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实验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doc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实验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doc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实验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doc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实验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doc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实验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上)高三级阶段考试(二)文科综合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24. 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c神权与王权结合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2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26“广陵有贾人,以柏木造床,凡什器百余事,制作甚精,其费已二十万,载之建康,卖以求利。” 这一经营活动具有的特征是a专业化生产 b交易场所固定 c产销合一 d制漆技艺高超27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局支出项目金额(两)占总计百分比薪工膏火口粮、购地造房204843312.78华洋工匠工食420961926.26购买机器10551436.58订购物料及预付各洋行定银793473249.50购买军火7207454.50译书及办舆图经费611170.38注:根据魏之荣江南制造局记卷四的有关材料计算编制 a管理上体现出以洋为师的特点 b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为参与市场竞争做好了准备 d经营上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281920年,毛泽东在与友人的书信中写道: “假定无产者占三分之二任其为三分之一的资本家所鱼肉,其何能忍?且无产者既已觉悟到自己应该有产,而现在受无产的痛苦是不应该,因无产的不安而发生共产的要求,已经成了一种事实因此我觉得俄国的革命,和各国急进派共产党人数日见其多,组织日见其密,只是自然的结果。”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俄国的十月革命和各国共产党的壮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中国应该由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中国共产党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发动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 d毛泽东基于中国的现实指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方向29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内容这是世界上最早成文法的汇编b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政来源c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制d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表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30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然而,当时有的大报仅刊登了一条不足200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当代有学者评论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变成多数人的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对邓小平当时的“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c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 d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31伯利克里在论雅典之所以伟大的演讲中说:“我们不认为言论会妨碍行动,而认为在未经辩论并充分作好准备之前,不应贸然行动。这是雅典人与众不同的优点,行动时我们勇气百倍,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雅典能进行辩论的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32下表为小明整理的“政治文明成就表”,其中应分别填入主题:1雅典公民大会2美国制宪会议3法国国民议会4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5 a代议制、古代罗马陪审法庭 b立法机构、英国议会 c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d资本主义法制建设、苏联最高苏维埃33“资本主义”(capitalism)一词最早出现于1753年版的法国百科全书。一直到了20世纪初,这个词忽然流行起来。1958年版大英百科全书所下的定义:“(资本主义)是一种产品生产属于个人或私有企业的经济制度。”这说明“资本主义”一词是 a启蒙思想家构建理性王国的创造 b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客观产物 c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理论依据之一 d人们对近现代经济发展再认识34“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所有进行农业改革的尝试在试图以迅速和激进方式进行时,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因为农业结构是最根深蒂固的结构”。以下史实能够佐证该观点的是 a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5 阅读下列材料:极端全球主义者新在何处突出特征国家政府的权力历史轨迹总的观点全球时代全球资本主义、全球治理、全球公民社会衰落或者削弱全球文明民族国家的终结请判断以下四种观点哪种属于极端全球主义者a“国家政府的权力或者国家主权今天正在被经济国际化或者全球治理削弱。”b“当代全球化正在重组或者重新调整国家政府的权力、功能以及权威。”c.“传统的民族国家已经成了全球经济中不和谐的甚至不可能继续存在的活动单位。”d“国际秩序以及国际团结总会成为那些感到强大得足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国家的口号。”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60分)40(26分)18世纪中叶,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灿烂的艺术丰碑。此后,对红楼梦的研究不断展开,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754年至1901年。第二阶段是从1902年至1949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思路。1921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胡适使用“科学”“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1978年。1954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研究问题的信,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新中国成立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自1978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 陈维昭红学通史等(1)明清时期,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迅速,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8分)(2)蔡元培与胡适关于红学的争论体现了当时北大的什么办学方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胡适“开启现代红学研究”的主要思想文化背景。(10分)(3)根据材料指出红学研究第三到第四阶段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41.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方的研究一般都同意,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巨大,但60年代则不那么大。一位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估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人民币738亿元增长到1959年的人民币1 234亿元,增长了约70%。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之后,一直到1952年底,中苏两国有关部门陆续达成了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和改造50个重点项目的协议。19501959年苏联帮助中国新建、改建和扩建了400多个工业企业、车间和其他项目,其中有100个国防项目。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苏联单方面撤除对我国的所有技术合同。苏联对中国的工业援助资料材料三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年代主要内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1980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1982年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点1983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1984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5年当年起,相继在长江、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角度概括指出推动中国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因素有哪些?(8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了什么外交方针,评价这一时期苏联对中国的援助。(8分)(3)根据大事记提到的历史事件,概括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10分)历史242526272829303132333435cbcbbddabdbc40. (26分)解析:第(1)问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阶级等角度分析,注意抓住限制词“时代背景”。第(2)问“办学方针”结合所学回答即可;“文化背景”可以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中西文化交流等角度思考。第(3)问联系1949年至1978年的主要政治事件,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第三阶段研究方法单一,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1978年以后,我国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思想,故第四阶段红学研究进入到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参考答案:(1)明清时期,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迅速。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8分)(1)原因:封建专制腐朽没落;理学僵化、文化专制使部分文人将精力发挥在小说创作上;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小说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故事性使其具有广泛的流传性;印刷术的不断进步。(8分,每个要点2分,任答4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蔡元培与胡适关于红学的争论体现了当时北大的什么办学方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胡适“开启现代红学研究”的主要思想文化背景。(10分)(2)方针:兼容并包,思想自由。(2分) 背景:北大宽松的学术氛围;新文化运动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提倡民主和科学);对传统文化和研究方法的批判、反思(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运用西方先进的学术研究方法;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形成。(8分,每个要点2分,任答4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3)根据材料指出红学研究第三到第四阶段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3)变化:从单一的阶级斗争分析法到研究的多元化。(2分) 原因: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拨乱反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开展思想解放运动;实行改革开放;恢复双百方针;重视海外研究成果,国际交流频繁。(8分,每个要点2分,任答3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41. (26分)解析:第(1)问要结合材料中1952年至1959年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因素来回答。第(2)问从与苏联的结盟看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评价应从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力量等角度辩证分析。第(3)问依据改革开放的过程,从改革范围、次序、重点等角度予以概括。参考答案:(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角度概括指出推动中国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因素有哪些?(8分)(1) 三大改造的完成;“一五”计划的实施;中共八大对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确定;科学教育的发展。(每点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