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简报21[1].doc_第1页
农技简报21[1].doc_第2页
农技简报21[1].doc_第3页
农技简报21[1].doc_第4页
农技简报21[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官寨村农技学校2011年简报(第 1 期)当前小麦苗情分析及早春管理建议 今年全县小麦3月6日返青,比去年早8天,比常年平均晚5天。据各县(县)区农技站调查,目前小麦苗情表现为长势均衡、群体适宜、个体健壮、墒情充足,不利条件是干枯叶多、返青晚。针对目前苗情特点,早春管理原则是“应以锄划增温,促苗早发为核心,坚持因苗因墒制宜,促控结合,科学进行水肥管理”。一、当前小麦生长的有利条件1.长势均衡。全县一类麦占55.04%,二类麦占38.66%,三类麦仅有6.3%。一、二类面积占到93.7%,比冬前增加0.35%,是历年比较多的一年,有利于均衡增产。2.群体适宜。全县小麦返青期亩茎数达到81.5万,比上年同期减少1.28万,比前5年平均增加10.24万,是历史上比较适宜的一年。3.个体健壮。全县小麦单株分蘖3.41个,比上年同期减少0.08个,比前5年平均增加0.28个;单株次生根4.72条,比上年同期增0.23条,比前5年平均增加0.69条;根蘖比比上年同期增0.1,比前5年平均增0.1,小麦个体健壮。4.墒情充足。据县气象部门数据,小麦越冬期间(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降水偏多,达到29.6毫米,比上年度同期多26毫米,比常年同期多14.1毫米,降水量是常年同期的一倍以上。由于越冬期间降水多,小麦田目前墒情较好。二、影响小麦生长不利因素1.返青晚。由于今年小麦返青比常年晚5天,有可能缩短小麦穗分化时间,对形成充足的穗粒数不利。2.干枯叶多。今年小麦叶片干枯部分达到60%左右,是近30年来少有的年份。但是由于冬前浇水面积大,越冬降水多,除极少数麦田出现了影响不大的死苗死孽现象外, 杨官寨村农技学校2011年简报(第 2 期)上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根据各县植保站在2月27日至3月5日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越冬基数调查结果,结合历年资料统计分析、参照2012年、历年气象和2013年春季气象预报(3-5月份),以及2012年病虫害发生实况,对今年上半年我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如下:一、小麦病虫草害1.麦蚜:中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主要依据:(1)麦蚜是我县常发性害虫,2001年以来基本都是偏重发生至大发生,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虫源基数大。(2)冬后基数偏低。据各县(县)区冬后调查,全县平均百株蚜量0.001头,远低于上年的0.013头和历年平均0.10头。(3)麦蚜的发生主要还是受4-5月份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据县气象局预报,今春4、5月份的气温比常年偏高,降水比常年略偏多,对麦蚜的发生无不利影响。2.小麦吸浆虫:中度发生,局部中偏重发生。主要依据:(1)虫源基数较大。自2002年以来我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面积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发生面积在150万亩以上。去年石家庄县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183.1万亩。冬后淘土调查,单个样方(101020cm)平均虫量为3.05头,比上年2.79头高0.26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进行淘土的13个县的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为175.36万亩。