。教学过程:一、教学“处处留心”1、审题2、指导(1)自由朗读对话,要求读正确(2)同桌分角色朗读(3)师生合作朗读(4)全班分角色朗读3、指名说说查词典的方法4、按照查词典的步骤帮助李元元查找词语。5、交流词语的意思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大腹便便(pin):肚子肥大的样子。绅士:称有现代文明修养的男士。二、教学“学好钢笔字”1、出示生字“章、罩、举”(1)观察3个字的共同点。(2)按笔顺规则书空。2、指导(1)“章、举”是上宽下窄,“罩”是上窄下宽(2)下面的悬针竖一定要撑稳。3、学生练习书写4、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读背背8个成语和古诗滁州西涧。2、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会有礼貌的约请别人。教学重难点:在日常生活中会有礼貌的约请别人。教学过程:一、教学“读读背背”1、出示成语,自读2、指名读,全班齐读3、交流成语的意思:精妙绝伦:精致巧妙、无与伦比。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等达到精纯完美的境地。浑然天成:形容才德、文章等完美自然。鬼斧神工:鬼神所造,非人力所为。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高超奇妙。4、再次朗读,尝试背诵5、指名背诵,全班齐背二、口语交际:约请1、审题(1)指读要求,想想它告诉我们些什么。(2)复习有关礼貌用语。2、指导(1)解题:什么叫约请?(2)约请的原因是什么?(3)假如你是中队长,见到顾老师应该怎么说?指导学生看图,顾老师正在干什么?中队长正在干什么?假如你是中队长,我是顾老师正在弹钢琴,你会怎么约请我?3、练习(1)同座进行演练。(2)选一对到前面表演。4、评议:内容表达是否正确,礼貌用语是否恰当,态度是否大方等习作4 学写人物对话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乌鸦反哺,了解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例文是怎样写人物之间的对话的。2、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的什么;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3、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让学生按照作业要求,练习写对话。教学重难点:1、初步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2、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懂例文乌鸦反哺,了解主要内容,弄懂“反哺”的本意及引申意义。了解例文是怎样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的。2、借助习作范例,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的话;二是要写好提示语;三要正确运用冒号、引号、问号等标点符号。教学重难点:读中学写,初步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展示插图,激趣导入1、启发观察:同学们,有一天,有个小朋友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看到了这么一幅有趣的景象。(展示课本71页的插图)她看到了什么呢?(学生观察交流)2、总结过渡: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们就捉虫子给妈妈吃,它们没有忘记妈妈的哺育之恩,这就叫“乌鸦反哺”。小乌鸦尚且知道回报母亲的恩情,更何况人呢?所以,看到图上这个情景的小朋友非常感动,后来,她就把这件有意思的事写了下来,叫乌鸦反哺。二、初读例文,揭示课题1、初读思考:(1)什么叫“乌鸦反哺”?用“-”画出来。(2)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小作者是怎样写这件事的?2、讨论交流。(1)师点拨:“乌鸦反哺”现在也用来形容子女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我”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时,进行的一番有关乌鸦反哺的对话。先写听到乌鸦叫,再写“我”和妈妈的对话,最后写“我”受到了教育和启发,依偎在妈妈的怀里。3、小结揭题:这篇短文重点写了“我”和妈妈看到乌鸦反哺时的谈话,又叫对话,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板书:学写对话)三、精读对话,学习写法1、过渡定向:怎样才能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呢?我们一起来看例文,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写对话的。(27自然段)2、精读对话,学习写法。(1)分清对话双方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讨论交流:你能分清哪些话是妈妈说的,哪些话是“我”说的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小结板书:写对话要写清楚是谁说的,说了什么。(板书:谁说的 说什么)(2)学习写好提示语讲解引导:文中写清话是谁说的这部分内容叫“提示语”。要写好对话,就要注意写好提示语。请看例文,用“”画出提示语,然后想一想,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什么?(板书:提示:语气、表情、动作等)语气不同,提示语中的用词也不同。有时是“问”,有时是“说”,有时还可能是“叫、喊、嚷”等。(板书:用词:问、说、叫、嚷等)请大家再看画出的提示语,看看它们的位置一样吗?出示例句:妈妈叹了口气,说:“它老了,飞不动了。”(前)“那怎么办呢?”我着急地问。(后)“太棒了!”小猪高兴地喊起来,“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中间)教师简要地补充介绍: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当对话时只有两个人,在不会引起误解时,可以省略提示语,这样表达会更简洁更紧凑,但这时一个人说的话只能写一段。引导学生结合例句初步体会:提示语位置不同会带来怎样不同的表达效果。教师小结:适当地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可以更准确地表达你的意思,也能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而不呆板。提示语的位置一般有以上四种情况,在前,在后,在中间,省略,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前两种用法。(板书:位置:前、后、中、省)提示语位置不同,标点的用法也不同。引导学生观察例句,交流发现并总结:我们在写对话时,要注意用对标点。(板书:标点正确)教师总结:写好对话,关键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附答案
- 电梯广告合作协议范本
- 2026年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湖北省鄂州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宁夏吴忠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公安系统舆情事件应急预案
- 注塑车间生产月度工作总结
- 2025民航心理测评试题及答案
- 纤维素纳米晶增强纺织强度-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烘焙油脂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考试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试卷及答案
- 品牌人格化IP形象设计19课件
- 安责险和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楷书入门教学课件
- 2025年健康大数据发展与应用
- 2025至2030中国核废料管理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