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1区别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是否变化发生变化不发生变化遗传情况变异能在后代中重新出现变异性状仅限于当代表现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环境条件的影响应用价值是育种的原始材料,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能从中选育出符合人类需要的新类型或新品种无育种价值,但在生产上可应用优良环境条件以影响性状的表现获取高产优质产品2.联系注意:确认是否为可遗传变异的唯一依据是看“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可遗传”可育:三倍体无子西瓜、骡子、单倍体等均表现“不育”,但它们均属可遗传变异其遗传物质已发生变化,若将其体细胞培养为个体,则可保持其变异性状这与仅由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有着本质区别。如无子番茄的“无子”原因是植株未受粉,生长素促进了果实发育,这种“无子”性状是不可保留到子代的,将无子番茄进行组织培养时,若能正常受粉,则可结“有子果实”。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概念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变化原因外界环境或内部因素引起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的自由组合或基因的互换、转基因技术外界环境或内部因素引起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改变结果产生新的基因,控制新的性状,唯一产生新基因的变异产生新的基因型即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产生新基因不产生新的基因,基因数目增多、减少或排列顺序改变,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变异种类自然突变人工诱变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连锁与互换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处理的时间为前期纺锤体形成时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豌豆杂交实验,黄圆与绿皱杂交子代出现黄皱、绿圆果蝇杂交实验,f1雌灰身长翅进行测交,子代出现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两种新类型猫叫综合征意义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也为生物进化提供最初原始材料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生物进化的因素之一育种诱变育种指导杂交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三、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单倍体多倍体概念由配子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自然形成原因由配子直接发育来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细胞分裂受到阻碍,于是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加倍。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也相应加倍的生殖细胞,再经受精作用形成合子而发育成多倍体人工诱导方法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植株特点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植株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育种方法实例用烟草品种甲叶多(a)窄叶(b)品种乙叶少(a)阔叶(b)培育出叶多阔叶的烟草品种方法图解意义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可迅速获得纯系植株,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果选用多倍体新品种,如三倍体西瓜、八倍体小黑麦四、对进化论理论的评价1拉马克进化理论贡献:第一个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生物都不是神创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繁衍来的。这对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神创论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具有进步意义。缺陷: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拉马克几乎否认物种的真实存在,认为生物只存在连续变异的个体。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他认为:一是“用进废退”的法则;二是“获得性遗传”的法则。但这些法则缺乏事实依据,大多来自于主观推测。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贡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在于较好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相对系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缺陷: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在于他未能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生物个体水平。随着遗传学的“基因遗传”理论的诞生,获得性遗传被大多数学者所摒弃,物种形成的渐变过程无法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基因传衍以种群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体为单位等,使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从诞生起就不断地被质疑、修正,这就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贡献:以达尔文进化理论为核心,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一是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二是从个体水平上升到种群水平。强调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阐明了自然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通过自然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强调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2)缺陷:关于生物进化的争论和疑点还有很多:如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并不是非益即害或非害即益,大多数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再如根据许多物种是在短期内迅速形成的,有人提出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物种交替出现的过程。科学发展过程中往往不是一个新理论的出现就完全否定了先前的理论,而是对原有理论作出补充、修正和发展。一些理论可以应用于一定的范围,解释一定层次上的现象,但却往往不能应用于其他层次或范围。五、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1)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的基因库。基因库代代相传,得到保持和发展(2)种群中每个个体所含有的基因,只是基因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3)不同的基因在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是不同的(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2)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3)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4)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5)变异的不定向性,确定了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1)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2)自然选择淘汰不利变异,保留有利变异(3)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即导致生物朝一个方向缓慢进化隔离导致物种形成(1)物种: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繁殖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2)隔离:将一个种群分成若干个小种群,使彼此间不能交配,从而形成新的物种(3)物种形成:同一个物种间产生变异和基因重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再经过隔离作用产生新的物种六、隔离是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但同一物种尽管存在着地理隔离,但双方环境基本相似也不会产生生殖隔离。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比较地理隔离生殖隔离区别概念同一物种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不同的物种间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特点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交流,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结果形成不同的亚种形成不同的物种联系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形成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 合肥本地高校大学生对微博谣言的认知与行为:现状、影响及提升策略探究
- 合肥市专利活动剖析与提升策略研究:创新驱动发展视角
- 节电防震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合作建房运作模式的深度探索与创新实践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得分题)【基础题】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高频难、易错点100题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必背100题含答案详解【a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预测试题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数字货币概论 课件 第5章 稳定币的原理与实现
- 重点群体人员本年度实际工作时间表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第1章-数据科学概述
- 健康指南妊娠糖尿病孕期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 军工行业保密知识传授培训
-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报告
- 殡葬经济现代墓地投资项目分析报告
-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护理课件
- 外墙保温一体板监理细则
- 云南省学校食堂“六T”实务管理验收评分标准(2021版)
- 深基坑土石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