(2)去年夏季剥穗调查,全县平均百穗虫量237头,远高于上年的20头,其中单穗最高161头(灵寿)。去年井陉县在剥穗中发现吸浆虫幼虫,往年井陉县一直没有小麦吸浆虫。(3)气象条件。据预报4月份气温较常年略偏高,降水比常年略偏少,对吸浆虫的化蛹和羽化无不利影响。(4)我县多数麦田浇水条件好,农田环境有利于吸浆虫的发生。3.小麦纹枯病:中度发生。主要预测依据:(1)田间菌源充足。纹枯病为我县麦田主要病害,常年发生面积在200万亩左右,田间有充足的菌源。(2)我县主栽品种均不同程度感病,利于该病发生流行。(3)越冬基数相对偏低。据冬后调查,全县平均病田率11.3%;全县平均病株率0.36%,低于去年的0.72%。杨官寨村农技学校2011年简报(第 3 期)秋季食用菌生产要把好“十关” 一、把好菇棚修建关除了应用现成的大棚、房屋、防空洞等设施种植食用菌之外,菇棚的修建应根据各自的生产计划而定。如计划周年化栽培,可提高菇棚标准,采用冬暖式大棚;以反季节生产为主,应加厚墙体,安装“大棚水温空调”;如果仅在秋冬季节搞一批栽培,修建单坡、平面式简易大棚即可。无论何种菇棚,在保温、保湿的基础上,一定要修建通风孔。 二、把好菌种选择关栽培食用菌,除了根据当地食用菌生产的现状形势,当地产品销售形势以外,还应立足于本地的环境、气候条件,选择个头大、菌盖色泽好、耐储耐运的优良品种作菌种。到信誉好、技术高、无不良记录的供种单位购种。 三、把好材料准备关根据生产计划的品种、季节以及栽培数量等,尽早购进、储存原材物料,尽量就地取材。如栽培双孢菇,应尽早收集或购买麦草或稻草、牛粪、鸡粪等;栽培平菇,则需储备足够的棉籽壳、玉米芯或其它作物秸秆;生产香菇,提前准备硬质的阔叶木屑,或用树枝、树桩自行加工木屑。 四、把好基料配比关一般生产中,多以棉籽壳、玉米芯等秸秆为原料,但是,所有原料的营养,均以碳素为主,营养成分的缺乏和不合理,根本不能满足食用菌菌丝的生长需要,虽然也能出菇,但长达数月的管理中,产菇量很少,究其原因,基料中尤其缺乏微量元素,是主要问题,从而导致菌丝不健壮、抗性差,其结果必然是污染重、产量低。因此,配方中加入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即可使之营养全面、丰富,菌丝健壮、旺盛,具备较高的抗杂抗病能力,才能达到理想的出菇状态。杨官寨村农技学校2011年简报(第 4 期)低温连阴天日光温室蔬菜的管理 今年12月份,我县冷空气频繁,气温较低,阴雾雨雪天气频繁发生。持续的低温阴雾天气造成温室光照不足、气温低、空气相对湿度高,蔬菜光和效率下降,蔬菜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蔬菜综合抗逆性明显下降,致使茄果类蔬菜落花落果现象比较严重、畸形果增多、瓜类蔬菜植株长势偏弱。据中央气象台预报,28-30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将有一次大范围雨雪降温过程。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610,局地1214以上,华北、东北、黄淮等有小到中雪。恶劣的气候条件对我县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十分不利,特提出以下管理技术建议。一要做好保温增温工作。对保温、蓄热能力差的温室,要采取多层覆盖和电热风扇、生炉子等方式提高棚室内的温度;同时采取张挂反光膜增强棚室内的光照强度,提高室温,防止蔬菜发生低温寒害或冻害。二要充分利用散射光。在不影响棚内温度的情况下,要坚持每日揭开草苫,争取散射光,以维持蔬菜的缓慢生长。因为在蔬菜的光补偿点以上的光照,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具体管理,只是比晴天晚揭早盖一个小时。大雪天揭不开草苫,要用塑料薄膜盖住草苫,防止草苫浸水,失去保温性。三要科学运筹肥水。冬季要严格水的管理,在低温寡照天气,一般尽量不浇水。如果蔬菜表现缺水时,应选寒流刚过,天气晴朗的好天,采用膜下滴灌或膜下浇小水,以免降低地温。目前日光温室内地温较低,蔬菜根系吸收能力弱且生长发育缓慢,应尽量少进行土壤追肥,但可适当进行叶面追肥,一般可叶面喷施.杨官寨村农技学校2011年简报(第 5 期)如何选择适宜甘薯品种甘薯抗旱、耐瘠、产量高、适应性广,其产品营养丰富、用途多样。近年,甘薯在生产种植品种上日趋多样化,选用什么甘薯品种好呢?