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河源市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时间是 ( )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 618年2“古来得天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是指哪个皇帝( )a.杨广 b.杨坚 c.杨勇 d.杨国忠3“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中的“千里长河”是指( )a.黄河 b.大运河 c.淮河 d.长江4隋朝和秦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和秦朝的相似之处不正确的是( )a两个王朝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而实现了统一b都建立和开创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制度c两个王朝都是由于暴政加速了王朝的灭亡d都开凿了大运河和修筑了万里长城5隋朝的一位杭州先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6公元618年,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今扬州)自觉大势已去,揽镜自照,无奈哀叹:“好头颅,不知谁当斩之!”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b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实现了统一c隋朝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联系 d隋炀帝酷虐残暴,隋朝行将灭亡7“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8“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说这句话主要是告诫统治者要( )a虚心纳谏 b.关爱百姓 c.任用贤才 d.廉洁奉公9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唐初贞观年间情况的是( )a、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端 b、劳役负担比较轻c、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d、任命姚崇为相110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武则天 b、杨贵妃 c、陈后主 d、唐高宗11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见证了开元盛世的繁华a. b. c. d.12武则天遗言立无子碑,由后人评说她的功过。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墓碑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我国历史唯一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 b.统治残暴,荒淫无道c.重人才,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13唐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励精图治。至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这里的“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14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前期都( ) a、怠于政事 b、大兴土木 c、重用贤能 d、 诛杀重臣15下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16下列属于唐朝农民发明的生产工具是( )a.耧车 b.翻车 c.曲辕犁 d.水排17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哪一个朝代:( )a唐朝 b隋朝 c明朝 d清朝18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 :(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219唐朝城市中的“坊”是( ) a、皇帝办公区 b、居民住宅区 c、手工作坊区 d、商业区20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要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投笔从戎,获取军功b参加科举考试c到各地讲学,著书立说d投靠名门大族21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下列事件中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的是( )a、隋文帝时利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吏b、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c、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武举考试d、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22“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废除了门阀制度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提高了官员素质23科举制的殿试开始于( )a、武则天时期 b、隋文帝时期 c、隋炀帝时期 d、唐玄宗时期24古代一青年周凯武艺高强,尤擅于骑射,后被当地州官选送参加武举考试,结果考中。此事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武则天25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开始于( )a. 隋文帝统治时期 b. 隋炀帝统治时期c. 唐玄宗统治时期 d. 武则天统治时期二、综合题(26题13分,27题12分)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共13分)材料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1)开凿此河的皇帝是谁?(2分)该河以哪里为中心?(2分)(2)你是否赞成皮日休的观点?(1分) 为什么?(2分)材料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请回答:(3)该诗描写了唐朝哪位统治者前期的景况?(2分)请你概要描述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状况。(4分)27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2分)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唐太宗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2分)当时主要考试科目是什么?(4分)(2)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2分)(3)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4分)参考答案1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建立。589年,隋灭南陈,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故选c。2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隋文帝的史实。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南陈,继秦汉后又一次实现了统一,故选b。3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运河。“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中的“千里长河”是指大运河,故选b。4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和唐朝的相似之处。隋朝开凿大运河,秦朝修筑了长城,a、b、c选项都是两者的共同点,故选d。5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京杭大运河。从杭州到洛阳,必须依次经过江南河、邗沟、通济渠,不必经过永济渠,故选a。6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暴政。上述材料反映了隋炀帝酷虐残暴,隋朝行将灭亡,故选d。7d【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的相关知识,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唐太宗时期十分重视人才,并且善于虚心纳谏,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魏征先后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故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8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的民本思想。“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说这句话主要是告诫统治者要关爱百姓,减轻人民的负担,故选b。9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任命姚崇为相的是唐玄宗,a、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端 b、劳役负担比较轻c、任用贤才、虚心纳谏都和唐太宗有关。故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贞观之治”10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武则天的史实,难度较小,依据所学,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1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来做,见证了开元盛世的繁华这个描述的是唐玄宗的事迹。所以可以排除。因为题干描述的是唐太宗的事迹。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12c【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武则天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选项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选项b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选项c符合史实,符合题意;选项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的是唐玄宗,故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盛一时的隋朝“贞观之治”1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玄宗的相关知识。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就是李隆基,故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14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唐朝统治者的相关史实。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统治唐朝时期,因为重用贤人治理国家,政局安定,经济繁荣,特别指出是唐玄宗前期,根据课本知识点唐玄宗前后最明显区别就是用人问题,前期重要贤才,政治比较清明。后期因为任用奸佞,导致社会动乱。符合题意的是答案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15c【解析】试题分析:题中对工具的介绍,有个别关键词,比如“竹筒”,“灌溉”等,由此结合所学可知,此工具为隋唐时期的筒车,由于农业灌溉,也反映出当时古代农业的发达。故选c项。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1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农民发明的生产工具的相关内容。选项a耧车是是西汉时期的新型播种工具,不符合题意;选项b翻车是三国时期出现的水车,不符合题意;选项c曲辕犁是唐朝时期发明的生产工具,符合题意;选项d水排是东汉时期发明的鼓风冶铁工具。故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17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盛世经济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社会经济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故选a。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开元盛世”盛世经济的繁荣1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盛世经济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社会经济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故选d。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开元盛世”盛世经济的繁荣19b【解析】试题分析:唐朝的坊市制度比较严格,坊为居住区,市为商业区。故选b。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20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科举制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唐朝进一步完善科举制,也就出现了题干中“朝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的现象,故选b。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21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内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22d【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的创立的相关内容。伏尔泰的这句话主要讲述了通过科举制度选拔的官员,素质都非常高,材料中文字“严格考试的人”说明的是科举考试注重人才的选拔,素质的提高,从而知道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素质。选项a和c属于科举制影响,但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不符合题意。选项b不符合科举制影响内容。故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2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唐朝时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和武举,故选a。考点:人教版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诞生,科举制的完善2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题文提供了解题的关键信息:武举,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创设殿试和武举。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25c【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举制的完善。科举制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完善,唐玄宗时期,科举考试中杂文专考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摊商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炼钢浇铸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堆垛车操作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铸铁机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烧结原料工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护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 教材研究考试题及答案
- 健康管理师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纺丝凝固浴液配制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炉内器件高纯处理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有机聚合物钽电容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建筑培训教学课件
- 2025沈阳各区县(市)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数量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DDX58抗体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学习乐理音程课件
- (2025秋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爆破安全培训课件
- 管线物探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医护人员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模板
- 财务岗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上教师资格笔试考试试题与答案(初中化学考生回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