根据甘薯的用途,可分为淀粉型、食用型、高色素保健型、菜用型和迷你型甘薯等。一、淀粉型:淀粉型品种要求薯肉白色或淡黄色、出干率高、淀粉含量高,烘干率30%或淀粉含量在20%以上,有较好的淀粉加工品质。适宜品种有脱毒徐薯18、豫薯7号、梅营1号和冀薯98等。二、食用型:食用型品种要求薯肉呈黄至桔红色,外形美观光滑,薯块大小均匀;食味好,含糖量高;成熟早,出干率中等,耐储藏。适宜品种有脱毒北京553、苏薯8号、冀薯4号和西农431等。三、高色素保健型:高色素保健型品种要求甘薯中抗氧化能力极强的花青甙含量高,100克鲜薯含40毫克以上,深橙或深紫色,主要包括紫色甘薯和高胡萝卜素品种。紫甘薯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而且微量元素硒的含量高,抗癌活性强,我国这类甘薯的研究起步较晚,产量水平偏低,但是县场价格较高,选择品种有徐紫薯1号、山川紫等。高胡萝卜素品种富含胡萝卜素,红心品种富含胡萝卜素,100克鲜薯含量可达到15毫克以上。可用于直接食用和提取天然胡萝卜素。适宜品种有徐225、维多丽等。四、菜用型:菜用型甘薯是近年开发的新品种,要求茎叶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高,无苦味无异味,粗纤维少;分枝能力强,叶柄、茎尖产量高;茎尖部分幼嫩,无绒毛,味道鲜美。适宜品种有莆薯53、商薯19等。五、迷你型:迷你型甘薯品种,故名思议就是相对于普通甘薯来说“个头较小”,是新兴的食味香甜的特色鲜食甘薯品种类型,适于微波烘烤或整个蒸煮。小型化、早熟化、彩色化和营养化是迷你型甘薯的主要特点。迷你型甘薯要求单株薯块多而小,单块薯重50150克,大小均匀;薯肉红色或黄色,外表光滑。杨官寨村农技学校2011年简报(第6期)如何种好秋白菜 秋白菜是我县主要的露地蔬菜,它的栽培方法简单,成本低,耐运输、易储存。为使秋白菜种植取得高产,特提出以下管理技术建议。1.选用高产优质品种:可选用“北京新三号”“丰抗70、80”“晋菜3号”等适宜我地种植的优良品种,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进种,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2.选择适宜地块整地施肥:白菜应避免与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如:甘蓝、芥菜等轮作。前茬可为瓜类、豆类、葱蒜类等。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腾地,深翻细耙,整平土地。在整地时每亩施入有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或活性有机肥500-7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耕翻20-30厘米,做成高20厘米、宽25厘米高垄,大中型品种垄距60-70厘米,小型品种垄距55-60厘米。3.严格掌握播种时期:白菜的生长受气候及病害条件的影响,过早播种病害较重,植株易衰老,不利储藏;过晚播种,生长期不足,产量品质下降。石家庄县最适播种期为立秋前后两天,一般选择晴天的下午播种,有利出苗。每亩用种200-250克,播深0.51.0厘米,开沟撒播后覆土平沟。4.适宜的田间管理苗期管理:采用“三水齐苗、五水定棵”的浇水方法,苗期要坚持小水勤浇。出苗后立即进行查苗、补苗,保证全苗;拉十字时间苗一次,3-4片叶第二次间苗,5-6片叶第三次间苗。注意选留壮苗,淘汰病苗、弱苗、杂苗。每次间苗后及时中耕;8-10片叶定苗,每亩留苗密度大型品种1800-2000株,中型品种2000-2200株,中小型品种2200-2400株。莲座期管理:定苗后在距根部12-15厘米处开沟追肥,每亩追施复合肥20公斤或硫铵20公斤,追肥后浇一次透水,浇水后12天及时中耕,适当蹲苗,一般等到外叶深绿油亮,幼苗茎部肥大时结束蹲苗。 杨官寨村农技学校2011年简报(第 7期)二一一年夏玉米抽雄期苗情分析及后期管理重点措施 现阶段我县夏玉米生长处于吐丝期授粉阶段,据调查,玉米抽雄日期提前,目前全县土壤墒情充足,苗情良好。一、苗情分析1.抽雄期提前。今年夏玉米抽雄期为8月6日,比去年提早3天,比前五年均值提早2天。抽雄期提前,籽粒灌浆时间延长,有利于千粒重增加取得高产。2.株高适当。我县抽雄期玉米平均株高为230.2厘米,比去年同期高2厘米,比前五年平均值低1厘米。株高适宜,利于预防倒伏。3.补施穗肥面积比例保持较高水平。今年我县施用穗肥面积为351.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0.4%,全县补施穗肥面积比例保持较高水平,有利于玉米粒多粒重。4.气象条件总体适宜。据县气象台数据,今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拔节至抽雄期间)平均温度为27.9,比去年同期低0.1,比常年同期平均值高0.2,日均温度处于玉米生长适宜温度范围;降雨量为166毫米,比去年同期少84毫米,比前五年同期均值多28.6毫米,在苗期降雨较多情况下,拔节至抽雄期降雨相对减少,利于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二、玉米后期管理重点措施1.抗旱防涝。玉米授粉及籽粒灌浆高峰期生长需水旺盛,如遇到干旱将造成花粉败育、授粉受阻、秃尖、千粒重下降等不利情况,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避免干旱造成减产。杨官寨村农技学校2011年简报(第8期)设施蔬菜管理技术建议 11月份是我县泠空气活动较为频繁的月份,极易出现低温寡照天气。2011年11月1号10号,我县大部分时段以阴雨天和大雾为主;2009年11月9号11号我县普降大雪,之后又遭遇连阴天,恶劣的气候条件对我县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造成灾难性的影响:部分温室倒塌;日光温室瓜类蔬菜叶片受冻,落花、化瓜现象严重;茄果类蔬菜,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受到影响,成熟期延迟,低温过后出现畸形果。为切实做好当前设施蔬菜生产的管理工作,特提出以下管理技术建议。1.及时加固棚室: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在阴雪天气来临之前,检查棚膜、压膜线等,及时加固棚室;遇大雪天,要及时清扫积雪,防止压塌棚室。2.充分利用散射光。在不影响棚内温度的情况下,要坚持每日揭开草苫,争取散射光,以维持蔬菜的缓慢生长。因为在蔬菜的光补偿点以上的光照,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具体管理,只是比晴天晚揭早盖一个小时。大雪天揭不开草苫,要用塑料薄膜盖住草苫,防止草苫浸水,失去保温性。3.人工增温保温。在连阴天应加强保温,如在温室内设小拱棚,在畦内行间堆盖细碎稻草和作物秸秆等;也可用热风炉、电热加温线、临时火道煤炉等加温,但不可用明火加温,以防烟害。由于阴天光照弱,如果温度偏高,则呼吸消耗增加,使蔬菜营养不良,产生各种生理障碍,因此在温度管理上,应控制较晴天低23。4.中午放风换气。在连阴雪天的情况下,因为呼吸消耗大于光合作用,温室内会积累大量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有害气体,因此在连阴天三天以上,中午要放顶风12个小时,视天气情况而定。5.注意控水除湿。低温寡照天气,要严格控制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增加空气湿度;不能通风时,可在行间撒草木灰或细干土吸湿,降低棚内湿度。6.晴天后加强管理:一是植株调整。进行植株营养大调整,是久阴骤晴后的又一补救措施。若久阴造成生长停滞或花打顶等,可在天气转暖,光照条件改善后,选择晴暖天气,追施速效氮肥并浇水。追肥的前一天把植株上的花、果摘除一部分或全部摘除,这样约10天左右植株进入协调生长阶段。这种方法对于花打顶的黄瓜恢复正常生长发育很有效。二是连阴暴晴之后,切忌同时、全部揭开草苫,应陆续、间隔揭启草苫。管理上以低温度、少光照为主,逐步增加光照和温度。三是当温度升高后,利用中午高温时可短时间放风,风量宜小不宜大,以利于排放出有害气体。四是及时喷施叶面肥。久阴乍晴的第一个晴天,可进行叶面追肥,这既可补充植株营养,还可增强抗寒抗病能力。可使用磷酸二氢钾、尿素、叶面宝等喷施,补充营养,尽快恢复植株长势。杨官寨村农技学校2011年简报(第9期)一、夏大豆苗期管理建议 一、查苗补苗:在大豆出苗后,及时按垄逐行查苗,发现缺苗,及时移苗或补种。移苗最好带土移栽,时间应在下午4点以后进行,栽后及时浇水;补种的在大豆出苗后,抓紧时间进行,补种用的种子,要选用同品种的种子,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使种子吸足水分膨胀,催出芽后补种,墒情不足的需要浇水,防止催芽种子落干,影响出苗。二、间苗匀苗:在查苗补苗的基础上,进行间苗,以达到苗匀,苗壮。大豆间苗,宜早不宜迟,一般在大豆齐苗后,结合查苗补苗进行,间苗过晚,幼苗生长瘦弱,容易造成高脚苗。间苗的方法:按计划种植密度要求,剔除弱苗、病苗、小苗、疙瘩苗和异品种苗,留好苗、壮苗。三、中耕除草:大豆的中耕应在间苗后及时进行,未实施化学除草或化除效果不好的地块,结合中耕及时人工铲除杂草,封垄前中耕1-2次。四、蹲苗防倒:夏大豆苗期一般不追肥浇水,以促进根系下扎,蹲苗防倒。对于特殊干旱年份酌情浇水。五、虫害防治:及时防治苗期蚜虫、红蜘蛛、棉铃虫等害虫。杨官寨村农技学校2011年简报(第 10 期)二、马铃薯只长秧不结薯的原因 前几天,据新乐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反映,今年春季种植的马铃薯,秧的长势强壮,但结薯很小,严重的甚至还不结薯。我们下乡走访了几位农户,发现这个问题普遍存在,6月上旬是我县春季马铃薯的收获季节,今年马铃薯减产已是必然。马铃薯的植株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有地上茎、羽状复叶、花蕾和果实;地下部分有地下茎、根、匍匐茎和块茎。我们栽培马铃薯所获得的产品是地下所产生的块茎。块茎是由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匍匐茎着生在地下茎的茎节部位,是茎节上的腋芽匍匐生长的侧枝。马铃薯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水分、肥料、充足的光照和较低的温度,其中对温度的要求是:15条件下出苗后7天形成块茎,在25条件下需21天形成块茎;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气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超过39停止生长。我县新乐马铃薯种植的品种是早大白、费乌瑞它,3月上中旬播种,播后盖膜,4月上中旬出苗,4月下旬形成块茎,6月上旬收获。今年我县4月中下旬的气温较高,最高气温平均超过24.1,其中有8天的最高气温超过25,平均气温比常年高3左右,薯块的形成正遇上高温,而这个温度正适合秧的生长,从而造成茎叶徒长,出现只长秧不结薯的现象。另一个因素是老百姓按以往的方法种植马铃薯,苗期中耕未进行深埋,二次中耕起垄台的高度不够,也是造成长秧的原因之一。了解了马铃薯只长秧不结薯的原因,在栽培马铃薯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尽早播种:在土壤化冻后尽早整地施肥播种,使马铃薯的整个生育过程尽量处于相对冷凉、气温较低的季节。2.注意培土厚度:一般培土厚度不低于12厘米。若播种时覆土厚度不足,出苗后随苗生长培土一、两次。覆土太薄地温变化剧烈,较厚的土层可使结薯部位保持相对均衡的凉爽土温。3.追施氮肥不宜过晚:氮肥有利于茎的伸长。追肥太晚,过量的氮肥均不利于匍匐茎的膨大,影响薯块形成。杨官寨村农技学校2011年简报(第 11 期)关于2011年棉花生产技术建议 今年棉花生产的指导思想是,继续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结构,增加效益,提升能力”的思路,示范推广优质高效棉花栽培技术,以提高棉花县场竞争力为目标,重点抓好优质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棉、高品质棉等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春播棉要以地膜棉为主,大力推广优质抗虫棉。大力推广棉田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提高棉田总体效益。根据我县今年气候及棉花生长发育特点,提出2012年棉花生产技术建议,供参考。一、2012年我县气候与棉花生长发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